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26)
2023(9099)
2022(7685)
2021(7206)
2020(6074)
2019(13882)
2018(13349)
2017(26271)
2016(13433)
2015(14795)
2014(14190)
2013(13627)
2012(11897)
2011(10367)
2010(9601)
2009(8250)
2008(7547)
2007(5871)
2006(4508)
2005(3389)
作者
(32928)
(27965)
(27708)
(26227)
(17476)
(13253)
(12451)
(10977)
(10540)
(9365)
(9363)
(9271)
(8590)
(8426)
(8353)
(8164)
(8163)
(8117)
(7920)
(7841)
(6612)
(6420)
(6410)
(6345)
(6284)
(6124)
(5896)
(5636)
(5495)
(5485)
学科
(53937)
经济(53872)
管理(42512)
(39771)
(33892)
企业(33892)
方法(30751)
数学(27871)
数学方法(27530)
(15201)
(13372)
中国(11853)
业经(11568)
(10315)
财务(10284)
财务管理(10265)
企业财务(9804)
(9702)
贸易(9699)
(9467)
农业(9056)
技术(8937)
地方(8488)
环境(8380)
(8162)
(8062)
(8051)
(7932)
理论(7825)
人事(6881)
机构
大学(177751)
学院(177362)
管理(78551)
(76654)
经济(75519)
理学(70824)
理学院(70223)
管理学(69142)
管理学院(68815)
研究(48226)
中国(35650)
(33707)
(33076)
财经(29039)
科学(27566)
(26887)
经济学(24916)
业大(24683)
中心(24665)
经济学院(22890)
(22606)
财经大学(22430)
(22325)
商学(21616)
商学院(21409)
经济管理(21072)
(21052)
师范(20839)
(19939)
北京(18900)
基金
项目(137101)
科学(112219)
基金(105470)
研究(100012)
(90986)
国家(90260)
科学基金(81180)
社会(68463)
社会科(65257)
社会科学(65244)
基金项目(57024)
自然(52771)
自然科(51750)
自然科学(51738)
(51529)
自然科学基金(50843)
教育(46767)
(43520)
资助(41178)
编号(38868)
(31902)
重点(30112)
国家社会(29816)
(29765)
教育部(28742)
成果(28715)
人文(28467)
(28083)
创新(27763)
科研(27053)
期刊
(67513)
经济(67513)
研究(43603)
管理(27380)
(26327)
科学(23469)
学报(23426)
中国(23403)
大学(19428)
(18553)
学学(18526)
技术(15601)
财经(14066)
教育(13117)
农业(12957)
业经(12173)
(12165)
金融(12165)
(12106)
经济研究(11892)
问题(9308)
商业(8393)
技术经济(8330)
理论(8247)
财会(8128)
统计(8065)
(7889)
科技(7847)
(7645)
实践(7511)
共检索到223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邵剑兵  李威  
在公司治理框架下,经理有动机且可以利用所掌握的权力对其报酬水平施加影响。由于败德行为成本的约束,领导权理论认为经理并不会公然地采取操纵行为,而是将某些操纵报酬行为隐藏起来。从败德行为成本视角出发,本文对经理隐藏行为的具体模式与内在动因进行分析,以厘清当前在经理报酬领域中存在的一些困惑之处,以期为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特别是经理报酬决定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邵剑兵  高闯  刘宇  薛慧  
经理领导权始终是公司治理领域研究的重点。由于败德行为成本的约束作用,经理在运用领导权影响其报酬的过程中实际上包含着隐藏行为。在不同败德行为成本水平下,经理隐藏行为对不同领导权变量与经理报酬之间相关关系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选取了1998年至2008年期间中国上市公司中3241个样本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两职合一并没有使经理获得较多的报酬租金;盈余管理则相反;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在低败德行为成本下可以令经理获得较多的报酬租金。另外,为了更隐蔽地获得报酬租金,经理会根据情境不同在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比例以及盈余管理之间进行策略选择。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欢  安立仁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框架,结合动机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心理占有理论等构建知识隐藏行为形成机制拓展模型。研究发现:(1)知识隐藏态度受到心理距离、结果期望的影响,知识隐藏主观规范受到组织网络结构中网络惯例的影响,知识隐藏感知行为控制受到知识权力、知识心理所有权的影响;(2)知识隐藏意愿受到知识隐藏行为态度、知识隐藏主观规范、知识隐藏感知行为控制以及过去行为的影响,知识隐藏意愿与知识隐藏感知行为控制可预测知识隐藏行为的发生;(3)创新氛围、双元领导和大五人格在知识隐藏意愿与知识隐藏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上述拓展模型的构建有助于提升TPB的解释度并扩大适用范围,深入了解员工知识隐藏行为背后的行为逻辑,对于减少知识隐藏行为、促进知识流动、制定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欢  安立仁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框架,结合动机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心理占有理论等构建知识隐藏行为形成机制拓展模型。研究发现:(1)知识隐藏态度受到心理距离、结果期望的影响,知识隐藏主观规范受到组织网络结构中网络惯例的影响,知识隐藏感知行为控制受到知识权力、知识心理所有权的影响;(2)知识隐藏意愿受到知识隐藏行为态度、知识隐藏主观规范、知识隐藏感知行为控制以及过去行为的影响,知识隐藏意愿与知识隐藏感知行为控制可预测知识隐藏行为的发生;(3)创新氛围、双元领导和大五人格在知识隐藏意愿与知识隐藏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上述拓展模型的构建有助于提升TPB的解释度并扩大适用范围,深入了解员工知识隐藏行为背后的行为逻辑,对于减少知识隐藏行为、促进知识流动、制定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光迪   黄鸣鹏   崔敏  
现有关于员工工作绩效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忽视了高工作绩效对员工自身行为的潜在负面影响。因此,本研究从员工视角出发,基于自我知觉理论,探讨员工工作绩效是否、如何以及何时会对员工自身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并通过一项情景操纵实验和一项多时点、多来源的问卷调查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员工工作绩效正向影响员工资质过剩感,进而导致员工出现知识隐藏行为,并且在领导谦卑程度高时,这一影响更强。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申明浩  宋剑波  
本文在信息不对称和经理人有限理性的背景下,以经理人风险厌恶及报酬与其相对业绩相关性为假设前提,基于经理人安全理性原则,构造了一个二元经理人的羊群行为模型,证明了经理人决策过程的相互影响关系,以及经理人为谋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不得不考虑竞争对手的行为选择;并将模型扩展到n个经理人,进一步发现了经理人羊群行为发生的内在经济逻辑。文章贡献在于用模型化方法证明了经理人经营决策羊群行为的存在性,且羊群行为的显著程度与经理人的报酬结构(收入系数和股权比例等)相关。对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也支持这一结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牛建波  
CEO报酬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支持代理理论的学者主张CEO报酬应该与公司业绩紧密相联系,但是实证研究并未为此提供证据。本文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分析了基于绩效的CEO报酬安排对CEO激励的消极影响,提供了一个理解CEO报酬激励制度设计的崭新视角。这有利于我们形成报酬激励制度的科学态度,也为我国企业正在逐渐深入的薪酬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培旭  王晓灵  李泽  
文章基于道德推脱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构建了上司辱虐管理影响下属知识隐藏行为的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对来自广西15家制造企业的256份有效样本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辱虐管理显著正向影响知识隐藏行为,道德推脱完全中介辱虐管理和知识隐藏行为间关系,上下属关系反向调节辱虐管理和道德推脱间关系以及道德推脱的中介效应。具体而言,上下属关系质量越高,辱虐管理和道德推脱之间的正向联系就越弱,同时,道德推脱的中介效应也越弱。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宝生  张庆普  
知识型组织成员的知识隐藏行为会破坏成员心理契约,给成员合作造成障碍,最终影响组织绩效。对成员知识隐藏行为的前因进行研究,可以有效预防或减少这一现象发生。以扎根理论为主导工具进行研究得出,知识型组织成员隐藏知识的前因是成员主体(内生性因素)、知识和任务客体(调节性因素)、互动媒介(中介性因素)、组织环境(外部性因素)4个维度交互作用的结果,通过深入分析,提出防御对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蔡吉甫  
当公司存在自由现金流量时,中国上市公司倾向于过度投资,不过自由现金流量与过度投资的关系会因公司的成长机会高低和持有的自由现金流量的多少而有所不同,从而表现出一定的区间效应。其中,代理问题最严重的高自由现金流量、低成长机会的公司过度投资倾向明显大于其他类型的公司。从对公司过度投资的动因检验来看,高自由现金流量的公司的过度投资与经理报酬显著正相关,显示出此类公司过度投资的动机很大程度上在于提高经理报酬,因而表现出很强的机会主义行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夏靓   陈毅文  
基于双过程模型理论,构建有调节的双中介模型来探究其对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运用层级回归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合规任务经由工作疏离感和工作愤怒对知识隐藏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当工作愤怒和工作疏离感同时作为中介变量进行分析时,工作愤怒的中介作用比工作疏离感的中介作用更强。量子型领导负向调节不合规任务与工作疏离感和工作愤怒之间的关系,且发挥有调节的中介作用,即当量子型领导力更高时,上述关系更弱;反之更强。以上结果对于扩充工作压力源作为知识隐藏的前因机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夏靓   陈毅文  
基于双过程模型理论,构建有调节的双中介模型来探究其对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运用层级回归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合规任务经由工作疏离感和工作愤怒对知识隐藏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当工作愤怒和工作疏离感同时作为中介变量进行分析时,工作愤怒的中介作用比工作疏离感的中介作用更强。量子型领导负向调节不合规任务与工作疏离感和工作愤怒之间的关系,且发挥有调节的中介作用,即当量子型领导力更高时,上述关系更弱;反之更强。以上结果对于扩充工作压力源作为知识隐藏的前因机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志锋  陈瑜阳  
本文基于媒体作为一种信息传播中介与供应链信息传递的理论基础,考察了媒体对客户的关注如何溢出影响至供应商的坏消息隐藏行为。研究发现:媒体对客户的关注度越高,供应商隐藏的坏消息越少,并且当供应商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分析师跟踪人数越多、存在卖空压力时,媒体对客户的关注越能显著抑制供应商隐藏坏消息。机制分析表明,媒体对客户的关注主要抑制了供应商通过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隐藏坏消息,而基于应计算盈余管理的中介效应不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首先,媒体对客户的关注度越高,供应商被投资者检索次数越多;其次,媒体对客户的关注与对供应商的关注之间存在补充效应;最后,媒体对客户的关注度越高,供应商的盈余反应系数越大。这些结果共同表明投资者确实会利用媒体报道提供的客户信息,并且客户信息与供应商信息之间具有相互补充验证的效果,使得供应商难以通过操纵盈余的方式隐藏坏消息。本研究对于理解媒体在资本市场上的作用边界,以及投资者如何利用供应链信息防范企业隐藏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健希  刘军  
自知识隐藏行为概念提出以来,它就作为一个有别于知识分享、知识囤积的构念,得到了学界关注。通过文献回顾,文章评述了学界对该行为的影响因素、作用路径和影响效果所展开的具体研究。在文献评述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后续研究应从多元体对象的扩展、概念内涵的完善、知识型组织的关注和行为动态过程等方面加以探索。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何亦名  姜荣萍  
组织中普遍存在知识隐藏行为,这妨碍了员工之间的合作,影响了新知识与新思想的传递与开发。知识隐藏行为理论扩宽了对知识转移问题的理解,成为组织行为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对提升组织的知识管理能力、推动创新行为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知识隐藏的内涵及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阐述了知识隐藏行为产生的理论基础,对知识隐藏行为的测量与实证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进而对本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