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81)
- 2023(10445)
- 2022(9377)
- 2021(8865)
- 2020(7528)
- 2019(17402)
- 2018(17379)
- 2017(33190)
- 2016(18626)
- 2015(21044)
- 2014(20982)
- 2013(20818)
- 2012(19180)
- 2011(17200)
- 2010(17013)
- 2009(15342)
- 2008(14785)
- 2007(12873)
- 2006(11204)
- 2005(9703)
- 学科
- 济(67395)
- 经济(67316)
- 管理(49900)
- 业(47187)
- 企(39401)
- 企业(39401)
- 方法(32703)
- 数学(28178)
- 数学方法(27806)
- 学(18813)
- 农(18140)
- 中国(17516)
- 财(16445)
- 业经(15110)
- 地方(14027)
- 理论(12425)
- 农业(12170)
- 贸(12122)
- 贸易(12117)
- 和(11811)
- 易(11751)
- 制(11470)
- 技术(11076)
- 环境(10917)
- 教育(10858)
- 务(10548)
- 财务(10475)
- 财务管理(10456)
- 企业财务(9925)
- 划(9573)
- 机构
- 大学(261792)
- 学院(258768)
- 管理(100968)
- 济(93523)
- 研究(91829)
- 经济(91208)
- 理学(87814)
- 理学院(86791)
- 管理学(85019)
- 管理学院(84600)
- 中国(65153)
- 科学(63180)
- 京(57859)
- 农(50853)
- 所(48801)
- 业大(46067)
- 研究所(45231)
- 财(40879)
- 中心(40475)
- 农业(40254)
- 江(37815)
- 北京(36781)
- 范(34523)
- 院(34439)
- 师范(34039)
- 财经(33196)
- 州(30733)
- 技术(30607)
- 经(30249)
- 省(28717)
- 基金
- 项目(186621)
- 科学(143062)
- 基金(132383)
- 研究(130608)
- 家(119175)
- 国家(118178)
- 科学基金(98433)
- 社会(77210)
- 省(74296)
- 社会科(72820)
- 社会科学(72796)
- 基金项目(70880)
- 自然(68020)
- 自然科(66358)
- 自然科学(66335)
- 自然科学基金(65146)
- 划(63555)
- 教育(59601)
- 资助(55543)
- 编号(53009)
- 成果(43005)
- 重点(42347)
- 部(39699)
- 发(39623)
- 创(38580)
- 课题(37512)
- 计划(37098)
- 科研(36791)
- 创新(35966)
- 大学(33880)
共检索到371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韦如萍 胡德活 郑会全 王润辉 晏姝 朱火生 朱光汉
采用5株优势木法进行杉木优树选择,并从生长和材质性状进行分析。97株候选优树生长和材质性状表现优良,其中94株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高于优势木5%、20%及50%以上,58株心材比大于50%,92株管胞长宽比大于50,木材基本密度变幅为0.251 1~0.393 1 g/cm3。心材比和木材基本密度均值随年龄增大而增加,而管胞长宽比均值在6个年龄间差异不明显。以优良锯材为培育目标时,有47株候选优树入选,与优势木相比,胸径生长量提高47.7%~83.9%,单株材积生长量提高144.3%~336.7%,木材基本密度较平均木提高0.91%~9.33%,心材比达到44.38%~56.65%。以优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魁鹏 韦正成 黄开勇 董利军 黄鸿飞 陈琴 戴俊 谭文婧
[目的]通过测定和分析广西融水种源红心杉木优树材质性状指标,以了解该地区红心杉木材性状变异规律。[方法]以广西融水种源60株20年生的红心杉木优树为研究材料,测定单株材积、红心率、基本密度、组织比量、管胞性状、微纤丝角等10个材质性状指标,分析各材性性状指标分布和变异规律及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红心率、基本密度、木射线比量、管胞比量、管胞长、管胞宽、管胞长宽比等性状数据分布服从正态分布。融水两个地区红心杉优树轴向薄壁细胞比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5.08%和44.97%,变异较大。管胞比量变异系数分
关键词:
杉木 红心 材性 变异 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支济伟 陈益泰 骆秀琴 张寿槐 管宁 张国武
对杉木7×7半双列杂交试验林进行8个材质性状的测定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材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木材径向干缩系数、顺纹抗压强度和纤维长度的特殊配合力方差达到极显著水平。除径向干缩系数和顺纹抗压性状以外,一般配合力方差的分量远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的分量(随机模型),表明基因加性效应对这些性状的表达起主要作用。木材密度、径向干缩系数、顺纹抗压强度和纤维长度的广义遗传力较高(分别为0.86,0.64,0.85,0.80),木材弦向干缩系数和抗弯强度的广义遗传力中等(分别为0.25和0.26),木材体积干缩系数和抗弯强度的广义遗传力较低(分别为0.17和0.13)。木材密度和纤维...
关键词:
杉木,材质性状,配合力,遗传力,超亲优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贵平 陈益泰 张国武
对 19年生杉木 8× 8半双列杂交试验林的树高、胸径、材积和木材基本密度这 4个主要生长和材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和遗传分析 ,并采用指数选择法进行全同胞家系选择。结果表明 :4个主要生长和材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达极显著水平 ,且一般配合力方差分量占遗传方差的 75 %以上 ,即各性状的遗传控制方式均是基因加性效应起主要作用。 4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分别为9.97% 4 1.4 9%和 8.4 8% 34.2 0 %。 3个生长性状之间遗传相关均为密切正相关 ,3个生长性状与木材密度之间则均为弱度遗传负相关。亲本连 5和高 37在 3个生长性状中表现出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 ,龙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润辉 胡德活 郑会全 韦茹萍 黄越茂 蔡维就
对19年生和17年生2块杉木无性系测定林开展生长和材性变异及多性状指数选择研究,其中,19年生测定林包括38个参试无性系,17年生测定林包括102个参试无性系。2块测定林数据分析结果均显示:无性系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心材率和木材基本密度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差异,无性系重复力达中等偏上至较高水平,遗传变异系数各性状间差异较大;树高、胸径、材积生长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的表型和遗传相关,与基本密度存在弱负相关。不同选择方法的结果表明,指数选择能整体提高单株材积、心材率和木材基本密度综合的遗传增益,达到比单性状选择更好的选择效果,是多性状改良较理想的选择方法。
关键词:
杉木 无性系 材性 多性状指数选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德活 林绪平 阮梓材 陈忠林 龚益广 黄小平
对 10年生和 7年生的两块杉木无性系试验林历年生长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得出结果 :从第2年起无性系高、径生长量的 F值、方差分量、重复力明显增大 ,并开始趋于稳定 ,无性系重复力较高 ,介于 0 .6 5~ 0 .90之间居多。从 3~ 4年生起 ,各年龄树高、胸径与近期对应性状的相关系数 ,以及与近期材积的相关系数增大 ,至趋于稳定。3~ 4年生后各年龄树高、胸径相关信息量亦表现出与相关系数同样的趋势。遗传相关系数大于秩次、表型、环境相关系数 ,表明年龄间生长的相关主要受遗传控制 ,无性系早期选择是有效的。早期选择最佳年龄 ,随主伐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但介于 3~ 4 a之间。选择效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魁鹏 苏丽华 梁机 谭文婧 韦连尤 蓝肖 黄开勇
【目的】通过测定分析红心杉和糠杉树干木质部径向转变过程中材质和材色指标的变化规律,揭示两类杉木在材质材色上的主要差异,为杉木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西融水种源30年生红心杉和糠杉各10株为研究材料,测定基本密度、含水率、年轮宽度、晚材率、材色、管胞形态、组织比量等指标,分析各指标在树干木质部径向转变及早晚材中的变化及差异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在树干木质部径向的心、中、边部,红心杉基本密度、含水率、晚材率等7个指标均大于糠杉;糠杉年轮宽、管胞长度、管胞宽度等6个指标均大于红心杉。木质部中部和边部的基本密度、心部和中部的含水率等30个指标在两类杉木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16个指标在两类杉木间差异极显著,其中8对指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运用这16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前两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65.88%。对两个主成分贡献最大的12指标中,管胞指标有6个,色差指标3个,年轮指标2个,基本密度指标1个。管胞形态及材色是在红心杉和糠杉间差异最大的两个性状。【结论】运用本研究筛选出的16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成功区分了红心杉和糠杉。管胞腔径是红心杉和糠杉间管胞形态差异的主要因素。Δa~*和Δb~*值是两类杉木材色差异的主要指标。本研究结果可为杉木种质资源利用和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杉木 材质 材色 变异 相关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建章 游昌顺 吕锦松
通过10.5年生9×9半双列杂交后代试验林的生长差异、配合力效应、遗传方差、遗传力和杂种优势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在杉木生长的遗传效应中起主要作用,特殊配合力(SCA)效应起次要作用的结论。在杉木遗传改良进程的不同阶段,应选择具有GCA和SCA效应值不同的亲本分别用于育种园和生产性种子园的建设。
关键词:
杉木 半双列杂交 配合力 选择育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何祯祥 施季森 尹增芳 陈孝丑 余荣卓
采用ANOVA方法对杉木 (Cunninghamialanceolata)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相关联的RAPD分子标记进行了检测。单标记分析检测到与树高生长相关联的分子标记有 3个 ,胸径有 5个 ,材积有 2个 ,其累积贡献率分别为 1 5 8% ,2 4 36%和 1 0 63% ;双标记分析共检测出 2 86对标记组合 (其中树高有 96对 ,胸径有 94对 ,材积有 96对 ) ,与杉木生长性状紧密关联。与杉木生长性状相关的标记互作效应十分显著。表 4参 7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齐明 何贵平 周建革 程亚平 徐肇友
[目的]研究杉木杂种F1的基因表达模式,从基因表达水平揭示杂种优势形成分子机理,为杉木杂种深度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40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生长势的杉木杂种(龙15×1339)HF1(3个超亲杂种)、LF2(3个低亲杂种)及其亲本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差异比较。利用无参转录组分析,先将测序reads进行de novo拼接,组装获得unigenes和transcripts,然后进行功能注释、差异表达等项目分析。[结果]12个样本,转录组测序共产生Clean reads5.8E+08条,总拼接长度49 803 726 pb, BLASTX分析,比对结果产生80 171个基因。韦恩图揭示基因在上下代间的传递模式有5种:(1)双亲可表达但杂种中不表达(双亲共沉默型);(2)只在双亲之一中表达,不在杂种中表达(亲本特异表达型);(3)只在杂种中表达,不在双亲中表达(杂种特异表达型);(4)在杂种和一个亲本中表达(单亲表达一致型);(5)在双亲和杂种中都表达。在HF1VSP1比较组中,筛选出236个不同差异表达的基因;在HF1VSP2比较组中,筛选出505个差异表达基因。在LF2VSP1中,筛选出1 483个差异表达基因;在LF2VSP2中筛选出了2 335个差异表达基因。从亲代和子代不同样本组间,各挑选出100个左右差异表达极显著的基因,采用其表达量进行热聚类分析,得到不同的聚类块,聚类块内的基因表达量在父母本间是互补的,说明杉木杂种优势分子机理是超显性;聚类块有大小之别,则说明杉木有些性状是寡基因控制,有些性状是多基因控制;杉木生长的超亲优势是龙15中下调而在超亲子代中上调的这14个基因决定的。[结论]杉木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是超显性,杉木超亲杂种高生产力与14个上调基因有关,环境显著刺激了这14个基因的上调表达,从而促进生长优势的产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云 李鑫 李勇 叶代全 施季森 边黎明
杉木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在木材安全重大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株型是决定杉木产量的核心要素,掌握理想株型的性状组成对提高杉木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来自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的14个杉木组培无性系造林后3 a内生长量和造林后第2年的形态指标进行比较与分析,研究试验林分郁闭前幼树阶段的形态与和生长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杉木理想型无性系的选择和不同株型的定向培育方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造林后1至3年林分树高的平均值分别为1.00、2.52和3.87 m,第3年的胸径平均值为4.76 cm,无性系的树高生长变异系数随着生长时间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不同无性系的生长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其中除020在高生长上优势明显外,054、061、063和023在3 a内的树高和胸径生长均具有较大的优势。2)造林后第2年坐生密度、冠幅、枝盘数、当年生节间距离、一级侧枝数和年盘二级分枝数的平均值分别为63.58片、176.1 cm、6.11、21.76 cm、21.02和19.88,且不同无性系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说明杉木株型之间的差异较大。3)通过聚类分析将无性系063、054及061归为浓密型杉木,无性系047、148、023及049归为稀疏型。4)生长与形态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浓密型杉木的生长量更大,根据以上的分析初步认定,在生长初期,杉木的理想株型具有枝条浓密和冠幅宽大的特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鲍甫成 罗建举
本文以尾叶桉×巨桉 (Eucalyptusurophylla×E .grandis)F1 子代林为材料 ,研究了主要生长和材质性状的变异规律 ,并对它们的遗传参数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 ,尾叶桉×巨桉F1 子代 :(1)树高、胸径和绝干材重主要受到父本的遗传控制 ;(2 )木材密度同时受到父本、母本和父母交互作用的不同程度遗传控制 ;(3)纤维长度和微纤丝角受到很强的母本遗传作用 ,管孔弦径、木材胞壁率、木纤维比量和 1%NaOH抽提物含量受到很强的父本遗传作用 ,纤维长宽比仅受到一般程度的父本遗传作用 ,导管比量同时受到父本和母本很强的遗传作用 ;(4)纤维壁腔比主要是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父...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何福基 马灵飞 许元科
通过对浙江省临安县和龙泉市各15株杉木子代优树材性测试和综合评定,认为临75,临5,龙7,龙25和龙26号是优良的工程用材优树;龙23,龙25,龙28和临78号是优良的制浆造纸用材优树。其中龙25号是两者兼优的优树,临78和龙26号是两者较好的优树。
关键词:
优树 木材性质 杉木 评价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刁姝
日本落叶松具有早期速生、材质优良、抗性强以及适应性广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用材树种。DNA甲基化是植物可遗传表型变异的重要来源。DNA甲基化在植物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湖北建始县长岭岗林场日本落叶松原生种源试验林440个单木作为试验群体,利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样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技术检测未成熟木质部基因组DNA甲基化,结合试验群体连年生长及材质性状测定数据,分析天然群体表观遗传多样性、表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智佳 于晓池 肖遥 杨桂娟 张明刚 易飞 张鹏 王军辉 麻文俊
【目的】比较黄心梓木与滇楸生长、解剖结构及材性的差异,评价黄心梓木材质的优异性,为黄心梓木材性改良和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同一生境下树龄25 a的滇楸和黄心梓木各3株,通过树干解析获取解析圆盘直径等生长数据,使用显微镜观测黄心梓木与滇楸的木材微观构造特征,测定两树种心材(第10年轮)、边材(倒数第2个年轮)的纤维长度、纤维宽度、双壁厚、壁腔比、腔径比等解剖结构指标,并按照国家标准(GB/T1927.2-2021)测定木材材性指标,即物理性质指标(密度、干缩性)、力学性质指标(硬度、顺纹抗压强度、顺纹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抗劈力、抗剪强度、冲击韧性)及颜色指标(亮度值L*及色相值a*、b*),使用SPSS和Sigma Plot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结果】(1)树龄25 a的黄心梓木与滇楸同处于速生期,黄心梓木生长速度较滇楸慢。黄心梓木心材呈黄褐色,滇楸心材呈灰白色,二者心材在树高0~8 m处占比均大于75%。(2)根据木材微观构造特征,黄心梓木与滇楸均为环孔材,黄心梓木与滇楸的心材纤维长度分别为805.58和824.21μm,纤维长宽比均大于35,壁腔比均小于1,黄心梓木纤维形态指标优于滇楸。(3)黄心梓木与滇楸的气干密度分别为0.47和0.46 g/cm3,体积干缩系数分别为0.37%和0.33%,顺纹抗压强度分别为43.11和40.09 MPa,抗弯弹性模量分别为11.03和10.00GPa,抗弯强度分别为70.56和64.11 MPa,冲击韧性分别为54.70和49.88 k J/m2,黄心梓木材性整体优于滇楸。【结论】黄心梓木生长速度较滇楸慢,木材材性优于滇楸,其心材率高且为黄褐色,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