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79)
- 2023(9966)
- 2022(8309)
- 2021(7569)
- 2020(6289)
- 2019(13883)
- 2018(13611)
- 2017(24414)
- 2016(14120)
- 2015(15815)
- 2014(15532)
- 2013(14778)
- 2012(13643)
- 2011(12418)
- 2010(12381)
- 2009(11067)
- 2008(10827)
- 2007(9666)
- 2006(8472)
- 2005(7403)
- 学科
- 济(49319)
- 经济(49254)
- 管理(37572)
- 业(36334)
- 企(28378)
- 企业(28378)
- 方法(21895)
- 数学(18887)
- 数学方法(18689)
- 农(15889)
- 中国(14332)
- 学(14229)
- 财(12909)
- 业经(12055)
- 制(11405)
- 贸(11151)
- 贸易(11150)
- 易(10870)
- 理论(10701)
- 农业(10454)
- 体(9303)
- 地方(8922)
- 技术(8916)
- 银(8345)
- 银行(8285)
- 教育(8028)
- 融(7955)
- 金融(7947)
- 行(7912)
- 环境(7877)
- 机构
- 学院(199490)
- 大学(198547)
- 济(75951)
- 研究(75675)
- 经济(74320)
- 管理(69878)
- 理学(60706)
- 理学院(59944)
- 管理学(58604)
- 管理学院(58294)
- 中国(53462)
- 农(52267)
- 科学(51687)
- 京(43345)
- 农业(42269)
- 所(41436)
- 业大(40571)
- 研究所(38456)
- 中心(32949)
- 财(32583)
- 江(31031)
- 农业大学(27636)
- 院(27376)
- 北京(26621)
- 技术(26191)
- 财经(26092)
- 省(25874)
- 范(25104)
- 师范(24565)
- 经(23880)
- 基金
- 项目(143126)
- 科学(109727)
- 基金(101693)
- 研究(95337)
- 家(94867)
- 国家(94112)
- 科学基金(77195)
- 社会(58371)
- 省(58133)
- 社会科(55184)
- 社会科学(55169)
- 自然(53542)
- 基金项目(53493)
- 自然科(52340)
- 自然科学(52317)
- 自然科学基金(51408)
- 划(49872)
- 教育(44975)
- 资助(41511)
- 编号(36819)
- 重点(33551)
- 发(30622)
- 计划(30574)
- 创(30442)
- 部(30262)
- 成果(28568)
- 创新(28516)
- 科研(28127)
- 科技(27750)
- 课题(27717)
共检索到293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殿荣 丁国华 刘晓亮 唐亮 杨庆 徐正进 陈温福
以杂草稻wr03-12和栽培稻沈农265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杂草稻竞争对栽培稻群体干物质生产和籽粒灌浆的影响。结果表明:杂草稻竞争对栽培稻群体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影响不大,栽培稻群体生物产量、叶干重、穗干重、鞘干重和茎干重均随杂草稻密度的增大而降低,且均与杂草稻的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杂草稻密度加大,栽培稻籽粒灌浆的起始时间延迟,灌浆持续时间缩短。杂草稻竞争对二次枝梗的影响大于一次枝梗,对下部籽粒的影响大于上部籽粒。杂草稻竞争很可能通过影响栽培稻干物质生产和籽粒灌浆特性而影响栽培稻的最终产量。
关键词:
杂草稻 竞争 干物质生产 籽粒灌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志远 孙永健 徐徽 秦俭 贾现文 马均
【目的】探明不同栽培方式水稻在翻免耕条件下根系衰老状况以及籽粒灌浆特性。【方法】以重穗型杂交稻Ⅱ优498为试验材料,测量根系伤流量并用原状土柱法挖根考察根干重,用Richard方程拟合宽窄行栽培、三角形强化栽培、宽行窄株栽培以及抛秧栽培在翻耕和免耕条件下的籽粒灌浆过程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与翻耕稻相比,免耕稻根量较小,但灌浆前、中期根系活力要高于前者,灌浆后期根系活力急剧降低,维持根系功能的能力较差,产量较低。三角形强化栽培根系功能较其余栽培方式有显著优势,但其对免耕适应性较差,而宽窄行栽培和抛秧栽培与免耕互作可以促进二者在免耕条件下的根系活力。栽培方式与免耕对籽粒灌浆过程产生较大影响,甚至...
关键词:
免耕 栽培方式 灌浆特性 强势粒 弱势粒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云艳
本文以栽培稻沈农265和杂草稻WR04-12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杂草稻竞争对栽培稻根部干物质积累及营养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氮肥处理下,杂草稻根部吸收养分的能力明显强于栽培稻沈农265。杂草稻竞争使栽培稻根部氮、磷、钾积累量显著降低。增加施氮量对杂草稻和栽培稻根部的营养吸收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相对更有利于杂草稻。
关键词:
栽培稻 杂草稻 营养 竞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云艳 马殿荣 李金英 马巍 陈温福
为了防控杂草稻,以杂草稻WR03-12、栽培稻沈农265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替代法,研究杂草稻对栽培稻沈农265根系形态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杂草稻的竞争导致栽培稻沈农265根质量、根体积、根冠比、根伤流速率、根系吸收面积、单位根质量氧化力、单株根系氧化力等显著降低,降低程度随杂草稻密度的增大而加剧。随杂草稻密度增加,栽培稻的产量极显著降低;杂草稻的竞争对栽培稻根系形态生理特性的不利影响很可能是导致栽培稻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栽培稻 杂草稻 根系形态 根系生理 竞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云艳 马殿荣 李金英 陈温福
本文以栽培稻沈农265和杂草稻WR04-12为试验材料,研究盆栽试验条件下杂草稻与栽培稻地上部分的营养竞争。结果表明,在完全控制条件下,任何肥力下,杂草稻吸收养分的能力明显强于栽培稻沈农265。杂草稻在与栽培稻的营养竞争中,始终表现出较强的种间竞争优势,杂草稻竞争使栽培稻地上部氮、磷、钾积累量显著降低。增加施氮量对杂草稻和栽培稻的营养吸收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相对更有利于杂草稻。
关键词:
栽培稻 杂草稻 营养 竞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瑜皎 袁江 吕世华
本试验选取四川丘陵区已连续10年进行水稻-油菜轮作的定位试验田,于2013年油菜成熟期,研究3种耕作栽培方式下(传统耕作栽培:水稻季油菜季均翻耕+水稻季不覆膜处理;免耕不覆膜:水稻季油菜季均免耕+水稻季不覆膜处理;免耕覆膜:水稻季油菜季均免耕+水稻季覆膜处理),3个施氮水平[0 kg/hm~2(Ck)、150 kg/hm~2(N150)、225 kg/hm~2(N225)]对稻-油轮作制油菜田杂草与油菜的生长和N吸收的影响,为稻-油轮作油菜田杂草的生物防除和养分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试验田共记录到杂草14科16种,以豆科植物大巢菜(ViCia satiVa L.)的N含量最高,菊科植物泥胡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林 马均 冉茂中
为明确强化栽培方式下超级稻品种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特性,,研究对比研究了了三角形强化栽培和常规栽培两种栽培方式下7个超级稻品种(D优527、协优9308、协优527、II优602、国稻1号、两优培九和准两优527,以汕优63作对照)干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特点。结果表明,1不同栽培方式下超级稻品种的增产途径存在差异,常规栽培条件下超级稻高产品种的产量优势在于群体颖花量显著提高;而强化栽培条件超级稻高产品种的产量优势则在于库容扩大后具有较高的结实率;2不同栽培方式下超级稻高产品种均具有抽穗期茎鞘物质积累量大、输
关键词:
超级稻 强化栽培 干物质 产量形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聂俊 史亮亮 邱俊荣 蓝华生 詹愈忠 陈建清 刘雁飞
以常规稻美香占和杂交稻天优998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的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对水稻群体干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和化肥配施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均以比例为3∶5(B3施有机肥11 250 kg·hm-2)处理效果最好,分别比不施有机肥(B0)处理显著提高21.21%、27.97%,主要是由于有机肥和化肥配施提高了水稻每穗粒数和结实率;有机无机肥配施还可以提高水稻叶片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
关键词:
水稻抛栽 化肥 有机肥 干物质 产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冬明 马殿荣 杨庆 陈温福
以杂草稻wr04-12和栽培稻辽粳294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杂草稻密度对栽培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杂草稻密度的逐渐增加,栽培稻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积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最终导致栽培稻产量显著降低。从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来看,水稻有效穗数受杂草稻密度的影响最大,穗粒数和结实率受到的影响次之,千粒重受到的影响最小。因此,水稻有效穗数减少和干物质生产能力降低是杂草稻竞争造成栽培稻减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杂草稻 密度 栽培稻 生长发育 产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素梅 王维金
以两系杂交粳稻鄂粳杂 1号为材料 ,研究了在始穗期喷施不同浓度 (10、30和 5 0mg/L )的 5 -氨基酮戊酸 (5 -Aminolevulinicacid ,ALA)对两系杂交粳稻籽粒灌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 ,10~ 5 0mg/LALA处理使产量、结实率、千粒重分别增加了 6 .97%~ 12 .0 2 %、7.33%~ 12 .18%、0 .2 8%~1.4 6 % ,其中以 30mg/LALA处理增产效果最大 ,与对照差异极显著。ALA处理缓解了两系杂交粳稻的异步灌浆现象 ,减弱了强势粒对弱势粒籽粒灌浆充实的抑制 ,促进弱势粒提早启动灌浆 ,并提高其灌浆速率 ...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丁锦峰 徐东忆 丁永刚 朱敏 李春燕 朱新开 郭文善
【目的】为稻茬小麦优质、高产、高效协同栽培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2017—2018和2018—2019年在江苏苏北的睢宁和苏中的邗江与仪征,分别设置传统(TCP)、高产(HCP)、节肥(RFCP)和节肥增密(IDCP)4种栽培模式,研究不同模式间籽粒蛋白质含量、产量、氮效率、经济效益的差异,明确高产、高效模式及其产量构成、群体质量和氮素吸收转运特征,探明产量、氮效率与农艺生理性状间关系,进而揭示高产高效协同实现途径。【结果】受年度和地点间生态条件差异的影响,栽培模式对籽粒产量、经济净效益、氮效率的影响不尽相同。不同栽培模式下籽粒蛋白质含量均>12.5%,其中HCP和RFCP下达13%—14%。2018年度,籽粒产量和经济净效益均以IDCP最高,较TCP分别提高31.5%—33.5%和104.4%—239.1%,其次为HCP和RFCP。2019年度,籽粒产量以HCP最高,较TCP提高8.1%—13.2%,其次为RFCP和IDCP;此外,IDCP因施肥少,较TCP稳定或增加了经济净效益。可见,TCP相对低产、低效益、低氮效率;HCP可稳定高产,且蛋白质含量高;IDCP最具高产、高效益、氮高效潜力,但蛋白质含量偏低。高产均是通过在获得高穗数基础上提高单穗产量来实现,但HCP主要提升每穗粒数而IDCP依赖于高粒重。HCP主要通过高茎蘖成穗率,IDCP则是协同高的茎蘖数和茎蘖成穗率,实现高穗数。高产群体的冬前茎蘖数/最终穗数存在适宜范围,在0.9—1.1。此外,相对高产的模式均可在维持高花后绿叶光合面积基础上协同提高绿叶净光合速率,实现扩源基础上高水平协调源库关系。高氮肥利用效率的实现关键是较高氮素生理利用效率基础上提高氮素吸收效率。HCP群体生育前期积累氮素少、中后期吸收能力逐渐增强、转运量多;而IDCP群体在生育中前期吸收能力强、转运量足。分析不同生态条件和栽培模式下籽粒产量、氮肥利用效率与农艺生理性状间关系,发现提高群体茎蘖成穗率有助于维持灌浆期较高的单茎光合面积和光合速率,进而增加单穗和群体籽粒产量;还可促进花前氮素吸收能力、增加氮素转运量,提升氮肥利用效率。【结论】稻茬小麦高产高效协同途径是在获得充足穗数基础上,攻大穗,重点是增粒重;构建数量足、质量高的群体,越冬前群体茎蘖数满足预期穗数、重点提高茎蘖成穗率,花前高效吸收氮素、提升转运水平,花后维持较高单茎光合面积和强度、提升灌浆水平。实现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上应强调“适量增密、适度减肥、前氮后移、精准施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亚洁 许德美 孙斌 刁广华 林强森 杨建昌
【目的】揭示种植方式对籽粒灌浆及垩白的影响。【方法】连续2年以中旱3号(陆稻)和武香粳99-8(水稻)为供试材料,设置覆膜旱种和裸地旱种2种旱种方式,以水层湿润灌溉为对照进行对比试验。【结果】与水种(对照)相比,陆稻覆膜旱种的产量显著低于对照,而水稻覆膜旱种的产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裸地旱种的产量均较对照显著降低。陆稻旱种(覆膜旱种和裸地旱种)后强、弱势粒的相对起始灌浆势(R0/W)、最大灌浆速率(Gmax)、平均灌浆速率(G)均大于对照,活跃灌浆时间(D)小于对照,粒重均高于对照,垩白粒率显著低于对照。水稻旱种后强、弱势粒的R0/W、Tmax和粒重与陆稻旱种的结果相反。水稻覆膜旱种的垩白粒率与...
关键词:
陆稻 水稻 旱种 籽粒灌浆 垩白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国骄 马殿荣 苗微 王嘉宇 陈温福
以杂草稻WR03-45、WR03-26和栽培稻丽江新团黑谷、秀子糯为试验材料,在孕穗期将参试材料放置于冷水池中至成熟,分析杂草稻和栽培稻的农艺性状对长期冷水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长期冷水胁迫使4个参试材料的株高、倒一节间长、穗颈节间长、穗长、千粒重、结实率、花药长、花药宽和花药体积显著降低,其中杂草稻WR03-45的这些参数分别降低了5.95%,22.90%,34.66%,11.52%,8.61%,3.87%,2.13%,3.27%和7.93%,降低比例最小。长期冷水胁迫对WR03-45的剑叶长、剑叶宽、倒二叶长和倒二节间长影响不显著,WR03-26和秀子糯则显著降低;参试材料的倒三节间长无显...
关键词:
冷水胁迫 杂草稻 栽培稻 农艺性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陈灵 李瑞莲 刘爱玉 刘皓然 何荞玲
以湘杂棉8号和JX0010为材料,研究当前长江流域育苗栽培(GIMWF,种植密度为2×104株/hm~2)和短季直播栽培(SGDDS,种植密度为6×104株/hm~2)2种栽培模式下棉花干物质积累动态、冠层透光率及产量形成的差异。结果表明:同一时期的单株干物质积累以育苗栽培模式下湘杂棉8号的最高,群体干物质积累以短季直播模式下JX0010的最高;各阶段相对生长率(RGR)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各时期均以JX0010短季直播栽培的叶面积指数(LAI)最大,冠层透光率低,截获的光能较多;短季直播栽培模式下,2个品种的单株果枝数、成铃数及果节数较育苗栽培均显著降低,单铃质量、衣指、子指、衣分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短季直播的籽棉、皮棉产量略高于育苗栽培,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华 屠乃美
为探明两系杂交稻产量形成的特点 ,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 ,分别对 3个早稻 ,3个晚稻共 6个两系杂交组合和 1个晚稻恢复系的灌浆特性及其与茎鞘物质运转和输导组织关系进行了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 :1)高的灌浆速率应作为选择高产组合的依据之一 ,并且要将最大灌浆速率与平均灌浆速率结合考虑 .2 )两段灌浆时间差越小 ,越有利于提高籽粒结实率和充实度 .3)高糖花比是促进籽粒灌浆的前提 ,抽穗前提高糖花比 ,同时在灌浆始期促进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向籽粒库运转有利于激发库的活性、启动和促进更多的籽粒灌浆 ,减少空秕粒的产生 ,进而提高千粒重 .4 )输导组织对物质运转的作用 ,不同组合表现不同 .早...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灌浆 物质运转 输导组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