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56)
2023(12384)
2022(10493)
2021(9611)
2020(7732)
2019(17545)
2018(17311)
2017(32227)
2016(17957)
2015(20027)
2014(20550)
2013(20181)
2012(18976)
2011(17141)
2010(17681)
2009(16426)
2008(16982)
2007(15500)
2006(13761)
2005(13127)
作者
(52909)
(43911)
(43715)
(41794)
(28192)
(21151)
(20003)
(16907)
(16797)
(16318)
(15201)
(14859)
(14597)
(14179)
(14008)
(13351)
(13133)
(12955)
(12797)
(12553)
(11461)
(11176)
(10661)
(10270)
(10094)
(10011)
(9774)
(9752)
(8989)
(8773)
学科
(70924)
经济(70816)
管理(55313)
(51338)
(42264)
企业(42264)
中国(23905)
(23343)
方法(21782)
(21289)
(20707)
地方(20272)
业经(18560)
数学(17604)
数学方法(17379)
(15899)
银行(15877)
(15618)
(15080)
(15058)
财务(15039)
财务管理(14989)
(14924)
金融(14921)
企业财务(14121)
农业(13805)
(13375)
理论(12455)
(12324)
贸易(12309)
机构
学院(257167)
大学(253690)
(101266)
经济(98601)
研究(91674)
管理(89725)
理学(74435)
理学院(73529)
管理学(72220)
管理学院(71747)
中国(71037)
(56313)
(55521)
科学(53959)
(47643)
(43887)
(42570)
研究所(41672)
财经(41434)
中心(41427)
(37065)
北京(35733)
(35334)
(35077)
师范(34945)
业大(34751)
(33354)
农业(32664)
(32331)
经济学(30862)
基金
项目(156260)
科学(121627)
研究(119099)
基金(109176)
(94375)
国家(93454)
科学基金(79329)
社会(73687)
社会科(69709)
社会科学(69695)
(63760)
基金项目(56604)
教育(55940)
(52375)
编号(49607)
自然(48875)
自然科(47681)
自然科学(47666)
自然科学基金(46819)
资助(44680)
成果(42730)
(38343)
课题(36959)
重点(36077)
(34275)
(33292)
(33281)
(32893)
发展(30795)
创新(30790)
期刊
(129101)
经济(129101)
研究(86598)
中国(66439)
(49441)
(41135)
学报(38937)
教育(38683)
管理(36362)
科学(35140)
大学(30010)
(29875)
金融(29875)
学学(27871)
农业(27370)
技术(22810)
业经(21743)
财经(21226)
经济研究(19603)
(18186)
会计(16698)
问题(16056)
财会(14400)
(13967)
(13194)
(12463)
图书(11754)
(11751)
论坛(11751)
现代(11472)
共检索到424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冯巧根  
一、权责发生制会计固有的局限性及其对我国会计的影响长期以来,西方财务会计对资产的计价和收益的确定,都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基础之上的,但目前这一会计基础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是由于权责发生制会计固有的局限性引起的。它们是: 1.建立权责发生制的基础是费用和收入配比原则。这一原则使得净利计算具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因为,为了做到费用与收入的配比,会计人员必须依据费用与收入的因果关系,将费用摊配到不同的会计期间,但费用与收入的因果关系并不总是很明确,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中芬  
目前,会计核算基础主要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行政单位和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尽管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对一个持续经营的单位而言,终极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在会计分期这一假设前提下,每个会计期间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这既涉及到对一个单位在某一段期间内领导的经营管理水平评价和经营业绩的认可,还涉及到对不同单位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耿华  
本文在公共受托责任的基础上,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路径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当前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在政府会计管理领域的不同作用,找出当前我国政府会计确认基础存在的相关问题,最后结合国际上的相关经验提出我国政府践行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的相关建议,促进我国政府会计的改革与长远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晓洁  张志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和政府会计目标的改变,收付实现制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已不能满足政府和人民的需要,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被推上时代的舞台。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改革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以期为我国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改革有所用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全国预算与会计研究会课题组  
推行权责发生制是西方国家政府会计改革的主要标志。在我国,各方面都认为,现行预算会计核算采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做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逐步推行权责发生制。但对于如何推行,仍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和想法。本文拟就此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鲁敏  
一、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是国家出台的一部关于会计的法律制度,它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也是制定其他会计规章、行政法规的依据。1985年,经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会计法》,并于同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一次对《会计法》进行了修订,出台了《关于修改的决定》。而后,全国人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欧阳小明  段慧君  
在理论学习和实践工作中,会计人员能够掌握所得税会计中所涉及数据的计算,但并未理解其核算方法背后的理论意义。本文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从所得税费用、应交税费、永久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等方面分析所得税会计,从而提高会计人员对所得税会计理论知识的运用,进而更深层次地理解所得税会计。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沈生宏  刘峰  
权责发生制与历史成本,是现行财务会计模式的两大支柱。这一模式基本成型大约是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与当时以工业生产为主的基本经济环境是相吻合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国际社会经济一体化、证券化趋势的出现,对现有财务会计模式的批评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美英  
现行的预算报告体系不能全面反映政府的资产负债和成本费用,建立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以资产负债表和收入费用表为核心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成为当前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主要目标。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实施还有许多基础性问题需要关注和解决,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建议和解决方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冬梅  
随着我国对外合作勘探、开发近海海域石油资源事业的发展,外国石油公司资本开始进入中国市场,通过自保公司参与承保与其母公司投资比例相当的风险。出单公司承保后需将大比例的分保业务回分给自保公司,为了满足被保险人对赔付及时、可靠性的要求,在保单或再保险合同中约定分出公司在失去偿付能力而无法支付赔款或出现其他合同约定的情况时,分入公司必须就其应负担的再保险责任直接向被保险人支付赔款,即Cut Through Clause。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潘琰  吴修瑶  
本文在研究欧盟成员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应用状况的基础上,分析其选用不同程度权责发生制的依据、应用经验和启示,结合新《预算法》提出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思考和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银国  
近年来 ,世界范围内财务会计舞弊案件层出不穷 ,其原因众说纷纭。笔者认为 ,会计要素的确认基础———权责发生制 ,是会计造假和舞弊的主要形成原因和手段。本文分析了权责发生制的实质及其缺陷 ,以及权责发生制继续存在的必要性 ,提出了修正权责发生制 ,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有机结合是杜绝会计舞弊的有效途径 ,也是未来会计发展的必然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艳  钟文胜  
事项会计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它仅仅关注了会计信息供应链中用户这一个环节的社会需求,而忽略了整个会计信息供应链的系统性以及财务报告模式的公共选择性。这是导致事项会计研究及其应用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主要原因,而非先前普遍认为的技术支持不足。本文从财务报告的需求方、供给方以及第三方对以事项会计构建财务报告模式的适用性进行理论探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晶  
近些年来,不少学者对政府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对权责发生制下政府会计具体如何核算却鲜有提及。本文针对目前政府广为使用的BOT项目,对其在权责发生制下如何具体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和披露进行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