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54)
- 2023(17759)
- 2022(14857)
- 2021(13796)
- 2020(11574)
- 2019(25829)
- 2018(25193)
- 2017(48808)
- 2016(25716)
- 2015(28110)
- 2014(27051)
- 2013(26410)
- 2012(23782)
- 2011(21007)
- 2010(20863)
- 2009(19205)
- 2008(17855)
- 2007(15586)
- 2006(13050)
- 2005(11135)
- 学科
- 济(100461)
- 经济(100362)
- 业(78866)
- 管理(76748)
- 企(67269)
- 企业(67269)
- 方法(46260)
- 数学(40415)
- 数学方法(39913)
- 中国(30637)
- 融(28149)
- 金融(28148)
- 财(28061)
- 农(26955)
- 银(26754)
- 银行(26710)
- 行(25730)
- 业经(24910)
- 地方(21815)
- 制(21588)
- 技术(21228)
- 贸(19300)
- 贸易(19286)
- 务(19217)
- 财务(19166)
- 财务管理(19132)
- 易(18820)
- 农业(18485)
- 企业财务(18327)
- 学(18292)
- 机构
- 学院(346949)
- 大学(343538)
- 济(145436)
- 经济(142746)
- 管理(139047)
- 理学(121750)
- 理学院(120527)
- 管理学(118550)
- 管理学院(117896)
- 研究(111130)
- 中国(88210)
- 京(68881)
- 科学(67092)
- 财(65468)
- 农(58175)
- 中心(53742)
- 财经(53546)
- 所(53350)
- 业大(52736)
- 江(49844)
- 研究所(49006)
- 经(48908)
- 农业(45824)
- 经济学(45394)
- 北京(41811)
- 经济学院(41254)
- 范(41153)
- 院(40628)
- 师范(40613)
- 财经大学(40326)
- 基金
- 项目(245931)
- 科学(195808)
- 基金(181376)
- 研究(175810)
- 家(159385)
- 国家(158058)
- 科学基金(137216)
- 社会(115236)
- 社会科(109674)
- 社会科学(109649)
- 省(97272)
- 基金项目(96478)
- 自然(89750)
- 自然科(87840)
- 自然科学(87814)
- 自然科学基金(86324)
- 划(81408)
- 教育(80736)
- 资助(72498)
- 编号(68396)
- 创(56384)
- 重点(55432)
- 部(53937)
- 发(53341)
- 成果(52734)
- 创新(52051)
- 国家社会(48645)
- 科研(47646)
- 课题(47028)
- 教育部(46809)
共检索到493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强 王洪亮 袁留闯
以2010—2017年我国中小板、创业板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样本,运用动态GMM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分析不同融资约束条件下权益流动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创新活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看,权益流动性促进了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正向增强了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促进效应,在高融资约束企业中的促进效应更加明显。本研究对政府金融监管机制和有效信息披露有政策意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邢洋 戚开元
本文以2016年至2018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QFII持股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第一,QFII持股显著缓解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融资约束。第二,对处于成长期以及成熟期的企业,QFII持股行为对其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显著。第三,QFII持股有助于企业通过债券融资方式来缓解融资约束,且该方式对处于成长期的企业的缓解效应显著。本文不仅丰富了机构持股和企业融资约束领域的研究,还对创造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有利的外部环境,扩大境外机构投资者队伍、改善上市公司治理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境外机构 融资约束 生命周期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石璋铭 谢存旭
银行信贷资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所需研发投资的主要来源,当非市场竞争机制在信贷资金配置过程中起决定作用时,由此产生的融资约束现象会抑制产业技术创新发展。本文通过选取战略性新兴产业内上市公司2010—2013年的数据,运用面板分位数回归,实证检验中国银行业竞争度通过融资约束对其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银行竞争度提升能有效地缓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产业技术创新。从技术创新主体的产权属性与模式来看,银行业竞争度提升对裂变型的技术创新与非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约束缓解作用更大。因此,推动银行业竞争程度提高是促进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途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晨 李理 李博欣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效率普遍偏低,而ESG理念的兴起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赋能提供了新的机遇。选取我国2011~2021年1437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为样本,采用系统GMM方法,对ESG表现与企业融资效率的关系进行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并探讨产权性质和外部环境对ESG表现与企业融资效率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ESG表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效率有积极影响,该积极影响主要由公司治理(G)所驱动且具有滞后性;随着时间的推移,ESG表现会对创新产出产生积极作用,进而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效率;从长远来看,ESG表现通过提高创新产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效率提升的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明显,而产品市场竞争并未充分发挥其外部治理效应,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ESG表现通过创新产出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效率的作用会被弱化。本文拓展了ESG表现与企业融资效率之间作用机理的研究,为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效率并以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宏彦 王磊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过高的外部融资成本已经成为阻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利用2011—2014年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422家上市公司15个季度的面板数据,分别考察了中国银行业与股票市场发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约束具有异质性,节能环保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物医药产业融资约束较小,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产业具有更大的融资约束。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发展缓解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约束,其中股票市场发展较银行发展更能缓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约束。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源源 于津平 杨栋旭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经济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本文基于DEA-Malmquist非参数方法对我国新兴产业发展成效进行评估,同时以融资约束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动态演变,并尝试探讨融资约束、研发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三者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对902家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本文发现大部分企业生产率低下,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低端化趋势。实证表明,融资约束、固定资产过快扩张是导致新兴产业低端化演进的重要原因;研发投入能有效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改善,且民营企业研发效率显著高于国有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融资约束均显著阻碍了企业研发,其中对民营企业阻碍更加明显。本文认为政府不应一味关注新兴产业产值规模增长,更应注重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提升,通过推动金融发展、消除所有制歧视寄以降低融资约束和金融错配程度,鼓励商业银行实施面向新兴产业的差异化信贷优惠政策,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等以全面改善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以此充分发挥新兴产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创新引领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曹阳 孟媛 席晓宇
本文基于我国146家生物医药企业2008~2014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从研发投入和企业经济绩效两方面,探讨R&D税收优惠中企业所得税优惠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两项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企业创新的作用效果。实证结果表明,这两项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企业的研发强度、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技术能力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相比盈利能力,这两项政策对企业发展能力的促进更有效。同时对比后发现,在企业经济绩效方面,企业所得税优惠比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所产生的促进效果更加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梦婵 刘广瑞
本文基于股权融资约束视角,以2012~2016年战略性新兴企业为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实证检验股权融资约束对战略性新兴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融资约束与战略性新兴企业创新投入负相关;股权融资约束提升战略性新兴企业创新效率;股权融资约束对非国有战略性新兴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更为显著。
关键词:
股权融资约束 创新效率 战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红玲
从产业维度和地区维度出发,引入资源环境因素,运用SBM(Slack-based Measure)方向性距离函数和GML(Global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了2005—2014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增长值,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技术进步、规模效率和技术规模四个影响因子。研究结果显示,在产业维度下,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偏低,原因在于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显著下降;在区域维度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环境技术创新效率从东向西依次减弱,且空间集聚性显著,但不同地区的增长渠道各不相同;考虑环境因素的GML指数总体低于不考虑环境因素的GML指数,其原因在于污染排放这一"坏"的产出拉低了地区环境技术创新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曾繁荣 张雪笛 方玉
本文以2012—2016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对融资结构、创新效率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新兴产业融资结构与企业绩效间呈倒U型的关系,适度的负债水平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绩效;融资结构与创新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创新效率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创新效率对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有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该中介作用既具有当期效应也具有时滞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珂 耿成轩
文章以深圳新兴指数包含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融资约束、金融发展及两者交互作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就金融中介、股票市场的发展对缓解融资约束、促进融资效率的影响进行差异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不同产权性质、不同规模企业之间融资约束、金融发展及两者交互作用对融资效率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融资约束程度、金融发展水平均与融资效率显著正相关,两者共同作用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提高融资效率。但是金融中介和股票市场发展的作用是有差异的,金融中介发展能够在缓解融资约束的同时提高融资效率,而股票市场的发展在提高融资效率方面起阻碍作用。更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发展及体现的两个不同方面和融资约束的交互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和大规模企业中比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发挥作用更明显。
关键词:
金融发展 融资约束 融资效率 新兴产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余萍 徐之琦
作为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底座,数字新基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技术创新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理论层面系统梳理数字新基建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内在机理;采用2013~2020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具体作用效果与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新基建有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结论在经内生性检验后仍成立。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新基建能通过促进知识共享与增加绿色金融扶持等途径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因此,应构建集群式数字新基建格局、采取差别化数字新基建战略、探索数字新基建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多维路径,不断拓展数字新基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技术创新融合的广度。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静 孙文生
当今世界,自主创新已成为高新技术及新兴事业发展的核心与关键。而自主创新的效率又受到外部制度和内部制度的影响。运用因子分析法和DEA-BCC模型分别对政府干预(外部制度)和所有权(内部制度)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效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不同所有权形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效率影响方式和程度各有差异,政府干预扮演着"援助之手"的角色。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巫强 刘蓓
本文研究了政府研发补贴的不同发放方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产生的不同影响机制。动态博弈模型分析指出,定额补贴由于不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行厂商的产品质量决策,所以在促进原始创新方面,它不如比率补贴有效。本文使用系统GMM方法估计了2009~2013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动态面板数据,发现上市公司接受的定额研发补贴对其创新产出,即技术进步没有显著影响;这些上市公司上期的技术进步和当期研发投入会正向显著增加其创新产出。我国各级政府需要改变普遍使用的定额研发补贴方式,以比率研发补贴来代替定额研发补贴,从而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产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曾卓骐 王跃
以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08—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据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基于研发操纵视角,实证分析科技金融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研发绩效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结果表明,科技金融政策能够显著抑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操纵行为,从而显著提高研发绩效。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果都表明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科技金融政策对研发操纵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以及上市年限较长的企业中更加显著。研究不仅能为科技金融政策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理论依据,还可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研发创新提供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股权激励和内部控制对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基于2009—2018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数据
融资约束、金融发展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关系探讨
研发投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基于融资结构门限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
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流动性管理与创新可持续性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金融创新
规模、效率还是创新:产业政策工具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作用效果的研究
需求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拉动作用研究综述——兼论需求和创新对产业结构演变的作用
企业所有权视角下融资活动与研发创新互动关系研究——对54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分布与创新影响
战略性新兴产业双元创新协同性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