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41)
- 2023(5163)
- 2022(3777)
- 2021(3268)
- 2020(2746)
- 2019(5706)
- 2018(5894)
- 2017(10962)
- 2016(6824)
- 2015(7481)
- 2014(7769)
- 2013(7338)
- 2012(6658)
- 2011(5951)
- 2010(5888)
- 2009(5519)
- 2008(5702)
- 2007(5072)
- 2006(4564)
- 2005(4396)
- 学科
- 济(23434)
- 经济(23405)
- 业(14098)
- 管理(13246)
- 企(10362)
- 企业(10362)
- 学(9417)
- 中国(8499)
- 农(8181)
- 方法(7684)
- 业经(6715)
- 数学(6203)
- 数学方法(6080)
- 农业(5618)
- 地方(5316)
- 发(4974)
- 财(4773)
- 制(4483)
- 发展(4397)
- 展(4390)
- 产业(4099)
- 融(3902)
- 金融(3898)
- 贸(3890)
- 贸易(3888)
- 理论(3807)
- 易(3773)
- 银(3757)
- 体(3731)
- 银行(3702)
- 机构
- 大学(99093)
- 学院(97612)
- 研究(42388)
- 济(32615)
- 科学(32182)
- 经济(31866)
- 农(31435)
- 中国(28185)
- 管理(28086)
- 所(25407)
- 农业(25313)
- 理学(23901)
- 研究所(23807)
- 业大(23795)
- 理学院(23525)
- 京(22678)
- 管理学(22637)
- 管理学院(22501)
- 中心(17241)
- 农业大学(16453)
- 江(16373)
- 省(16362)
- 院(15541)
- 室(14947)
- 财(14538)
- 北京(14153)
- 科学院(13954)
- 实验(13757)
- 业(13750)
- 技术(13598)
- 基金
- 项目(71154)
- 科学(52133)
- 基金(49110)
- 家(48390)
- 国家(48045)
- 研究(42992)
- 科学基金(37140)
- 省(29351)
- 自然(26706)
- 自然科(26115)
- 自然科学(26101)
- 自然科学基金(25627)
- 基金项目(25335)
- 划(25219)
- 社会(24827)
- 社会科(23328)
- 社会科学(23321)
- 资助(20689)
- 教育(19188)
- 重点(17446)
- 计划(17238)
- 科技(17208)
- 发(16047)
- 编号(15520)
- 科研(14463)
- 创(14068)
- 部(13838)
- 农(13828)
- 业(13814)
- 专项(13480)
共检索到146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严善春 门丽娜 石蕾 鲁艺芳
为研究不同品种杂种落叶松针叶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差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日本落叶松、兴安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的杂交后代,共2代7个家系的杂种落叶松针叶内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其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代7个家系杂种落叶松针叶内的CAT、POD和SOD的活性差异极显著(P<0.01),F1代CAT、SOD的活性普遍高于F2代,POD活性低于F2代。在抗氧化酶方面,F1代杂种优势高于F2代,F1代日3×兴2、F2代日12×兴9等具有较好的潜在抗虫性;结合其他抗虫生理指标,该研究结果在选育落叶松抗虫品种过程中有参考价值。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淑改 许茂红
对华北落叶松Cu、Mo元素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林木各器官Cu、Mo元素含量差异较大,Cu元素含量以吸收根(<2mm)最大,达13.97mg/kg,以多年生枝含量最低,为3.37mg/kg;Mo含量以梢头最大,达17.97mg/kg,以多年生枝含量最低,为1.24mg/kg。(2)多酚氧化酶的活力,地下部分吸收根(<2mm)最高,达29.33u/g,骨骼根(>10mm)最低,为4.95u/g;地上部分多酚氧化酶活性高低排序依次为梢头、一年生枝、二年生枝、干、多年生枝。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营养元素,多酚氧化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云龙 姚延梼 李俊英
以华北落叶松3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生育期4种处理(对照、锌、铜、铜+锌)下各器官(叶、枝、干、主根、侧根)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幼苗各器官内多酚氧化酶活性差异极为显著,干中PPO活性在3月达225.2U·g-1,而叶中PPO活性在5月仅为57.3U·g-1。叶子中PPO活性呈递增变化趋势,10月最高,枝、干、主根、侧根的PPO活性在年循环周期内呈规律性变化,7月均达高峰期。铜、锌对各器官内PPO活性有明显的影响,而且与生育期有关。铜对PPO活性的增强作用达显著水平,尤以枝最为突出,10月份铜处理后枝中PPO活性比对照提高95.1%;锌对主根PPO活性的...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多酚氧化酶(PPO) 铜 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华潮 骆有庆 张琴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国际上公认的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其引起的松材线虫病是一种毁灭性森林病害。该病自20世纪初在日本首次发现以来,已从北美扩散蔓延至亚洲、欧洲等多个国家,造成大批松树死亡(Fielding et al.,1996)。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祁丽霞 刘金福 黄嘉航 苏松锦 洪伟 唐蓉 周姗姗
以戴云山常见的2种亲缘关系较近的松属植物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为研究对象,探讨这2种植物针叶的抗氧化酶活性沿海拔梯度的差异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黄山松、马尾松针叶的丙二醛(mDa)含量差异显著,马尾松mDa含量高于同海拔黄山松.mDa含量沿海拔梯度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海拔1 400~1 700m,北坡黄山松mDa含量均高于南坡,随着海拔的升高mD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马尾松、黄山松抗氧化酶活性随海拔的变化情况基本一致,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海拔的升高均呈先上升后下降再增强的趋势;但超氧化物...
关键词:
黄山松 马尾松 针叶 抗氧化酶 酶活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延檮 寇元斌 杨风歧 赵水清 薛俊杰
该文对华北落叶松 (Larixprincipis rupprechtiiMagr)成年林木及苗木不同器官、不同时期的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 .结果表明 :≤ 2mm根中抗坏血酸氧化酶活力最高 ;体内抗坏血酸氧化酶活力在生长季节较高 ;林木梢头、叶、1年生枝及苗叶等生长部位抗坏血酸氧化酶活力也较高 .抗坏因酸氧化酶与华北落叶松的生长关系较为密切 ,而与其抗逆性无关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抗坏血酸氧化酶 年变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晨璐 孙晓梅 张守攻
以采穗圃中的采穗母株为研究对象,对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及其杂种进行了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的测定,通过估算光合参数,比较了它们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与日本落叶松相比,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杂种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和光合能力等与光合效率正相关的参数都较低,光强和CO2的利用范围也更窄,暗呼吸速率却更高,而羧化效率和光呼吸速率没有差别。与长白落叶松相比,尽管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杂种的暗呼吸速率较低,但其表观量子效率更低,CO2补偿点更高,而羧化效率、光呼吸速率、光补偿点没有差别。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杂种与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杂种相比,光呼吸速率和CO2补偿点稍高,羧化效率稍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侯立刚 陈温福 马巍 赵国臣 齐春艳 刘亮 孙洪娇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以耐冷性品种吉粳81和非耐冷性品种长白9为供试材料,通过不同的磷肥施用量,研究低温胁迫下磷营养对水稻质膜透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后,随着施磷量的增加,2个水稻品种叶片电解质外渗率和丙二醛含量均先降低后升高,而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通过对比常温对照发现,低温下适当增磷可明显提高2水稻品种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及3种抗氧化酶活性的上升幅度,减缓电解质外渗率和MDA含量的下降幅度。研究还表明,低温增磷对提升非耐冷品种长白9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和3种抗氧化酶活性,降低...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家旺 冯辉 朱延姝 席海军 宋琪新
以耐弱光番茄品系1和不耐弱光番茄品系4为试材,研究光强变动对苗期叶片主要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MDA含量、SOD、POD和CAT活性呈波动式变化,但是,其波峰位置和波幅不同。MDA、SOD和POD波峰出现在弱光时期,而CAT出现在恢复期;品系1波幅小于品系4。对间断弱光胁迫的适应能力品系1优于品系4。番茄弱光耐受性与番茄对间断光胁迫的适应能力具有相同趋势。
关键词:
番茄 间断弱光胁迫 抗氧化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倪蔚茹 王安然 贺锡燕 徐金 吴树敬 陈学森 毛志泉 沈向
【目的】研究重茬土对相同砧木不同苹果品种幼苗的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缓解苹果重茬障碍的品种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苹果常用砧木‘平邑甜茶’(M.hupehensis)为基砧,嫁接5种不同苹果品种(‘烟富3号’‘红将军’‘富士2001’‘宫崎短枝富士’(以下简称‘宫崎’)‘首富1号’),使用重茬土进行盆栽试验,以重茬土蒸汽消毒后种植的相同幼苗为各重茬土的对照,测定苹果幼苗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动态变化及叶片荧光参数。【结果】重茬土对同一砧木不同苹果品种幼苗株高、径粗、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荧光参数及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与消毒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玲 李志辉 吴际友 刘球 程勇 廖德志 黄明军
以3个1年生的青冈栎幼苗种源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探讨其持续干旱条件下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叶绿素含量先增加后减少,但不同的种源有差异。3个种源中,16号、18号随干旱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17号不显著;(2)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相对含水量均减少;3个种源的相对含水量均成显著差异(P≤0.05),且17号相对含水量下降的最快;(3)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抗氧化酶(包括SOD和POD)活性均降低。3种源幼苗的S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闫素辉 李文阳 杨安中 王振林
为雨养地条件下延缓小麦植株衰老和提高小麦产量,在灌溉和雨养两种栽培条件下,比较研究了小麦旗叶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两种栽培条件下,小麦旗叶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水平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小麦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波动式变化,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为单峰曲线变化,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则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与灌溉栽培相比,雨养栽培条件下小麦旗叶SOD、CAT活性花后0~7 d较灌溉栽培高,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于花后14 d开始显著低于灌溉栽培,POD活性变化表现为在整个灌浆期均高于灌溉栽培,从而使活性氧的产生速率大幅度增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庆启 张娜 李梦云 张智 王振宇
通过测定不同海拔条件下落叶松松塔中的多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探讨了二者与海拔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高海拔下落叶松松塔的多酚含量、原花青素含量、总还原能力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均高于低海拔条件下。相关性分析表明:原花青素含量与多酚、总还原能力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49和0.899。
关键词:
落叶松松塔 多酚 原花青素 抗氧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庆启 张娜 李梦云 张智 王振宇
为了研究落叶松松塔中的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与生长坡向之间的关系,采用分光光度法对不同生长坡向条件下的落叶松松塔样本进行测定。结果发现:随着生长坡向条件的不同,落叶松松塔中的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差异变化不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总还原能力与多酚(R2为0.786)和原花青素(R2为0.899)含量的相关性较高,而清除1,1-二苯基-2-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能力与多酚和原花青素含量的相关性较弱;生长坡向的改变不会显著影响落叶松松塔中的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和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
落叶松松塔 坡向 多酚 原花青素 抗氧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贵全 张卓睿 张诗朦 任宣百 庞久寅
【目的】研究落叶松树皮多聚原花青素的树脂催化降解工艺及降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为落叶松树皮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落叶松树皮中多聚原花青素(LPPC)为原料,使用CR57树脂催化降解制备了落叶松树皮低聚原花青素(LOPC)。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分析,优化降解工艺条件,并对降解产物进行结构表征,考察其抗氧化能力。【结果】催化降解最佳工艺条件为每100 m L多聚原花青素中加入18 m L催化树脂,催化温度76℃,催化时间1.8 h,此条件下降解产物平均聚合度为3.76。对比LPPC和降解产物LOPC的色谱图,发现降解产物中多聚组分含量明显降低,证实LPPC发生了降解反应;根据紫外光谱图和红外光谱图,确定降解产物具有原花青素的结构特征;由质谱图可知降解产物是从三聚体到十二聚体,并以四聚体为主分布的低聚物。分析降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和2,2’-二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铵盐(ABTS)自由基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72.56、12.64和2.52 mg/L。与各对照品相比较,降解产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最强,其还原能力、清除·OH自由基能力和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仅低于葡萄籽提取物(GS),而高于松树皮提取物(PB)、VC、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结论】催化树脂CR57可适用于催化LPPC的降解反应,降解后的LOPC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