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9)
2023(645)
2022(524)
2021(539)
2020(468)
2019(1186)
2018(1205)
2017(2606)
2016(1376)
2015(922)
2014(899)
2013(911)
2012(929)
2011(753)
2010(853)
2009(735)
2008(696)
2007(670)
2006(559)
2005(485)
作者
(4266)
(3677)
(3591)
(3464)
(2460)
(1860)
(1612)
(1438)
(1429)
(1392)
(1357)
(1354)
(1342)
(1323)
(1234)
(1185)
(1168)
(1133)
(1099)
(1094)
(1046)
(1002)
(980)
(917)
(910)
(865)
(837)
(823)
(782)
(773)
学科
(2229)
经济(2229)
(1781)
管理(1321)
(1257)
(1119)
森林(1119)
(1114)
(944)
企业(944)
(942)
(861)
(815)
(794)
方法(765)
(722)
及其(684)
数学(673)
体制(672)
(667)
(643)
数学方法(636)
(598)
(597)
虫害(588)
结构(578)
中国(572)
生态(560)
防治(543)
(541)
机构
学院(13957)
大学(13953)
研究(7656)
科学(6724)
(5715)
中国(5222)
业大(4997)
(4941)
林业(4900)
研究所(4702)
农业(4244)
(3842)
(3808)
(3694)
(3517)
经济(3413)
管理(3410)
(3337)
研究院(3252)
实验(3235)
实验室(3058)
科学研究(2905)
重点(2900)
中心(2891)
农业大学(2839)
理学(2806)
理学院(2758)
(2733)
北京(2656)
管理学(2609)
基金
项目(12179)
(8733)
国家(8688)
科学(8152)
基金(7887)
研究(6233)
科学基金(6116)
(5103)
自然(5034)
自然科(4900)
自然科学(4892)
自然科学基金(4812)
(4354)
基金项目(4254)
科技(4049)
计划(3430)
资助(3363)
重点(3241)
专项(2846)
社会(2792)
科研(2683)
教育(2645)
社会科(2570)
社会科学(2570)
(2550)
(2353)
(2352)
技术(2257)
创新(2254)
(2154)
期刊
学报(6797)
科学(5574)
大学(5106)
林业(5048)
学学(5028)
(4896)
(3828)
经济(3828)
研究(3642)
农业(3128)
中国(2965)
业大(2463)
科技(1770)
(1718)
科技大(1528)
科技大学(1528)
(1400)
农业大学(1391)
(1342)
自然(1240)
科学研究(1234)
教育(1200)
农林(1169)
(1169)
自然科(1140)
自然科学(1140)
管理(1134)
北京(1112)
(1112)
林业大学(1072)
共检索到21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英  李明鹤  沈宝仙  喻凤文  
从28a生树上取侧枝主梢,从1年生实生苗取根系,将二者嫁接在一起,并将接株主干下部横埋土中。用此接根埋于复壮法获得的萌条进行了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扦插苗直立生长,外观及生长势正常,年生长节律与常规根颈萌条扦插苗基本一致,扦插成活率、苗高、地径、地上部分生长量、根系生长情况、苗木出圃率等各项指标均极显著地高于未经复壮处理的上部枝条扦插苗,而与根颈萌条扦插苗无显著差异。在一年生试验林中,复壮幼树与来自根颈萌条的幼树的平均树高和平均地径无显著差异。这表明接根埋干法有明显的复壮效果,可以在生产中应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宝仙  李明鹤  张卓文  梅勇  
用杉木成年树木侧枝经复壮处理的萌条扦插获得复壮苗木进行造林试验 ,结果表明 :经复壮处理的萌条与同一树木的根颈萌条比较 ,成活率、苗木生长量、外观形态等无显著的差异。造林试验试验经连续 4a观察 ,复壮苗木、扦插苗、实生苗在高生长、径生长上差异不显著 ,这表明用接根、埋干能使杉木成年树达到复壮的效果。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费学谦  阙国宁  周立红  
对不同树龄的杉木嫩梢及其培养体中ABA、ZT和单宁含量的变化作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在不同季节ABA和单宁的含量均和树龄呈正相关。三种年龄杉木的嫩梢中ABA含量的年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以抽梢旺季较低,盛夏季节较高。根据ABA水平,组培材料的采集应在春梢生长旺季进行。 采自2、10年生母本的外植体材料,经初代培养后,ZT含量均有明显上升。但在2年生母本培养体中尤为明显。与此同时ABA含量却大幅度下降。经4次继代培养后两种材料中ZT含量均有所下降,且差异缩小。ABA含量却出现回升。它们的消长与嫩梢增殖能力有关。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何福基  马灵飞  许元科  
通过对浙江省临安县和龙泉市各15株杉木子代优树材性测试和综合评定,认为临75,临5,龙7,龙25和龙26号是优良的工程用材优树;龙23,龙25,龙28和临78号是优良的制浆造纸用材优树。其中龙25号是两者兼优的优树,临78和龙26号是两者较好的优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斯通  郑会全  梁瑞友  胡德活  韦如萍  王润辉  晏姝  宋自力  唐强  
以生长量为选择指标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初级种子园20年生子代林作优树选择,共18个优良单株(优树)入选,优树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现实增益分别达10.2%~55.1%、45.7%~96.3%、120.4%~423.3%。进一步分析发现,各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树皮比率、木材基本密度与木材吸水性在优树间仍广泛变异。单株材积变幅为0.240 8~1.050 5 m3,变异系数(Cv)达40.9%;树皮比率CV值最高,达46.0%;优树XK02、XK04、XK07、XK13、XK14、XK17树皮比率皆<5%,出材率较高;共7株优树木材基本密度值高于优树群体...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韦如萍  胡德活  郑会全  王润辉  晏姝  朱火生  朱光汉  
采用5株优势木法进行杉木优树选择,并从生长和材质性状进行分析。97株候选优树生长和材质性状表现优良,其中94株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高于优势木5%、20%及50%以上,58株心材比大于50%,92株管胞长宽比大于50,木材基本密度变幅为0.251 1~0.393 1 g/cm3。心材比和木材基本密度均值随年龄增大而增加,而管胞长宽比均值在6个年龄间差异不明显。以优良锯材为培育目标时,有47株候选优树入选,与优势木相比,胸径生长量提高47.7%~83.9%,单株材积生长量提高144.3%~336.7%,木材基本密度较平均木提高0.91%~9.33%,心材比达到44.38%~56.65%。以优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梅  施季森  何祯祥  易能君  
Thirty superior trees of Chinese fir from eight provinces were analyzed on genetic variation with RAPD method.A total of 284 bands,including 190 polymorphic ones,were produced with 26 primers, and mean genetic distance between the thirty superior trees was 0.4909,indicating a high level of genetic d...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姜培坤  徐秋芳  钱新标  张春桃  
檫树根际土壤的全磷、有机磷和有效磷含量明显高于杉木根际土。两种林木根际土的无机磷总量无显著差异,但无机磷的组成有很大不同,表现在杉木根际土闭蓄态磷比例很高(占无机磷的61.48%),而檫树根际土明显低(仅占39.69%)。檫树根际土Fe-P,Ca-P的含量显著高于杉木根际土。杉木、檫树根际土中的有效磷都和Al-P,Ca-P显著相关,Al-P的含量都偏低,特别是杉木根际土。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姜培坤  蒋秋怡  董林根  钱新标  金荣根  
对杉木、檫树根际土壤的微生物数量、生物化学过程强度和几种酶的活性的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细菌、放线菌还是真菌的数量檫树根际土都明显多于杉木根际土。檫树根际具有较高的呼吸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和纤维素分解强度。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檫树根际土明显高于杉木根际土,但多酚氧化酶活性杉木根际土较高。两种林木各项生化性的R/S值除多酚氧化酶以外均大于1,并且檫树的大于杉木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仁华  苏顺德  肖晖  许鲁平  李林源  林文龙  张子文  孟庆银  
为选择优良杂交母本,调查分析27年生杉木优树多父本杂交子代测定林的生长性状和木材基本性质,结果表明:树高、胸径、立木材积在参试组合间差异极显著;胸径受遗传控制相对较强,家系遗传力0.325;木材基本密度在组合间差异显著;红心率、偏心率、树皮率差异不显著;木材基本密度的家系遗传力为0.202。在遗传变异的基础上,利用胸径和木材基本密度构建选择指数方程筛选出‘F三明74-5’、‘F桃3’、‘F桃2’等11个速生优质杂交母本,家系的胸径、木材基本密度遗传增益分别为3.19%和1.21%。对比分析12年生时和27年生时对胸径的选择结果,表明中期生长性状选择的入选率为19%时具有最高的选择效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魁鹏  韦正成  黄开勇  董利军  黄鸿飞  陈琴  戴俊  谭文婧  
[目的]通过测定和分析广西融水种源红心杉木优树材质性状指标,以了解该地区红心杉木材性状变异规律。[方法]以广西融水种源60株20年生的红心杉木优树为研究材料,测定单株材积、红心率、基本密度、组织比量、管胞性状、微纤丝角等10个材质性状指标,分析各材性性状指标分布和变异规律及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红心率、基本密度、木射线比量、管胞比量、管胞长、管胞宽、管胞长宽比等性状数据分布服从正态分布。融水两个地区红心杉优树轴向薄壁细胞比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5.08%和44.97%,变异较大。管胞比量变异系数分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姜培坤  蒋秋怡  徐秋芳  钱新标  张钦相  
本文分析了杉木、檫树根际土壤的几种有机化合物数量。结果表明:无论是杉木还是檫树其根际土壤各类有机物总量都不同程度高于相应全土;杉木根际土壤的C/N比檫树根际土壤平均高出1.68,H/F低0.23,总糖、可溶性还原糖和有机酸含量杉木根际土较高,而总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檫树根际土高;土壤总酚量在两种根际上间无明显差异,而游离酚量杉木根际高于檫树根际;杉木连栽造成土壤有机质、全氮和H/F的降低和总酚量、游离酚量的升高。除了二栽杉木根际土游离酚含量比头栽高外,其余物质含量在头栽根际上和二栽根际上间无差异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伍汉斌  段爱国  张建国  孙建军  
[目的]研究不同林龄的杉木地理种源生长状况的差异,筛选适宜于试验区发展的杉木优良种源,促进杉木种源水平的长期遗传改良。[方法]利用1981年营造的杉木种源试验林在5、10、31年生时的测定材料,分析不同种源主要生长性状在不同林龄的遗传参数变异规律,利用早晚相关和聚类分析对优良种源长期选择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不同林龄的杉木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在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31年生时最大种源的各性状值较最小种源的各性状分别高75.86%,48.55%,263.76%;杉木在种源间的变异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模式,以纬向变异为主,由南向北,杉木的生长量先增大后减小,即我国西南和东南部种源生长较好。参试杉木种源不同林龄时各性状的遗传力为0.750~0.875,说明各性状受较高水平的遗传控制;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在不同林龄间表型相关和秩相关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认为杉木早期选择宜在10年生左右;从169个参试种源中筛选出29个生长较快速的种源,大部分种源来自福建省,还包含贵州、广西和湖南等地的种源,其中,生长最好的是福建崇安、顺昌、尤溪等福建北部种源,其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达到23.21%~31.45%、15.60%~20.19%、59.94%~89.97%。[结论]早期选择的年龄对缩短杉木育种周期影响明显,在10年生选择更有利于提高杉木遗传改良的效率,从31年生杉木成熟林中选择出的29个优良种源较当地种源有较大增幅,适宜在江西省及周边地区推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玉盛  陈光水  林瑞余  谢锦升  陈银秀  
应用连续土芯法和热值测定对福建三明地区中亚热带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群落细根的能量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 ,以揭示杉阔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维持地力机制差异 .结果表明 ,混交林群落细根的能量现存量达 10 371MJ m2 ,是纯林群落的 1 17倍 ,其中杉木、观光木、林下植被细根分别占 72 12 % ,14 88%和 13 0 0 % ;而不同树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福婵?李传涵  
杉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比较陈f竣(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李传涵(华中农业大学土化系武汉430070)关键词杉木,根际土壤,土壤酶,杉木中毒由于林木生长的影响,使得林木根际土壤pH值、养分含量、微生物数目、生化活性等性质发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