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52)
2023(4362)
2022(3700)
2021(3423)
2020(3010)
2019(6960)
2018(6931)
2017(13641)
2016(7734)
2015(8767)
2014(8678)
2013(8805)
2012(8509)
2011(7431)
2010(7561)
2009(7014)
2008(6926)
2007(6507)
2006(5883)
2005(5362)
作者
(24689)
(20585)
(20470)
(19497)
(13206)
(9940)
(9241)
(8153)
(8104)
(7447)
(7200)
(7039)
(6966)
(6873)
(6821)
(6464)
(6081)
(6063)
(5962)
(5868)
(5399)
(5263)
(5257)
(4828)
(4759)
(4703)
(4667)
(4539)
(4394)
(4195)
学科
(32480)
经济(32428)
管理(19752)
(19432)
(14908)
企业(14908)
方法(14616)
数学(12945)
数学方法(12815)
中国(9309)
(8968)
(8965)
(8673)
地方(7006)
(6446)
农业(6205)
(5866)
银行(5829)
业经(5750)
(5644)
金融(5644)
(5583)
(5080)
贸易(5076)
(5038)
(4970)
财务(4952)
财务管理(4938)
(4924)
理论(4888)
机构
大学(110504)
学院(109281)
(45764)
经济(44810)
研究(44227)
管理(37623)
中国(33603)
理学(31452)
理学院(31097)
管理学(30448)
管理学院(30280)
科学(28603)
(25148)
(25094)
(24635)
研究所(22410)
(22211)
农业(19796)
业大(19647)
中心(19241)
(18059)
财经(16985)
(16677)
北京(16251)
(15420)
(15407)
经济学(14534)
(13884)
科学院(13158)
经济学院(13092)
基金
项目(72524)
科学(55014)
基金(51400)
研究(49090)
(47828)
国家(47433)
科学基金(38169)
社会(29876)
(28343)
社会科(28186)
社会科学(28178)
基金项目(26069)
自然(25873)
自然科(25229)
自然科学(25214)
自然科学基金(24810)
(24572)
资助(22812)
教育(22669)
编号(18517)
重点(17291)
成果(16044)
(16015)
(15930)
计划(15067)
课题(14656)
(14301)
科研(14159)
科技(13728)
创新(13450)
期刊
(50981)
经济(50981)
研究(34796)
中国(24652)
学报(23831)
(22323)
科学(20326)
(18107)
大学(17407)
学学(16592)
管理(14904)
农业(14866)
教育(11779)
(11168)
金融(11168)
技术(9705)
财经(8860)
经济研究(8808)
(8384)
(7699)
业经(7272)
问题(6880)
林业(6708)
业大(6672)
(5904)
统计(5847)
技术经济(5674)
世界(5365)
(5341)
农业大学(5215)
共检索到174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承开  
对 4块试验地 10 7个杉木无性系在造林后第 2~ 6a、8~ 9a、13~ 15a时进行每木调查 ,计算各试验地遗传方差占总方差的百分比、试验地各无性系遗传力的平均值及遗传变异系数 ,分析其树高和胸径的年 -年表型相关、遗传相关 ;不同林龄树高和胸径与 1999年单株材积的相关。通过分析计算得出 :杉木优良无性系选择是可以在早期进行的 (但不宜在造林后 2~ 3a时进行 ) ,其初选年龄应是造林后 5~ 6a ,精选年龄在 8~9a。如果选择年龄过早 ,普遍存在着错选和漏选的问题。在 8~ 9a时入选的无性系其增益较高 :树高、胸径、材积实际增益分别是 17 87%、2 3 4 6 %、6...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孝丑  
对 2 1 7个福建省杉木优良无性系 4个年度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 ,并对各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 ,各主要生长性状的差异在无性系间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通过遗传测定 ,从 2 1 7个优良无性系中评选出 2 3个速生优良无性系 ,与杉木第 1代种子园子代相比 ,入选的优良无性系具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和增产效果 ,适宜于在福建省北部或其他生态条件相近的地区推广应用。表 5参 4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小红  周艳威  张元莉  施季森  郑仁华  陈金慧  
以杉木成年优良无性系的无菌组培苗为外植体,研究激素、活性炭等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接种方式对杉木增殖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6-BA浓度为1.5 mg·L-1时能有效促进不定芽增殖,但继续添加则起抑制作用,并容易引起玻璃化;去除顶端优势的接种方式能将不定芽的增殖效率提高一倍多;不同的基因型间平均不定芽数相差1;BA、KT、NAA的组合使用较单一激素使用有利于不定芽的伸长,适量的活性炭有利于杉木不定芽的伸长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德活  林绪平  阮梓材  陈忠林  龚益广  黄小平  
对 10年生和 7年生的两块杉木无性系试验林历年生长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得出结果 :从第2年起无性系高、径生长量的 F值、方差分量、重复力明显增大 ,并开始趋于稳定 ,无性系重复力较高 ,介于 0 .6 5~ 0 .90之间居多。从 3~ 4年生起 ,各年龄树高、胸径与近期对应性状的相关系数 ,以及与近期材积的相关系数增大 ,至趋于稳定。3~ 4年生后各年龄树高、胸径相关信息量亦表现出与相关系数同样的趋势。遗传相关系数大于秩次、表型、环境相关系数 ,表明年龄间生长的相关主要受遗传控制 ,无性系早期选择是有效的。早期选择最佳年龄 ,随主伐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但介于 3~ 4 a之间。选择效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齐明  何贵平  曹高铨  程亚平  罗修宝  翁春媚  
20世纪90年代,我国南方营造了大量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速丰林,但由于忽视了良种的耐贫瘠特性,致使约30%的杉木人工林不能成林,约20%的人工林不能成材;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涛   邱勇斌   沈汉   郑成忠   张振   王文月   金国庆   周志春  
【目的】探究柏木无性系和家系的早期生长和固碳潜力,为速生高固碳柏木优良品系选择及其推广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营建在浙江省开化县林场9年生无性系和家系试验测定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长性状变异规律,解析各器官生物量和含碳量的分配差异,构建含碳量异速生长方程,并对其固碳潜力进行分析和估测。【结果】柏木无性系的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高出家系水平47.81%、28.39%和120.83%;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在无性系间和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无论家系还是无性系水平,胸径和树高均与生物量、含碳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含碳率无显著线性关系。柏木树干生物量的分配比例最高,含碳量占比最大,而叶的含碳率最高;无性系主要是以牺牲粗根的生物量分配(较家系低3.45%)、增加树枝生物量(较家系高5.55%)和细根生物量(较家系高1.34%)来维持生长优势。以树高、胸径和枝下高为自变量,拟合的含碳量移速生长方程(lnTBS=k_0+k_1lnD+k_2lnH+k_3lnUBH)预测效果最好(除无性系树根含碳量外),将枝下高作为自变量包含在模型中可提高估算精度。按照20%入选率,估算无性系试验林含碳量的遗传增益达51.48%,家系试验林为16.14%,结合材积性状筛选出速生、固碳兼优的无性系和家系各6个。【结论】柏木无性系生长优势明显,相比家系具有更高的固碳能力。在生长早期,考虑将枝下高作为重要评价指标构建含碳量异速生长方程,有助于提高植株含碳量估算精度,结合生长性状可筛选出速生、含碳量高的无性系和家系,提高柏木固碳潜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仁华  
分别于 1 982、1 989和 1 991年 3次开展了老龄杉木无性系和杉木优良无性系互作为父母本的析因交配试验 ,共获得了 5 8个交配组合 ,利用 3片子代测定林历年的调查资料 ,进行了方差分析、数量遗传分析等 ,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利用老龄杉木无性系作交配亲本时最好以杉木优良无性系作母本、老龄杉木无性系作为父本 ;选出建 3 6、王台老龄杉木、闽清 1老龄杉木和尤溪老龄杉木无性系 4个优良的杉木交配母本 ,建 3 6、三 67和闽清 1老龄杉木无性系 3个优良的杉木交配父本 ;通过综合分析、评价 ,从参试的 5 8个交配组合中选出各年都表现好的三 5 4×闽 1、王台×三 66、闽 1...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方乐金  施季森  胡德活  
根据广东小坑、安徽西田 2个杉木种子园 2 6个无性系 ,每系 3个标准株 ,计 78个分株各年龄段的球果分布资料 ,研究分析了杉木无性系水平的年龄段球果分布状况 ,进一步认识了杉木无性系球果的着生规律 ,为高世代杉木种子园的无性系再选择 ,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骆文坚  金国庆  徐高福  丰炳财  冯建民  罗小华  
对15年生柏木Cupressus funebris种子园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的研究表明,种子园子代树高、胸径和材积平均生长量分别比对照大13.12%,13.69%和30.85%,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7.82%,7.69%和17.03%。采用LSR法、性状表现水平分析法、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分析法和育种值评定法等4种方法进行优良家系评选,以材积性状作为选优指标,评选出11个优良家系,其现实增益达46.35%~108.65%,平均为64.21%,遗传增益达25.58%~59.96%,平均为35.44%。表3参2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常耕  周天相  徐金良  
对两片包括 1 8个和 1 7个无性系试验林历年树高和胸径作了测量 ,分析了树高和胸径历年位次 ,表型和遗传相关 ,遗传力、遗传和环境方差随年龄增高的时间趋势 ,历年树高和胸径与最后一年测量中所计算的单株材积的表型和遗传相关等。看到无论树高还是胸径 ,早—晚龄的表型和遗传相关都是极显著的 ,但少数生长型和生长动态模式偏离常态的无性系影响着这些参数在树龄间的稳定性。认为杉木的适宜早期选择年龄在4~ 6a生时 ,但最好从 3a后开始采用两阶段逐步评价和选择的策略 ,第 1阶段先按树高初选 ,第 2阶段按胸径或单株材积做出决选 ,既保证了选择的可靠性 ,又能提前把优良无性系投入生产性造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代喜  李魁鹏  黄开勇  陈琴  莫宗恒  覃建强  莫尚伟  
对20年生的包含广西本地转化培育和从广东、贵州、湖南等地收集的102个无性系的试验林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参试无性系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存在着显著和极显著遗传差异。随着林龄的增长,各性状的差异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运用3类聚类法对8年生杉木无性系进行的早期选择可靠性高。对比5类聚类法,3类聚类法降低了优良无性系的漏选率。与参试无性系6年生时进行的早期选择相比,8年生时早期选择的错选率降低25%。运用3类聚类法对8年生参试无性系进行的早期选择,选对率达到了61.1%。相比对照无性系,决选出的24个无性系材积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林峰  高建亮  
[目的]研究杉木不同林龄无性系生长性状(胸径、树高、材积)的遗传变异规律,探讨早期选择的适宜年龄,为杉木无性系良种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从131个杉木无性系每木调查数据中随机选择56个无性系样本,以其5,10,15,20和30年生时测算的胸径、树高、材积数据为依据,进行各性状的变异分析、方差分析、重复力估算,分析各无性系在不同林龄的遗传变异规律;采用早晚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确定早期选择的适宜林龄;利用聚类分析和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定法选择出杉木速生无性系,并通过计算遗传增益和现实增益对选择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杉木无性系的胸径、树高、材积性状具有丰富的变异,变异幅度分别为11.82%~24.41%,10.56%~21.28%和30.83%~66.73%,表现为材积>胸径>树高;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杉木胸径、树高、材积在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且重复力达0.919~0.947。相关分析认为,杉木无性系生长性状早晚相关性呈极显著正相关,表型相关系数为0.432~0.999;各生长性状间的相关性与林龄间隔期有关,间隔期越短其相关性就越紧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与30年生时入选的速生无性系比较,在林龄15年生时进行选择的正选率达85.71%,而错选率为14.29%,漏选率为0%。30年生时6个速生无性系胸径、树高、材积的总体遗传增益分别为21.86%,18.32%和61.19%,现实增益分别为29.86%,24.93%和92.92%。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价以无性系79172(1.705)最大,然后依次是7911 (1.698)、8213(1.688)、8237(1.672)、79173(1.666)、8219(1.664)。[结论]杉木无性系间的生长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且受到较高的遗传控制,有较好的遗传改良潜力。15年生是杉木速生无性系进行适宜选择的最早年龄,此时进行优良无性系选择更有利于提高杉木遗传改良的效率。30年生按照<5%的入选率,无性系79172和7911被选择出来,适宜在湖南永州林区进行推广种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魏安智  杨途熙  
根据8年生泡桐胸径、树高和材积等性状的早晚期相关系数建立的回归方程算出的年选择效率表明:以3年生胸径估计12年时胸径和材积;以3年生胸径和树高估计15年时材积,均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r=0.5857~0.6360)和最高的选择效率(1.90~2.54),说明当泡桐无性系树龄达3年时即可根据胸径和树高进行早期选择;材积早晚期相关不显著,不宜作为早期选择的性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勇平  孙鸿有  董汝湘  华朝晖  唐淑琴  张建章  傅顺华  
以浙江省17个无性系种子园为研究对象,连续2年采种育苗造林,进行2次4地点5区组的种子园子代测定试验,测定树高、胸径、材积、冠幅、侧枝等8个性状。结果表明从未经遗传改良普通林分种子到1代、1.5代、2代种子园,子代生长增益是逐代增长的,但世代之间增幅明显下降。优良双系种子园子代生长增益最大,优良种源种子园次之。1代、1.5代和2代种子园,种源种子园,双系种子园的子代生长,在6年生时,树高生长现实增益分别为4.35%、6.04%、7.88%、12.02%和12.02%,遗传增益依次为3.90%、5.41%、7.06%、10.77%和10.77%;胸径现实增益为7.60%、9.68%、12.08%...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郑勇平  孙鸿有  冯建民  张建章  冯建国  吴隆高  
分别以未经遗传改良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的普种、多系种子园(1代、1.5代和2代种子园)为对照,连续4 a采集种子,测定种子品质,连续2 a营建试验林,进行2(a)次4地点5重复的子代遗传测验,对无性系龙15与闽33双系种子园的遗传改良增益,反交效应以及遗传效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双系种子园种子品质现实增益为6.76%~20.44%,除涩籽率外,种子千粒质量、种子生活力和种子活力均优于多系种子园;子代生长在6年生时的材积现实增益达46.14%,比多系种子园大10.63%~21.10%。种子品质和子代侧枝性状的正交与反交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子代生长、高径比和冠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