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79)
- 2023(4571)
- 2022(3728)
- 2021(3738)
- 2020(2868)
- 2019(6541)
- 2018(6567)
- 2017(10738)
- 2016(6410)
- 2015(7464)
- 2014(7428)
- 2013(7092)
- 2012(6200)
- 2011(5599)
- 2010(5907)
- 2009(5567)
- 2008(5737)
- 2007(5412)
- 2006(5021)
- 2005(4691)
- 学科
- 管理(28529)
- 业(18442)
- 企(17670)
- 企业(17670)
- 济(15669)
- 经济(15648)
- 财(7969)
- 环境(7938)
- 学(7461)
- 划(6655)
- 理论(6353)
- 生态(6182)
- 务(6058)
- 财务(6030)
- 财务管理(6014)
- 方法(5888)
- 企业财务(5676)
- 业经(5353)
- 和(5346)
- 教育(5163)
- 农(5139)
- 制(5134)
- 中国(5074)
- 银(4569)
- 银行(4557)
- 教学(4515)
- 策(4490)
- 资源(4288)
- 行(4185)
- 经营(4135)
- 机构
- 学院(83787)
- 大学(83052)
- 管理(32543)
- 研究(28153)
- 理学(25010)
- 中国(24999)
- 理学院(24678)
- 济(24337)
- 管理学(24178)
- 管理学院(23991)
- 经济(23289)
- 京(20515)
- 科学(20149)
- 江(16162)
- 所(14799)
- 财(14722)
- 农(14477)
- 业大(14274)
- 中心(14196)
- 北京(13878)
- 研究所(13417)
- 州(13088)
- 省(12799)
- 技术(12145)
- 范(12023)
- 师范(11853)
- 院(11752)
- 农业(10398)
- 财经(10030)
- 职业(9495)
- 基金
- 项目(53421)
- 科学(39583)
- 研究(39453)
- 基金(34824)
- 家(31631)
- 国家(31344)
- 科学基金(25683)
- 省(22359)
- 社会(20975)
- 社会科(19645)
- 社会科学(19637)
- 教育(18904)
- 划(18550)
- 基金项目(18428)
- 自然(17490)
- 自然科(16849)
- 自然科学(16847)
- 编号(16649)
- 自然科学基金(16524)
- 资助(14248)
- 成果(13641)
- 课题(12794)
- 重点(12643)
- 发(10784)
- 年(10713)
- 创(10534)
- 计划(10202)
- 科研(10177)
- 部(10003)
- 创新(9846)
共检索到145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廖利平 赵士洞
杉木人工林是我国最重要的用材林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如何保持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可持续性,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林学界和生产部门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最近提出的生态系统管理的思想、理论与方法为解决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从生态系统管理的具体定义和内涵出发,结合所面前的问题,指出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管理不应仅指对林木本身的管理,还应包括林分形成的前期阶段、系统内各组分对系统整体功能的影响、凋落物分解管理、土壤生态系统管理,以及在广大林区开展综合性的长期生态监测计划等方面。包括上述各个方面的综合管理方法,是实现杉木人工林生产力可持续性的根本途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思东
本文以定位观测数据,应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探讨了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乱流热量的交换规律。结果表明:每年冠层向邻近空间扩散的热量83105×108J/hm2;邻近空间传递给冠层的热量20190×108J/hm2;林下空间输送给地表层的热量1096×108J/hm2;地表层传送给林下空间热量有584×108J/hm2。乱流热量交换的大小,主要由辐射能和湍流扩散强度决定。在热量的交换中,林冠层起着直接的热源和桥梁作用。由于冠层对辐射的截留,对动能的削弱,使得冠层和地表层空间的乱流热量大小和交换方向极不相同。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热传递,乱流交换,净辐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玉盛 何宗明 马祥庆 林开敏 俞新妥
随着杉木人工林面积的不断扩大,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问题日益严重,而炼山是导致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在国家“七五”攻关子课题《炼山对杉木幼林生态系统影响机理及计量评价研究》连续10a定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有关炼山对采伐剩余物、水土流失、土壤肥力、杉木生长影响等问题进行全面阐述,同时对炼山利弊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并提出相应对策,这对变革传统杉木经营制度、可持续利用南方山地资源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关键词:
炼山,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利弊,对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潘勇军 王兵 陈步峰 彭清珍
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以及碳汇功能是一项基础工作,对评价森林生态系统在碳平衡中的作用有着重要意义。对江西大岗山16年生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平衡进行研究,估算其碳汇/源功能。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生物量为156.256 t·hm-2,乔木层占94.9%,林下层生物量为3.197 t·hm-2,年凋落物归还量为4.756 t·hm-2;杉木人工林碳储量为77.246 t·hm-2,其平均年净生产力为6.837 t·hm-2,其碳汇能力为1.595(±1.179)t·hm-2a-1,可见杉木人工林林生态系统显著地固定了大气中的CO2,有着明显的碳汇作用。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生物量:碳储量 森林碳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康文星 邓湘雯 赵仲辉
根据1999—2002年连续4年的观测数据,对林冠截留在杉木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每年林冠截留降雨量267·0mm;林冠截留蒸发散量占杉木人工林总蒸发散量的27·2%,林冠截留水分的物理蒸发量占杉木林集水区水分输出的18·97%;林内净降水的营养物质为143·329kg·hm-2a-1,比冠上大气降水输入的63·924kg·hm-2a-1多74·905kg·hm-2a-1,增加了117·2%;林冠截留减少了到达林地表面和入渗土壤的水分,减少了集水区地表水和土壤漏水的输出,从而减少了营养物质的输出,可见,林冠截留是系统保存营养物质的重要机制之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郝博 闫文德
基于土壤有机质模型CENTURY研究典型亚热带杉木人工林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站为研究地点,基于会同观测站的长期气象资料,以及站内杉木人工林的生物量实测资料和生产力实测资料,对CENTURY模型进行了校正和模拟。首先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收集模型运行所需数据,如土壤质地和土壤C、N含量等。其次在模型内的文件中改写所需驱动参数。运行模型后的结果表明:CENTURY模型模拟杉木人工林生物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变化趋势一致,决定系数R2为0.937,大于临界值,均方根误差值RMSE为27.46 t·hm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肖复明 范少辉 汪思龙 官凤英 于小军 申正其
采用CID-301PS光合测定仪,对湖南会同林区毛竹和杉木人工林土壤CO2排放动态进行观测,并结合现存生物量调查,对其生态系统碳平衡特征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毛竹和杉木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分别为144.3和152.52t.hm-2,并且其碳贮量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土壤层是主要部分,其次为乔木层,凋落物层和林下植被层所占比例最小。毛竹林土壤层有机碳贮量占76.89%,乔木层占22.16%,凋落物和林下植被层分别占0.51%和0.41%;杉木林土壤层碳贮量占62.03%,乔木层占34.99%,凋落物和林下植被层分别占2.28%和0.70%。毛竹林和杉木林生态系统年固定CO2总量分别为38.87和26....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铁燕 文传浩 王殿颖
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发端于国外,逐渐被国内学者引入并得到重视和发展。复合生态系统管理是在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门新兴交叉边缘学科和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流域及流域经济、流域环境概念又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由此,树立流域可持续发展观,从流域环境与发展统一的角度考虑基于流域生态系统、流域经济系统和流域社会系统的流域复合系统管理,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长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珠江上游流域自然、人文、社会和经济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其开展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邓湘雯 康文星 田大伦 项文化 闫文德
利用1988—2004年17年的水文观测数据,对湖南会同生态站不同年龄阶段杉木人工林的径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Ⅰ龄级杉木人工林受抚育等经营措施的影响,地表径流量最小,年均地表径流系数为0.0071。抚育停止后,地表径流增加。到第Ⅲ龄级时,地表径流系数达到最大值,为0.0184。第Ⅳ龄级开始,地表径流逐渐减少,地表径流系数为0.0098,为第Ⅲ龄级的50%左右。Ⅰ龄级杉木林的地下径流最大,地下径流系数0.3012,为采伐前成熟林(0.1577)的2倍。随着林分年龄增大,受林冠截留、土壤结构改善和蒸腾作用等方面的影响,地下径流逐渐减少,到第Ⅳ龄级时径流系数为0.2082,为第Ⅰ龄级的65.8%...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仲辉 张利平 康文星 田大伦 项文化 闫文德 彭长辉
利用开路式涡动相关系统与自动气象梯度观测系统2008年12个月的观测数据,研究会同13年生杉木人工林CO2通量特征。结果表明:13年生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CO2通量日变化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晴天平均碳汇持续时间表现为夏>春>秋>冬,平均日较差表现为夏>秋>春>冬,最大碳汇出现时间由早到晚依次为夏、秋、春和冬;1年中,月累积碳通量除1和2月为碳源外,其他各月均表现为碳汇,碳汇最大值出现在6月(-53.0gC·m-2);13年生杉木林的年碳汇总量为-255.3gC·m-2。白天CO2通量与光合有效辐射的关系可用Michaelis-Menten模型模拟(P<0.05),但模型参数随温度而异;夜间CO2...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红兵 王庆礼 蔡庆华
本文在对流域生态系统及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 ,指出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是流域开发和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并对流域生态系统管理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论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顾传辉 桑燕鸿
生态系统管理是力图涉及所有利益主体的 ,定义人—环境相互作用可持续选择方案的一种方法。它的目标是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高产和生物多样性以及生命的总体质量。这些都通过一种完全融合了社会和经济需求的自然资源管理方法来实现。尽管面临着许多挑战 ,生态系统管理依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
生态系统管理 社会经济 资源管理 尺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小亮 陈珂 曹先磊 何丹
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系统概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包括森林自然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森林管理理念的演进、国内外研究概况及研究方向等。结果表明: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是森林自然资源管理阶段中的最高层次;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与传统森林经营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涵盖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三个角度。但目前普遍缺乏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不确定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且评估结果存在重复性。因此在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时,除要解决以上问题外,还要继续深入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综合研究。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小亮 陈珂 曹先磊 何丹
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系统概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包括森林自然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森林管理理念的演进、国内外研究概况及研究方向等。结果表明: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是森林自然资源管理阶段中的最高层次;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与传统森林经营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涵盖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三个角度。但目前普遍缺乏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不确定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且评估结果存在重复性。因此在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时,除要解决以上问题外,还要继续深入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综合研究。不能简单照搬其他国家的管理模式,应根据国情和林情来研究适合社会发展背景的管理模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景明 罗菊春 曾德慧
该文对森林生态系统管理这一新兴科学的起源、定义、特征、内涵做了简要介绍 ,同时对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中的五个热点研究领域进行了综述和简评 .①关于森林生态系统健康 ,讨论了不同角度对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和不同层次上的生态系统健康的内容及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的困难所在 ;②关于森林生物多样性 ,探讨了森林结构复杂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老龄林结构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意义和作用 ,以及如何通过经营调整结构促进生物多样性 ;③关于森林经营的景观规划 ,描述了进行景观规划的途径、理论和模型 ,并对三种概念模型进行了介绍 ;④关于森林经营的替代技术体系 ,介绍了模拟自然干扰设计替代技术体系的原理 ,分析了替代经营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