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27)
2023(7740)
2022(6137)
2021(5516)
2020(4863)
2019(10877)
2018(10647)
2017(20492)
2016(11198)
2015(12594)
2014(12407)
2013(12712)
2012(11209)
2011(9419)
2010(9806)
2009(9556)
2008(10300)
2007(9505)
2006(8481)
2005(8048)
作者
(31233)
(26059)
(25850)
(24248)
(16994)
(12165)
(11751)
(10058)
(9647)
(9530)
(8852)
(8795)
(8644)
(8176)
(8092)
(7823)
(7749)
(7560)
(7547)
(7519)
(6507)
(6434)
(6293)
(6116)
(5980)
(5930)
(5766)
(5660)
(5124)
(5113)
学科
(77223)
(74562)
企业(74562)
管理(63419)
(51707)
经济(51629)
(25072)
业经(25062)
方法(22773)
(21558)
财务(21534)
财务管理(21512)
企业财务(20365)
(18994)
技术(14917)
数学(14917)
数学方法(14813)
农业(14666)
(13547)
(13242)
(13019)
经营(12454)
企业经济(12239)
(11303)
理论(11102)
(10190)
决策(10160)
技术管理(10116)
中国(9748)
计划(9589)
机构
学院(164819)
大学(157506)
管理(75326)
(70482)
经济(69099)
理学(62496)
理学院(62002)
管理学(61482)
管理学院(61134)
研究(43276)
中国(40677)
(37300)
(32765)
财经(28106)
(27767)
(26091)
(25420)
科学(23474)
商学(22164)
商学院(21976)
业大(21547)
(21529)
中心(21356)
(21262)
北京(20443)
财经大学(20417)
农业(20200)
经济管理(19816)
经济学(19420)
研究所(18267)
基金
项目(97688)
科学(78882)
研究(74398)
基金(71842)
(59937)
国家(59291)
科学基金(54251)
社会(48820)
社会科(46418)
社会科学(46403)
(39987)
基金项目(38150)
自然(34586)
自然科(33831)
自然科学(33824)
自然科学基金(33317)
教育(32819)
(30699)
编号(29944)
资助(28895)
(28839)
(24100)
成果(22634)
创新(21460)
(21369)
(21098)
重点(20666)
(20439)
国家社会(19860)
课题(19638)
期刊
(88654)
经济(88654)
研究(47318)
(36885)
管理(36462)
中国(34148)
(24984)
科学(19317)
技术(18175)
(17355)
金融(17355)
农业(17183)
业经(17044)
学报(16963)
财经(14844)
大学(14350)
学学(13762)
(13480)
财会(13357)
(12845)
经济研究(12246)
技术经济(12035)
会计(11515)
教育(10910)
问题(10679)
现代(10081)
通讯(9184)
会通(9159)
商业(9119)
经济管理(8800)
共检索到261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阳  
20世纪90年代权益法作为"国际惯例"引入我国后,一直为业界所关注。本文采用国泰安经济金融数据库(CSMAR)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7~2012年间的9 538个样本数据,实证检验权益法、盈余水平与企业盈余管理的关系。结果表明:实务中确实存在企业通过权益法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其中在微利年份倾向于进行向上的盈余管理,而在巨额盈利年份则倾向采用向下的盈余管理;在管理层变更的年份,采用权益法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更严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袁卫秋  
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其在2000—2009年间的有关财务数据,对其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盈利水平和盈利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缩短现金周期能够提高盈利水平,适当延长应收账款周转期能够有助于改善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报酬率,因此,应充分重视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对企业经营活动及现金净流量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吴荣国  
本文研究了企业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间的定量关系,通过对相应的计量模型进行推导并分析表明,企业的盈利水平和会计政策是影响权益会计计量价值相关性的决定性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于以账面价值为基础评估权益的市场价值,以及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经验性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廖金叶  
文章选择2010—2019年A股全体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行业发展预期对企业创新动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企业盈利水平的调节作用。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效应模型,研究发现行业发展预期与企业创新动力正相关,但二者关系存在行业异质性,在成长期和成熟期行业,行业发展预期与企业创新动力正相关,在衰退期行业,行业发展预期与企业创新动力负相关。企业盈利水平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在成熟期和成长期行业,企业盈利水平存在逆向的调节效应,在衰退期行业,企业盈利水平存在同向的调节效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潇  刘泉红  
追求高利润是企业扩大生产、增加投资的根本动机,同时又有利于经济增长。研究表明,利润的较快增长会推升工业投资与工业本身的增长。反过来,工业增长虽不必然导致企业盈利的增加,但实际上利润的增长也需要以一定的工业增速为前提。当前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中高速时期,保持一定的利润水平是实现转方式调结构的基本要求。因此,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成功实现增速"换挡期"的盈利模式升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富江  江源  
本文分析了近10年来我国工业企业利润超长期增长的深层次原因,和与之相伴的企业盈利能力不断上升、财富积聚效应、投资高速增长和股市繁荣等宏观经济中的新变化、新特点,以及财富积聚效应对投资增长和股市繁荣的影响,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互动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朝阳  
企业之间的盈利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这是各个产业中常见的现象。不同领域的学者对此解释不同 ,比较有影响的解释有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企业战略管理的RBV理论。事实上 ,盈利水平差异并不仅仅是产业层面或企业层面的因素所决定的 ,还有一种更为重要的层面———策略群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 ,必须不断地调整自己在整个策略群组中的地位 ,或者在不同策略群组之间进行流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苏莉  
针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盈利能力,文章根据CSMAR上市公司微观数据,通过马氏距离匹配寻找到与处理组特征相近的对照组,运用双重差分法详细地考察了海外并购给企业盈利能力带来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给企业的营业收入仅仅带来少许的正增长,并对净利润仍然也是微弱的正效应;分行业的样本存在各自的特征,商业行业收入增长较大,但净利润提升不明显,综合行业的企业的盈利在10%水平上显著为正。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亮亮  
盈余质量的经济后果是资本市场会计研究的核心问题,囿于变量测度和模型估计等问题,学术界还较少关注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隐含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基于Roychowdhury行业-年度预测模型估计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基于GLS、OJN、GGM和CT等估计模型通过矩阵运算得到隐含权益资本成本,运用1999年至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样本,检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隐含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销售操控、生产操控和酌量性费用操控3类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幅度都与权益资本成本正相关,基于3类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构建的综合指标与权益资本成本正相关,在控制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因素的影响下,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权益资本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冯晶  黄珺  
本文以2011~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探究企业社会责任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财务信息的"生产"方面,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越好的企业伦理道德意识越强,其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越低;在投资者反应方面,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越好,投资者对未预期盈余反应程度越大。因此,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促使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提高监管部门的监管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郝雅男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0—2016年的盈利预测报告为研究对象,采用逻辑回归法实证考察了盈余管理对盈余意外信号的干扰,并研究了企业声誉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38.5%的样本存在盈余意外信号干扰,即正盈余意外未被解读为利好信号,负盈余意外未被解读为利空信号;盈余管理会对盈余意外信号产生干扰,但是干扰效应只存在于正盈余意外样本组中;企业声誉能够缓解盈余管理对盈余意外信号的干扰,但是缓解作用只存在于正盈余意外样本组中。本文的研究表明,盈余管理会降低分析师盈利预测报告的有效性,这为监管部门出台规制盈余管理行为的政策提供了新的证据支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高雷  张杰  
我国上市公司在治理结构方面的缺陷使得资本市场上盈余管理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公司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负相关,与企业增长正相关,而盈余管理与企业增长负相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琦  罗炜  谷仕平  
本文以2006—2010年有公司债务主体评级的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信用评级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评级保持不变的公司来说,信用评级提升的公司在评级调整前一年盈余管理的程度更低。然而企业的股权性质会影响这种关系。当评级对象是国有企业时,评级机构会放松对其盈利质量的要求,减弱了评级调整与盈余管理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此外,我们还发现外部融资需求会加强评级调整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面对评级机构的要求,企业事前也会相应调整其盈余管理行为。当企业评级中带有"+"或"-"符号时,民营企业和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会减少当年向上的盈余管理。总的来说,信用评级调整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有抑制作用。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袁卫秋  
以2008—201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盈余管理的不同方向考察盈余管理程度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适度的正向盈余管理有助于缓和企业投资不足,但过度的正向盈余管理反而会恶化企业投资不足;负向盈余管理往往会伴随产生投资不足的问题。适度的正向盈余管理能够提振投资者信心,从而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监管部门应该能够容忍企业进行适度的盈余管理,而不是一味地强调所谓"真实的会计信息"。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姚婕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 ,通过会计政策选择和交易规划等方式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有目的的干预行为。其产生有内在动机和外部条件。我国上市公司也存在大量盈余管理现象 ,且大多是一种过度的机会主义行为。为此 ,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规范 ,以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