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93)
2023(6092)
2022(5529)
2021(5148)
2020(4741)
2019(10998)
2018(11081)
2017(21117)
2016(12225)
2015(14150)
2014(14451)
2013(14515)
2012(14034)
2011(12900)
2010(13285)
2009(12641)
2008(13157)
2007(11932)
2006(10203)
2005(9185)
作者
(40412)
(34247)
(33921)
(32448)
(21760)
(16385)
(15601)
(13399)
(12806)
(12310)
(11702)
(11496)
(10991)
(10965)
(10929)
(10928)
(10643)
(9995)
(9910)
(9876)
(8837)
(8595)
(8444)
(7778)
(7774)
(7759)
(7717)
(7637)
(7194)
(7183)
学科
(50868)
经济(50816)
管理(30297)
(30206)
方法(25821)
(23152)
企业(23152)
数学(22832)
数学方法(22572)
(14956)
(14475)
(12649)
中国(12357)
(10228)
贸易(10227)
地方(10182)
(9887)
农业(9796)
业经(9511)
(9174)
(8245)
(7902)
银行(7864)
理论(7739)
(7714)
金融(7711)
(7683)
财务(7668)
财务管理(7643)
(7484)
机构
大学(190740)
学院(187965)
(72272)
经济(70603)
研究(68989)
管理(65960)
理学(56687)
理学院(55886)
管理学(54585)
管理学院(54244)
中国(50079)
科学(47497)
(43707)
(41691)
(38751)
研究所(35777)
农业(35311)
业大(34031)
(32922)
中心(31297)
(29789)
财经(26424)
(26299)
北京(26037)
师范(25936)
(23825)
(23727)
(23131)
农业大学(22737)
经济学(22446)
基金
项目(124172)
科学(95085)
基金(88476)
研究(85204)
(79553)
国家(78904)
科学基金(64518)
社会(50766)
(49311)
社会科(47846)
社会科学(47825)
基金项目(46925)
自然(43956)
自然科(42895)
自然科学(42873)
(42695)
自然科学基金(42119)
教育(39912)
资助(37166)
编号(34606)
成果(29469)
重点(29003)
(27611)
(27018)
计划(25618)
(24966)
科研(24765)
课题(24739)
创新(23493)
科技(22950)
期刊
(78559)
经济(78559)
研究(50657)
(39537)
学报(39438)
中国(35406)
科学(32747)
大学(27653)
农业(26583)
学学(26198)
(25707)
管理(21056)
教育(19148)
(15439)
金融(15439)
技术(14874)
(14350)
财经(13040)
业经(12479)
经济研究(12120)
(11590)
(11126)
问题(11105)
业大(10598)
图书(9596)
技术经济(9349)
统计(9243)
(9125)
农业大学(9057)
理论(8937)
共检索到273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倩  
通过生物信息学初步分析苜蓿丫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AcMNPV)基因组第30开放阅读框(ac30)及其同源基因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ET-重组技术构建ac30缺失突变体,探讨其在AcMNPV感染Sf-9细胞时的功能。结果表明:ac30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为1 392bp,GC含量为43%,编码氨基酸463个,预计分子质量为54.7ku。从转染或感染的病毒生长曲线变化趋势来看,ac30的缺失对病毒产生有感染力的BV粒子没有影响,说明ac30基因是AcMNPV病毒在Sf-9细胞复制中的非...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丽婷  阮小蕾  沈文锦  谭小勇  翟国会  李华平  
【目的】证明中国湛江地区菠萝上是否存在菠萝杆状DNA病毒(Pineapple bacilliform comosus virus,PBCoV),并获得PBCoV的基因组全序列,分析该病毒与其它Badnavirus病毒分离物间的分子差异。【方法】设计特异引物,通过反向PCR及分段克隆两种方法扩增PBCoV,克隆后测序获得PBCoV基因组全序列,利用不同生物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PBCoV基因组为环状结构,全长7543bp;含有3个典型的ORFs,推测其编码蛋白的分子量分别为20.4、14.0和217.6kD。其基因组与GenBank登录的PBCoV ORF3部分核苷酸序列同源性87%-97...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彩平  龚晓明  杜念兴  
以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基因克隆质粒(pBS-LHRH)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基因的插入受体,使LHRH基因融合到HBsAg基因的3'末端(224位氨基酸处),实现HBsAg基因3'末端的Bgl Ⅱ与LHRH 基因5'末端BamH 切口按连续框架的融合。酶切分析得到大约740 bp的LHRH::HBsAg融合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融合基因阅读框架正确。将此融合基因经酶切位点改造,插入到家蚕核多角体病毒转移载体pBE 284的多克隆位点中。经酶切分析和southern blot鉴定,证实重组转移载体构建成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平  李云章  孙丰廷  屈雷  闫海龙  
【目的】从榆林市具有典型羊口疮症状的陕北白绒山羊唇结痂病料中分离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克隆分析其B2L基因序列,并通过昆虫杆状病毒表达B2L基因。【方法】利用牛肾传代细胞进行ORFV的分离培养,通过PCR的方法从分离到的病毒中扩增出B2L全长基因,测序后进行序列及遗传进化分析。利用扩增所得的B2L基因构建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包装出杆状病毒后侵染sf9细胞,并通过SDS-PAGE、Western-blot以及质谱鉴定等方法验证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分离出1株羊口疮病毒,命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响   张小涵   李美琪   陈冉   冯颖   李林   桑晓宇   杨娜  
为构建可溶性表达弓形虫MIC1蛋白质的重组杆状病毒株并分析重组蛋白质的活性,通过PCR扩增弓形虫mic1基因的编码序列并连接到pFastBac 1质粒中,将重组的转移质粒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通过蓝白斑筛选获得重组杆粒,转染Sf9细胞后连续培养3代获得重组杆状病毒株。结果显示,Sf9细胞在感染后的第3天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试验结果表明MIC1重组蛋白质在感染的Sf9细胞中成功可溶性表达;纯化的MIC1重组蛋白质不仅具有结合唾液酸乳糖的能力,同时能够刺激Balb/c小鼠产生较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1∶25 600)。以上结果表明,通过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可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弓形虫MIC1重组蛋白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田飞鹏  曹轶梅  卢曾军  孙普  高云英  刘在新  
构建共表达O型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FMDV)衣壳蛋白前体P12A和蛋白酶3C的重组杆状病毒,为进一步研究FMDV空衣壳抗原和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从质粒T-OP1中扩增出编码O型FM-DV衣壳蛋白前体的P12A基因,并将其插入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Dual-3C的PH启动子之下,构建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D-P12A3C。通过在大肠杆菌内转座重组,获得重组杆粒B-P12A3C,转染Sf9细胞,获得表达O型FMDV衣壳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重组杆状病毒经增殖并感染Sf9细胞后,通过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及间接免疫荧光来检测目的蛋白的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朴  郑玉姝  贾贝贝  乔传玲  陈化兰  刘兴友  李海燕  
本研究通过RT-PCR扩增了猪流感病毒A/Swine/Inner Mongolia/547/01(H3N2)的NP基因,并将其克隆入pMD18-T载体。重组pMD18-T经SalI和EcoR I酶切后得到的NP基因插入pMelBacB载体的SalI/EcoRI位点。PCR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鉴定表明成功构建了pMelBacB-NP转移载体。这为开发NP诊断抗原和亚单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细法  吴定虎  黄槐  池信才  陈平  
应用超薄切片技术,研究班节对虾卵细胞和各变态期病毒及其包涵体的分布和超微结构。在糠虾前期各期未找到病毒,而糠虾后期各期的肝和中肠上皮细胞核中则有典型的病毒及其包涵体存在。这提示着MBV可能不经由卵细胞传播给子代。病毒粒子单个散在于核质和包涵体基质中,一端钝圆,另一端稍尖,形似葵花子,而不是如文献所言的长圆柱体,长度270—300nm,直径平均75nm,由囊膜、衣壳和核心三部分组成,囊膜上无纤突。这与文献上报道的斑节对虾杆状病毒(MBV)相仿,因此,所观察到的病毒应是MBV。这表明MBV分布地域波及我国大陆南方沿海。此外,作者所见的核衣壳是偏心位置,而非居中排列,并指出这有利于核衣壳更快进入靶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常青山  包振民  潘洁  王伟继  郭福生  龚振华  
:以海捕中国对虾为材料 ,利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技术和核酸探针技术 ,对从中国对虾杆状病毒核酸随机文库中筛选的 4个片段 (大小分别为 80 0 ,1 1 0 0 ,1 5 0 0 ,2 5 0 0bp)用地高辛标记作为探针 ,进行斑点杂交 ,检测对虾杆状病毒。结果表明海捕中国对虾的鳃、中肠、肝胰腺、卵巢等组织检测为阳性 ,肌肉组织为阴性。实验表明中国对虾杆状病毒存在垂直传播的可能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于峰  朱姗颖  李兵  沈卫德  王文兵  
【目的】改进用于同源重组研究的制备杆状病毒DNA的方法。【方法】采用PCR方法从BmNPV中扩增出多角体基因,并在其两端引入Bsu36I酶切位点。将此片段克隆入转移载体pBacPAK8中,与线性化的杆状病毒DNA共转染昆虫细胞,获得重组病毒。该病毒能形成多角体,便于纯化,同时可以被Bsu36I酶切。该重组病毒的多角体纯化后被裂解,并提取病毒DNA。病毒DNA经Bsu36I酶切后,与含gfp基因的转移质粒共转染家蚕BmN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重组病毒的转染效率。【结果】BmNPV多角体基因克隆入转移载体pBacPAK8中后,与线性化的AcPak6及BmPak6DNA共转染sf细胞及BmN细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星朗  周小愿  张辉  
【目的】确定陕西省略阳县某大鲵养殖场高致死性疾病的病原,分析其主要衣壳蛋白(MCP)的基因特征。【方法】采集患病大鲵,观察其临床症状,取其脏器组织,处理后分别分离细菌和接种鲤鱼上皮瘤(EPC)细胞,观察细胞病变,分离病毒;对病原进行增殖,采用蔗糖密度梯度(20%,30%,40%,50%,60%)离心法进行纯化,电镜观察纯化样品。克隆分离病毒的MCP基因,测定其序列并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患病大鲵背部有溃疡、头部胀大且有出血点,尾部有轻微的溃烂。取病鲵内脏组织样品分离病原,未分离到细菌;处理的内脏组织感染EPC细胞,出现细胞病变。电镜观察证实,在蔗糖密度梯度为50%~60%的样品中,病毒粒...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梁海文  兰平秀  柳勤海  谭冠林  陈小姣  赵雁  李凡  
【目的】探明采自云南和海南表现为黄化、皱缩等表型的花叶青木病毒种类。【方法】首先,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来自云南省昆明市的花叶青木样品进行检测;然后,根据转录组测序结果,采用RT-PCR对采自云南省昆明市和海南省海口市的73份花叶青木样品开展转录组测序结果中发现的病毒种类检测验证,并扩增获得相关病毒基因片段,对这些病毒的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转录组测序结果发现,送测的花叶青木样品中含有蚕豆萎蔫病毒2号(broad bean wilt virus 2,BBWV2)、菜豆黄花叶病毒(bean yellow mosaic virus,BY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豌豆耳突花叶病毒1号(pea enation mosaic virus 1,PEMV-1)和豌豆耳突花叶病毒2号(pea enation mosaic virus 2,PEMV-2)5种病毒的侵染。但随后对来自云南和海南的73份花叶青木样品的RT-PCR验证中,只检测到BBWV2、BYMV、CMV和PEMV-2 4种病毒。其中,云南和海南的样品中均能检测到BBWV2,总检出率为11.0%;而BYMV、CMV和PEMV-2仅在云南的样品中被检测到,检出率分别为5.5%、1.4%和1.4%。从两地采集的花叶青木样品中既未发现PEMV-1的侵染,也未发现BBWV2、BYMV、CMV和PEMV-2的复合侵染。为了进一步分析BBWV2、BYMV、CMV和PEMV-2花叶青木分离物与来自其他寄主植物相关病毒分离物的分子变异,选取检测到上述4种病毒的样品,分别对BBWV2、BYMV和CMV 3种病毒的cp及PEMV-2的RdRp序列进行扩增,并对扩增获得的BBWV2 490 nt的small cp(GenBank登录号:OQ137565、OQ137566)、BYMV 499 nt的cp核心区域(GenBank登录号:OQ137568)、CMV 880 nt的cp(GenBank登录号:OQ137567)和PEMV-2 800nt的RdRp核心区域序列(GenBank登录号:OQ137569)进行分析。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BBWV2云南与海南花叶青木分离物间存在85.9%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二者与GenBank中其他BBWV2分离物分别存在79.8%—94.5%和80.2%—92.0%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BYMV、CMV和PEMV-2云南花叶青木分离物与GenBank中相应病毒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79.8%—99.0%、71.5%—99.4%和84.9%—98.0%。利用以上病毒相应基因核苷酸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BBWV2云南和海南花叶青木分离物分别属于I组中的a亚组和b亚组;BYMV云南花叶青木分离物与伊朗(GenBank登录号:MN241051,MN241060)和伊拉克(GenBank登录号:JQ026005)蚕豆分离物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CMV云南花叶青木分离物属于I组中的IB亚组,但与IB亚组的其他成员具有较远的亲缘关系;PEMV-2云南花叶青木分离物与云南豌豆分离物亲缘关系最近并聚为一组,但与其他分离物存在较远的亲缘关系。【结论】首次报道了花叶青木被病毒感染,同时也是BBWV2、BYMV、CMV和PEMV-2在花叶青木乃至桃叶珊瑚属植物上的首次报道,BBWV2、BYMV、CMV和PEMV-2花叶青木分离物与来自其他植物的相关病毒分离物存在较大的分子变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楠  韩光杰  刘琴  李传明  祁建杭  陆玉荣  夏杨  徐健  
【目的】研究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转录因子CncC(Cap‘n’Collar Isoform C)及其调控的抗氧化酶基因在抗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ranulovirus,CnmeGV)感染中的作用,进一步丰富昆虫抗杆状病毒感染的免疫调控机制研究。【方法】使用RT-PCR克隆得到稻纵卷叶螟CncC(CmCncC)cDNA全长序列并分析其蛋白结构;以10~6 OB/mL浓度的CnmeGV或同浓度的CnmeGV和1 mmol·L~(-1) CncC抑制剂——ML385混合液饲喂稻纵卷叶螟3龄幼虫,感染后6—48 h取样,分析ML385对CnmeGV诱导的稻纵卷叶螟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影响,同时采用RT-qPCR分析病毒DNA复制水平、稻纵卷叶螟CmCnc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glutathione peroxidase-3,GPx-3)、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和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hioredoxin peroxidase,TPx)等基因的表达水平,并每隔24 h统计幼虫死亡数,绘制10 d内幼虫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使用1 mmol·L~(-1) ML385或1 mmol·L~(-1) ML385和200μg·mL~(-1)抗氧化剂N-乙酰-L-半胱氨酸(NAC)混合液饲喂感染的幼虫,使用RT-qPCR分析不同时间病毒DNA复制水平。【结果】CmCncC cDNA全长为3 404 bp,包括321 bp的5′-UTR,847 bp的3′-UTR和2 211 bp的ORF,编码一个长度为736 aa的蛋白,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为75.8 kDa。稻纵卷叶螟感染CnmeGV后丙二醛含量在感染的前12 h内显著上调,随后在24 h恢复到正常水平,而在48 h低于对照组。病毒感染导致CmCncC在12、24和48 h显著上调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1.56、2.16和2.63倍,NAC处理显著降低了CnmeGV诱导的CmCncC表达上调的倍数,分别降低至对照组的48.12%、59.83%和56.32%。ML385处理导致病毒基因拷贝数在12和24 h分别增至对照组的1.79和1.76倍,同时导致稻纵卷叶螟感染CnmeGV 10 d后的死亡率显著升高,从单CnmeGV处理组的73.33%升至94.14%,而NAC处理能够减轻由于CncC抑制导致的病毒基因拷贝数的上调。CnmeGV感染分别导致GPx-3表达量在感染后48 h上调至对照组的3.68倍,Mn-SOD表达量在12、24和48 h分别上调至对照组的1.73、2.62和2.77倍,TPx表达量在12和24 h分别上调至对照组的1.76和2.10倍,但48 h恢复至对照组水平。使用NAC或CncC抑制剂处理感病幼虫发现,GPx-3、Mn-SOD和TPx对CnmeGV感染的响应被显著削弱。【结论】CmCncC介导了CnmeGV感染诱导的GPx-3、Mn-SOD和TPx上调表达,降低CnmeGV感染导致的氧化应激,从而限制病毒在其体内的复制并降低氧化损伤。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国成  高芳銮  黄美英  谢荔岩  吴祖建  林奇英  谢联辉  
为构建携带水稻瘤矮病毒(Rice gall dwarf virus,RGDV)主要内层衣壳蛋白S3基因和外层衣壳蛋白S8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将目的基因(S3和S8)分别亚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Dual多角体启动子(PH)和p10启动子的下游.经酶切和确证性序列测定,将其转化到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获得重组杆粒rbpFBDS3-S8,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rbpF-BDS3-S8转染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Sf9细胞包装病毒,PCR筛选鉴定重组病毒.结果表明:Sf9昆虫细胞被侵染72 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增大,培养液和细胞内出现颗粒状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杰  张星星  郭晶  张国武  王晓婷  李妍  才学鹏  孟庆玲  乔军  
【目的】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猪养殖业的急性烈性传染病。【方法】为了制备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ASFV血清学诊断用抗原,本研究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了ASFV P30-54融合蛋白基因。将P30-54融合蛋白基因克隆入杆状病毒转座载体质粒pFastBac1中,构建重组质粒pFastBac-P30-54;将重组质粒转化DH10 Bac感受态细菌进行重组,经抗性与蓝白斑筛选得到杆状病毒重组质粒Bacmid-P30-54;将reBacmid-P30-54转染sf9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eAcMNPV-P30-54。将获得的reAcMNPV-P30-54接种sf9细胞,待细胞出现CPE时收集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SDS-PAGE进行分析重组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结果】在重组杆状病毒中成功表达P30-54蛋白,该重组蛋白可与ASFV多克隆抗体发生免疫学反应。【结论】证实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