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95)
- 2023(4510)
- 2022(3773)
- 2021(3425)
- 2020(2729)
- 2019(6188)
- 2018(6026)
- 2017(10490)
- 2016(6172)
- 2015(6876)
- 2014(6951)
- 2013(6644)
- 2012(6062)
- 2011(5470)
- 2010(5553)
- 2009(4971)
- 2008(4986)
- 2007(4932)
- 2006(4233)
- 2005(3752)
- 学科
- 济(19697)
- 经济(19669)
- 管理(16592)
- 业(14390)
- 企(11510)
- 企业(11510)
- 方法(7466)
- 农(6675)
- 财(6643)
- 中国(6480)
- 数学(6137)
- 数学方法(6030)
- 学(5822)
- 业经(5323)
- 制(4790)
- 理论(4671)
- 农业(4505)
- 地方(4431)
- 贸(4135)
- 贸易(4132)
- 务(4061)
- 财务(4052)
- 财务管理(4034)
- 易(4005)
- 教学(3860)
- 企业财务(3769)
- 银(3752)
- 银行(3732)
- 环境(3730)
- 教育(3729)
- 机构
- 学院(84826)
- 大学(82185)
- 济(30578)
- 经济(29730)
- 研究(28693)
- 管理(28198)
- 理学(23306)
- 理学院(23050)
- 管理学(22546)
- 管理学院(22403)
- 中国(21712)
- 科学(19158)
- 京(18196)
- 农(16840)
- 财(15952)
- 所(15514)
- 业大(15240)
- 江(15189)
- 研究所(13946)
- 中心(13437)
- 农业(12611)
- 省(12368)
- 财经(12304)
- 北京(11960)
- 州(11807)
- 院(11485)
- 范(11127)
- 经(11104)
- 技术(11016)
- 师范(10998)
- 基金
- 项目(55176)
- 科学(41174)
- 研究(40028)
- 基金(37040)
- 家(34252)
- 国家(33957)
- 科学基金(27307)
- 社会(23216)
- 省(22942)
- 社会科(21932)
- 社会科学(21925)
- 基金项目(19377)
- 划(18999)
- 教育(18843)
- 自然(17830)
- 自然科(17374)
- 自然科学(17366)
- 自然科学基金(17049)
- 编号(16874)
- 资助(15299)
- 成果(13254)
- 重点(13104)
- 课题(12559)
- 发(12040)
- 创(11111)
- 部(11075)
- 科研(10778)
- 计划(10540)
- 创新(10382)
- 性(10231)
共检索到133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贻铨 陈道东 纪建书 李瑞成 区晋祥 黄罗华
亚热带丘陵黄红壤区杉木中龄林间伐后4年施肥试验表明,施肥当年效应不明显,第2、第3年N肥效应极显著。在蓄积量和胸径增长上,P肥有效、K肥效应低。树高对施肥反应不明显。P、K肥单施效应低于N、NP和NPK肥。两次施肥,每次施尿素263kg/hm~2或尿素263kg/hm~2+钙镁磷肥503kg/hm~2,胸径净生长量增加36%~48%,蓄积净生长量增加32%~48%,投入产出比为1:3.75~3.78。大、中径木肥效明显高于小径木。施肥前林分本底值对林木生长有极显著影响,干扰肥效,施肥前对林分进行下层疏伐,将本底值调整到同一水平进行分析检验,提高肥效。
关键词:
杉木 中龄林 施肥效应 黄红壤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金林 俞元春 王光萍 游为贵 林志鹏 黄道明
在肥力中等的酸性红黄壤上,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1年生杉木幼林进行7个处理、3次重复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杉木幼林树高、抽高和胸径虽有影响,但效果均不显著;钙镁磷肥、磷酸铵及过磷酸钙肥效相当,沟施肥效好于穴施。施肥能影响杉木各器官的生物量,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叶、干、枝、根;沟施磷酸铵对树叶生长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并对生物总量影响显著。协方差分析显示杉木幼林施肥时的初始树高会干扰肥效,特别对施肥当年树高的影响显著,肥效分析时必须进行修正以消除其影响。
关键词:
杉木,幼林,施肥,肥效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贵平 陈益泰 封剑文 张新法 关志山 杜建辉
在福建邵武地区杉木无性系采穗圃中,对4~6年生的采穗母株进行了连续3a的定株观测,以了解不同处理下母株萌芽、生长规律,并进行了采穗圃施肥初步试验。结果表明:采穗母株萌芽发生有较强的规律性,8月下旬全面清条后,9月为孕芽期,10月为芽条速生期,11月为芽条生长缓慢期,直至停止生长。母株全年萌生能力最强为4~5月,其次为8~9月;而萌条生长速度较快在6~7月,9月次之,且与月均温相关密切。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尿素与施复合肥均比对照显著增产,且两肥种的增产效应无显著差异;以3月初和8月底两次施肥效果最好,全年四次产条量总的增产率为54.0%~56.9%,每次施用量以每公顷187.5~225kg的尿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巫流民 李贻铨 胡炳堂 纪建书 陈道东 张瑛
1991~1995年试验结果表明,在江西分宜花岗岩残积物发育的黄红壤上,杉木幼林施N、P、K及配合处理,使树高、胸径、蓄积总生长量指标分别达到5.67~6.59m、8.35~9.28cm、67.922~96.417m3/hm2,较对照增长5.6%~20.2%、7.4%~17.5%、21.6%~56.2%。在各种施肥处理中,以50kg/hm2P2O5的效果最佳,其连年生长量效应显著持续到第5年;将同等剂量的N分两次各半施用,其连年生长效应在第5年时才有显著表现;K的连年生长效应仅表现在低剂量分两次隔年施用上;试验未看出N、P、K各种配合的交互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谌红辉 温恒辉
通过 13a的观测资料表明 ,在红壤地区施 N肥对马尾松中龄林生长不利 ,施 P、K肥有利于马尾松中龄林生长 ,且肥效持续时间长 ,最佳处理组合为 N1P3K2 ,即每公顷施 N、P、K分别为 0、2 4 0、65 kg。其中 P3水平树高、胸径、蓄积 12 a定期生长量比对照 P1水平分别高 6.1%、15 .0 %、12 .3%。施肥一定时间后林地质量仍是马尾松生长密切相关的因子 ,施肥不会促进马尾松中龄林在空间层次上的分化
关键词:
马尾松中龄林 施肥 生长效应 肥料时效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贻铨 洪顺山 周文龙 陈道东 胡炳堂 巫流民
杉木幼林P肥效应极显著,每公顷施25kgP2O5效应最好,树高增24%,地径增30%,PK、NP和NPK效应也显著;湿地松幼林P肥效应也极显著,PN、PK效应更好,每公顷施50kgN、50kgP2O5树高增74%,地径增69%,施50kgP2O5、50kgK2O树高增72%,地径增65%;尾叶桉幼林·NPK效应最显著,PN、PK效应也显著,NK增幅不大,每公顷施100kgN、100kgP2O5、50kgK2O,树高增245%,地径增279%,胸径增1156%。造林时应施足NPK基肥。
关键词:
杉木,湿地松,尾叶桉,幼林,施肥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贵平 陈益泰 刘化桐 蔡宏明
By taking split plot design,two year old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clones were tested.Six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and ten clones were us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ertilization coul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growth of Chinese fir clones.The difference ...
关键词:
杉木 无性系 施肥 幼林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小全 徐德应
采用活体测定方法 ,在大气CO2 浓度 (35 0± 10 ) μL·L- 1 、70 %± 5 %相对湿度和一定光合有效辐射通量密度条件下 ,测定了 18a生杉木 (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 .)Hook .)中龄林针叶净光合速率 (Pn)、气孔导度 (gs)、蒸腾速率 (E)和暗呼吸 (Rd)等光合生理生态指标对温度的响应。结果表明 ,杉木中龄林针叶光合生理生态指标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Pn对温度的响应呈抛物线型 ,不同季节Pn的最适温度不同 ,在生长盛期 (5月下旬 )和后期 (10月中旬 )为 2 5℃左右 ,在生长中期 30℃左右 ,但生长盛期当年生针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叶立鹏 周运超 周玮 罗振东 黄琨
对12年生马尾松林进行施肥试验,采用尼龙网袋法研究单位体积土壤中的细根生物量、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及根尖数对不同营养元素的响应,从而实现人为调控根系的生长发育。结果表明:施用N肥时,除总根长随施肥量的增加生长量降低外,其他指标的生长量都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施P肥对所有指标生长都有促进作用,并且促进作用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施K肥时,细根生物量、表面积及根尖数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少,总根长却随之增加而增加,根体积随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NPK以不同的方式混合施用时,对细根的生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N1P2K1效果最好。此外,施肥还能改变细根的生长时间,使其生长峰值推迟出现,施...
关键词:
马尾松 施肥 中龄林 细根 施肥量调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赵铭臻 王利艳 刘静 邹显花 郑宏 范福金 马祥庆 林开敏 李明
【目的】分析不同间伐保留密度及不同氮、磷肥施用量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成熟林生长和材种结构的影响,为高效培育大径材杉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7年生立地指数大于22的杉木人工林,采用正交试验设置9块标准地,间伐保留密度设为300、600和825株·hm~(-2),氮肥施用量设为0、100、200 g·株~(-1),磷肥施用量设为0、250、500 g·株~(-1)。【结果】间伐保留密度过大会限制杉木成熟林胸径增加,间伐保留密度过小会降低林分蓄积量,间伐和施肥均能有效促进单株材积增长,较高氮肥施用量能够促进杉木胸径、树高和平均单株材积的生长,氮、磷肥混合施用能够更有效地增加林分蓄积量的积累。间伐保留密度及氮、磷肥施用量3个因素均显著影响杉木成熟林大径材出材量(P<0.05),间伐保留密度和磷肥施用量对杉木成熟林大径材出材率具有显著影响(P
关键词:
杉木 间伐 施肥 大径材 材种结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迟健 胡德活 徐清乾 朱世贵 吴火灶
浙粤湘闽4省8个杉木种子园1983年—1992年施肥结果是,在贫瘠土壤上施肥效果最显著,施肥种类和配方应根据当地土壤对症下药:肥力中等以上土壤以磷钾肥为主,过于瘠薄土壤则酌情加入氮肥;施肥时间应配合种子发育节律和发芽分化期,以6—7月最关键,次为秋季和春季4月;每年施2次较好,并提倡无机肥与农家肥相结合;施肥量依树龄和树体大小而异,一般结实中期每次每株施氮肥0.1—0.375kg(N40—170g)、磷肥0.375—1.0kg(P2O5100—250g)、钾肥0.1—0.3kg(K2O50—150g)。最佳配方施肥一般可增产种子30%—100%,出籽率、千粒重、发芽率也有所提高。不同无性系对施...
关键词:
杉木种子园,施肥配方,施肥时间,施肥效应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江宇 孙麟钧 朱嘉宁 吴小健 许迪 林华章 吴鹏飞 李明 马祥庆
【目的】探讨中龄林修枝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杉木人工林无节材培育提供依据。【方法】2003年选择17年生杉木中龄林,设计修枝与不修枝对比试验,对修枝20 a的样地与不修枝样地进行林下植被发育和土壤肥力调查。【结果】修枝(处理)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生物量是不修枝(对照)的1.21倍,表明修枝可显著提高杉木林林下植被生物量;修枝对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影响。修枝(处理)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指标与不修枝(对照)的差异不显著;但修枝(处理)对林地土壤pH值及细菌、真菌的组成有显著影响,降低了土壤pH值,显著提高土壤细菌、真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修枝(处理)对林地土壤真菌的群落组成有显著影响,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没有影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中龄林修枝可显著提高杉木林林下植被生物量,对植被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土壤肥力均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土壤细菌、真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
关键词:
修枝 杉木 林下植被 土壤肥力 中龄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桂华 梁坤南 周再知 马华明 林明平
针对肯氏南洋杉苗期生长缓慢的问题,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9(34),通过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大量营养元素N、P、K 3因素3水平及其不同配比的施肥试验,分析了各元素及其水平对肯氏南洋杉苗高和地径生长的影响,确定了肯氏南洋杉苗期生长的最佳施肥方案。结果表明:1~8个月不同处理间都呈极显著差异,低水平的营养元素对促进肯氏南洋杉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好于高水平,以处理1即N1P1K1为施肥效果最好,且与其它处理呈极显著差异;对肯氏南洋杉苗高生长的影响为N>P>K,对肯氏南洋杉地径生长的影响为P>K>N。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苏建荣 张燕平 杨力真 刘娟
对盐肤木叶片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寄生角倍的叶片与正常叶片相比 ,叶组织内的氨基酸和Vc的浓度由 11.0 6 % ,1.15 %降低到 7.85 %和 0 .6 8% ,幅度很大 ;总N和单宁的浓度也略有降低 ,而可溶性总糖的浓度则稍有升高。通过盆栽施肥试验得出 :N、P肥不但可促进盐肤木幼树生长 ,并影响叶片内Vc的含量 ,但对叶片内的可溶性糖、单宁及总氮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 ;施N肥对叶组织的碳氮比(C/N)的作用较P肥明显
关键词:
角倍蚜 盐肤木 施肥效应 营养环境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斌 赵文书 姜远标 王发忠
思茅松Pinus kesiyavar.langbianensis为云南省思茅市特有的乡土树种,具生长快、耐瘠薄、材质好等特性。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对思茅松百日营养袋苗进行分级研究,初步分为3级,Ⅰ级苗苗高≥18.5 cm,地径≥0.29 cm;Ⅱ级苗苗高15.5~18.5 cm,地径0.24~0.29 cm;Ⅲ级苗苗高≤15.5 cm,地径≤0.24 cm。方差分析及不同级别苗木造林试验表明,该分级标准是可行的,在生产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对思茅松幼林的施肥效应研究表明,每株施用氮肥100 g,磷肥50 g,钾肥50 g,即可达到幼林生长的要求。表3参1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