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27)
- 2023(9426)
- 2022(8561)
- 2021(8199)
- 2020(6833)
- 2019(16145)
- 2018(16067)
- 2017(30701)
- 2016(17274)
- 2015(19512)
- 2014(19615)
- 2013(19267)
- 2012(17489)
- 2011(15826)
- 2010(15619)
- 2009(13911)
- 2008(13442)
- 2007(11449)
- 2006(9800)
- 2005(8335)
- 学科
- 济(61967)
- 经济(61896)
- 管理(47383)
- 业(44749)
- 企(38096)
- 企业(38096)
- 方法(31087)
- 数学(26378)
- 数学方法(26028)
- 农(16955)
- 学(16338)
- 中国(15535)
- 业经(14326)
- 财(14291)
- 理论(13903)
- 地方(12497)
- 和(11255)
- 农业(11249)
- 教育(10999)
- 技术(10812)
- 贸(10723)
- 贸易(10717)
- 易(10391)
- 制(9861)
- 环境(9766)
- 务(9508)
- 财务(9449)
- 财务管理(9433)
- 划(9341)
- 企业财务(8937)
- 机构
- 大学(238591)
- 学院(237011)
- 管理(96091)
- 济(84566)
- 理学(84129)
- 理学院(83197)
- 经济(82494)
- 管理学(81652)
- 管理学院(81247)
- 研究(77761)
- 中国(54187)
- 科学(52222)
- 京(51101)
- 农(41056)
- 所(39854)
- 业大(39133)
- 财(37067)
- 研究所(36915)
- 中心(34399)
- 江(33885)
- 范(32660)
- 师范(32309)
- 农业(32260)
- 北京(32191)
- 财经(30613)
- 院(28727)
- 技术(28045)
- 经(27870)
- 州(27815)
- 师范大学(26024)
- 基金
- 项目(170563)
- 科学(132134)
- 研究(123947)
- 基金(120841)
- 家(106143)
- 国家(105240)
- 科学基金(89573)
- 社会(73590)
- 社会科(69468)
- 社会科学(69448)
- 省(68520)
- 基金项目(65281)
- 自然(60594)
- 自然科(59172)
- 自然科学(59157)
- 教育(58237)
- 自然科学基金(58058)
- 划(57523)
- 编号(51766)
- 资助(50368)
- 成果(41949)
- 重点(38060)
- 部(36809)
- 课题(35945)
- 创(35721)
- 发(35393)
- 创新(33155)
- 科研(32877)
- 项目编号(31917)
- 大学(31752)
共检索到332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光楚 王裕霞
对28年生的撑麻7号竹的离体快速繁殖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降低培养基中大量元素用量,提高BA质量浓度有利于形成丛芽;在按正交设计的9组增殖培养基中,芽的增殖率差异不显著,芽的生长量相差近4倍,而且凡配方中加有KT的苗的生长均比同质量浓度BA而未加KT的苗要好,表明KT有促进生长的作用;经反复试验比较,认为3 4MS(m)+BA2mg·L-1+KT1 25mg·L-1较适合增殖培养;还发现试管苗在萌发新芽时最易生根,采取先将苗生根培养20~30d后,转入增殖培养5~7d,可以使苗同步地萌发新芽,此时再将苗转入生根培养,采取2次生根的办法使生根率达到78 2%,从而解决了试管苗生根时大量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泽伟 张炎 齐帅征 朱军杰 袁玮 张亚东 刘学增 张金凤
【目的】枫香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观赏价值高等特点,既可以作为用材树种又可以作为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北美枫香能够与中国枫香杂交并可产生有杂种优势的后代,但是杂种枫香的快速繁殖技术和遗传转化体系还有待完善。【方法】本研究以北美枫香为母本,中国枫香为父本进行杂交,选用子一代杂种枫香的子叶、子叶节以及下胚轴为外植体材料建立高效的组培再生体系,并对3种外植体的分化能力进行比较。【结果】(1)子叶和子叶节外植体最佳芽诱导培养基为0.2 mg/L TDZ+0.1 mg/L NAA的WPM培养基,而下胚轴外植体最佳芽诱导培养基为0.1 mg/L TDZ+0.1 mg/L NAA的WPM培养基。(2)3种外植体在0.5 mg/L 6-BA+0.1 mg/L NAA+0.8 mg/L GA不加琼脂的WPM芽伸长液体培养基中获得最高的平均不定芽诱导数。(3)不定芽在2.0 mg/L IBA+0.1mg/L NAA的WPM培养基中生根,生根率达到100%。(4)不定芽生根培养2个月后长为完整植株,移栽成活率在90%以上。【结论】(1)杂种枫香3种外植体的分化能力依次为:子叶节>子叶>下胚轴,其中子叶节的分化能力显著高于子叶和下胚轴。(2)TDZ能够有效促进不定芽的诱导,GA对不定芽的伸长具有显著的影响。(3)杂种枫香外植体在固体培养基中获得了最高的不定芽诱导率,在液体培养基中获得了最高不定芽平均数量,而且液体培养中未出现玻璃化。本研究为杂种枫香新品种的快速繁育以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杂种枫香 离体再生 两步法培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在留 辉朝茂
对巨龙竹幼年竹和成年竹材料采集、处理、试管引入、丛芽诱导、丛芽增殖和生根、再生植株炼苗等进行系统研究,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出各阶段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丛芽增殖倍数与BA用量成正比,但随着BA用量加大或长期在高浓度BA上培养易产生花芽,说明BA有使丛芽细胞从营养状态向生殖状态转变的作用;KT在丛芽高生长方面起主导作用,能使丛芽节间伸长,使细胞从生殖状态向营养状态转变;椰乳有改善丛芽或苗生长的作用。在诱导丛芽生根过程中,IBA起主导作用,配合少量NAA使用可得到生根良好、移栽成活率较高的再生小植株。巨龙竹成年竹组织培养与外植体采集部位、采集时间、采集地等相关。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海芸 桂仁意 汤定钦 方伟
以菲白竹Sasa fortunei幼嫩竹秆和竹鞭为材料,研究其组织培养快繁关键技术。结果表明:以竹鞭为外植体萌芽率较高,添加6-苄基腺嘌呤(6-BA)试管苗增殖效果优于噻二唑苯基脲(TDZ),但TDZ能促进新芽生根;以MS(Murashige and Skoog)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3 mg.L-16-BA与0.5 mg.L-1萘乙酸(NAA),侧芽增殖系数达3.60;添加3 mg.L-16-BA与0.01 mg.L-1TDZ,增殖系数较高(3.43),且伸长生长迅速,生根率达到100%,可同时实现增殖与生根,有利于菲白竹大规模快速繁殖。图1表3参9
关键词:
植物学 菲白竹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建 张秀荣
概述了芝麻离体再生培养和遗传转化的研究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外植体前处理和培养环境、外植体类型及基因型、基本培养基和生长调节剂等.探讨并指出了芝麻组织培养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展望了芝麻细胞工程和遗传转化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家军 庞兰 林翼飞 关婧竹
以三倍体卷丹百合(Lilium lancifolium Thunb.)为母本与兰州百合等7种百合进行种间杂交,以所得幼胚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不同杂交组合、消毒方法、幼胚处理方法、胚龄、激素配比对杂种胚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卷丹×大花卷丹有胚率最高,达41.3%;未开裂蒴果用70%酒精浸泡1min消毒效果最好;剥除种皮和胚乳接种幼胚的萌发率比不剥除高60%~70%,且萌发时间提早17~22d;授粉后40~50d的杂种胚最适于胚培养;最适幼胚萌发培养基为MS+NAA0.01mg·L-1+6-BA0.1~0.5mg·L-1。
关键词:
卷丹 百合 种间杂交 幼胚 离体培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晨卉 王艳芳 陈素梅 刘思余 滕年军 兰伟 陈发棣
以紫花野菊变种、纪伊潮菊、龙脑菊、那贺川野菊和矶菊5个菊花近缘种属植物无菌苗为试材,进行了茎段离体快繁体系和离体叶片不定芽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茎段增殖培养基分别为:紫花野菊变种,MS+1.0 mg.L-16-BA+(0.05~0.10)mg.L-1IBA;纪伊潮菊,MS+2.0 mg.L-1KT+0.1 mg.L-1NAA;龙脑菊,MS+0.5 mg.L-1KT+0.1 mg.L-1NAA;那贺川野菊,MS+1.0 mg.L-1KT+0.1 mg.L-1NAA;矶菊,MS+2.0 mg.L-16-BA+0.1 mg.L-1NAA。紫花野菊变种、纪伊潮菊、龙脑菊、那贺川野菊试管苗适宜生根...
关键词:
菊花近缘植物 茎段 叶片 组织培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凡 冯刚 谭鹏鹏 张洁 杨宏 彭方仁
为促进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缩短育苗周期和提供优质品种苗,本试验以薄壳山核桃成熟的青皮果实的种胚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不同品种种胚诱导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包括培养基的筛选、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配比以及其它影响该外植体组织培养的因素。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薄壳山核桃种胚的组织培养过程中,选用当年成熟带青皮果实的种胚诱导胚根与胚芽的诱导率较高。使用0.1%的升汞溶液消毒种子1015 min,再用0.1%升汞溶液将种胚消毒5 min,每瓶接种一个能够有效地减少污染,污染率可降低5%左右。(2)薄壳山核桃种子胚的组织
关键词:
美国山核桃 种胚诱导 培养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佳 陈晓阳 李忠秋 骈瑞琪 丁霞
为胡枝子遗传转化奠定基础,对截叶胡枝子的组织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2.1%NaClO对种子灭菌10min,发芽率较高,污染率为0;初代培养6-BA最佳浓度为1.0~2.0 mg/L,NAA为0.01 mg/L,2,4-D为0~0.01 mg/L,分化系数为2~2.5;继代培养最佳配方为MS培养基含1倍量的大量元素+6-BA 2.0 mg/L+IBA 0.5 mg/L+2,4-D0.5 mg/L;生根培养中IBA比NAA更有利于有根苗的生长,随着NAA浓度提高,对生根抑制作用加强,其浓度不宜超过0.1 mg/L,IBA的最佳浓度为0.5~1.0 mg/L.分化苗在培养过程中出现严重的黄化现...
关键词:
截叶胡枝子 组织培养 黄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德华 朱咏华
为了探讨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生产肉苁蓉药用成分的可行性,以肉苁蓉的茎片段、花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茎片段、子房外植体在添加2,4-D的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组织分别呈块状、颗粒状,都为白色;而在添加KT的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组织都呈颗粒状,黄绿色.添加KT,NAA的MT培养基对肉苁蓉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生长效果最好.愈伤组织在从外植体母体上分割继代培养前,使愈伤组织与培养基接触培养15d后,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生长.
关键词:
肉苁蓉 愈伤组织 诱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玲莉 郭素娟 李吉跃
以柔枝松的幼嫩顶芽为外植体,对不定芽的诱导、增殖和生根条件进行筛选。结果发现:在附加0.5mg/LBA和0.1mg/LNAA的SH培养基中,不定芽的诱导率为86.67%;诱导4周后,将外植体继代于SH基本培养基中,使不定芽伸长生长;然后,将伸长的不定芽转至含有2.0mg/LBA的SH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4周后,增殖系数为3.75;继而在SH基本培养基或含有0.05%活性炭的SH培养基中进行壮苗培养;当不定芽长至1~1.5cm时,转入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1/2GD培养基中进行生根诱导,培养6周后,在不定芽基部形成1~3条不定根;炼苗后,植株在土壤中(V(草炭土)∶V(蛭石)=1∶1)移栽成活率为...
关键词:
柔枝松 不定芽诱导 不定芽增殖 生根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辛亚龙 唐军荣 杨宇明 原晓龙 李斌 辛培尧 王娟
以从台湾地区引进的珍贵树种牛樟带叶腋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牛樟组培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牛樟幼嫩茎段经处理后用75%乙醇处理5 s,0.1%升汞处理8 min后,其污染率仅为5.14%。较适宜的腋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2.0 mg/L+IBA0.1 mg/L,增殖培养基为MS+6-BA1.5 mg/L+NAA0.4 mg/L,而1/2 MS+NAA0.4 mg/L+IBA0.4 mg/L+活性炭(AC)0.3 mg/L为较理想的牛樟生根培养基。开展牛樟组培快繁进行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春梅 董延瑜 洪亚辉 赵燕
为建立西瓜顶芽培养与子叶培养的实验流程 ,以西瓜子叶、顶芽为外植体 ,进行了不定芽的诱导、芽的伸长、生根以及再生植株的移栽与嫁接试验 .结果表明 :顶芽诱导不定芽的诱导率高于子叶 ;苗龄 4~ 5 d、刚刚由黄色转为浅绿色的子叶诱导不定芽的诱导率最高 ,苗龄 8~ 9d的顶芽诱导产生的不定芽最多 ;用子叶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 MS+1.0 mg/L BA,用顶芽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 MS+3.0 mg/L BA+0 .2 mg/L IAA;不定芽在 MS+0 .2 mg/L KT培养基上能较快地伸长 ,伸长的芽茎在分别添加 0 .1m g/L KT,0 .1mg/L NAA或0 .1m...
关键词:
西瓜 培养 子叶 顶芽 嫁接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段新玲 任东岁 赵书珍
以无花果展叶腋芽、休眠腋芽、室外嫩茎和水培芽为外植体 ,通过初始培养获得无菌苗后 ,选取无菌苗的不同部位作外植体 ,如茎段、叶片、愈伤组织等 ,经过诱导培养、分化培养及生根培养 ,形成再生植株。研究了激素种类及浓度、培养基种类对诱导的影响 ,提出了无花果的最佳培养条件 ,并讨论了影响移栽成活的一些因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饶红欣 彭信海 蒋利媛 刘先芳
以边沁桉Eucalyptus benthamii茎段的顶芽或腋芽为外植体开展了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成功建立了边沁桉离体再生体系,为该物种进一步的快速繁殖提供了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初接种芽诱导培养基以MS+BA 0.2 mg.L-1最佳,诱导率为55.8%;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BA 0.5 mg.L-1+IBA 1.0 mg.L-1+NAA 0.2 mg.L-1,芽增殖系数为4.6,平均苗高为3.1 cm;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4MS+IBA 1.5 mg.L-1,生根率达93.3%,平均每株生根数为3.2条;试管苗练苗3~7 d,移栽到25%糠壳灰+75%黄心土的基质,移栽成活率可达70%.
关键词:
生物技术 边沁桉 组织培养 培养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