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53)
2023(9816)
2022(8471)
2021(7536)
2020(6619)
2019(15583)
2018(15378)
2017(29149)
2016(16166)
2015(18361)
2014(18516)
2013(18374)
2012(17458)
2011(15924)
2010(16185)
2009(15121)
2008(15232)
2007(14100)
2006(12291)
2005(11151)
作者
(51683)
(43107)
(43087)
(41011)
(27346)
(20901)
(19695)
(17068)
(16342)
(15469)
(14728)
(14466)
(14036)
(13914)
(13787)
(13608)
(13341)
(12867)
(12698)
(12420)
(11083)
(10813)
(10796)
(10004)
(9874)
(9739)
(9665)
(9492)
(8942)
(8925)
学科
(65634)
经济(65555)
管理(43226)
(39244)
(31055)
企业(31055)
方法(29668)
数学(25932)
数学方法(25606)
(18745)
(18095)
中国(17961)
(16519)
(13928)
地方(13225)
(12686)
贸易(12682)
业经(12593)
(12290)
农业(11929)
理论(11136)
环境(10979)
(10974)
银行(10916)
(10852)
金融(10844)
(10536)
(10457)
(10429)
(9292)
机构
大学(238351)
学院(235505)
(92831)
经济(90657)
研究(88284)
管理(83674)
理学(70963)
理学院(70088)
管理学(68506)
管理学院(68092)
中国(65596)
科学(57784)
(52559)
(52434)
(48170)
研究所(43986)
(43084)
农业(41965)
业大(41487)
中心(39861)
(38138)
财经(33458)
北京(33376)
(31707)
(31400)
师范(30886)
(30240)
(29679)
(29112)
经济学(28208)
基金
项目(155735)
科学(119042)
基金(110016)
研究(108439)
(99296)
国家(98485)
科学基金(80818)
社会(65498)
(62276)
社会科(61792)
社会科学(61767)
基金项目(57316)
自然(53850)
(53232)
自然科(52559)
自然科学(52533)
自然科学基金(51556)
教育(50185)
资助(46525)
编号(43730)
成果(36822)
重点(36299)
(33935)
(33757)
课题(31870)
(31693)
计划(31391)
科研(30764)
创新(29737)
大学(28205)
期刊
(104166)
经济(104166)
研究(68538)
中国(52004)
学报(48467)
(47205)
科学(39977)
大学(34918)
(34416)
学学(32825)
农业(31574)
管理(30258)
教育(27949)
技术(20844)
(20760)
金融(20760)
(17526)
经济研究(16969)
财经(16647)
业经(16599)
(14332)
(14008)
问题(13781)
业大(13012)
图书(12147)
统计(11886)
(11837)
技术经济(11695)
科技(11228)
农业大学(10948)
共检索到362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石耀华  王嫣  曲艳波  叶翚  顾志峰  王爱民  
杂色鲍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分别自交和杂交产生野生鲍自繁F1代(WW)、养殖鲍自繁子代(CC)、正交子一代(W♀×C♂,简称WC)和反交子一代(C♀×W♂,简称CW)4个群体,采用RAPD分析4个群体遗传特性。就多态位点比例、Nei基因多样性值和Shannon信息指数而言,WW群体比CC群体高;杂交群体WC的值分别为88.76%、0.3246和0.4811,比其余群体都要高,与群体WW最接近;另一杂交子代群体CW除多态位点比例比群体CC高外,其余参数均为最低。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分析表明,WW与各群体的遗传距离都较大,其中与CC群体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0849,与两个杂交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季士治  雷霁霖  王伟继  孔杰  
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法对2个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养殖群体:西班牙群体(S)和英国群体(E)进行群体间杂交及群体内自繁,得到了S(♂)×S(♀)、E(♂)×E(♀)、S(♂)×E(♀)和E(♂)×S(♀)4个组合的子一代。对各交配组合的受精率、孵化率、畸形率、30日龄和70日龄稚鱼的体长、体质量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杂交组与自繁组在受精率、孵化率及畸形率等方面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杂交组30日龄稚鱼和70日龄稚鱼的体长、体质量与自繁组相比,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其中S(♂)×E(♀)组30日龄稚鱼的体长杂种优势达到5.43%,E(♂)×S(♀)组70日龄稚鱼体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蔡忠强  郑言鑫  任利群  赵春暖  吴彪  王肖君  于涛  杨爱国  林建国  
以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中国群体(c)和韩国群体(K)为材料,进行了4个组合的杂交和自交实验,分析了各实验组的受精率、孵化率、幼虫和稚贝的生长、存活以及杂交子一代的杂种优势。结果显示,4个组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均较高(80%以上);自交组的受精率略高于杂交组,但孵化率无显著差异。在幼虫期,KK组和Kc组的壳长平均值大于cK组和cc组,但存活率和变态率无显著差异;在稚贝期,KK组和Kc组的壳长平均值也均大于cK组和cc组,但cc组和cK组的保苗率比Kc组和KK组高。综合分析比较表明,杂交Kc组的杂种优势率在幼虫期和稚贝期的壳长生长上均表现为正值,在稚贝期的存活率方面也表现...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天时  姜涛  孔杰  魏宝振  筴金华  张艳红  栾生  
利用以色列红罗非鱼品系(Israel strain of red tilapia,R)、吉富品系(GIFT strain of Nile tilapia,J)(Oreochromis niloticus)、奥利亚罗非鱼(Blue tilapia,A)(O.aureus)、尼罗罗非鱼(Nile tilapia,N)(O.niloticus)等群体,构建了具有广泛遗传变异罗非鱼育种基础群体。采用人工定向交尾技术,获得了15个以色列红罗非鱼群体内和65个以色列红罗非鱼群体及其他群体间杂交全同胞家系。待家系平均体重5-8 g时进行标记,每个家系随机取样40尾标记个体放入养殖池中,采用逐渐提高盐度驯化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丹维  赵凯歌  陈龙清  
以2株花部观赏形态差别较大的蜡梅‘素心’单株H4和‘红心’H29作为亲本,杂交获得64个子代个体。利用AFLP和ISSR技术对F1代群体的分离方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2对AFLP引物组合和9条ISSR引物扩增获得的838条谱带在F1代呈3种分离方式:孟德尔分离、偏孟德尔分离和异常分离,分别为634(75.66%)、144(17.18%)、85(10.14%)条;在符合孟德尔分离的标记中,可用于图谱构建的分离比符合1:1和3:1的条带共有166条。研究结果表明,"双假测交模型"适用于蜡梅这种木本观花灌木,此F1代群体可用于蜡梅遗传图谱的构建。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郑言鑫  蔡忠强  王鹏  吴彪  张树宝  赵春暖  于涛  林建国  孙超  
以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中国群体(C)和韩国群体(K)为材料,进行了4个组合的杂交和自交实验,测定了各实验组魁蚶在养成期(10~15月龄)的壳长、湿重,并计算了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结果显示,养成期杂交KC组壳长显著高于自交CC组、KK组和杂交CK组,CK组壳长杂种优势率在–2.03%~5.44%之间,KC组壳长杂种优势率在4.40%~14.74%之间,且KC组壳长杂种优势率始终高于CK组;养成期杂交KC组湿重始终显著高于自交CC、KK组和杂交CK组,而杂交CK组仅在14、15月龄显著高于自交CC和KK组,2个杂交组合湿重的杂种优势率始终为正值,CK组湿重杂种优势率在1.41%~7.71%之间,KC组壳长杂种优势率在5.32%~23.71%之间,且KC组湿重的杂种优势率始终高于CK组,在湿重性状方面杂种优势更明显。综合分析表明,杂交KC组的杂交子一代在壳长和湿重方面的杂种优势更加明显,是理想的育种材料。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徐田军  王磊  陈松林  田永胜  
采用双列杂交设计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两个养殖群体:日本群体(J)和中国抗病选育群体(C)进行群体间杂交和群体内自繁,获得C(♀)×C(♂)、J(♀)×J(♂)、J(♀)×C(♂)和C(♀)×J(♂)4个交配组合的子一代。针对受精率、孵化率、白化率和存活率4个性状进行了组合间的比较,计算了各项性状的杂种优势率,对组间各性状进行了方差分析,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组在受精率、孵化率及存活率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其中C(♀)×J(♂)后代在孵化率和存活率两个性状上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33.99%和31.37%。对4个性状的表型相关分析表明,受精率和孵化率的相...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冀德伟  胡利华  闫茂仓  罗奎  陈相峰  张敏  
为了探究野生群体的引入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近交群体子代性状的影响,利用源自厄瓜多尔海区的野生群体群选F_1(EC)与自建的全同胞兄妹近交群体(ZG)双列杂交,构建了EC♂×EC♀(EE)、ZG♂×ZG♀(GG)、EC♂×ZG♀(EG)、ZG♂×EC♀(GE) 4个子代群体,并对4个群体的仔虾进行了急性低盐度、亚硝酸盐暴露下的存活率和急性微囊藻毒素(MC-LR)暴露下的抗氧化酶活性分析,同时进行了养殖生长性状测试。结果显示:4个群体仔虾急性低盐度暴露下的存活率、急性MC-LR暴露下的抗逆性和生长性状都表现为EE>GE>EG>GG,急性亚硝酸盐暴露下的存活率GE>EE>EG>GG;杂交群体GE在急性低盐度、亚硝酸盐暴露和生长性状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31.83%、77.01%和2.77%;而EG群体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19.21%、-8.01%和-8.14%,性状弱于双亲中值。4个群体的抗逆、生长性状总体表现为EE>GE>EG>GG。研究发现:凡纳滨对虾杂交群体的性状以母本遗传占主导优势,近交群体的性状衰退可能是导致以其为母本的杂交子代性状退化的主因;凡纳滨对虾选育工作可能需要每年补充外源基础群体,才能保持选育群体的优势性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游伟伟  骆轩  王德祥  林壮炳  林焕阳  柯才焕  
以杂交种"东优1号"杂色鲍及其亲本群体为研究对象,对三者的外形特征和养殖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壳形和密度相关的参数中,壳宽/壳长指标差异最为显著,日本群体的壳宽/壳长指标显著地大于台湾群体(P<0.05),而"东优1号"的值则介于双亲群体之间。采用海区延绳式吊养和陆地工厂化养殖两种养成模式,分别在福建、广东和海南对"东优1号"杂色鲍及其亲本群体进行为期一年的养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杂色鲍台湾群体受养成期暴发性死亡症的严重影响,存活率极低;日本群体虽然具有较好的抗病能力,但生长速度却显著慢于"东优1号"和台湾群体;"东优1号"杂色鲍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在3个实验点都表现出较为显著的优势。研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江海林  冯艳微  刘春廷  姜绪  刘相全  
为利用杂种优势培育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优良新品种,本研究以4个不同养殖群体[黄岛(HD)、荣成(RC)、日本(JP)、大连(DL)]的皱纹盘鲍为亲本,设计4×4完全双列杂交,建立了4个自交家系和12个正反杂交家系,在利用微卫星标记进行亲子鉴定的基础上,对各家系的F1在1、5、13、17月龄时的生长性状、杂种优势率、生长速度和存活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杂交效应。结果表明,在各个生长阶段均有部分杂交家系与自交家系相比表现出显著的生长优势;HDRC、HDDL和JPDL家系的生长速度较高;HDDL、HDJP、RCDL、JPRC及RCHD家系有着较高的存活率;在杂种优势方面,HDRC、HDDL与DLHD家系在各生长参数与生长速度上有明显的杂种优势,HDDL、RCDL、DLHD家系在存活率上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本研究筛选出的具有优势的交配组合,可作为皱纹盘鲍生产上种苗来源的参考,也为利用杂种优势培育皱纹盘鲍新品种提供了基础资料。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马进  邬国民  胡红  罗建仁  陈焜慈  林国光  
本文以肾脏为材料,用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斑点胡子鲶和革胡子鲶杂交子一代的染色体组型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杂交种为2n=55,为真杂种胡子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苏胜彦  董在杰  曲疆奇  梁政远  张建桥  刘伟  马良骁  袁新华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利用杂种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期望从可能产生的多个复合杂交组合中寻找可能的优良组合。实验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方差组分剖分、灰色关联度、比较不同方法的预测效果对建鲤、黄河鲤、黑龙江野鲤3个鲤群体双列杂交F1代杂种优势的利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未考虑PIT标记和考虑PIT标记时所测性状对体重影响作用不同。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2个时期的体长(体长和标记体长)对体重均有影响;(2)不同组合、组合内家系间以及初始体重和雌性的互作固定效应显著;(3)3种不同预测方法的分析表明,组合Hyj,Hjy和JJh可在复合育种时优先考虑。实验结果表明,杂交F1代体重与初始体重和性别(尤其是雌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梁业松  张维炜  宋飞彪  张娴  刘伊凡  刘晓春  林浩然  骆剑  
遗传多样性下降被认为是水产生物经济性状降低的常见原因。虎龙杂交斑作为养殖规模最大的石斑鱼品种,近年来病害增多。为了探究是否由于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改变而影响虎龙杂交斑的养殖性状,本研究选用27个EST-SSRs标记,对苗种主产区6个虎龙杂交斑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6个群体其平均等位基因数(N_(a))为6.666 7~8.555 6,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_(e))为 3.511 6~3.959 0,平均观测杂合度0.764 6~0.794 3,平均期望杂合度(H_(e))0.709 1~ 0.750 4,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0.662 2~0.706 4。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5.70%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间,0.00%来自群体内个体间,94.3%来自所有个体间。主坐标分析(PCoA)也显示差异主要来源于个体。群体间F_(ST)(遗传分化指数)、遗传距离及聚类分析显示,HB和XC群体先聚为一支,再与WT群体聚为一支,GC和QT群体聚成一支,FP群体为独立一支。遗传结构分析显示,所有样本被分为5(K=5)个理论群体,HB群体由FP、WT、XC、GC群体集合而成。研究表明,杂交石斑鱼群体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具有清晰的分群,杂交品种受亲本近交影响而出现衰退的可能性不高;病原生物的变异和养殖管理不规范可能是导致病害频发的原因。本研究为石斑鱼种质管理和病害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炳谦  谷伟  贾钟贺  赵吉伟  牟振波  范兆廷  
利用5个不同遗传背景的虹鳟养殖群体(以A、B、C、D、E分别表示虹鳟的渤海、丹麦、道氏、挪威、加州养殖群体)为材料,采用单因子和多因子两种交配策略,于2004年12月14日,建立了虹鳟不同亲本的杂交系和自繁系,由20个正、反交组合与5个自繁群组成,对其生产性能进行了近两年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开食到1+龄鱼阶段(2005-03~2006-10),各杂交组合成活率的平均值与渤海、丹麦、道氏、挪威和加州自繁系相比分别提高了25.21%、2.34%、7.18%、4.18%和5.92%;各杂交组合饲料系数的平均值比渤海自繁系降低了19.74%,与其他养殖群体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A♀×B♂...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武祥伟  张跃环  肖述  秦艳平  马海涛  喻子牛  
为了评估熊本牡蛎(Crassostreasikamea)中国群体与美国群体的杂交效应与杂交三倍体优势,构建了杂交群体和自交群体,并使用细胞松弛素B诱导了杂交三倍体,比较分析了幼虫、稚贝与成贝的生长与存活优势。自交群体和杂交群体的幼虫、稚贝与成贝的培养条件均相同,室内培育幼虫,培育密度为4~5个/mL,自然海区养殖稚贝与成贝,养殖密度为40~45个/吊。结果表明,与自交组相比,杂交二倍体具有较高的卵裂率(13.61%)与D幼率(5.67%)(P<0.05),但杂交二倍体幼虫的壳高生长表现杂种劣势(–0.43%),而稚贝、成贝的壳长与壳高的生长表现杂种优势,平均优势率分别为3.96%与6.65%。杂交三倍体诱导组幼虫的壳高生长优势率为3.69%,稚贝及成贝的壳长与壳高平均生长优势率分别为12.69%与13.64%,并且日龄越大生长优势越显著。总体上,杂交三倍体诱导组在3~180日龄具有存活劣势,并且15日龄存活劣势率最大(–48.72%),而在360日龄存活优势率为6.70%。杂交二倍体幼虫与成贝均具有存活优势,平均优势率分别为10.44%与4.59%。本研究表明熊本牡蛎中美地理群体杂交二倍体的生长和存活优于自交二倍体,而杂交三倍体诱导组的生长优势较显著,并且在成贝期具有显著的成活率优势,表明杂交三倍体诱导组的优势来源于三倍体优势和部分杂种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