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28)
- 2023(20350)
- 2022(17401)
- 2021(16358)
- 2020(13847)
- 2019(31400)
- 2018(30834)
- 2017(58635)
- 2016(31899)
- 2015(35853)
- 2014(34999)
- 2013(34359)
- 2012(31376)
- 2011(28255)
- 2010(27905)
- 2009(25764)
- 2008(25206)
- 2007(21798)
- 2006(18882)
- 2005(16491)
- 学科
- 济(121674)
- 经济(121508)
- 管理(94194)
- 业(88783)
- 企(75145)
- 企业(75145)
- 方法(56608)
- 数学(48679)
- 数学方法(48062)
- 中国(35351)
- 财(33870)
- 农(32843)
- 业经(28519)
- 制(26322)
- 学(26267)
- 贸(24058)
- 贸易(24043)
- 易(23431)
- 技术(22640)
- 地方(22050)
- 农业(21704)
- 务(20923)
- 财务(20845)
- 财务管理(20802)
- 理论(20731)
- 银(20227)
- 银行(20157)
- 企业财务(19719)
- 和(19611)
- 行(19231)
- 机构
- 大学(446654)
- 学院(443132)
- 济(178888)
- 经济(175298)
- 管理(173045)
- 研究(150788)
- 理学(150562)
- 理学院(148862)
- 管理学(146166)
- 管理学院(145363)
- 中国(112721)
- 京(94827)
- 科学(93520)
- 财(82375)
- 农(75090)
- 所(74973)
- 研究所(68703)
- 业大(68615)
- 中心(68038)
- 财经(66088)
- 江(63314)
- 经(60364)
- 北京(59623)
- 农业(59169)
- 范(57337)
- 师范(56680)
- 院(54727)
- 经济学(54726)
- 州(50655)
- 财经大学(49402)
- 基金
- 项目(309133)
- 科学(243156)
- 基金(225510)
- 研究(222121)
- 家(198818)
- 国家(197173)
- 科学基金(168645)
- 社会(141803)
- 社会科(134447)
- 社会科学(134415)
- 省(119394)
- 基金项目(119182)
- 自然(110309)
- 自然科(107791)
- 自然科学(107759)
- 自然科学基金(105854)
- 教育(102371)
- 划(101481)
- 资助(92235)
- 编号(88381)
- 成果(71418)
- 重点(69647)
- 部(68338)
- 创(66725)
- 发(65132)
- 创新(61927)
- 课题(61222)
- 科研(59347)
- 国家社会(59137)
- 教育部(58622)
- 期刊
- 济(189326)
- 经济(189326)
- 研究(128694)
- 中国(86126)
- 学报(75849)
- 科学(67878)
- 农(67807)
- 管理(64463)
- 财(63552)
- 大学(57771)
- 学学(54555)
- 教育(49151)
- 农业(46442)
- 技术(37316)
- 融(36828)
- 金融(36828)
- 财经(32584)
- 经济研究(31398)
- 业经(30292)
- 经(28011)
- 业(25335)
- 问题(24529)
- 科技(22821)
- 版(22341)
- 图书(21171)
- 技术经济(20535)
- 贸(20196)
- 理论(19633)
- 业大(19535)
- 现代(18764)
共检索到643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弘钰 于佳利
如何有效地激发并管理越轨创新以帮助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基于动机、效能等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越轨创新产生的原因。本研究立足于中国情境,试图回答“权力感如何影响越轨创新”这一关键问题。基于310名员工的问卷调查法与100名学生的情景实验法,研究发现,个体权力感对越轨创新具有积极影响,且心理可得性在两者关系间起中介作用;组织创新氛围对权力感与越轨创新的关系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即组织创新氛围越强,这种正向关系越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龙均 龙静 柳汝泓 万文海
员工通过越轨创新带来的拓荒式创新成果在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上起到重要作用。目前文献还未从动机视角研究越轨创新行为的形成机制,因此本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整合了员工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安全感这一组认知要素,并从动机视角引入绩效趋近目标导向作为中介,探讨其对越轨创新行为的影响。来自53家科技型企业的468份三时间节点的员工数据表明: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安全感对员工越轨创新行为有促进作用;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安全感的双高组合比双低组合更容易驱动越轨创新行为;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安全感的一致性组合比不一致性组合更容易驱动越轨创新行为;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安全感的高低组合比低高组合更容易驱动越轨创新行为;员工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安全感主要通过形成绩效趋近目标导向进而影响越轨创新行为;差错管理氛围能正向调节绩效趋近目标导向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在越轨创新行为形成机制的研究上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企业如何驱动员工越轨创新行为提供了实践指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弘钰 邹纯龙
文章结合中国组织文化情境,从心理权利的视角分析上下级关系与越轨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并引入权力距离,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根据428份有效问卷数据,利用Spss和Mplus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上下级关系对越轨创新行为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心理权利在员工与领导上下级关系和越轨创新行为倾向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权力距离不仅正向调节了上下级关系与心理权利之间的关系,而且还正向调节了上下级关系—心理权利—员工越轨创新行为这一中介机制。
关键词:
上下级关系 越轨创新 影响机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弘钰 赵迪
基于职业建构理论,通过对273名员工的两阶段问卷调查,探究多变型职业取向对越轨创新行为的作用路径与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员工多变型职业取向正向影响越轨创新行为,职业适应能力在多变型职业取向与越轨创新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就业能力感知负向调节职业适应能力与越轨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并调节多变型职业取向通过职业适应能力影响越轨创新行为的中介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朱永跃 宋锐
员工越轨创新是组织创新的重要源泉,对个体和组织资源供给有着较高要求,而现有研究缺乏从员工个体资源视角关注越轨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结合越轨创新行为的隐蔽性、风险性和主动性特征,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主动动机模型,以和谐式激情、建设性责任知觉为中介变量,以教练型领导为调节变量,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职场精神力对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以72个团队397名团队成员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和Amos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职场精神力正向影响员工越轨创新行为;和谐式激情与建设性责任知觉在职场精神力与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教练型领导在职场精神力、和谐式激情、建设性责任知觉与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且调节效应依次递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朝晖 段海霞
个体的技能、知识和经验是促进员工创新的重要因素。然而,研究显示,大量的员工感知其资质水平超过了职位的正式要求,因而资质过剩的现象引起了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关注。基于悖论视角,本文探讨资质过剩感对员工越轨创新的非线性影响机制。以287名高技术企业的员工为分析对象,研究结果表明:(1)资质过剩感与员工悖论思维之间存在U型关系。(2)悖论思维在资质过剩感与员工越轨创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3)矛盾体验调节资质过剩感与悖论思维之间的U型关系,相比矛盾体验较弱的个体而言,当个体矛盾体验较强时,资质过剩感与悖论思维的负向关系和正向关系更强。(4)矛盾体验调节资质过剩感通过悖论思维影响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间接效应。研究结果丰富了资质过剩感对员工行为影响的非线性机制。本研究强调企业管理者要培养个体的悖论思维,引导员工在人-职位不匹配时,有效整合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间的张力。
关键词:
资质过剩感 悖论思维 矛盾体验 越轨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弘钰 于佳利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分析组织创新氛围、个人—组织匹配以及创新自我效能感对越轨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组织创新氛围正向影响员工越轨创新行为,而创新自我效能感在两者之间起中介作用。个人—组织匹配不仅正向调节组织创新氛围与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还进一步调节了组织创新氛围通过创新自我效能感影响越轨创新行为的间接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晓琴
以资源保存理论和情感事件理论为基础,将情绪耗竭作为非伦理领导和员工职场创新越轨行为的中介变量,将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作为调节变量,提出一个中介调节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非伦理领导正向影响员工情绪耗竭,并通过其中介作用对职场创新越轨行为产生影响;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会调节情绪耗竭与职场创新越轨行为的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慧军 焦昕婷 门贺
随着员工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增加,个性化工作协议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一种有效工具。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文章探讨个性化工作协议促发员工越轨创新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验证反馈寻求行为的中介作用以及上下级关系在该机制中的调节作用。通过373份样本数据的验证,结果发现:个性化工作协议对员工越轨创新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反馈寻求行为在个性化工作协议和员工越轨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上下级关系能够强化个性化工作协议通过反馈寻求行为影响员工越轨创新的间接效应。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个性化工作协议的理论研究视角,更为组织充分发挥个性化工作协议的有效性提供了实践指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晓琴
以资源保存理论和情感事件理论为基础,将情绪耗竭作为非伦理领导和员工职场创新越轨行为的中介变量,将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作为调节变量,提出一个中介调节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非伦理领导正向影响员工情绪耗竭,并通过其中介作用对职场创新越轨行为产生影响;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会调节情绪耗竭与职场创新越轨行为的关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弘钰 于佳利
如何充分利用顾客参与激发员工创新性表现尚未得到很好的解答。基于压力认知评价理论,构建顾客参与影响员工越轨创新的中介调节模型,采用476份员工问卷研究发现,员工亲社会动机、组织支持感能够增强顾客参与对创新过程投入的积极作用,当亲社会动机和组织支持感都处于高水平时,顾客参与对创新过程投入的正向影响最大;创新过程投入正向影响员工越轨创新,亲社会动机、组织支持感和顾客参与的交互作用通过创新过程投入正向影响越轨创新。研究有助于丰富顾客参与和越轨创新的理论研究,并为企业实践者把握顾客参与、提升员工创新活力提供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云超 屠兴勇
越轨创新对员工个体价值实现和企业创新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如何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触发员工越轨创新,亟待学界给出建设性意见。基于工作特征理论和期望价值理论,构建一个总效应调节模型,旨在解释感知工作复杂性对知识型员工越轨创新的影响效果、内在机制和情境约束条件。运用受约束的非线性模型对318份员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感知工作复杂性对知识型员工越轨创新存在正向影响作用,自我反思在工作复杂性与越轨创新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自我创新期待在工作复杂性对知识型员工越轨创新的整个影响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利娟
异质性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内生性来源,是租金创立的基础。文章基于异质性视角对本土企业的决策创新机制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本土企业优化生产组织效率和创新管理决策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企业管理 异质性 决策机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朝晖
传统的研究多关注资质过剩感的积极面和阴暗面。然而,在现实情境中员工也可能表现出亦正亦邪的越轨创新行为。基于悖论理论,构建了资质过剩感与员工越轨创新关系的理论模型,揭示员工的冲突体验和悖论思维所起的不同中介效应。基于287份员工实证调研数据的分析表明,资质过剩感会提高员工在工作场所的冲突体验,而冲突体验进一步提升个体的悖论思维;员工的悖论思维促进越轨创新行为;冲突体验和悖论思维在资质过剩感与越轨创新之间发挥了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员工正确应对因资质过剩而产生的情绪矛盾或认知矛盾,提升悖论思维来发挥个体的创新潜力。
关键词:
资质过剩感 冲突体验 悖论思维 越轨创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苏敬勤 张雁鸣 林菁菁
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企业倾向于引入西方的管理理论或实践模式来实现自身的管理创新,却在操作中出现了各种问题。本文关注文化冲突对引进型管理创新的影响,以大连华立集团引入中国传统儒家管理思想(简称儒家管理思想,下同)和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简称管理理论,下同)进行管理创新的过程为研究样本,运用探索性案例分析方法,从文化双融的视角探讨企业如何在同时引入儒家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过程中实现管理创新的问题。研究发现:(1)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管理思想应该作为中国本土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中含有丰富的管理思想,企
关键词:
本土企业 管理创新 冲突 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