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82)
2023(8270)
2022(6990)
2021(6760)
2020(5940)
2019(14039)
2018(14104)
2017(27149)
2016(15388)
2015(17997)
2014(18309)
2013(17675)
2012(16269)
2011(14830)
2010(15285)
2009(14273)
2008(14270)
2007(13081)
2006(11136)
2005(9927)
作者
(44126)
(37060)
(36812)
(35456)
(23379)
(17660)
(17112)
(14543)
(13882)
(13322)
(12514)
(12359)
(11756)
(11681)
(11571)
(11559)
(11391)
(10993)
(10796)
(10639)
(9244)
(9167)
(9138)
(8461)
(8375)
(8362)
(8353)
(8274)
(7491)
(7383)
学科
(63177)
经济(63125)
管理(41554)
(39591)
方法(34757)
(32687)
企业(32687)
数学(31456)
数学方法(30870)
(16904)
中国(15994)
(15079)
(12620)
业经(12002)
理论(11820)
(11482)
贸易(11478)
(11223)
(11044)
地方(11035)
农业(10598)
教育(9717)
(9681)
(9679)
财务(9638)
财务管理(9610)
企业财务(9050)
(8374)
银行(8353)
环境(8284)
机构
大学(224383)
学院(219664)
(85556)
管理(84877)
经济(83544)
理学(73640)
理学院(72812)
管理学(71096)
管理学院(70696)
研究(70674)
中国(52000)
(47213)
科学(44367)
(38765)
(37200)
(35867)
业大(33925)
(33190)
中心(33050)
研究所(32656)
财经(31224)
(30474)
师范(30202)
北京(29862)
农业(29468)
(28207)
(26543)
经济学(25983)
(25280)
师范大学(24066)
基金
项目(144449)
科学(112727)
研究(105585)
基金(102631)
(88832)
国家(88113)
科学基金(75294)
社会(64594)
社会科(61041)
社会科学(61019)
(58026)
基金项目(53649)
教育(52107)
自然(49263)
(48979)
自然科(48114)
自然科学(48102)
自然科学基金(47202)
编号(44604)
资助(43830)
成果(37299)
重点(32834)
(32369)
课题(31360)
(30014)
(29942)
大学(29283)
科研(28090)
创新(27807)
教育部(27791)
期刊
(90402)
经济(90402)
研究(62988)
中国(43917)
学报(35179)
(33525)
教育(33356)
科学(31372)
(31238)
管理(29259)
大学(27638)
学学(24686)
农业(22776)
技术(21110)
(16572)
金融(16572)
财经(15373)
业经(15041)
经济研究(14592)
统计(13461)
(13130)
(12642)
(12379)
问题(12024)
图书(12003)
技术经济(11764)
(11419)
决策(11122)
商业(10162)
理论(10109)
共检索到319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甘永涛  张维松  
克拉克的经典“三角协调模型”被学术界认为是高等教育治理分析框架的雏形。后来得到了一批教育学家的发展,但其研究最终没有偏离克拉克的三角分析框架。鲍尔和阿斯克林在“三角协调模型”基础上结合贝达尔的理论提出了“权威—目的两分法”,构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试图超越经典的三角分析模型,从而对高等教育治理问题和存在的比较优势作出了更合理的解释。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陆家骝  
考察一个舍象了对外经济关系的封闭的货币交易经济体系,很容易在其中区别出三类不同的经济分析对象:①各种不同性质的微观利益主体——个人、利益团体、消费者、厂商等;②各种实物商品或服务——资本品、消费品、劳动力服务等;③经济体系中的计价单位、交换媒介、及价值储藏——货币.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效用价值论"出现之前,或者说,在稍后些的新古典经济学产生之前,第一类经济分析对象是完全次要的和被忽视的.这样,在早期古典经济理论的视野中,经济体系只是一部自动运行的物质机器,其中只有货币和实物这两类构成经济分析的对象.顺着古典经济学表面上朴实的思想逻辑,本文将表明其中"两分法"和相应的"货币分析"概念的形...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贾根良  
科斯在其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1937)中,提出了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既然专业化的生产者可以通过市场组织分工,为什么还需要企业?围绕这个问题,新制度学派对分工活动的制度结构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在其比较制度分析框架中,市场和企业被看作...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孙月梅  
不同于之前的新制度经济学家,巴泽尔明确区分了经济权利和法律权利,并以个人主义为方法论、以商品属性为逻辑起点展开对经济权利的研究,并基于此实现了对企业与市场两分法的理论超越,从而建立起自己的新"组织"观。巴泽尔的这一研究对于组织结构治理以及合约的制定与执行无疑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其对于经济学新组织理论的发展也必将产生推动作用。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宏瑾  
在对货币政策两分法和操作目标、中间目标等相关概念进行说明和清晰界定基础上,本文指出,随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的深入发展,主要中央银行普遍放弃了中间目标的政策模式,有关货币调控方式的讨论主要是指操作目标。操作目标则是货币政策的逻辑起点,对于反映货币政策当局政策立场,有效传递中央银行决策信息并引导市场预期,顺利实现产出、物价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至关重要,是划分货币调控方式的最主要标准。利率政策一直是现代中央银行最主要的货币调控方式,但各国之所以开始采用数量型货币调控方式,很大程度上与储备头寸说和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特殊的成立背景以及体系架构密切相关,这对中国货币调控方式转型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丽君  
本文通过对采用此类混合组织模式的E公司广东加油站进行案例研究,比较了不同组织形式的特征和治理绩效,剖析了混合组织的治理方式和作用,论证了混合治理在特定条件下发挥了资源配置的优势、减少了交易成本、更好地解决了激励问题和控制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杜人淮  
为了更好地落实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由"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等改革举措,可探索实行"一统两分"的国有资本管理运营模式,即按照出资人监督职责与收益职责相分离的要求统一管理,按功能不同定位把国有资本区分为商业性和公益性两大类,按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要求设立商业性和公益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两大运营平台。"一统两分"国有资本管理运营模式具有特定的实现形式,该模式能更有针对性地促进商业性和公益性国有企业发展,更有效地推动国有企业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更加显著地提高国有资本的配置效率和运行效率。
[期刊] 征信  [作者] 崔学敏  乔杰  季曦  
全球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的爆发深刻凸显了"权威性"对于信用评级行业的重要意义,面对当前正在发生重大变革的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应充分认识到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的不足,结合国情探索有效的发展模式,以逐步有效提升和改善国内信用评级机构的权威性与话语权,是促进我国信用经济发展及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关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高耀明  魏志春  
作为科层制组织的学校,管理者权威是不可或缺的。以工具理性而言,管理者权威可以通过指令和物质诱因为主的管理方式,依赖规章制度、物质刺激等"显性模式"获得;但从价值理性的角度看,作为社会专业性组织的学校管理者权威,应当以促成教职工认同管理者秉承的办学理念为目标,建立双方合作—激励关系为指向,通过价值观念、教育理念和工作方式等认同的"隐性模式"来构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欧阳文和  高政利  廖懿  
公司治理中的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等问题几乎成为公司治理研究中的永恒难题,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研究的视角。本文概述了科斯的企业权威理论及其发展状况,针对企业的权威结构所产生的治理问题和存在的困惑,首次提出了“模糊治理”的范畴,用一个随机模型证明了模糊治理的“模糊”性质,并提出了模糊治理的基本内容和治理结构,包括权威的相机治理、中层的内部市场竞争和基层的小团队治理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超  
论文运用对立统一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权威和自治的要义及其对提升高校内部治理能力的意义,探讨了实现权威和自治包容性增长的可能路径,以及在包容性增长的框架下高校内部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社群权力的配置和调整问题,通过内部治理体系和权力结构的调整,实现大学内部共同治理并推动大学内部治理能力的整体提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徐保根  杨雪锋  陈佳骊  
研究目的:总结浙江省嘉兴市农村土地整治的"两分两换"模式的经验,分析问题,完善改革措施,为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提供借鉴。研究方法:用制度分析方法并结合问卷调查、咨询访谈等实证方法对"两分两换"模式的利益关系、协调机制和政策实施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两分两换"模式是中国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整治的有效模式之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也面临现有模式不完善、财政压力大、基本农田调整等问题。研究结论:作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农村土地整治重要措施,"两分两换"模式需采取科学规划、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等措施解决其面临的问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辉  
法国大学治理以教授治校为基本特点,大学校长的权力相对有限。这种治理模式有效地保证了教授治校和学术自由,但却可能造成大学决策的缓慢与闭塞,也限制了大学规模的扩大。但是,大学校长权力的加强又导致大学权力的集中化和学院权力的弱化。近期法国高等教育改革对大学校长权力的削减,可能是法国大学治理模式的回归。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曹德春  
霍夫斯泰德的民族文化维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解释英美、日德、东南亚三种公司治理模式形成的深层次原因。中国的民族文化特征决定了适应中国国情的公司治理模式应是家长式治理模式。由于公司治理背后存在着文化差异,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应注意文化兼容性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