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54)
- 2023(12266)
- 2022(9814)
- 2021(8743)
- 2020(6975)
- 2019(15561)
- 2018(15281)
- 2017(28874)
- 2016(15614)
- 2015(17730)
- 2014(17977)
- 2013(17457)
- 2012(16584)
- 2011(15381)
- 2010(15695)
- 2009(14779)
- 2008(14486)
- 2007(13247)
- 2006(12480)
- 2005(12110)
- 学科
- 济(89154)
- 经济(89049)
- 管理(41640)
- 业(39960)
- 企(30261)
- 企业(30261)
- 中国(27636)
- 地方(26650)
- 方法(23697)
- 农(22331)
- 业经(20126)
- 数学(19858)
- 数学方法(19721)
- 学(18161)
- 制(16195)
- 地方经济(15893)
- 财(15879)
- 农业(15419)
- 融(14737)
- 金融(14736)
- 发(14409)
- 银(14088)
- 银行(14068)
- 行(13734)
- 体(11817)
- 环境(11697)
- 贸(11148)
- 贸易(11134)
- 理论(11102)
- 产业(11060)
- 机构
- 大学(234889)
- 学院(234713)
- 济(106854)
- 经济(104724)
- 研究(90844)
- 管理(81886)
- 中国(69451)
- 理学(67889)
- 理学院(67034)
- 管理学(65981)
- 管理学院(65529)
- 科学(52098)
- 京(51102)
- 财(49663)
- 所(46550)
- 研究所(41563)
- 中心(39636)
- 江(38193)
- 农(38077)
- 财经(37817)
- 经济学(34572)
- 经(34107)
- 范(34072)
- 师范(33769)
- 北京(33357)
- 院(32277)
- 经济学院(30597)
- 州(30352)
- 业大(30308)
- 农业(28935)
- 基金
- 项目(143221)
- 科学(112596)
- 研究(108440)
- 基金(102196)
- 家(88284)
- 国家(87472)
- 科学基金(73952)
- 社会(72117)
- 社会科(68161)
- 社会科学(68149)
- 省(55924)
- 基金项目(52620)
- 教育(48709)
- 划(46461)
- 编号(43230)
- 自然(42915)
- 自然科(41829)
- 自然科学(41819)
- 资助(41094)
- 自然科学基金(41089)
- 发(37493)
- 成果(37186)
- 重点(32978)
- 课题(31778)
- 部(31358)
- 发展(30879)
- 国家社会(30442)
- 展(30377)
- 创(28968)
- 性(27726)
- 期刊
- 济(138775)
- 经济(138775)
- 研究(81792)
- 中国(56234)
- 农(38038)
- 财(37431)
- 学报(34916)
- 管理(33760)
- 科学(33377)
- 教育(28638)
- 融(28072)
- 金融(28072)
- 大学(27240)
- 农业(25397)
- 学学(25321)
- 经济研究(22725)
- 业经(21552)
- 财经(20688)
- 技术(20563)
- 经(18025)
- 问题(17956)
- 世界(13246)
- 贸(12919)
- 业(12861)
- 技术经济(12676)
- 国际(12043)
- 经济问题(11516)
- 现代(11337)
- 商业(11230)
- 图书(11054)
共检索到389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卢有朋 张衔春 岳文泽 黄亚平
文章从权力、资本与空间互动的视角审视中国城市增长主义下的空间增长逻辑,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提供理论认知与实践建议。研究发现:(1)央地间的用途管制冲突、市辖区间的经济发展机会争夺造成规划增量空间大规模碎片状分散;(2)资本再地域化的空间需求与城镇开发边界的空间供给错配,资本避险引发空间治理危机;(3)城镇开发边界通过尺度上移、尺度外移的方式实现资本积累的尺度修复。文章从政治经济学视角理解城市空间增长内在逻辑与城镇开发边界的内涵,对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邵传林 窦维国
金融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在于消除行政权力对商业银行的不当干预和过度管制,这不仅有助于提高金融业的运作效率,还有助于化解多年来累积的金融风险。本文基于中国省级层面的数据并运用动态面板模型系统考察了金融市场化进程中的制度性阻碍因素。实证研究表明,政府规模过大、国有经济占比偏高、官员腐败等制度性因素导致了中国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地区差异性。
关键词:
金融市场化 地方政府 国有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肖丕楚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一些国家出现了资不抵债的情况,濒临破产的边缘。对于"国家破产"原因的解释众多,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揭示这些濒临破产国家背后的同质性原因和实质,即物质产品的缺乏与产业"空心化",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家破产 物质产品 产业“空心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柏杰 何炼成
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我国房价高涨的原因及治理对策。我国房价高涨虽然全国层面看泡沫不大,但京津沪等发达城市泡沫严重。房价高涨乃至形成泡沫的根源在于地租过高,直接原因是房地产业的行业利润过高吸引了社会资本的过度集中,资本虚拟化和银行的信贷支持则成为其加速器。房价高涨会产生严重的民生问题,泡沫破灭又会对实体经济带来灾难,因此降低地租和有比例实现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均衡发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肖述剑 牛宇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资本与权力是合一的。马克思的资本权力批判是独特的,他既以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原则展开对资本权力问题的宏观解释,又利用政治经济学批判完成了对资本权力问题的微观呈现。马克思在其文稿中展开了对资本权力的全面批判,通过对劳动力问题的分析完成了对资本权力的前提性追问与解答,通过对资本本质的分析确认了资本权力所蕴含着的"物权"和"关系权"维度,通过对私有制度的分析直接揭露了资本权力的"私权"本质,通过对资本权力行使的分析确证了它的非暴力性、主体性、扩张性和计算理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辩证分析了资本权力的社会历史效应。在全面展现资本权力的同时,马克思还探寻了资本权力的积极扬弃之道,即需要借助资本的力量、以无产者为主体和制定科学的方案来完成这一任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陶廷昌 顾钰民
如何解释、理解作为文本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是使之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前提。把文本与意义之间的内在关系视作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键聚焦点,是因为其存在着丰富的历史依据、实践依据以及客观依据,这些依据为科学解释、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可能性与必然性。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理解主体的中国共产党在解释、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处理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前见”或者说“前理解”的地基上,开辟了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解视域。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为理解主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度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践型解释、改革型解释以及辩证型解释。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守英 颜嘉楠
研究目的:从土地权利与社会秩序的关系视角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土地制度变革提供政治经济学解释。研究方法:基于文献和政策梳理的制度变迁研究。研究结果:(1)中国共产党以土地革命发动农民群体,打破以精英结盟维稳为主导逻辑的社会秩序,使中国社会进入国家与社会一体化的整体体制秩序;(2)在整体体制秩序中,国家构建自上而下渗透与统合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控制土地权利,为国家工业化进行资本积累;(3)当整体体制的推行对整体秩序的维系产生威胁,国家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起点,调整体制安排,进行朝向权利开放的改革来平衡国家与社会的利益;(4)讨论了中国朝向现代土地制度与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可能路径。研究结论:土地制度变迁与社会秩序转型息息相关,土地问题始终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巨 彭浩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消费差距已经得到了重视,数字消费的地区差距是其中重要的维度。本文研究发现,中国数字消费呈现出“区域普惠”特征:东部省份数字消费水平领先,但是中西部省份也较高,地区间数字消费差距较小。在数字消费“区域普惠”背后,存在着数字资本次级循环和初级循环,数字资本次级循环(电信运营服务)呈现出“社会逻辑”和“区域普惠”,为数字消费的“区域普惠”提供了基础性环境;数字资本初级循环则呈现出“商品逻辑”和“区域集聚”,为数字消费的“区域普惠”提供了阶段性前提。为了继续保持数字消费的“区域普惠”,需要维持和加强国有电信运营服务的普惠供给,实现数字基础设施的地区平衡发展,同时需要优化数字经济的地区布局,破除数字经济的地区极化。
关键词:
地区间数字消费差距 区域普惠 区域集聚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陈涛 韩毅
政府是影响经济的重要制度形式。"掠夺之手"模型为分析现代政府行为提供了有用的研究视角。以"掠夺之手"模型的视角来分析明代统治者行为对盐商利益以及开中法实施效果产生的一系列影响,从而得出明代开中法崩溃、盐商"困守支"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制约统治者掠夺之手的制度安排的结论。
关键词:
掠夺之手 动态一致性 制度安排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周文 李思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长达四十年的快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高速增长带来的诸如经济社会结构失衡、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准确把握经济新常态阶段性特征,推进中国由大到强的关键转变,也是抓住世界大环境变革机遇,提升国际地位的有力转变。高质量发展正在掀起我国经济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带来从理念到实践的全面革命。2018年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内讨论热点,学者们已从不同角度对高质量发展进行了阐释,然而现有文献中从政治经济学角度阐述高质量发展的较少,基于此,本文力求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解析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即高质量的发展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顺应时代潮流的伟大转变,是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变革的统一。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求解决生产力内部要素的矛盾,以推进生产力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深化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可斌
公司财务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多元化经营能否为企业带来价值的提升。已有的多元化经营理论认为多元化会直接导致企业价值的下降,但也能使企业面临风险减少。但这一理论在解释中国企业多元化经营问题时存在着明显悖论。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给出了一个结合中国企业改革政治环境背景与治理结构环境背景、充分考虑政府主导型经济转型因素的基于政治经济学的企业多元化理论框架,借此较好地解释中国企业的多元化行为。根据这一理论框架,在政府主导型经济转型中,政府偏好变迁与企业的多元化经营选择密切相关,前者是后者的决定性因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兰天
与其他的贸易保护措施相比,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自愿出口限制安排,特别是进口国为什么要使用自愿出口限制而不是关税和配额似乎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本文在解析自愿出口限制的诸多经济学困惑中寻找到了实施自愿出口限制的政治经济学答案。
关键词:
自愿出口限制 贸易保护 租金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罗玉辉 张志
在经济全球化和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前,资本运行规律已不再局限于马克思时代的资本积累、资本积聚、资本集中等传统模式。在科技的助力下,个别资本试图谋求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呈现出多重无序扩张和野蛮生长的乱象。这虽然是个别现象,但依旧警醒我们在发扬好资本文明面的同时,也要时刻遏制资本无序扩张的苗头。长期来看,如果放任资本肆虐,将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各方面产生一系列负面效应。因此,新时代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资本特性,把握好资本运行规律,在经济实践中多措并举以防止我国陷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逻辑”主宰,坚守社会主义社会资本的“人民属性”,更加科学地、充分地发挥好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资本特性 资本运行规律 政治经济学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朱春辉 宋涛
马克思资本理论是理解和分析资本无序扩张问题的重要依据。资本本质上是一种生产关系,资本的无序扩张不仅与资本的一般规定有关,还与资本的特殊规定密不可分。根据资本的所有制性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类资本可分为公有资本和私有资本。公有资本和私有资本的性质、职能及其在不同市场竞争结构下的行为决定了各类资本的运行边界,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了资本结构的演进方向。坚持以公有资本为主体,促进各类资本分类运行、共同发展,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对资本的运行边界做出动态调整,将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各类资本的有序运行。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宁桦 陈斌开
本文尝试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商业银行高市场集中度、低盈利能力以及高不良资产率并存的事实。文章证明:在政治家主导的经济中,选择垄断性大银行是最优的;当政治家与银行家之间存在利益交换的途径时,政治家与银行家实现合谋,交换的金额取决于双方的谈判能力与合谋获得的租金;进一步,官员政绩考核方式的改变以及金融市场的开放都能削弱这种合谋的力量,并提高社会效率。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合谋 转移支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