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49)
- 2023(5952)
- 2022(5357)
- 2021(4906)
- 2020(4576)
- 2019(10741)
- 2018(10710)
- 2017(20899)
- 2016(12021)
- 2015(13904)
- 2014(14394)
- 2013(14488)
- 2012(13997)
- 2011(12820)
- 2010(13137)
- 2009(12354)
- 2008(12891)
- 2007(11900)
- 2006(10202)
- 2005(9097)
- 学科
- 济(52533)
- 经济(52474)
- 管理(30753)
- 业(30619)
- 方法(27084)
- 企(23923)
- 企业(23923)
- 数学(23897)
- 数学方法(23626)
- 学(14230)
- 农(14218)
- 财(12938)
- 中国(11936)
- 贸(10531)
- 贸易(10531)
- 易(10190)
- 地方(9973)
- 业经(9458)
- 农业(9353)
- 制(8935)
- 和(8591)
- 理论(7909)
- 融(7808)
- 金融(7805)
- 务(7803)
- 财务(7786)
- 财务管理(7761)
- 银(7714)
- 银行(7678)
- 企业财务(7303)
- 机构
- 大学(190204)
- 学院(186298)
- 济(74034)
- 经济(72405)
- 管理(67418)
- 研究(67023)
- 理学(58033)
- 理学院(57260)
- 管理学(56040)
- 管理学院(55690)
- 中国(48336)
- 科学(44722)
- 京(41280)
- 农(39675)
- 所(37047)
- 研究所(34136)
- 财(33791)
- 业大(32301)
- 农业(31949)
- 中心(30125)
- 江(29158)
- 财经(27286)
- 北京(25958)
- 范(25800)
- 师范(25452)
- 经(24533)
- 经济学(23297)
- 院(23167)
- 州(22708)
- 经济学院(21290)
- 基金
- 项目(122457)
- 科学(93662)
- 基金(87163)
- 研究(84999)
- 家(77938)
- 国家(77318)
- 科学基金(63323)
- 社会(51370)
- 社会科(48485)
- 社会科学(48465)
- 省(48080)
- 基金项目(46176)
- 自然(42318)
- 划(41620)
- 自然科(41299)
- 自然科学(41277)
- 自然科学基金(40534)
- 教育(39663)
- 资助(37258)
- 编号(34356)
- 成果(29469)
- 重点(28520)
- 部(27597)
- 发(26575)
- 创(24586)
- 计划(24561)
- 课题(24420)
- 科研(24276)
- 创新(23151)
- 教育部(22615)
共检索到270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卓孝磊 梁日深 陈言峰 梁桂洪 邹记兴
本研究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流式细胞仪和血涂片制作方法,对杂交鳢及其亲本血液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杂交鳢(Channa argus♂×C.maculata♀)与其亲本相比,表现出明显杂种优势:在血液红细胞数目、白细胞数目、血红蛋白含量和血细胞比容上,杂交鳢都比亲本高,差异显著(P<0.05);在红细胞体积上,杂交鳢均比亲本小,差异显著(P0.05)。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苏 朱新平 陈昆慈 赵建 潘德博 李凯彬
运用形态学和框架分析法对斑鳢(♀)、乌鳢(♂)及其杂交种的形态差异和判别进行了分析。在体色方面,头顶部、体侧及尾鳍基部,斑鳢与乌鳢的体色斑纹差异明显,杂交鳢偏向于斑鳢。在11项可数性状中,三者腹鳍一致,杂交鳢胸鳍超父本偏离,其他可数性状介于两者之间,平均杂交指数为53.45。对可数性状卡方检验结果表明:斑鳢与乌鳢除胸鳍无差异外,均达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杂交鳢与乌鳢在尾鳍、鳃耙、侧线鳞和侧线下鳞无差异,其他则差异极显著;杂交鳢与斑鳢除尾鳍和鳃耙无差异外,其他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可数性状中背鳍条数、侧线鳞和侧线上鳞可作为初步判断三者所属的指标。对10项可量性状参数计算的杂交指数显示,杂交鳢可量性状偏父...
关键词:
斑鳢 乌鳢 杂交鳢 形态差异 框架分析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邹礼根 冯晓宇 王宇希 刘新轶 郭水荣 陈飞东
为了评价杂交鳢(Channa maculate♀×Channa argus♂)与乌鳢(Channa argus)肌肉品质,实验选择规格基本相同的1+龄杂交鳢和乌鳢进行比较研究。研究从肌肉基本营养组成、游离氨基酸组成、物理特性指标、质构参数4个方面评价肌肉品质。在肌肉的基本营养组成方面,杂交鳢与乌鳢肌肉粗蛋白含量、灰分含量、粗脂肪含量基本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杂交鳢肌肉水分含量比乌鳢显著性增加(P<0.05)。在肌肉游离氨基酸含量方面,杂交鳢游离氨基酸总量、呈味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比乌鳢提高了7.90%、9.19%、9.01%。在肌肉物理特性方面,与乌鳢相比,杂交鳢肌纤维...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春 李凯彬 王庆 常藕琴 梁慧丽 王芳 潘德博 石存斌 吴淑勤
从广东佛山、广州两地养殖场患内脏类结节病杂交鳢(Channa maculata♀×C.argus♂)内脏器官分离到2株细菌,纯化培养后获得2个分离株,编号为WL-1和WL-2,对分离菌株进行了细菌鉴定、致病性分析及药敏实验。应用常规生理生化鉴定和ATB系统细菌自动鉴定仪对分离菌株进行细胞形态学、理化特性分析,初步判定所分离菌为舒伯特气单胞菌。采用16S rRNA基因、DNA促旋酶的B亚单位蛋白(gyrB)基因对分离菌株进行DNA分子鉴定,结果显示,两个菌株间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同,gyrB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7%;分离菌株与GenBank上登录的舒伯特气单胞菌16S rRNA基因序列...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张诚 刘年锋 杨小强 曹文清
以闽香鳢及其亲本乌鳢和斑鳢为材料,取头肾做3种鱼的染色体组型图,发现闽香鳢染色体数为45,是亲本配子染色体数之和;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发现闽香鳢的染色体组型公式为2n=3m+6sm+36st,t,臂数NF=54,个别染色体可分辩出其来源。研究表明,闽香鳢遗传了其父本、母本各一套的染色体(n),是斑鳢与乌鳢的杂交种;染色体数和闽香鳢1号特异染色体可做为闽香鳢的鉴定指标。随机取样发现子一代闽香鳢存在性腺发育Ⅲ期以上的雌性个体,而未发现有性腺成熟的雄性个体,可能存在雄性不育。
关键词:
闽香鳢 杂交育种 染色体组型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金洁南 宋长江 王力 李建 黄晓声 张学振
针对2014年发生在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的杂交鳢(Channa maCulate♀×Channa argus♂)溃疡病,开展了病原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研究、药物敏感性试验和中草药抑菌、杀菌试验。实验从杂交鳢脾脏中分离到一个菌株s8,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菌体直、两端钝圆。对该菌进行生理生化鉴定、16s rrna和gyr B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此致病菌株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当人工感染剂量大于1.0×107CFu/尾时,能引起杂交鳢100%发病死亡。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表明,温和气单胞菌s8对阿米卡星、头孢拉啶等药物高度敏感,对头孢他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春 曾伟伟 王庆 李凯彬 王芳 常藕琴 梁慧丽 吴淑勤
为了建立一种能在临床上快速、准确检测杂交鳢弹状病毒(HSHRV)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HSHRV-C1207 G蛋白的全长序列,构建重组质粒,作为荧光定量PCR的标准品,根据HSHRV-C1207 G蛋白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能特异性扩增143 bp片段的引物和TaqMan探针,以标准品为模板建立HSHRV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灵敏度、可重复性和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标准曲线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斜率为-3.290;荧光定量PCR最低可以检测到10个病毒核酸分子拷贝,...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曾运丁 王超 周爱国 邹记兴
对来源于乌鳢(Channa argus)、斑鳢(C.maculate)及杂交鳢作为亲鱼彼此之间的交配繁殖得到的九种组合鳢的血液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做了比较分析。其中G1—G9分别代表斑鳢(♀)×斑鳢(♂)、斑鳢(♀)×乌鳢(♂)、斑鳢(♀)×杂交鳢(♂)、乌鳢(♀)×斑鳢(♂)、乌鳢(♀)×乌鳢(♂)、乌鳢(♀)×杂交鳢(♂)、杂交鳢(♀)×斑鳢(♂)、杂交鳢(♀)×乌鳢(♂)、杂交鳢(♀)×杂交鳢(♂)。结果显示:从血液生理指标来看,红细胞计数(RBC)结果为G2>G4>G1>G5>G8>G9>G7>G6>G3,白细胞计数(WBC)结果为G2>G4>G5>G6>G1>G9>G3>G7>G8,血栓...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林 谢楠 朱树人 李忠全 冯晓宇 李应森 李家乐
用同一广东群体斑鳢(Channa maculate)和4个不同地理群体乌鳢(C.argus)杂交,建立4个杂交组合:广东斑鳢♀×山东乌鳢♂(SG)、广东斑鳢♀×浙江乌鳢♂(ZG)、广东斑鳢♀×江西乌鳢♂(JG)和广东斑鳢♀×湖南乌鳢♂(HG)。将它们的F1代鱼苗根据不同阶段,分别饲养在规格为6 m×2 m(长×宽)小水泥池和6 m×5.5 m(长×宽)大水泥池中,将它们的F1代鱼种通过荧光标记后混养在规格为3 m×3 m×1.4 m(长×宽×高)网箱中。对各组合F1代的生长性能和养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广东斑鳢♀×山东乌鳢♂(SG)组合F1代的养殖效果最好,体重、体长增加量最大,分别为58...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谢楠 刘凯 冯晓宇 姚桂桂 潘彬斌
乌鳢(Channa argus,♂)、斑鳢(Channa maCulatus,♀)是杂交鳢"杭鳢1号"的亲本。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乌鳢和斑鳢的肝脏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得大量Est序列后,利用mIsa软件进行微卫星信息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转录组测序获得乌鳢Est序列59 959条,长度45 mb,发现15 428个ssr,出现频率为25.73%;获得斑鳢Est序列44 337条,长度27 mb,发现8 439个ssr,出现频率为19.03%。在乌鳢和斑鳢Est-ssr中,重复单元以1~2碱基重复为最多,并以长度小于16 bp的短重复序列为主,间隔ssr和复合ssr的Est序列rpKm均值要低于单纯型...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周朝伟 雷骆 邓星星 郑宗林 郑永华 吴俊 苏建 樊威 曹高祥 李岩
采用国际标准检测方法,对乌鳢(Ophicephalus argus)和白乌鳢(Opniocepnalus argus var)进行肌肉品质及营养成分分析,并依据FAO/WHO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乌鳢水分和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白乌鳢,而灰分及粗脂肪含量两者间差异不显著;乌鳢和白乌鳢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Val),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66.90和65.39;乌鳢的饱和脂肪酸(SFA)及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高于白乌鳢,差异显著,而白乌鳢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高于乌鳢,差异极显著,且白乌鳢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EPA+DHA)的含量极显著高于乌鳢;在矿物质中,白乌鳢肌肉中的Cu、Ca、Zn显著高于乌鳢。结果表明,白乌鳢比乌鳢具有更高营养价值。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丽娟 祝斐 尹绍武 侯新远 胡亚丽
采用人工授精法以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为母本、鸭绿沙塘鳢(O.yaluensis)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正常发育的杂交子代。利用胸腔活体注射植物凝集素(PHA)和秋水仙素溶液后,取头肾细胞进行低渗处理,空气干燥法制片,对河川沙塘鳢、鸭绿沙塘鳢及其杂交子代的核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河川沙塘鳢的核型为2n=44,2st+42t,NF=44;鸭绿沙塘鳢的核型为2n=44,2st+42t,NF=44;杂交子代的核型为2n=44,4st+40t,NF=44。经对比分析,杂交子代分别继承了双亲的一套染色体,表明杂交子代为真正的杂交种。
关键词:
河川沙塘鳢 鸭绿沙塘鳢 杂交子代 核型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丽娟 祝斐 尹绍武 张亚萍 侯新远 胡亚丽
使用15对微卫星引物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鸭绿沙塘鳢(O.yaluensis,♂)及其河川沙塘鳢(♀)×鸭绿沙塘鳢(♂)杂交子代3个群体进行扩增,研究3个群体的分子遗传机制,结果表明:(1)15对微卫星引物中OP215a和OP110a在鸭绿沙塘鳢中呈现单态性,其余的13对在3个群体中均能良好扩增;OP10a、OP23a和OP46a可鉴别河川沙塘鳢、鸭绿沙塘鳢及杂交子代3个群体。(2)3个群体的平均多态信息(PIC)含量分别为0.645 0、0.537 5、0.518 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4.297 7、3.618 8、2.779 3...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范小勇 王茜 齐兴柱 骆剑 王小刚 尹绍武 陈国华 吴光明
应用RAPD技术研究云斑尖塘鳢、线纹尖塘鳢及其杂交子一代(F1)间的遗传关系。筛选得到25个随机引物均在亲本和杂交子一代间呈现多态,遗传相似性指数和遗传距离的计算结果显示,正交F1(云斑尖塘鳢♂×线纹尖塘鳢♀)与母本平均遗传相似系数(0.7090)高于与父本平均遗传相似系数(0.5948);反交F1(云斑尖塘鳢♀×线纹尖塘鳢♂)与母本平均遗传相似系数(0.6301)也高于与父本平均遗传相似系数(0.6089)。说明正反交子代在遗传关系上均偏向各自的母本,对扩增带和聚类图的分析均得到这一结果,表明F1所接受的双亲遗传物质并非完全对等的,所获得的遗传信息可能更多来自母本。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金龙 杨弘 吴婷婷
本研究对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a)(♀)×鳜(Siniperca chuatsi)(♂)远缘杂交子代(F2和F3)与双亲的血液常规参数和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比较,探讨杂交对子代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杂交子代具有两种来源,第一种的杂交母本为中心奥利亚罗非鱼(子代简称中心奥利亚杂交);另一种的母本为埃及奥利亚罗非鱼(子代简称埃及奥利亚杂交)。用于对照实验的母本为中心奥利亚罗非鱼。结果显示,中心奥利亚杂交F2与对照母本F2在2个血液常规参数和1个血液生化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父本鳜则有6个血常规参数和4个血液生化指标具有显著差异(P<0.05)。中心奥利亚杂交F3与...
关键词:
远缘杂交 奥利亚罗非鱼 鳜 子代 血液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