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5)
- 2023(1714)
- 2022(1515)
- 2021(1503)
- 2020(1337)
- 2019(3202)
- 2018(3003)
- 2017(5856)
- 2016(3282)
- 2015(3634)
- 2014(3788)
- 2013(3732)
- 2012(3318)
- 2011(2820)
- 2010(2911)
- 2009(2740)
- 2008(3272)
- 2007(2819)
- 2006(2355)
- 2005(2197)
- 学科
- 管理(14969)
- 业(10568)
- 财(10263)
- 企(10100)
- 企业(10100)
- 济(9355)
- 经济(9312)
- 务(6497)
- 财务(6494)
- 财务管理(6473)
- 企业财务(5993)
- 家(5983)
- 国家(5916)
- 会计(3937)
- 方法(3860)
- 财政(3698)
- 国家机关(3566)
- 机关(3566)
- 政(3196)
- 数学(3088)
- 数学方法(3062)
- 学(3030)
- 工作(2939)
- 人事(2892)
- 人事管理(2892)
- 制(2702)
- 中国(2579)
- 出(2491)
- 机关工作(2270)
- 与人(2194)
- 机构
- 学院(42192)
- 大学(41313)
- 管理(17064)
- 济(16210)
- 经济(15817)
- 财(15560)
- 理学(14525)
- 理学院(14397)
- 管理学(14313)
- 管理学院(14220)
- 研究(11400)
- 财经(10442)
- 中国(10415)
- 会计(9624)
- 经(9360)
- 京(8379)
- 财经大学(7536)
- 江(6970)
- 所(5826)
- 中心(5820)
- 科学(5485)
- 会计学(5304)
- 州(5215)
- 商学(5175)
- 北京(5154)
- 商学院(5138)
- 经济学(4974)
- 会计学院(4945)
- 学会(4930)
- 经济学院(4472)
共检索到69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章贵桥 潘俊
本文以2011年国务院各部委陆续公布的"三公经费"为切入点,阐述了公共利益与政治治理、理性经纪人与权力寻租、权力寻租与隐性福利以及有效的政府会计报告之间的关联,探寻了其中的机理,以期为我国政府会计报告改革提供些许方法和思维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当不少工薪阶层抱怨收入跑不赢CPI时,中国楼市、车市却持续火爆;当统计显示中国员工平均工资水平不及世界一半时,中国人却已悄然"领衔"世界最大奢侈品消费群体。矛盾的背后是什么?在"隐性收入大揭秘"网络调查中,网民晒出的"灰色收入"、"黑色收入"让人咋舌,是它们将居民收入的差距越拉越大?"一元钱能吃什么?"这个曾在网上发起的一项调查,有人却给出了意外的答案:"某单位食堂一顿丰盛的午餐"。"一元午餐"引起热议,随即也揭开了中国式庞大"隐性福利"的一角。在中国,福利作为货币工资特殊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董少林
政府技术采购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工具,能够极大地推动技术创新。基于经济人动机,政府技术采购领域不可避免地存在权力租金交易。借助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政府技术采购的权力寻租模型。权力寻租可能带来种种社会危害,如破坏社会的生产力水平、降低公众的福利水平、导致科研单位的X-低效率。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政府技术采购领域中权力寻租的规模和概率,有必要明确政府管理部门的角色定位、建立租金的消散机制、实行高薪养廉与预防寻租相结合的机制、完善对权力寻租行为的监督机制和加大对租金交易的惩罚力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向达
寻租理论一直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领域。它既与公共选择学派分不开,又与传统政治经济理论相区别。公共选择学派的观点和现实生活中政府的寻租行为使得人们对政府的作用及其越来越多的限制个人行为的偏好产生极不信任的态度。通过对政府寻租、寻租的社会变革以及寻租产生的根源的分析,可以发现,用制度创新来抑制寻租将会更加灵活和多样化,也更加有效。
关键词:
政府寻租 寻租行为 国家公共权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俊 曹向
采用深交所信息考评结果作为信息披露质量的代理变量,考量政府补贴的寻租行为及其有效性。实证显示,信息披露质量较低的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更多,但政府补贴无益于企业绩效和社会绩效的提高,从而支持了企业寻租假设。结果表明,信息透明度的提高有助于政府补贴资金的有效配置,提高社会整体福利。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胡志华 吴松华
将寻租理论与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相结合,以进一步完善政府自身监督机制为目标,从公共寻租行为的危害性、经济责任审计对遏制权力寻租腐败的作用以及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更好地促进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有效预防寻租腐败行为的产生。
关键词:
寻租 腐败 经济责任审计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许百军
寻租理论揭示了在政府干预经济的情况下,人们非生产性追求经济利益行为的危害及其表现,为对权力的监督与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方法论依据。寻租的本质是权钱交易,是官僚主义者向市场机会行为者、甚至少数利益集团盗卖政府“政策”的行为,从而使政府调节经济的杠杆偏离甚至脱离资源配置效率的轨道。强化政府审计监督,提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功能,既是对权力监督的权益之举,也是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根本制度保证。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毕记满 杨成文
政府是一个公共主体,其职能是化解公共风险,维护公共利益。在我国的预算会计中,隐性债务并未完全得到披露,隐匿着巨大的财政风险。政府会计要提供有用的信息,必须对隐性债务进行核算、披露。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淑颖
本文利用现代企业风险控制的基本原理,对中国国有大型企业普遍存在的"隐性福利"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大型国企隐性福利的形成既受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法治等外在因素的制约,也受各种内在因素的影响。作为方法论选择,本文认为建立合理的风险审计模型,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风险审计的自觉性和可行性,加强政府对企业的宏观治理,当是避免国企隐性福利滋生的首要选择。
关键词:
国企 隐性福利 约束机制研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逯进
激励与监督机制缺失是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由此不但容易模糊政府之间的权力边界,造成上下级政府间垂直监督的缺位,而且也会对民主监督功能的发挥产生抑制,从而诱发政府官员的权力腐败以及社会福利的损失。基于这一逻辑关系,文章在引入寻租因素后,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分析框架,从公共品供给视角讨论了委托代理、政府寻租与社会福利三者之间的关系,借此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官员权力腐败的成因、过程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做出了系统的解释。
关键词:
公共品 委托代理 寻租 腐败 社会福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余明桂 回雅甫 潘红波
本文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与地方政府建立政治联系的企业是否能够比无政治联系的企业获得更多的财政补贴。结果发现,与地方政府建立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确实能够获得更多的财政补贴;而且,在制度环境越差的地区,政治联系的这种补贴获取效应越强。进一步的检验发现,与地方政府建立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获得的财政补贴与企业绩效及社会绩效负相关,而无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获得的财政补贴与企业绩效及社会绩效正相关。本文的研究结果支持民营企业建立政治联系的寻租假设,即民营企业通过与地方政府建立政治联系来俘获掌握着财政补贴支配权的地方政府官员,进而得到更多的财政补贴收入;在制度约束弱的地区,这种寻租行为更加盛行。就地方政...
关键词:
政治联系 财政补贴 寻租 政府俘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廖成林 王璐
在公用事业政府管制中,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产量隐性现象使传统Baron-Myerson机制的有效性受到质疑。本文在原机制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新模型,并分析了产量隐性对该机制有效性的影响,进一步在管制者估计的需求大于或小于真实需求两种情况下对企业上报成本参数的行为进行了讨论,然后用研究结果解释了现阶段政府管制无效的现象,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颜敏 李现宗 张永国
本文借鉴公共选择理论,在总结会计寻租已有研究及实际表现的基础上,对会计寻租的内涵进行了深刻的描述和分析。从会计准则制定者角度,对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出现的两种会计寻租行为——国内会计寻租和国际会计寻租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剖析。文章最后指出本文的局限性在于没有将管理会计系统纳入进来一并分析,因而研究结论只适用于财务会计理论。
关键词:
会计寻租 会计准则 国际化 原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蔡琛
政府预算过程中超额预算资金配给和自由裁量权的存在,诱发了预算管理中的"设租"与"寻租"活动。预算管理寻租行为具有合法性、寻租成本最大化以及租金难以耗散等主要特征。通过引入"委员会决策机制",构建利益相关主体共同治理的预算管理模式,约束预算资金供求双方的行为,将会有效地治理预算管理中的"寻租"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静 宋玉
本文以中国A股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寻租对政府补助的影响和政府补助对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有寻租行为的上市公司获得政府补助金额更大,总体来看政府补助对公司成长性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异常的政府补助对公司成长性没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还表明,政府补助和上市公司扭亏有一定的关系,上市公司会利用政府补助进行盈余管理,实现其扭亏为盈的目的。本文认为,寻租和盈余管理是巨额政府补助难以推动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原因。
关键词:
寻租 政府补助 公司成长性 盈余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