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84)
- 2023(5175)
- 2022(4700)
- 2021(4279)
- 2020(3990)
- 2019(9403)
- 2018(9257)
- 2017(17770)
- 2016(10293)
- 2015(11843)
- 2014(12182)
- 2013(12265)
- 2012(11740)
- 2011(10726)
- 2010(10783)
- 2009(10268)
- 2008(10467)
- 2007(9793)
- 2006(8235)
- 2005(7313)
- 学科
- 济(43507)
- 经济(43468)
- 业(26027)
- 管理(25915)
- 方法(23491)
- 数学(21119)
- 数学方法(20929)
- 企(20298)
- 企业(20298)
- 农(12265)
- 学(12188)
- 财(11176)
- 中国(9923)
- 贸(8426)
- 贸易(8426)
- 地方(8338)
- 易(8169)
- 业经(8098)
- 农业(8014)
- 制(7269)
- 务(7104)
- 财务(7091)
- 财务管理(7070)
- 和(6908)
- 企业财务(6662)
- 理论(6267)
- 银(6002)
- 银行(5969)
- 环境(5919)
- 融(5743)
- 机构
- 大学(156940)
- 学院(155726)
- 济(60804)
- 经济(59429)
- 管理(56283)
- 研究(55535)
- 理学(48327)
- 理学院(47724)
- 管理学(46708)
- 管理学院(46411)
- 中国(40718)
- 科学(38292)
- 农(35788)
- 京(34356)
- 所(30980)
- 业大(29715)
- 研究所(28614)
- 农业(28271)
- 财(27051)
- 中心(25368)
- 江(24386)
- 北京(21972)
- 财经(21733)
- 范(20027)
- 院(20011)
- 师范(19778)
- 经(19575)
- 州(18920)
- 省(18788)
- 经济学(18778)
- 基金
- 项目(104405)
- 科学(79221)
- 基金(73552)
- 研究(71151)
- 家(66844)
- 国家(66357)
- 科学基金(53811)
- 社会(41855)
- 省(41762)
- 社会科(39526)
- 社会科学(39508)
- 基金项目(39205)
- 自然(36832)
- 划(35957)
- 自然科(35871)
- 自然科学(35856)
- 自然科学基金(35198)
- 教育(32822)
- 资助(30906)
- 编号(28877)
- 重点(24683)
- 成果(23465)
- 发(22743)
- 部(22535)
- 计划(21926)
- 科研(21087)
- 创(20816)
- 课题(20449)
- 科技(20327)
- 创新(19587)
共检索到223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丹 王兵 戴伟 李萍
为把握关键控制因子,揭示土壤有机质的变化机制,利用通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研究了江西大岗山杉木人工林土壤相关变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土壤相关变量通过不同的方式和强度影响着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碱解氮量和土壤密度主要通过强烈的间接作用产生影响,孔隙度、速效钾量、细菌数量和真菌数量的影响主要来自较强的直接作用,有效磷量和放线菌数量的影响力较低;各变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敏感性依次为:碱解氮量>真菌数量>细菌数量>有效磷量>放线菌数量>总孔隙度>速效钾量>土壤密度;土壤碱解氮量、细菌数量和真菌数量的重要性和敏感性较大,是土壤有机质变异的重要影响因素;较小的分析误差表明所用的分析方法在考察土壤...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方晰 田大伦 项文化 雷丕峰
以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并以不同经营方式的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为对照,研究了杉木人工林不同层次土壤中有机碳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pH值、全氮、C/N比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下降,不同层次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的分异表现为:0~15cm土层(20 6g·kg-1)>15~30cm土层(17 1g·kg-1)>30~45cm土层(12 4g·kg-1)>45~60cm土层(9 8g·kg-1)>60~75cm土层(8 2g·kg-1),3种不同经营方式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土壤中平均有机碳质量分数依大小顺序排列为:...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土壤有机碳 垂直分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承栋
【目的】揭示我国人工林土壤有机质的量和质下降原因与机理及其对林木生长的影响,为维护、恢复和提高土壤功能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方法】依据笔者多年来在森林土壤有机质领域所取得的系列研究成果,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围绕人工林土壤有机质的量和质下降的原因与机理及其对林木生长量的影响进行深入论述。【结果】森林土壤有机质是森林土壤肥力的核心,不仅是有机养分库,也是无机养分库;枯落物是土壤有机养分的主要源泉,它的量和质与有机质的量和质及林木生长密切相关;针叶纯林,由于凋落物组成特殊,处于酸性分解,土壤化学性质恶化,生物学活性下降;纯林重茬经营,土壤中重要生物化学活性物质的种类减少、含量下降,土壤功能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超 杜阿朋 赵知渊 吴志华 陈少雄
以广西黄冕林场10年生邓恩桉的3种不同密度1 250、1 666和2 000株/hm2的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林分生长特征、凋落物贮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及pH值。结果表明,2 000株/hm2密度的林分平均胸径和树高显著较小(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鲍丽然 周皎 李瑜 贾中民
【目的】深入认识重庆西北部丘陵区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农业生产、土地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机质空间变异和基于土地利用类型修正的空间插值研究。【结果】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6.26 g/kg,属中等偏下水平;变异系数为33.8%,存在中等程度的空间变异性;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呈现中间高,两端低的趋势,合川区整体偏低。【结论】土壤有机质具有中等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变异性受结构因素(地形坡度、土壤类型)和随机因素(土地利用类型、耕作措施等)影响,土地
关键词:
地统计学 土壤有机质 空间变异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小玉 李际平
对比分析了福寿林场3个龄组杉木人工林0~60 cm土层内土壤碳贮量及其土层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3个龄组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都表现出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的趋势,土层0~20 cm有机碳含量最高,为29.07~35.27 g·kg-1,是土层20~30 cm和土层30~45 cm的1~2倍和3~4倍,而土层(45~60cm)的有机碳含量最少,为5.03~6.68 g·kg-1。2)3个龄组的人工林0~60 cm土层内平均碳含量和碳贮量都表现出了随着年龄的变化先减少而增加的趋势,其平均碳含量的次序依次为成熟林(16.65 g·kg-1)>幼龄林(14.78g·kg-1)>中龄林(13.3...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土壤有机碳 土壤碳密度 龄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永铃 王兵 戴伟 王丹 安晓娟
运用通径分析法对江西省大岗山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程度和机理。结果表明:各种土壤性质不同程度影响着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土壤碱解氮含量通过强烈的直接作用及其与速效钾含量间的间接作用,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有机质含量在β-葡糖苷酶活性的变化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强烈的直接作用及与其他土壤性质间的间接作用使总孔隙度成为影响蔗糖酶活性的主要因素。土壤碱解氮含量和田间持水量决定了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大部分变异。和简单相关与回归分析手段相比,通径分析能更客观、全面地评价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启武 杨承栋 焦如珍
对江西分宜县大岗山不同立地指数(12、14、16指数)、不同生长阶段(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的1、2代杉木人工林23项土壤因子进行了测定,运用主分量分析筛选出评价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的3个综合因子,并用主分量分析结果进一步对所选的样地进行综合评分、排序。2代杉木人工林综合得分均低于对应的1代杉木人工林,表明连栽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下降的事实;1代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土壤肥力的变化趋势为:从幼龄林发育至中龄林阶段,林地综合地力呈下降趋势;从中龄林发育至成熟林阶段,林地综合地力略有回升,说明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下降孕育在1代林阶段。
关键词:
杉木 人工林 土壤肥力 主分量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左昕弘 赖佳鑫 刘峰 石孝均
[目的]土壤指标是耕地质量分等的依据,其空间异质性和空间自相关性对土地整治分区,以及土地平整工程中的表土剥离、移土培肥和土壤改良等关键技术的实施都具有重要作用。[方法]文章以渝西丘陵区的典型基本农田建设区为研究区,综合运用地统计学与Kriging插值法研究0~20、20~40和40~6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SOM)的空间异质性,结合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分析各土层SOM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基于LISA聚类图进行SOM分区,进而提出土地整治的应用建议。[结果](1)研究区3层SOM平均含量处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养分分级标准的4级,为中等水平。(2)20~40 cm土层SOM的最优模型为球面模型,其余两层均为高斯模型,3层SOM均属于中等变异,受结构性和随机性因素的共同影响,在空间上呈不规则的斑状与块状分布。(3)3层SOM均表现为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及空间集聚特征,高—高(HH)集聚区分布在平坝与丘间谷地,主要为水田,这与水田更有利于SOC的贮存和提高土壤的固碳能力有关,其次为旱地;低—低(LL)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南部丘陵区,土地利用类型表现多样化,故丘陵区需重视土壤改良。(4)以表层SOM空间自相关分布特征为主,中、下层为辅,将研究区划分为高SOM集聚区、表层高SOM集聚区、低SOM集聚区和SOM随机分布区4个分区,根据不同分区间SOM含量差异和空间集聚特征,提出了不同的土地整治建议。[结论]研究结果体现了SOM含量在剖面和水平空间上高值与低值的集聚特征,更有利于针对性地采取土地整治措施,可作为土地整治分区的重要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红菊 付梦洋 代天飞 李启权
本文根据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1803个土壤采样点数据,采用地统计法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分析该地区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范围为在8.6~61.4 G/kG。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块金值和基台值分别是51.000和177.800,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为28.6%。旌阳区土壤有机质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由结构性因素及随机性因素共同影响和作用,且结构性因素引起的变异大于随机因素所引起的变异。空间分布总体上表现为中西部地区为旌阳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值区,东部为低值区。研究区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主要受地貌类型和种植制度的影响。成土母质对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的...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郑国华 李丽 陈洁 胡飞飞
结合新疆不同区域和不同土壤类型,首次在本科生的教学实验环节中引入了土壤有机质含量、颗粒度以及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分析实验的综合设计,有助于学生建立合理保护和利用土壤的思想意识,同时学会和掌握利用重铬酸钾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简易比重计法表征土壤颗粒、用乙酸铵缓冲法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的方法和原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范曼曼 吴鹏豹 张欢 魏晓 陈富荣 高超
确定合理的采样密度以便更有效地揭示土壤属性的空间变异,是提高土壤质量评价工作准确性的前提。本文以合肥市北部地区为例,从5 207个土壤采样点(采样密度为1个/km2)中重复20次随机抽取不同采样密度的六个样本子集(对应采样密度分别是0.8个/km2、0.56个/km2、0.39个/km2、0.28个/km2、0.19个/km2、0.13个/km2),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采样密度对土壤有机质(SOm)空间变异解析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不同采样密度下,有机质含量的均值差异不显著,各样本对总体均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土壤有机质表现出中等的空间相关性,采样密度为0.28个/k...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亚星 于雷 洪永胜 章涛 朱强 李思缔 郭力 刘家胜
【目的】探究土壤有机质的高光谱特征及响应规律,优选土壤有机质的敏感波长,降低土壤有机质高光谱估测模型复杂度,提高模型稳健性,为利用高光谱技术对农田土壤肥力的定量监测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集江汉平原潮土土样130个,将其中40个样本作为训练集,测量其去有机质前、后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光谱数据,计算差值及变化率,分析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对光谱特征的影响,结合无信息变量消除(uninformative variables elimination,UVE)、竞争适应重加权采样(competitive adaptiv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旭东 张一平 吕家珑 樊小林
:以 2 1年长期定位试验土样为材料 ,对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氧化稳定性 ,胡敏酸的能态、结构及级分组成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与试验前土壤有机质相比 ,长期不施肥土壤有机质下降 1 .0 4 g/kg;秸秆加休闲处理 ,有机质含量减少 0 .48g/kg;长期单施化肥基本可以维持土壤有机质水平 ;长期施用有机肥 ,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水平 ,比试验前土壤增加1 .1 7~ 2 .85g/kg。与无肥处理相比 ,施用有机肥使有机质的氧化稳定性降低 ,而化肥、休闲处理则使有机质的氧化稳定性升高。胡敏酸能态高低顺序是厩肥 >秸秆 >无肥 >化肥 >休闲。与定位 1 0年时相比 ,各处理...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胡敏酸 施肥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郑红波 吴健平 张珊
研究农用地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空间变异,为农田管理和测土施肥提供依据,减少农民不必要的成本投入,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以浙江省宁海县为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地统计学和Kriging插值方法对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4种养分要素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变异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符合指数模型,速效磷经对数转换后符合球状模型。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的块金值/基台值分别为50.5%,59.7%,50.5%,都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速效钾的块金值/基台值为77.3%,空间相关性较弱。利用Kriging插值方法,考虑趋势性各向异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