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59)
- 2023(12960)
- 2022(10718)
- 2021(10191)
- 2020(8607)
- 2019(19589)
- 2018(19506)
- 2017(36841)
- 2016(20035)
- 2015(22666)
- 2014(22222)
- 2013(21494)
- 2012(19290)
- 2011(17306)
- 2010(18044)
- 2009(17234)
- 2008(17259)
- 2007(15771)
- 2006(14121)
- 2005(12963)
- 学科
- 济(75781)
- 经济(75664)
- 管理(75079)
- 业(65354)
- 企(58760)
- 企业(58760)
- 方法(32751)
- 数学(27714)
- 数学方法(27097)
- 中国(25565)
- 财(24324)
- 制(21504)
- 业经(18404)
- 农(18181)
- 技术(18154)
- 务(15539)
- 财务(15472)
- 财务管理(15432)
- 理论(15402)
- 银(15310)
- 银行(15297)
- 地方(14834)
- 企业财务(14599)
- 行(14483)
- 学(13941)
- 划(13698)
- 体(13520)
- 融(13062)
- 金融(13058)
- 技术管理(12770)
- 机构
- 大学(276439)
- 学院(274641)
- 管理(112175)
- 济(110384)
- 经济(107590)
- 理学(94238)
- 理学院(93178)
- 管理学(91458)
- 管理学院(90879)
- 研究(87844)
- 中国(71688)
- 京(59283)
- 财(57373)
- 科学(50269)
- 江(44764)
- 财经(43284)
- 所(42418)
- 中心(42146)
- 经(39102)
- 北京(37564)
- 研究所(37444)
- 州(35635)
- 范(35320)
- 师范(35022)
- 农(35005)
- 业大(34860)
- 经济学(33271)
- 院(32249)
- 财经大学(32055)
- 经济学院(29546)
- 基金
- 项目(176662)
- 科学(141878)
- 研究(131746)
- 基金(129291)
- 家(110740)
- 国家(109787)
- 科学基金(97149)
- 社会(85555)
- 社会科(81228)
- 社会科学(81209)
- 省(69096)
- 基金项目(67634)
- 教育(62312)
- 自然(62013)
- 自然科(60720)
- 自然科学(60710)
- 自然科学基金(59642)
- 划(57870)
- 编号(52702)
- 资助(52508)
- 成果(43731)
- 创(41303)
- 重点(39342)
- 部(38859)
- 创新(37775)
- 课题(37719)
- 制(37116)
- 发(36214)
- 国家社会(35366)
- 教育部(34401)
- 期刊
- 济(129275)
- 经济(129275)
- 研究(87839)
- 中国(64789)
- 管理(49280)
- 财(48341)
- 科学(36764)
- 教育(35279)
- 学报(34815)
- 农(31440)
- 融(30045)
- 金融(30045)
- 大学(28523)
- 技术(27478)
- 学学(26263)
- 财经(22047)
- 农业(20103)
- 业经(19855)
- 经济研究(19335)
- 经(19029)
- 问题(17015)
- 技术经济(14746)
- 统计(14130)
- 策(14098)
- 图书(14030)
- 科技(13757)
- 现代(13604)
- 财会(13006)
- 会计(12874)
- 业(12625)
共检索到436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彭希哲 郭秀云
户籍制度从建立之初就被赋予了本不应该由它承担的许多政治、社会和经济功能,而这些功能又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被强化和放大,使得以人口管理制度形式存在的户籍制度发展成为我国公共福利体制的载体性制度。文章认为,应当历史地评价户籍制度的功能和历史功过,而不能将其妖魔化。户籍制度的改革应当以渐进的途径,按照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进行,使户籍管理功能回归本位,使福利制度与普遍的公民身份而不是与歧视性的户籍制度相联系。
关键词:
户籍制度 社会福利 人口流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孔冬
改革开放30年来,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流动人口也日益增多。流动人口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繁荣的同时,也给社会和谐稳定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对沿海发达地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模式的创新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这些成功经验对全国创新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管理模式 创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傅崇辉
文章以深圳流动人口管理政策转变过程为线索,勾勒出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分别就3个不同时期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及相关政策演变过程进行了概述和评价。文章还指出了当前流动人口管理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科学解决流动人口问题的一些宏观设想和展望。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管理 深圳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智
"互联网+"的核心是利用以互联网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经济、政治、社会等多领域的在线化和数据化。由此,积极推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互联网化,构建流动人口网络化管理模式,依托"互联网+"的理念和技术实现流动人口管理的创新优化不可或缺。流动人口管理网络化模式以多主体协同为基础,其形成需要满足相应的条件,各主体应采取措施推动该模式的建立,并创造制度环境,明确构建模式的任务和责任,解决信息互通共享及网络安全等问题,才能保证模式的建成和正常运行。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服务管理 网络化 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雯 徐长乐
本文在对上海流动人口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新时期流动人口研究管理的新特征 ,探讨了研究重点和管理的框架模式
关键词:
经济发展稳定期 流动人口 上海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胡苏云,赵敏
本文回顾了流动人口的特点和现行管理政策,指出目前以公安派出所为主的防范型管理政策,效果甚微;阐述了中国的社区概念和流动人口在社区中的情况,认为街道居委会是中国的社区单位,它们对流动人口应进行服务、参与性管理和社会化管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詹鸣 尹晖 罗辉 钟卫军 史千山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冯晓英
从人口迁移规律入手 ,分析了“非典”流行期间 ,北京流动人口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认为这是执行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分立并行”管理体制的结果 ;提出了以“居住地人口管理”模式取代“户籍属地管理”模式的改革设想
关键词:
非典 流动人口 人口管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何勇 张本波
人口流动,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大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我国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开拓新的思路。一、人口流动呈现新特征(一)人口流动持续活跃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96年~2012年,城镇化率由29%上升到52.6%,年均提高超过1个百分点。现阶段,我国城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樊小钢
流动人口这一规模巨大的特殊社会群体是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与城市化进程交织下所产生的特有现象 ,表现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过程与城市化过程的不同步性。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保障制度缺失 ,城乡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造成流动人口的权益受损 ,也延缓了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因此 ,必须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 ,构建有利于流动人口市民化的制度环境。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市民化 社会保障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庆五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城市流动人口迅猛增长,对推动城乡商品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促进各地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愈来愈多的流动人口也对城市各项管理工作造成一定压力,给社会治安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当前迫切需要在改革、开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任远 姚慧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亚辉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动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途径,代表了中国公共管理发展的主要方向。作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其核心内容就是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流动人口积分制为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了现实可行的制度探索,在公共资源、城市发展与流动人口个人利益之间达到了一种平衡,制度可复制性和可操作性强。同时,流动人口积分制不仅是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化创新,也是推动地方治理体系创新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积极尝试和重要成果。
关键词:
公共服务均等化 积分制 地方治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萨 曾红颖 赵崇生 陈成云 徐高鹏
我国城镇化的重点是人口的城镇化,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其实质是让广大进城农民能平等享受到城市居民享有的各项公共服务,消除城市内居民的二元结构,使广大进城农民真正融入城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既有城乡的转换,还有区域的转换。也就是说,一部分农民能在家乡附近的城镇就地转化为市民,还有一部分农民会离开家乡,到外省的城镇去安家落户。为了解决流入和流出两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晓坤 章扬
国有企业,包括大型央企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市场转变过程中,虽然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创新,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大多数国企特别是大型央企并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体制,经营模式仍带有强烈的计划经济体制色彩。大型央企是中国的经济命脉,在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大型央企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及其制度进行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大型央企集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一)财权分配方面我国大型央企在财权分配上存在两个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