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45)
- 2023(8989)
- 2022(8186)
- 2021(7818)
- 2020(6583)
- 2019(15335)
- 2018(15479)
- 2017(29792)
- 2016(16518)
- 2015(18692)
- 2014(18814)
- 2013(18528)
- 2012(17014)
- 2011(15169)
- 2010(14946)
- 2009(13420)
- 2008(12899)
- 2007(11061)
- 2006(9508)
- 2005(8177)
- 学科
- 济(60860)
- 经济(60794)
- 管理(45471)
- 业(43238)
- 企(36089)
- 企业(36089)
- 方法(30004)
- 数学(25928)
- 数学方法(25622)
- 农(16510)
- 中国(15436)
- 学(14899)
- 财(14599)
- 业经(13727)
- 地方(12907)
- 贸(11560)
- 贸易(11556)
- 易(11215)
- 理论(11192)
- 农业(11003)
- 和(10742)
- 技术(10162)
- 环境(9922)
- 制(9907)
- 教育(9865)
- 务(9629)
- 财务(9556)
- 财务管理(9541)
- 企业财务(9045)
- 划(8731)
- 机构
- 大学(229400)
- 学院(227832)
- 管理(93391)
- 济(83859)
- 经济(81777)
- 理学(81645)
- 理学院(80751)
- 管理学(79290)
- 管理学院(78900)
- 研究(75770)
- 中国(54042)
- 科学(50333)
- 京(49732)
- 所(38796)
- 农(38555)
- 业大(37367)
- 财(36416)
- 研究所(35854)
- 中心(34019)
- 江(32048)
- 北京(31593)
- 范(30719)
- 师范(30425)
- 农业(30232)
- 财经(29947)
- 院(28159)
- 经(27270)
- 州(26604)
- 技术(25580)
- 师范大学(24641)
- 基金
- 项目(163865)
- 科学(127071)
- 研究(119327)
- 基金(116690)
- 家(102476)
- 国家(101592)
- 科学基金(86306)
- 社会(71447)
- 社会科(67502)
- 社会科学(67483)
- 省(64936)
- 基金项目(63043)
- 自然(57948)
- 自然科(56565)
- 自然科学(56553)
- 自然科学基金(55521)
- 划(54864)
- 教育(54523)
- 编号(49655)
- 资助(48272)
- 成果(40016)
- 重点(36383)
- 部(35362)
- 发(34606)
- 课题(34159)
- 创(34005)
- 科研(31698)
- 创新(31592)
- 项目编号(30748)
- 大学(30309)
共检索到320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支济伟 陈益泰 骆秀琴 张寿槐 管宁 张国武
对杉木7×7半双列杂交试验林进行8个材质性状的测定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材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木材径向干缩系数、顺纹抗压强度和纤维长度的特殊配合力方差达到极显著水平。除径向干缩系数和顺纹抗压性状以外,一般配合力方差的分量远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的分量(随机模型),表明基因加性效应对这些性状的表达起主要作用。木材密度、径向干缩系数、顺纹抗压强度和纤维长度的广义遗传力较高(分别为0.86,0.64,0.85,0.80),木材弦向干缩系数和抗弯强度的广义遗传力中等(分别为0.25和0.26),木材体积干缩系数和抗弯强度的广义遗传力较低(分别为0.17和0.13)。木材密度和纤维...
关键词:
杉木,材质性状,配合力,遗传力,超亲优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贵平 陈益泰 张国武
对 19年生杉木 8× 8半双列杂交试验林的树高、胸径、材积和木材基本密度这 4个主要生长和材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和遗传分析 ,并采用指数选择法进行全同胞家系选择。结果表明 :4个主要生长和材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达极显著水平 ,且一般配合力方差分量占遗传方差的 75 %以上 ,即各性状的遗传控制方式均是基因加性效应起主要作用。 4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分别为9.97% 4 1.4 9%和 8.4 8% 34.2 0 %。 3个生长性状之间遗传相关均为密切正相关 ,3个生长性状与木材密度之间则均为弱度遗传负相关。亲本连 5和高 37在 3个生长性状中表现出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 ,龙 ...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韦如萍 胡德活 郑会全 王润辉 晏姝 朱火生 朱光汉
采用5株优势木法进行杉木优树选择,并从生长和材质性状进行分析。97株候选优树生长和材质性状表现优良,其中94株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高于优势木5%、20%及50%以上,58株心材比大于50%,92株管胞长宽比大于50,木材基本密度变幅为0.251 1~0.393 1 g/cm3。心材比和木材基本密度均值随年龄增大而增加,而管胞长宽比均值在6个年龄间差异不明显。以优良锯材为培育目标时,有47株候选优树入选,与优势木相比,胸径生长量提高47.7%~83.9%,单株材积生长量提高144.3%~336.7%,木材基本密度较平均木提高0.91%~9.33%,心材比达到44.38%~56.65%。以优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魁鹏 韦正成 黄开勇 董利军 黄鸿飞 陈琴 戴俊 谭文婧
[目的]通过测定和分析广西融水种源红心杉木优树材质性状指标,以了解该地区红心杉木材性状变异规律。[方法]以广西融水种源60株20年生的红心杉木优树为研究材料,测定单株材积、红心率、基本密度、组织比量、管胞性状、微纤丝角等10个材质性状指标,分析各材性性状指标分布和变异规律及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红心率、基本密度、木射线比量、管胞比量、管胞长、管胞宽、管胞长宽比等性状数据分布服从正态分布。融水两个地区红心杉优树轴向薄壁细胞比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5.08%和44.97%,变异较大。管胞比量变异系数分
关键词:
杉木 红心 材性 变异 相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魁鹏 苏丽华 梁机 谭文婧 韦连尤 蓝肖 黄开勇
【目的】通过测定分析红心杉和糠杉树干木质部径向转变过程中材质和材色指标的变化规律,揭示两类杉木在材质材色上的主要差异,为杉木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西融水种源30年生红心杉和糠杉各10株为研究材料,测定基本密度、含水率、年轮宽度、晚材率、材色、管胞形态、组织比量等指标,分析各指标在树干木质部径向转变及早晚材中的变化及差异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在树干木质部径向的心、中、边部,红心杉基本密度、含水率、晚材率等7个指标均大于糠杉;糠杉年轮宽、管胞长度、管胞宽度等6个指标均大于红心杉。木质部中部和边部的基本密度、心部和中部的含水率等30个指标在两类杉木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16个指标在两类杉木间差异极显著,其中8对指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运用这16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前两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65.88%。对两个主成分贡献最大的12指标中,管胞指标有6个,色差指标3个,年轮指标2个,基本密度指标1个。管胞形态及材色是在红心杉和糠杉间差异最大的两个性状。【结论】运用本研究筛选出的16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成功区分了红心杉和糠杉。管胞腔径是红心杉和糠杉间管胞形态差异的主要因素。Δa~*和Δb~*值是两类杉木材色差异的主要指标。本研究结果可为杉木种质资源利用和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杉木 材质 材色 变异 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齐明
借助于10年生的杉木种源—家系两水平试验林,研究了杉木主要经济性状在多层次上的遗传变异规律,其主要结果如下:(1)在相同的研究性状上,通常家系内个体间的变异量>种源间变异量>种源内家系间的变异量;性状的遗传力通常是种源>种源内家系>家系内个体;不同变异层次的遗传改良潜力是不同的:通常种源>家系内个体>种源内家系;多层次联合选择将获得最大的选择进展。(2)在相同的变异层次上,杉木各研究性状具有各自不同的遗传改良潜力,因而在制订杉木遗传改良方案时,应针对不同的研究性状确定各自合适的改良目标。(3)优良种源内优良家系中优良个体的选择,其选择进展十分明显:材积、胸径、树高及枝下高的选择进展分别为:50...
关键词:
杉木,种源—家系,遗传变异,选择进展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建章 游昌顺 吕锦松
通过10.5年生9×9半双列杂交后代试验林的生长差异、配合力效应、遗传方差、遗传力和杂种优势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在杉木生长的遗传效应中起主要作用,特殊配合力(SCA)效应起次要作用的结论。在杉木遗传改良进程的不同阶段,应选择具有GCA和SCA效应值不同的亲本分别用于育种园和生产性种子园的建设。
关键词:
杉木 半双列杂交 配合力 选择育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德华 吕淑珍 沈文云 霍振荣 李淑菊
以8个高代自交系为试材,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16个组合,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供试8个亲本中,有1个亲本平均单瓜重、瓜把长度具有较大的正向效应值;有1个亲本瓜粗、心室直径具有较大的负向效应值。在所配的16个组合中,有3个组合的平均单瓜重表现出较大的正向效应值,有3个组合的瓜把长度表现出较大的负向效应值。瓜条粗度和心室大小的特殊配合力在组合间表现出较大差异,瓜把长和平均单瓜重的狭义遗传力较低,而瓜条长度、瓜粗和心室直径的遗传力较高,选择较为有效,也比较容易稳定。
关键词:
黄瓜,配合力分析,品质,遗传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平 徐庆国 胡志明 许玮 毛友纯
采用8个杂交稻不育系和12个杂交早稻恢复系(品种),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了96个不同杂交早稻组合,研究了杂交早稻亲本及所配杂交早稻组合12个米质性状的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杂交早稻的米质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的组合间遗传差异.杂交早稻亲本的12个米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除米粒长、长/宽、糊化温度和蛋白质含量亲本间差异较小外,其余米质性状一般配合力的亲本间差异较大.杂交早稻亲本米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与其表型值之间的两两相关除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表现为负相关外,其余9个米质性状之间均表现为两两正相关;杂交早稻各双亲本米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之和与其F1表型值之间均表现为两两正相关.杂交早稻亲本12个米质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卫云宗 乔蕊清 谢福来 刘玲玲 宁东贤
采用 Griffing 方法Ⅰ ,利用6 ×6 完全 双 列杂 交对 旱 地冬 小麦 主 要性 状 的配 合力 、反 交效应和遗 传规律进 行了研 究。结果 表明,研究 的8 个性 状中, 株高、主穗 长、千粒 重、单 株重 的一 般配合力、特殊配合 力和反交 效应方 差达显著 或极显 著水平;穗 下节 长、成 穗率 的一 般配 合力 和反 交效应方差 达显著差 异,穗粒 数仅反 交效 应 方差 达显 著 水平 ,而 结实 小穗 三 种方 差均 不 显著 。大 多数性状的 遗传背景 是加性 基因效应 占优 势; 旱地 小麦 农 艺性 状 具有 较高 的 遗传 力, 而产 量性 状 具有较低的...
关键词:
旱地 冬小麦 配合力 遗传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文雄 介晓磊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对紫粒小麦有关品质性状及穗部产量性状的配合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紫小麦同一品质性状不同亲本的GCA效应值差异较大。高原115×陇春23、高原115×宁春4号等6个组合的SCA在5个品质性状上均表现正向效应,可作为选择优质紫小麦的优势组合。②紫小麦同一穗部性状不同亲本间的GCA效应值存在显著差异。陇春432×宁春4号是选择紫粒品种穗部性状的理想组合。黑小麦76×陇春23组合是增加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进而提高单穗粒重的最好组合。③从配置的16个组合分析,黑小麦76×陇春23这一组合无论是品质性状还是产量性状都有较高的SCA效应,应作为重点组合加以选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伏明 周坤炉 阳和华 徐秋生 龙和平
以具有广泛代表性的 7个不育系和 9个恢复系为材料 ,采用 NC 交配设计研究了 11个米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的表现规律 ,以期为优质杂交稻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结果表明 :1)无论是亲本的一般配合力 ,还是组合的特殊配合力 ,对杂种所有米质性状均有显著的影响 ,但在不同米质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作用大小不同 .整精米率、精米长、长宽比、垩白粒率、垩白大小、糊化温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以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 ,而糙米率、精米率、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等性状则以非加性效应更为重要 .2 ) 11个性状中 ,有 7个性状受母本影响比父本大得多 ,3个性状父、母本效应相当 ,仅 1个性状 (垩白粒...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品质 配合力 遗传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永政 巩振辉 梁燕
以5个樱桃番茄自交系为材料,按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第一种设计方法,对其7个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糖酸比、维生素C、番茄红素、可溶性固形物等性状主要受基因的加性效应控制,β-胡萝卜素由非加性基因控制;番茄红素的广义和狭义遗传力最高,分别为84.23%和67.76%;Q03是选配高品质组合的理想亲本,Q01×Q03是品质较好的组合。
关键词:
樱桃番茄 品质性状 配合力 遗传效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俊 蒲晓斌 张锦芳 李浩杰 柴靓 黄驰 胡海兵 郑本川 牛应泽 蒋梁材
选用甘蓝型油菜J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5个(A1、A2、A3、A4、A5)、恢复系3个(R1、R2、R3),采用5×3不完全双列杂交,对15个杂交组合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和遗传力的估算与分析,旨为探明亲本材料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①在一般配合力上,3个父本的优劣顺序为R3>R2>R1,5个母本的优劣顺序为A4>A1>A2>A5>A3。②组合A2×R3在株高、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和单株产量等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均表现最好,15个组合中,单株产量排名前3的组合是A2×R3、A1×R1、A2×R1。③性状遗传力中以单株产量的广义遗传力最高,分枝部位最低,结合田间表现,R3、A2、A4这3份材料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农艺性状 配合力 遗传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国建 俎峰 刘坚坚 李劲峰 董云松 罗延青 赵凯琴 陈苇 束正齐 王敬乔
利用35个甘蓝型油菜Ogura胞质不育系与4个恢复系进行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采用4×35不完全双列杂交,对140个组合的9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和遗传力的估算,其中包括根据云南地方气候特点制定的主茎冻荚与主茎阴荚性状。研究表明,一般配合力综合排名母本前5名分为a19>a29>a21>a20>a2;父本优劣排名次序为21r>64r>68r>16r;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最好的组合为a17×21r。本研究旨在探明亲本材料的应用潜力,为生产上利用Ogura胞质不育系统选育甘蓝型油菜强优势组合提供数据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