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53)
2023(6603)
2022(5553)
2021(5277)
2020(4176)
2019(8904)
2018(8736)
2017(16031)
2016(8806)
2015(9653)
2014(8946)
2013(7936)
2012(6906)
2011(6266)
2010(6378)
2009(6202)
2008(5703)
2007(5087)
2006(4455)
2005(3886)
作者
(20368)
(17197)
(16801)
(16172)
(10699)
(8110)
(7782)
(6525)
(6442)
(6051)
(5732)
(5657)
(5342)
(5178)
(5112)
(5103)
(5079)
(5024)
(5024)
(4818)
(4131)
(4025)
(4024)
(3933)
(3814)
(3777)
(3769)
(3718)
(3373)
(3351)
学科
管理(26185)
(25271)
经济(25233)
(22541)
(20272)
企业(20272)
中国(9805)
(8972)
方法(8776)
(8609)
教育(8588)
业经(8011)
理论(7953)
(7046)
数学(6242)
数学方法(6148)
(6040)
财务(6024)
财务管理(6012)
(5770)
企业财务(5704)
(5636)
贸易(5633)
(5571)
(5474)
农业(5264)
教学(5042)
工作(5013)
(4982)
(4762)
机构
大学(116271)
学院(113011)
管理(40421)
(40378)
经济(39457)
理学(34753)
理学院(34355)
研究(33943)
管理学(33655)
管理学院(33430)
中国(23948)
(22852)
(21770)
(18945)
科学(18870)
师范(18859)
财经(17480)
(16849)
(15827)
中心(15436)
(14943)
师范大学(14913)
(14086)
北京(13983)
教育(13880)
研究所(13290)
财经大学(13014)
业大(12989)
经济学(12772)
(12516)
基金
项目(73096)
研究(60757)
科学(58698)
基金(51525)
(42943)
国家(42497)
社会(39120)
科学基金(37312)
社会科(36876)
社会科学(36867)
教育(30385)
(29490)
基金项目(26534)
编号(26449)
(24745)
成果(23307)
自然(21156)
自然科(20680)
自然科学(20677)
自然科学基金(20272)
资助(19183)
课题(18909)
(16943)
项目编号(16863)
重点(16804)
大学(16530)
(16428)
(16381)
(16145)
(15855)
期刊
(48808)
经济(48808)
研究(39107)
教育(26826)
中国(23535)
(18569)
学报(16228)
管理(15284)
大学(14271)
科学(14083)
(13089)
学学(11732)
财经(9891)
业经(9554)
农业(9115)
(8670)
(8646)
金融(8646)
技术(8522)
经济研究(7962)
图书(7904)
职业(6195)
问题(6143)
(6111)
书馆(6010)
图书馆(6010)
(5375)
论坛(5375)
(5338)
商业(5236)
共检索到169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海龙  
一直以来,人们都将社会机构的治理逻辑与大学治理混同使用,这导致大学治理实践无法真正找到落脚点。实际上,大学治理本身所用的理念和逻辑与其他社会组织是有所不同的,治理的核心问题是解决权力配置之间的矛盾。从本质上分析,大学治理的着力点放在学术组织内外的权力生态失衡与运行逻辑的异化上。更确切地说,围绕权力展开的治理是人们应对诸多问题的一次认知革命。对当下来说,我国大学治理的需求在于创造新的权力逻辑,降低由精细化管控所带来的高成本和低效。而在长期,我们应重新界定参与治理的权力主体,通过权力协作提高智识生活的质量才是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高成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产业化的发展,高校也受到市场经济思维的影响,权力腐败开始呈现在公众面前。文章从权力视角分析了当前的高校治理情况,探究高校权力本质和高校混合型权力特征,针对其权力发挥作用的不同维度进行系统性研究,最后从制度化权力角度提出构建新型治理模式的构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谢凌凌  
学术权力行政化是大学组织内部的一种权力博弈现象,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大学权力的配置状况以及权力间的共存与冲突关系。从权力要素的角度诠释大学学术权力行政化的利益性、受控性、整体性、混沌性以及一元性的基本表征,有助于分析学术权力行政化的形成机理。基于"少权-索权-赋权"的权力让渡理念和"混权-滥权-规权"的权力界分思路,未来的政策调整及制度设计应赋予学术系统更多的正式组织权力,调适大学权力结构、推动行政人员职业化以重构学术秩序与学术公平,培育良好学术生态,推进学术治理体系现代化,以规避学术权力行政化所带来的大学组织运行风险。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方  
行政化的体制弊端是当下中国大学学术权力弱化的症结所在,也是未来中国大学发展的最大瓶颈。大学的行政化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政府外部的行政权力,二是大学内部的行政权力。大学的使命决定了大学的内在逻辑是学术,学术性是大学的根本属性。寻求学术权力回归可能的路径在于:依法确立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完善大学制度,实行依法治校;发挥大学校长的引领作用。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春海  
图书馆治理本身是一个各方利益诉求的协调和体现过程。尽管大学图书馆作为一个学术型机构具有松散型组织的特征,但其所担当的社会使命与责任却日趋复杂化和专业化,这就要求大学图书馆必须超越科层制的单一治理模式,重新匹配大学图书馆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建立起一种行政与学术权力均衡耦合的共同治理结构,以实现"行政型治理"向"学术型治理"的转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学义  
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相互依赖有助于形成最优效率模式。本文提出,高校要合理借助权力相互依赖中对抗、分立和融合所产生的权力机制,确保质量程序化的累进,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邵剑兵  刘宇  
权力循环理论将权力动态观引入了公司治理研究领域。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静态权力观和动态权力观,然后论述了权力循环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机制——废退机制和争夺机制,并运用权力循环理论分析了CEO权力变化的过程和原因,并阐述了董事会治理机制、CEO继任以及内部董事等问题,为公司治理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斌  
认为当前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涉及不同层面权力的分配协调,在权力关系的重构中,需要对三种关系重新进行定义,即大学和政府的关系、大学和社会的关系以及大学和院系的关系。在权力关系明晰的基础上,研究生教育的治理必将关注制度的调整与改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自力  
现代企业制度是由所有权、控制权、治理权和经营权所构成的权力体系,这四项权利要素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共同推动企业的运营。治理权是现代企业制度中由董事会所支配的权力,董事会借助这项权力代表股东或所有者对经理人员进行监督和控制,以避免由所有权与经营相分离可能给股工或所有者权益造成的损害。公司治理并不是孤立的过程,它的运作及成效要受社会压力、经济管制、股权结构及董事会组织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要建立规范、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必须充分考虑和重视这些因素及其影响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鸽  奚源  朱志勇  
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基于米歇尔·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视角探究大学本科课堂中师生关系的形成机制及其类型。研究发现,大学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双向的辩证关系,产生于教师对学生行动边界的限制与学生的抵抗之下。教师以制度性控制对学生的行动边界进行限制,传统的师生权力文化为此提供合法性。学生分别以集体性和个人性的方式抵抗教师的课堂控制。在具体的课堂互动情境下,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规训和话语干预的程度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依据教师对学生的知识规训和话语干预的不同结果,师生关系呈现为合作型、引导型、控制型、沟通型、交际型、表演型六种类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郑毅  刘文斌  孟溦  
大学的组织结构决定了其教学、科研任务的分工和协调方式,进而决定了其内部管理模式、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运行态势。当前我国大学院系层面中间线的单向化、技术结构的空心化、支持结构职能的失当以及某些协调手段的错位,是导致行政权力泛化的重要原因。大学"去行政化"可从完善大学分工结构,匹配组织协调手段与大学功能结构,构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协调平台入手,推动治理结构的优化和提高管理成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万力维  周川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马培培  
自2012年以来,慕课和以edX为代表的慕课平台受到世界精英大学的追捧。同时,也有许多人对此提出质疑,其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精英大学能否降低失控的校园教育成本;大学教师能否利用网络课程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学生通过了慕课课程认证是否等同于经历了传统校园的学习。面对争议,精英大学需要冷静地思考如何坚守传统精英教育的核心特质,同时也要大胆地思考如何超越在线教育与在校教育间的界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启鹏  刘泽琳  陈丽珍  
当前,教育大数据正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对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成人教育也是如此。然而,审视全球发展态势,成人教育数据却存在严重弱化的境遇,我国也不例外。这种数据弱化与我国成人教育各个利益相关者功能的弱化无不相关:公共部门之间缺乏标准影响了数据的统一性,公私机构之间缺乏合作影响了数据的完善性,专业工作者的缺乏影响了数据的精确性,相关部门、研究者和实践者的使用意识差削弱了数据的有用性。为此,我们必须通过构建基于标准化的成人教育共享数据平台、构筑基于多元协同的成人教育数据治理体系、提升基于专业团队建设的成人教育数据的精准性、强化基于利益相关者深入应用的成人教育数据的有用性等途径,以充分激发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功能,实现成人教育数据治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孙芳  王为正  
学生是现代大学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他们对于分享治理权力存在必然的要求。法国学者阿尔都塞在20世纪60年代就认识到这一点。他在"劳动分工"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学生权力阈限"的主张。该主张既为学生权力的存在提供了合理支撑,也较好地明晰了其运行边界。但在现代大学治理过程中,他的这一主张遭到"误读",导致了学生权力在制度上缺失和在实践中参与性虚置的问题。要想破解上述问题,一方面须完善大学治理的制度,增强学生权力的合法性,另一方面须通过"询唤"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搭建共治平台来提升学生权力在实践中参与的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