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80)
2023(4948)
2022(4513)
2021(4107)
2020(3858)
2019(9084)
2018(8962)
2017(17290)
2016(10068)
2015(11606)
2014(11932)
2013(12109)
2012(11584)
2011(10591)
2010(10738)
2009(10079)
2008(10305)
2007(9578)
2006(8070)
2005(7159)
作者
(33879)
(28767)
(28667)
(27325)
(18282)
(14046)
(13219)
(11337)
(10706)
(10328)
(9727)
(9584)
(9533)
(9204)
(9193)
(9161)
(8994)
(8485)
(8396)
(8353)
(7541)
(7264)
(7166)
(6661)
(6572)
(6459)
(6443)
(6411)
(6037)
(6029)
学科
(41611)
经济(41575)
(24769)
管理(24535)
方法(22650)
数学(20463)
数学方法(20288)
(19149)
企业(19149)
(11828)
(11705)
(10427)
中国(9429)
(8567)
贸易(8567)
(8305)
地方(7969)
农业(7588)
业经(7284)
(7144)
(6587)
(6498)
财务(6483)
财务管理(6462)
企业财务(6060)
(5812)
银行(5775)
理论(5750)
环境(5602)
(5537)
机构
大学(154501)
学院(153157)
(58779)
经济(57395)
研究(55338)
管理(53570)
理学(46248)
理学院(45632)
管理学(44605)
管理学院(44334)
(39414)
中国(39251)
科学(39186)
(32947)
农业(31850)
(31621)
业大(30589)
研究所(29238)
(25951)
中心(25265)
(24181)
财经(20958)
农业大学(20925)
北京(20270)
(19275)
(19028)
(18945)
(18902)
(18723)
师范(18692)
基金
项目(103341)
科学(77417)
基金(72557)
研究(68108)
(65994)
国家(65482)
科学基金(53090)
(42431)
社会(39874)
基金项目(38693)
社会科(37621)
社会科学(37604)
自然(37052)
自然科(36143)
自然科学(36116)
(35893)
自然科学基金(35465)
教育(31813)
资助(30960)
编号(27384)
重点(24217)
计划(22681)
成果(22637)
(22471)
(22384)
科技(21202)
(21066)
科研(20951)
创新(19867)
课题(19493)
期刊
(61492)
经济(61492)
研究(38909)
学报(36006)
(35508)
科学(27889)
中国(27868)
大学(24916)
学学(23956)
农业(23796)
(21010)
管理(16735)
教育(12892)
(12794)
技术(12485)
(11362)
金融(11362)
财经(10337)
业大(10200)
业经(10093)
(10076)
经济研究(9778)
农业大学(8861)
问题(8838)
(8819)
技术经济(7902)
统计(7610)
科技(7595)
理论(7320)
(7128)
共检索到218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春  李凯彬  王庆  常藕琴  梁慧丽  王芳  潘德博  石存斌  吴淑勤  
从广东佛山、广州两地养殖场患内脏类结节病杂交鳢(Channa maculata♀×C.argus♂)内脏器官分离到2株细菌,纯化培养后获得2个分离株,编号为WL-1和WL-2,对分离菌株进行了细菌鉴定、致病性分析及药敏实验。应用常规生理生化鉴定和ATB系统细菌自动鉴定仪对分离菌株进行细胞形态学、理化特性分析,初步判定所分离菌为舒伯特气单胞菌。采用16S rRNA基因、DNA促旋酶的B亚单位蛋白(gyrB)基因对分离菌株进行DNA分子鉴定,结果显示,两个菌株间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同,gyrB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7%;分离菌株与GenBank上登录的舒伯特气单胞菌16S rRNA基因序列...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金洁南  宋长江  王力  李建  黄晓声  张学振  
针对2014年发生在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的杂交鳢(Channa maCulate♀×Channa argus♂)溃疡病,开展了病原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研究、药物敏感性试验和中草药抑菌、杀菌试验。实验从杂交鳢脾脏中分离到一个菌株s8,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菌体直、两端钝圆。对该菌进行生理生化鉴定、16s rrna和gyr B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此致病菌株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当人工感染剂量大于1.0×107CFu/尾时,能引起杂交鳢100%发病死亡。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表明,温和气单胞菌s8对阿米卡星、头孢拉啶等药物高度敏感,对头孢他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二龙  汪开毓  陈德芳  王均  贺扬  刘韬  
从患内脏结节病的四川眉山地区养殖乌鳢腹水和肝、脾、肾组织中分离并纯化培养、筛选出1株致病菌,经形态结构、染色观察、生理生化实验、16Sr RNA基因和特异性序列的PCR检测进行菌株的鉴定,并进行分离菌株的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发现,该分离株具有与诺卡氏菌Nocardia较一致的形态特征和相似的生化特性.16Sr RNA基因的PCR扩增、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该菌株与诺卡氏菌属的亲缘关系较近,同源性较高,与诺卡氏菌Nocardiaseriolae的16Sr RNA基因序列相似性高达99%以上;诺卡氏菌的特异性引物N5F1/N5R1的PCR检测结果表明该菌为诺卡氏菌;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该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苏  朱新平  陈昆慈  赵建  潘德博  李凯彬  
运用形态学和框架分析法对斑鳢(♀)、乌鳢(♂)及其杂交种的形态差异和判别进行了分析。在体色方面,头顶部、体侧及尾鳍基部,斑鳢与乌鳢的体色斑纹差异明显,杂交鳢偏向于斑鳢。在11项可数性状中,三者腹鳍一致,杂交鳢胸鳍超父本偏离,其他可数性状介于两者之间,平均杂交指数为53.45。对可数性状卡方检验结果表明:斑鳢与乌鳢除胸鳍无差异外,均达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杂交鳢与乌鳢在尾鳍、鳃耙、侧线鳞和侧线下鳞无差异,其他则差异极显著;杂交鳢与斑鳢除尾鳍和鳃耙无差异外,其他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可数性状中背鳍条数、侧线鳞和侧线上鳞可作为初步判断三者所属的指标。对10项可量性状参数计算的杂交指数显示,杂交鳢可量性状偏父...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卓孝磊  梁日深  陈言峰  梁桂洪  邹记兴  
本研究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流式细胞仪和血涂片制作方法,对杂交鳢及其亲本血液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杂交鳢(Channa argus♂×C.maculata♀)与其亲本相比,表现出明显杂种优势:在血液红细胞数目、白细胞数目、血红蛋白含量和血细胞比容上,杂交鳢都比亲本高,差异显著(P<0.05);在红细胞体积上,杂交鳢均比亲本小,差异显著(P0.05)。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邹礼根  冯晓宇  王宇希  刘新轶  郭水荣  陈飞东  
为了评价杂交鳢(Channa maculate♀×Channa argus♂)与乌鳢(Channa argus)肌肉品质,实验选择规格基本相同的1+龄杂交鳢和乌鳢进行比较研究。研究从肌肉基本营养组成、游离氨基酸组成、物理特性指标、质构参数4个方面评价肌肉品质。在肌肉的基本营养组成方面,杂交鳢与乌鳢肌肉粗蛋白含量、灰分含量、粗脂肪含量基本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杂交鳢肌肉水分含量比乌鳢显著性增加(P<0.05)。在肌肉游离氨基酸含量方面,杂交鳢游离氨基酸总量、呈味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比乌鳢提高了7.90%、9.19%、9.01%。在肌肉物理特性方面,与乌鳢相比,杂交鳢肌纤维...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春  曾伟伟  王庆  李凯彬  王芳  常藕琴  梁慧丽  吴淑勤  
为了建立一种能在临床上快速、准确检测杂交鳢弹状病毒(HSHRV)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HSHRV-C1207 G蛋白的全长序列,构建重组质粒,作为荧光定量PCR的标准品,根据HSHRV-C1207 G蛋白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能特异性扩增143 bp片段的引物和TaqMan探针,以标准品为模板建立HSHRV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灵敏度、可重复性和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标准曲线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斜率为-3.290;荧光定量PCR最低可以检测到10个病毒核酸分子拷贝,...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罗璋  张振国  郝爽  白晓慧  贾文平  高谦  冯守明  
2017年8月,天津市滨海新区某养殖场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发生病害,累计死亡率约为25%,患病鱼体表无明显症状。通过肉眼和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发现,患病鱼肾脏、脾脏、肝脏和肠道存在大量圆形结节,肾脏、肝脏和脾脏组织病变明显,肾小管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脾脏中存在大量的坏死细胞。此外,在脾脏和肾脏组织中发现大量的抗酸杆菌。利用传统病原菌分离方法,从具有典型症状的濒死大菱鲆肾脏组织分离到优势菌株myco-10,利用该菌株注射攻毒能导致健康大菱鲆66.7%的死亡率,且表现出与自然发病鱼相同的症状。采用16S rDNA、Hsp65、ropB基因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并结合细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测试对菌株myco-10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菌株myco-10的16SrDNA、Hsp65、ropB基因序列与分枝杆菌属细菌(Mycobacteriumspp.)相似度最高,且在系统发育树中与海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marinum)和溃疡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ulcerans)聚为一簇,生理生化反应与海分枝杆菌一致。综合生理生化特征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将菌株myco-10鉴定为海分枝杆菌。这是中国首例分枝杆菌引起大菱鲆病害的报道,可为大菱鲆内脏结节病的防治提供参考资料。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国良  徐益军  金珊  
2006年6月,浙江萧山养殖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Cantor)暴发一种类似细菌性的结节病,从患典型症状乌鳢肝脏和肾脏中分离到纯度一致的菌株W060622。形态结构观察显示,菌株W060622革兰氏阳性,好氧,具有弱抗酸性,菌体呈长或短杆状,或细长分枝状。常规生理生化试验表明,该菌株具有诺卡氏菌属(Nocardia)的基本特性。对其16S rRNA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与诺卡氏菌属的菌株亲缘关系最近,与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eaJCM 3360T)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达99.9%。据此鉴定菌株W060622...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杰  刘耀宽  白露  陈四清  阎永伟  莫照兰  
2017年夏季,江苏省连云港市某养殖场大菱鲆出现大规模死亡,发病鱼体表无明显症状,解剖可见脾脏、肾脏出现白色散在结节,从发病鱼的内脏中分离得到1株优势菌SM-Myco001。人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SM-Myco001可以引起大菱鲆内脏结节症状并造成鱼类死亡,且在高养殖水温(22℃)条件下发病更为剧烈。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基因分析结果显示,SM-Myco001属于海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marinum)。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我国养殖大菱鲆感染海分枝杆菌的病例,可为大菱鲆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控提供参考。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林  谢楠  朱树人  李忠全  冯晓宇  李应森  李家乐  
用同一广东群体斑鳢(Channa maculate)和4个不同地理群体乌鳢(C.argus)杂交,建立4个杂交组合:广东斑鳢♀×山东乌鳢♂(SG)、广东斑鳢♀×浙江乌鳢♂(ZG)、广东斑鳢♀×江西乌鳢♂(JG)和广东斑鳢♀×湖南乌鳢♂(HG)。将它们的F1代鱼苗根据不同阶段,分别饲养在规格为6 m×2 m(长×宽)小水泥池和6 m×5.5 m(长×宽)大水泥池中,将它们的F1代鱼种通过荧光标记后混养在规格为3 m×3 m×1.4 m(长×宽×高)网箱中。对各组合F1代的生长性能和养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广东斑鳢♀×山东乌鳢♂(SG)组合F1代的养殖效果最好,体重、体长增加量最大,分别为58...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谢楠  刘凯  冯晓宇  姚桂桂  潘彬斌  
乌鳢(Channa argus,♂)、斑鳢(Channa maCulatus,♀)是杂交鳢"杭鳢1号"的亲本。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乌鳢和斑鳢的肝脏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得大量Est序列后,利用mIsa软件进行微卫星信息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转录组测序获得乌鳢Est序列59 959条,长度45 mb,发现15 428个ssr,出现频率为25.73%;获得斑鳢Est序列44 337条,长度27 mb,发现8 439个ssr,出现频率为19.03%。在乌鳢和斑鳢Est-ssr中,重复单元以1~2碱基重复为最多,并以长度小于16 bp的短重复序列为主,间隔ssr和复合ssr的Est序列rpKm均值要低于单纯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鸿鹄  袁娜  傅超英  贺洁  罗华明  鲍佳伟  钱冬  
2017年4月,浙江台州某海水养殖公司跑道式养殖池黑棘鲷大量发病,病鱼活力下降、食欲减退、体表溃疡,剖检可见肝脏、脾脏、肾脏肿大且有不同程度的白色结节,同时伴随大量腹水。用胰蛋白胨大豆琼脂(TSA)从典型结节病濒死黑棘鲷器官分离到革兰阴性短杆菌。分离病原菌AS15对健康黑棘鲷的致病力结果显示,AS15腹腔注射可使健康黑棘鲷发病死亡,死亡黑棘鲷可出现自然发病症状,在(24±1)°C的条件下,(25±2) g黑棘鲷的半数致死浓度(LD_(50))为6.5×10~4 CFU/尾。经API 20E鉴定,分离菌株AS15生理生化特性与类杀鱼爱德华氏菌LADL05-105和迟缓爱德华氏菌典型菌ATCC15947相似度为86.2%,与杀鱼爱德华氏菌ET~T883的相似度为82.8%;AS15的16S rDNA与杀鱼爱德华氏菌ET~T883同源性达99%,gyrB与类杀鱼爱德华氏菌LADL05-105和杀鱼爱德华氏菌ETT883同源性分别为100%和98%;16S rDNA进化树显示,AS15与ETT883、LADL05-105聚为一簇,gyrB进化树与LADL05-105、NCIM2056聚为一簇;采用4种爱德华氏菌属种特异性引物对AS15进行PCR分析,结果显示,AS15可扩增出类杀鱼爱德华氏菌的种特异性片段,不能扩增出迟缓爱德华氏菌、鲇鱼爱德华氏菌、杀鱼爱德华氏菌的种特异性片段,表明AS15属类杀鱼爱德华氏菌成员。分析了AS15的菌毛基因、sodB等毒力基因,发现AS15具有fimA、fimB、fimC、fimD等4种菌毛基因和sodB、citC、esrB、mukF、katB等毒力基因。本实验首次从黑棘鲷上检出致病性类杀鱼爱德华氏菌,该菌对黑棘鲷的发病机制和毒力机理还需进一步研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滕建  陈红菊  薛良义  李岩  路广金  周敏  张冲  季相山  
为研究乌鳢诺卡氏菌病的致病机理,本实验通过病原分离鉴定、组织病理学和基因表达水平分析对病原菌的致病性、药物敏感性及乌鳢的免疫抗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患病乌鳢主要感染了命名为SDAT 0011病原菌,通过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鉴定、16S rRNA鉴定、诺卡氏菌特异序列扩增鉴定、生理生化鉴定结果均显示,该病原菌为鰤诺卡氏菌。将分离的SDAT 0011感染健康乌鳢后,1 × 10~(5 )~1 × 10~(8 )CFU/mL注射组的死亡率均为100%,感染乌鳢出现明显的诺卡氏菌病症状,如内脏出血,肝脏、脾脏和肾脏中有大量大小不等的结节,组织病理切片进一步检测发现,结节分界清晰,结节中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受损或死亡的组织细胞。药物敏感性实验发现,鰤诺卡氏菌对利福平等抗生素较为敏感,对青霉素等具有较强的抗性。基因表达分析显示,在感染初期(48 h)及中后期,Toll样受体2(TLR2)和Toll样受体13(TLR13)在脾脏和头肾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而趋化因子受体9(CCR9)在脾脏和头肾中显著下调,这表明乌鳢Toll样受体和趋化因子受体信号通路可能在其抵抗鰤诺卡氏菌感染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为乌鳢诺卡氏菌病的治疗及其致病机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周朝伟  雷骆  邓星星  郑宗林  郑永华  吴俊  苏建  樊威  曹高祥  李岩  
采用国际标准检测方法,对乌鳢(Ophicephalus argus)和白乌鳢(Opniocepnalus argus var)进行肌肉品质及营养成分分析,并依据FAO/WHO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乌鳢水分和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白乌鳢,而灰分及粗脂肪含量两者间差异不显著;乌鳢和白乌鳢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Val),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66.90和65.39;乌鳢的饱和脂肪酸(SFA)及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高于白乌鳢,差异显著,而白乌鳢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高于乌鳢,差异极显著,且白乌鳢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EPA+DHA)的含量极显著高于乌鳢;在矿物质中,白乌鳢肌肉中的Cu、Ca、Zn显著高于乌鳢。结果表明,白乌鳢比乌鳢具有更高营养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