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81)
2023(1889)
2022(1670)
2021(1459)
2020(1269)
2019(2867)
2018(2722)
2017(5026)
2016(2897)
2015(3218)
2014(3125)
2013(3060)
2012(2772)
2011(2502)
2010(2492)
2009(2115)
2008(2053)
2007(1796)
2006(1522)
2005(1280)
作者
(9910)
(8470)
(8342)
(7744)
(5217)
(4105)
(3769)
(3285)
(3192)
(2958)
(2899)
(2874)
(2824)
(2704)
(2643)
(2594)
(2586)
(2513)
(2411)
(2409)
(2152)
(2115)
(2077)
(1895)
(1886)
(1860)
(1819)
(1807)
(1803)
(1786)
学科
(10865)
经济(10860)
方法(6302)
(6132)
数学(5917)
数学方法(5859)
管理(5676)
(4111)
企业(4111)
(3654)
(3168)
农业(2532)
业经(2242)
中国(2172)
环境(2074)
(1972)
贸易(1972)
(1905)
地方(1788)
技术(1550)
(1547)
理论(1536)
(1505)
教育(1459)
(1432)
产业(1319)
资源(1229)
(1188)
信息(1078)
(1077)
机构
大学(42228)
学院(41915)
研究(15785)
(15599)
经济(15334)
管理(15076)
理学(13500)
理学院(13317)
管理学(13014)
管理学院(12945)
(12930)
科学(12083)
业大(10900)
中国(10332)
农业(10276)
(9093)
(8845)
研究所(8463)
农业大学(7329)
中心(6738)
(6541)
(5965)
(5824)
(5774)
(5436)
(5434)
实验(5431)
北京(5413)
技术(5376)
师范(5312)
基金
项目(33132)
科学(25255)
基金(23762)
(22612)
国家(22435)
研究(20715)
科学基金(18195)
(13779)
基金项目(13080)
自然(12877)
社会(12822)
自然科(12584)
自然科学(12576)
自然科学基金(12383)
社会科(12222)
社会科学(12217)
(11643)
教育(9710)
资助(9518)
重点(7929)
计划(7615)
编号(7448)
(7237)
科技(7199)
(6919)
科研(6845)
(6837)
创新(6470)
(6155)
(6061)
期刊
(14392)
经济(14392)
学报(11899)
(10772)
科学(9809)
研究(9653)
大学(8667)
学学(8401)
中国(7603)
农业(7289)
林业(4377)
管理(4201)
教育(4088)
业大(4018)
(3982)
(3525)
农业大学(3104)
技术(3039)
(2913)
科技(2904)
业经(2500)
经济研究(2316)
中国农业(2254)
资源(2220)
财经(2140)
问题(2052)
技术经济(2012)
统计(2004)
自然(1970)
(1887)
共检索到55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程淑婉  王改萍  丁国华  叶镜中  
在北亚热带黄棕壤上的28年生杉木林分内,设置不同季节伐木的5个处理(秋伐、冬伐、初春伐、初夏伐和夏伐),研究它们的伐桩萌芽内氮素营养、内源激素、休眠芽萌发数及萌条生长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前1年冬伐(12月8日)和当年早春伐(3月8日)是最佳伐木时间,此时杉木伐桩上的萌发势最强,萌芽内氦素营养水平最高,生长量也最大。休眠芽的萌发数主要与细胞分裂素关联;而不同伐桩萌芽内氮素营养状况的差异,主要是与氮素养分在植株内的运转(特别是还原态氮向树干基部和根系的回流作用)有关。不同季节采伐,意味着在不同时期截断植株的向上运输和回流,因而得到氮素营养水平的不同结果。环割试验进一步证实了这项推论。由此可见,伐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健  程淑婉  夏民洲  叶镜中  
在南京林业大学下蜀实验林场杉木林采伐迹地上,对伐桩进行全光照、半遮荫、全遮荫3种处理,于1992年春季分别定期观测并从伐桩上取萌芽样品,进行内源激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在白天平均地表温度达到2O℃左右时,杉木休眠芽开始萌动,其萌发数量与内源激素的种类及数量有密切关系。在3种处理下,不同时期萌芽内CA3含量的变化均表现为形状相似的单峰曲线,只是达到峰值的时间不同,但却与各处理下休眠芽日均萌芽数达到高峰的时间基本相符,可见它对伐桩休眠芽破除休眠及持续萌发有重要促进作用。ZT对休眠芽的始萌发也有一定作用,而ABA和IAA含量低微,作用不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姚甲宝  曾平生  袁小平  吴建国  楚秀丽  周志春  
[目的]针对混交林木荷大径材培育技术薄弱、林地产值低等问题,开展间伐试验,分析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和结构的影响,筛选出适合木荷-萌芽杉木混交林的间伐强度,为木荷大径材培育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16年生木荷-萌芽杉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按株数比例进行弱度间伐(15%)、中度Ⅰ间伐(30%)、中度Ⅱ间伐(35%)和强度间伐(60%)及对照(未间伐)5种强度抚育间伐,比较不同强度间伐木荷和杉木胸径、树高、蓄积量和直径结构特征,探讨其对林分生长和结构的影响。[结果](1)间伐6 a后,不同间伐处理均促进木荷和杉木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贵平  陈益泰  支济伟  封剑文  蔡宏明  张新法  
分析了两片杉木子代林伐桩和杉木无性系采穗圃萌条数量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杉木子代林伐桩萌条数量在产地间、产地内家系间及组合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并有中等以上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在37%~39%之间;产地的遗传方差分量与产地内家系间的相近。伐桩萌条数量与基径粗度的关系随伐桩年龄的变化而表现不一;不同砍伐季节伐桩萌条数量也存在较大差异。杉木无性系采穗圃无性系间有效萌条数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无性系的萌芽能力有较高的重复力。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田甜  余树全  张旭东  白彦锋  张华锋  姜春前  
【目的】探索森林恢复方式,改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林分结构及维护生物多样性,对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和森林恢复活动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方法】2017年10月选择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昔口村二代萌芽杉木幼龄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植物群落特征进行实地调查。【结果】昔口村杉木萌芽幼龄林植物种类共104种,其中乔木层植物14种,灌木层植物58种,草本层植物41种,优势植被构成杉木-蓬蘽Rubus hirsutus-蕨Pteridium aquilinum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 Simpson指数、 Shannon-Wiener指数、 Pielou指数均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林下植被除部分优势种长势较好,多数植物种类数量较少且分布较稀疏。【结论】在改善森林生态系统物种、结构、资源利用方面的异质性时,要考虑当地农户和社区的需求,选择当地乡土阔叶树种、适生阔叶树种进行补植,形成混交林,并辅以科学的抚育措施。表6参2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薛秀康  童书振  吴克选  陈长发  詹有生  
江西乐安县杉木实生与多代萌芽林比较研究薛秀康,童书振,吴克选,陈长发,詹有生(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江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生态研究室南昌330032)关键词杉木,起源,生长,产量,干形,冠形COMPARISONBETWEENT...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贵平  陈益泰  封剑文  张新法  关志山  杜建辉  
在福建邵武地区杉木无性系采穗圃中,对4~6年生的采穗母株进行了连续3a的定株观测,以了解不同处理下母株萌芽、生长规律,并进行了采穗圃施肥初步试验。结果表明:采穗母株萌芽发生有较强的规律性,8月下旬全面清条后,9月为孕芽期,10月为芽条速生期,11月为芽条生长缓慢期,直至停止生长。母株全年萌生能力最强为4~5月,其次为8~9月;而萌条生长速度较快在6~7月,9月次之,且与月均温相关密切。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尿素与施复合肥均比对照显著增产,且两肥种的增产效应无显著差异;以3月初和8月底两次施肥效果最好,全年四次产条量总的增产率为54.0%~56.9%,每次施用量以每公顷187.5~225kg的尿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世能  郑海水  
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是一适应性强、用途广泛的速生固氮树种,60年代初引进我国,被认为是在我国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荒山造林、园林绿化、环境保护及薪炭材树种。 薪材树种的重要特性之一,是要具有较强的萌芽或萌蘖能力。据报道,早在50年代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薛瑶芹  张文辉  周建云  杨保林  周民建  
以陕西省佛坪县的栓皮栎伐桩为研究对象,分析2种生境条件下栓皮栎伐桩直径和高度与萌苗数量、萌苗生长的关系,并通过2年跟踪观测研究伐桩的萌发能力。结果表明:1)阳坡伐桩上的萌苗数量多于阴坡,但阴坡的萌苗生长量(基径、高度和冠幅)优于阳坡;2)萌苗数量随伐桩直径增大先增加后减少,直径在15~25cm间的伐桩萌苗数量最多,萌苗生长量随伐桩直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伐桩高度与萌苗数量的关系不明显,随着伐桩高度增加,萌苗生长量增加;4)萌苗基径随萌苗数量增多而减小,萌苗高度与之相反,阳坡萌苗数量与萌苗生长量的关系比阴坡密切;5)砍伐2年后,伐桩萌发能力和萌苗生长量均出现降低趋势。栓皮栎伐桩的萌苗数量不仅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世能  郑海水  
本文进行了不同采伐季节、伐桩直径及采伐工具对大叶相思萌芽更新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①采伐季节对萌芽更新影响显著,冬季采伐更新最好,夏、春季次之,秋季最差;②伐桩直径对萌芽更新影响较大,萌条的径、高生长随伐桩直径的增大而增加,而伐桩存活率则相反。在参试的所有径级伐往中,4~8cm直径的伐桩萌芽更新效果最好;③刀砍和锯伐对大叶相思萌芽更新均无显著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祥庆  刘爱琴  黄宝龙  陈友力  
为筛选适应退化地生长的杉木无性系 ,通过N素胁迫进行N素高效基因型杉木无性系的选择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杉木无性系的N素利用效率存在差异。随N素胁迫加剧 ,杉木无性系NR活力及光饱和点下降 ,CO2 补偿点增加 ,不同杉木无性系对N素胁迫的反应日趋明显 ,根据不同无性系在胁迫条件下的反应 ,把供试无性系分成 3类 :耐N肥性强、耐N肥性弱及耐N肥性一般无性系 ,其中 16 3号和 30 1号无性系是具有较高N素利用效率的省肥高产无性系 ,在肥力较低的林地上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令峰  叶镜中  
杉木萌芽更新的繁殖基础是休眠芽,其数量对更新成败关系极大。通过对立木树干基部取样测定,基本查清影响杉木休眠芽数量变化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休眠芽的数量随林分立地条件而变化,立地愈优良,休眠芽数量愈少,中心产区少于边缘产区;在同一林分中,大径级立木休眠芽的数量少于小径级的;随林分年龄增加休眠芽数量增加,至中龄林阶段时达最多,以后随年龄增加逐渐减少;影响杉木休眠芽数量的主导因子为林分年龄和立地条件。作者还对更新措施提出合理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世能  郑海水  翁启杰  
在海南省琼海县进行了不同林龄、不同采伐方式对大叶相思萌芽更新影响的研究,同时比较了保留不同萌条数量的萌芽林生长表现,结果表明:(1)林龄对伐桩萌芽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对伐桩存活率及萌条的径、高生长影响显著或极显著。林龄越大,萌芽更新效果越差;(2)皆伐和隔行采伐对大叶相思伐桩的萌芽率、萌条数量和存活率均无显著影响,但对萌条的径、高生长影响极显著。试验证明对大叶相思林分施以隔行采伐通过萌芽更新建立复层林分是可行的;(3)保留不同数量萌条对萌芽林早期(1.5年生)的径、高生长有极显著影响,但对后期(4.5年生)的生长影响不显著。每棵植株伐桩保留4根萌条的萌芽林生物产量最高,更新效果最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传涵  王长荣  李明鹤  沈宝仙  
对树木叶片矿质养分的分析可鉴别无性系。采自不同立地、不同树龄的杉木叶片经分析矿质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同一地区相同年龄无性系间叶营养元素含量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相同年龄的不同无性系或不同年龄的相同无性系,其N:P:K比值有明显差异。在N:P:K比值中,P变化相对较小。Cu与N、P、K、Ca、Mg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K与Zn呈显著负相关。K与杉木生长(高、胸径)呈极显著正相关,P、Mg与生长呈极显著负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钟安良  熊文愈  
1987至1988年在江西省枫树山林场浮东分场设置了代表5、10、20年生杉木林分和好、差立地条件的六块标准地,观测杉木叶绿素、精氨酸和氨态氮含量在不同林龄、立地条件及不同立木级间的差异及其季节变化动态。生长盛期各林龄之间叶绿素含量相差不大,初期和末期则有明显差异。生长盛期叶绿素含量远高于初期和末期,尤其是第二个生长高峰期。各生育期不同林龄针叶叶绿素含量大多表现为好地高于差地,第二个生长高峰期为地上5、10和20年生优势木针叶叶绿素含量分别达2.50,2.24和2.14mg/gf.w。初期和第一、第二生长盛期杉木针叶叶绿素含量与针叶氮素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R值分别为0.86、0.7...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