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3)
2023(227)
2022(175)
2021(163)
2020(157)
2019(331)
2018(321)
2017(524)
2016(370)
2015(393)
2014(354)
2013(353)
2012(344)
2011(292)
2010(309)
2009(334)
2008(288)
2007(276)
2006(260)
2005(210)
作者
(1538)
(1420)
(1337)
(1321)
(904)
(732)
(613)
(565)
(564)
(561)
(547)
(528)
(514)
(511)
(482)
(479)
(445)
(439)
(432)
(420)
(417)
(405)
(400)
(388)
(372)
(347)
(344)
(342)
(336)
(322)
学科
(818)
(594)
(588)
森林(588)
(579)
(524)
(435)
经济(432)
杉木(354)
(303)
生物(283)
生态(273)
中国(250)
其他(246)
(231)
生态学(226)
(225)
(221)
(219)
(212)
防治(212)
(207)
经营(205)
(200)
土壤(188)
(188)
开发(187)
(187)
(185)
方法(183)
机构
学院(5136)
大学(5013)
研究(2855)
科学(2854)
林业(2501)
(2328)
业大(2205)
(1978)
研究所(1905)
中国(1807)
农业(1683)
(1605)
(1529)
(1524)
(1457)
实验(1455)
实验室(1376)
研究院(1360)
科学研究(1298)
重点(1297)
(1261)
农业大学(1208)
北京(1118)
(1117)
林学(1058)
技术(1027)
林学院(973)
林业大学(970)
(969)
中心(962)
基金
项目(4578)
(3271)
国家(3248)
科学(2891)
基金(2878)
科学基金(2205)
(2033)
研究(2030)
自然(1938)
自然科(1888)
自然科学(1883)
自然科学基金(1847)
科技(1633)
(1627)
基金项目(1525)
计划(1383)
资助(1336)
重点(1198)
专项(1078)
科研(1009)
(982)
林业(933)
技术(899)
(871)
(756)
教育(741)
社会(733)
(732)
创新(706)
社会科(670)
期刊
学报(3048)
林业(2568)
科学(2497)
大学(2317)
学学(2309)
(2103)
农业(1346)
业大(1174)
研究(1115)
(951)
经济(951)
中国(858)
科技(734)
科技大(717)
科技大学(717)
(716)
(672)
农业大学(603)
科学研究(601)
(580)
北京(579)
林业大学(571)
自然(543)
农林(515)
(515)
中南(485)
自然科(481)
自然科学(481)
中南林(480)
(419)
共检索到7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方炎明  叶镜中  
杉木叶腋中存在两种具再生能力的结构──受抑制的腋芽和保留分生组织。观察中未见到不定芽。受抑制的腋芽随着主茎的次生生长而发育成次生休眠芽。这两种结构是杉木萌芽更新的结构基础,同时也显示其营养繁殖能力。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令峰  叶镜中  
杉木萌芽更新的繁殖基础是休眠芽,其数量对更新成败关系极大。通过对立木树干基部取样测定,基本查清影响杉木休眠芽数量变化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休眠芽的数量随林分立地条件而变化,立地愈优良,休眠芽数量愈少,中心产区少于边缘产区;在同一林分中,大径级立木休眠芽的数量少于小径级的;随林分年龄增加休眠芽数量增加,至中龄林阶段时达最多,以后随年龄增加逐渐减少;影响杉木休眠芽数量的主导因子为林分年龄和立地条件。作者还对更新措施提出合理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健  程淑婉  夏民洲  叶镜中  
在南京林业大学下蜀实验林场杉木林采伐迹地上,对伐桩进行全光照、半遮荫、全遮荫3种处理,于1992年春季分别定期观测并从伐桩上取萌芽样品,进行内源激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在白天平均地表温度达到2O℃左右时,杉木休眠芽开始萌动,其萌发数量与内源激素的种类及数量有密切关系。在3种处理下,不同时期萌芽内CA3含量的变化均表现为形状相似的单峰曲线,只是达到峰值的时间不同,但却与各处理下休眠芽日均萌芽数达到高峰的时间基本相符,可见它对伐桩休眠芽破除休眠及持续萌发有重要促进作用。ZT对休眠芽的始萌发也有一定作用,而ABA和IAA含量低微,作用不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建勋  
报道了13年生西加云杉优树休眠芽离体培养的实验系统和初步结果。休眠芽破顶及形态发生可分为5种类型。楔形外植体在CM+IBA0.055mg/L+KT0.025培养基上,经20~69天初次培养,有77.78%的休眠嫩梢破顶形成自由生长芽。不同无性系之间嫩梢伸长率有明显差异。自由生长芽在CM+6-BA1.50+NAA0.01培养基上继代增殖,继代周期为30~35天,增殖系数3~8倍,随着继代培养次数增加(3~5次),自由生长芽得到部分复壮,腋芽和不定芽增殖率直线增加,腋芽和不定芽增殖率与无性系之间相关系数不显著。西加云杉优树的离体复壮和繁殖,可望为该树种提供一条可选择的无性繁殖途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国安  张亚红  李鹏  耿晓玲  
【目的】本文研究了高温对葡萄芽自然休眠解除的影响。【方法】以5个葡萄品种(红地球、美人指、圣诞玫瑰、奥古斯特、玫瑰香)的休眠枝条作为试验材料,设定40、50、60、70℃4个梯度高温且水浴1 h,记录其各处理芽的膨大率、露绿率、展叶率,并计算其需热量,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4个高温处理对美人指和圣诞玫瑰葡萄芽的膨大有正调控效应,仅40℃对红地球葡萄的膨大有正调控效应,60、70℃对奥古斯特葡萄的膨大有为正调控效应,而高温处理对玫瑰香枝条芽的膨大有负调控效应; 4个高温处理对玫瑰香葡萄的露绿有正调控效应,40℃对美人指葡萄的露绿具有正调控效应,40、50℃对圣诞玫瑰葡萄的露绿有正调控效应,4个高温处理对红地球、奥古斯特的葡萄的露绿率有负调控效应; 4个高温处理对玫瑰香葡萄的展叶率有正调控效应,50、70℃对红地球葡萄的展叶率有正调控效应,50℃对美人指葡萄的展叶率具有正调控效应,4个高温处理对圣诞玫瑰、奥古斯特的葡萄的展叶率有负调控作用; 4个高温处理对红地球、美人指、奥古斯特葡萄的需热量具有正调控效应,40、50℃对圣诞玫瑰葡萄的需热量具有负调控效应,4个高温处理对玫瑰香葡萄的需热量有负调控效应。【结论】高温对葡萄芽休眠解除作用因品种不同而异,不同高温对同一品种葡萄芽休眠的解除作用也不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晶  罗玉洁  张青林  罗正荣  刘继红  
以君迁子(Diospyros lotus linn.)休眠芽和叶片为外植体,研究基础培养基种类和外植体基因型对休眠芽初代培养的影响,比较叶片放置方式、tDZ浓度、Zt与tDZ不同浓度组合及暗培养时间对叶片愈伤组织形成和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然后对再生芽进行生根。结果表明:君迁子休眠芽初代培养中,DKW培养基最适合其生长发育,休眠芽生长势最佳;初代培养中,不同基因型的外植体在DKW培养基中生长势基本相同,说明外植体基因型对其初代培养没有影响,但对继代培养影响较大。叶片下表面朝上放置在Ms+Zt 0.1 Mg/l+tDZ2.0Mg/l中暗培养20D,愈伤组织形成率达100%,在(1/2n)Ms+2.2...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天明  高疆生  张琦  李疆  闫春雨  
主要以香梨 3个正反交组合 ,2 9株杂种实生树及其亲本为试材 ,通过PAGE研究了休眠芽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POD)的遗传动态。结果表明 :休眠芽是研究梨杂种后代POD酶谱遗传动态的理想试材 ,杂种POD谱型基因组成复杂 ,但在遗传上表现为典型的质量性状 ,杂种后代谱型分离符合 1∶1的分离规律。杂种表现的“杂种酶带H”可作为鉴别杂种的依据之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红兵  金幼菊  陈华君  
Ester-IAA可以作为Free-IAA源供给植物生长发育,并能防止Free-IA A被氧化.目前已有一些利用GC-MS定量测定Ester-IAA及IAA的报导,但尚未见到定量测定ABA-G的文章.本文利用GC-MS-SIM法定量测定毛白杨休眠芽中IAA、Ester-IAA,ABA和ABA-G.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明岳  周君  谭秋平  付喜玲  陈修德  李玲  高东升  
【目的】鉴定苹果(Malus×doMestica Borkh.)基因组上的B ZiP基因(MdBZiP),为研究苹果BZiP转录因子提供相关信息以及在芽休眠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PfaM下载BZiP隐马尔科夫模型BZiP_1(Pf00170)与BZiP_2(Pf07716),利用hMMer 3.0鉴定苹果BZiP基因。使用clustal oMega、Mega6.0、MaP insPect、dnaMan 6.0和MeMe4.10.2等软件对其蛋白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Microarray分析与qrt-Pcr技术检测苹果BZiP基因在不同处理下及其在高需冷量品种与低需冷量...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奋学  黄华宏  童再康  朱玉球  何福基  
为揭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矮生的原因,以矮生杉木和正常杉木为材料,对其生长特性、枝条和叶片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矮生杉木在枝条年生长量方面极显著低于正常杉木,其中矮生杉木主干、主枝年伸长量均值分别为25.54和24.59 cm,正常杉木相应均值分别为89.61和57.52 cm;在枝皮率方面,矮生杉木和正常杉木的均值分别为76.50%和37.70%,差异极显著;在管胞平均面积方面,矮生杉木(241.901 6μm2)极显著小于正常杉木(308.894 6μm2),然而,矮生杉木的平均管胞密度(3 375个.mm-2)却极显著高于正常杉木(2 456个·...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鲍甫成  段新芳  
为探讨木材构造和木材染色效果之间的相关性变化规律 ,本研究测定了 5株 2 9块人工林杉木木材的解剖构造及其木材染色效果 ,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杉木木材的染色效果与木材解剖因子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各染色效果指标与木材解剖因子间的复相关系数在 0 5 6 30~ 0 791 3之间。采用比较多元回归分析标准回归系数的方法 ,确定出影响杉木木材染色效果的主要解剖因子为木射线比量、管胞比量、晚材管胞弦壁厚和晚材管胞壁腔比等因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丛深  王海波  王孝娣  王宝亮  郑晓翠  史祥宾  刘万春  刘凤之  
【目的】探讨葡萄芽呼吸代谢与自然休眠解除的关系,为葡萄人工休眠调控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需冷量品种夏黑和低需冷量品种京蜜为试材,采取呼吸抑制剂法借助氧电极研究休眠解除过程中芽的呼吸代谢变化。【结果】不同需冷量品种休眠期间芽的呼吸速率和各呼吸途径所占比例大致相同,而且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但低需冷量品种京蜜呼吸速率及呼吸途径发生显著变化的时间比高需冷量品种夏黑提前20 d左右,且变化更为迅速,只是变化幅度略小于夏黑。休眠期间总呼吸速率呈单曲线变化,当休眠解除时达到顶峰。底物水平上,糖酵解-三羧酸途径所占比例在休眠解除时大幅度增加。电子传递链水平上,剩余呼吸和交替途径在休眠解除时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江泽平  
休眠及其解除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十分重要但又至今尚未完全弄清的问题。大量的研究表明,日长是启动植物休眠或生长的关键因子,而温度则是影响休眠解除的最主要的生态因子。本文首先对休眠的定义及其术遗体系进行了回顾,然后详细评论了木本植物的基点温度(阈值温度)、芽休眠解除与温度的关系,最后讨论了“休眠解除-温度关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国生  盖树鹏  盖伟玲  
以4~5年生牡丹‘胡红’为试材,研究1~7周不同低温处理时间对其开花展叶的影响。根据花芽萌动和开花情况结合激素的变化动态,将低温解除花芽休眠进程划分为:低温累积期、休眠解除启动期、休眠基本解除期、休眠彻底解除期4个时期。分别测定低温处理期内和进入温室后内源GA3,ABA,CTK,IAA及其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期内GA3,ABA,CTK质量分数的增减和GA3/ABA比值的变化可明显地反映低温解除花芽休眠的进程。其中,GA3/ABA比值的变化与休眠的进程直接对应。进入温室后牡丹花芽内各激素的变化进一步证明GA3和CTK是解除休眠的促进物,ABA是解除休眠的抑制物。低温解除牡丹休眠是通过调节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贵禧  梁丽松  宗亦臣  
本文研究了板栗贮藏过程中呼吸作用变化和内源激素含量与贮藏温度的关系,确定了板栗的休眠时期,并探讨了通过贮藏温度调控板栗休眠和萌芽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板栗休眠期长短与贮藏温度有密切关系,在室温(20℃~22℃)贮藏条件下板栗的休眠期为2个月左右,在冷藏(0℃~2℃)条件下的休眠期为3个月左右。说明虽然冷藏较室温贮藏能延长板栗的休眠期,但不能完全控制休眠。板栗休眠解除后,在生理上表现为呼吸作用上升和内源激素(IAA、GA3、ZR)含量增加,外观上表现为胚芽萌动生根。冷藏板栗在休眠解除前将贮藏温度降至临界低温(-2℃~-4℃),可有效地抑制呼吸回升和内源激素的合成,使休眠不被解除,从而在整个贮藏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