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34)
- 2023(9557)
- 2022(8564)
- 2021(8181)
- 2020(6897)
- 2019(15966)
- 2018(15945)
- 2017(30273)
- 2016(16938)
- 2015(18986)
- 2014(18970)
- 2013(18779)
- 2012(17128)
- 2011(15428)
- 2010(15130)
- 2009(13695)
- 2008(13125)
- 2007(11200)
- 2006(9546)
- 2005(8085)
- 学科
- 济(61696)
- 经济(61632)
- 管理(44703)
- 业(42306)
- 企(35773)
- 企业(35773)
- 方法(30346)
- 数学(26013)
- 数学方法(25708)
- 学(20540)
- 农(15648)
- 中国(14800)
- 财(14257)
- 业经(13381)
- 地方(12256)
- 理论(11772)
- 和(10833)
- 农业(10543)
- 贸(10430)
- 贸易(10425)
- 技术(10171)
- 易(10095)
- 环境(10042)
- 教育(9588)
- 务(9420)
- 财务(9362)
- 财务管理(9347)
- 制(9293)
- 企业财务(8855)
- 划(8625)
- 机构
- 大学(239293)
- 学院(235805)
- 管理(92904)
- 济(83767)
- 经济(81765)
- 理学(81491)
- 理学院(80480)
- 研究(80413)
- 管理学(78945)
- 管理学院(78546)
- 科学(56523)
- 中国(55081)
- 京(51205)
- 农(46564)
- 业大(42466)
- 所(42264)
- 研究所(39383)
- 农业(37154)
- 财(36346)
- 中心(35386)
- 江(33119)
- 北京(31742)
- 范(31281)
- 师范(30847)
- 财经(30177)
- 院(29092)
- 技术(27578)
- 经(27463)
- 州(27208)
- 师范大学(25060)
- 基金
- 项目(172376)
- 科学(132660)
- 基金(123394)
- 研究(119976)
- 家(110133)
- 国家(109250)
- 科学基金(91905)
- 社会(71381)
- 省(69035)
- 社会科(67375)
- 社会科学(67355)
- 基金项目(66573)
- 自然(63686)
- 自然科(62155)
- 自然科学(62134)
- 自然科学基金(60995)
- 划(58623)
- 教育(54796)
- 资助(50788)
- 编号(48649)
- 成果(39371)
- 重点(38884)
- 部(36405)
- 发(36219)
- 创(35980)
- 计划(34469)
- 科研(33873)
- 课题(33639)
- 创新(33565)
- 大学(31618)
共检索到325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彭小倩 任朝颖 邓雪玥 刘晓云 詹泽玉 张雪扬 郑永华 朱成科
为探明引起彭水县某鲟养殖场杂交鲟(Acipenser baerii♀×A.schrencki♂)患病的病原,本研究从患病杂交鲟的腹水中分离出一株细菌(A20)。通过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溶血性实验、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基因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A20进行鉴定,同时探究菌株A20的耐受性、毒力基因、半致死浓度和药物敏感性等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菌株A20鉴定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spp.)短杆状革兰氏阴性菌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菌株A20生长的最适pH为7,对温度和盐度的耐受力较强;该菌携带hlyA、ompA、alt、aer 4种毒力基因;人工回归感染实验结果表明菌株A20为导致杂交鲟患病的病原菌,LD_(50)为1.37×10~7 CFU/mL;药敏结果表明,该菌对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等15种抗菌药物敏感。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侯廷龙 刘惠茹 李春涛 王庆容
为探明遵义金鼎镇合江源养殖场患病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的致病原因,通过对患有腹水、鳍条充血和游动缓慢等症状的黄颡鱼进行了病原菌分离纯化,得到纯培养菌株MLT-1,经过回归感染证实其为黄颡鱼的致病菌,经生理生化和16S rDNA鉴定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同时采用乙醇提取法获得30种中草药醇提物,固体培养基打孔测试中药醇提物对MLT-1的抑菌作用,结果显示:诃子、大黄、烟叶、樟叶、桑白皮5种中草药对MLT-1的抑菌效果较好,诃子和大黄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均为0.49 mg/mL,烟叶的MIC和MBC均为0.98 mg/mL,樟叶和桑白皮抑杀温和气单胞菌效果相同,MIC和MBC分别为0.195 mg/mL和3.91 mg/mL。结果表明诃子、大黄、烟叶、樟叶、桑白皮5种中草药可用于防治黄颡鱼温和气单胞菌细菌病。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胡琳琳 房文红 梁思成 汪开毓 何利军
2006年7月从上海奉贤某一养殖基地的发病金鱼中分离出一株细菌,对它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具极生单鞭毛,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氧化酶、接触酶阳性,VP阳性,生长无需NaCl,在TCBS平板上生长缓慢,对O/129弧菌抑制剂不敏感。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该菌与温和气单胞菌的亲缘关系最近,因此将该菌鉴定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同时,用20种药物对该菌进行了药物纸片扩散法抑菌试验,其中,庆大霉素、氟派酸、氯霉素、妥布霉素、卡拉霉素、壮观霉素、菌必治的抑菌效果最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槿年 余为一 祖国掌
1996-2000年从不同来源的病鳖和病鲤体内共分离到四株产生棕色色素的细菌,经细菌常规鉴定法和编码鉴定法确定为温和气单胞菌。进一步对细菌的产生色素特性、毒力因子和致病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四株细菌均能产生水溶性棕色色素,但在有氧培养条件下细菌产生色素的速度随培养基种类不同而不同,依次为普通琼脂平板>肉汤培养基>琼脂半固体高层管。而在厌氧培养条件下细菌不能产生色素。(2)四株细菌均能产生外毒素及胞外蛋白酶二种毒力因子,毒素溶血价为1:16或1:32。以四株细菌肉汤培养液对小白鼠及本种动物均有致死性,为致病性温和气单胞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银坤 李昊 李子昕 李知新 张玉彦 李文财 任建军 唐姝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一株牦牛源短小芽孢杆菌(命名:TS1)的分离鉴定、抗逆性、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及对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活性,初步探索其作为益生菌添加剂在畜牧养殖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健康牦牛新鲜粪便进行100℃水浴处理10 min以筛选具有抗逆性的芽胞杆菌,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通过测量生长曲线、耐酸、耐胆盐试验、药敏试验及抑菌试验等方法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全基因测序分析其可能产生抗菌物质的类型。[结果]TS1为短小芽胞杆菌且具有耐酸、耐胆盐生长特性;TS1对于12种常见的抗菌药物敏感,且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猪链球菌具有抑菌作用。测序分析显示该菌株可编码与Amylocyclicin同源性达48.90%的一种新型抗菌肽,进而发挥其抗菌活性。[结论]短小芽胞杆菌TS1有一定的抗逆性和潜在的益生能力及广谱抗菌效果,并且在畜禽肠道微生物系统中对抗生素耐药性传递的风险较低,适合作为益生菌添加剂类抗生素替代产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阳 庄国庆 林锋 蒋廷亚 袁少飞 高力 施海峰
从发病的外塘锦鲤的肝、脾、肾等组织中分离到大量优势生长的细菌,经表型特征分析和16S r DNA序列测定,发现该菌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通过对正常的锦鲤进行人工感染试验,7 d后锦鲤全部死亡,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相似,表明该菌对锦鲤有致病性;用含有抗生素的20种药敏纸片进行药敏实验,发现该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高敏,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中敏,对其他14种抗生素有耐药性。本研究旨在为锦鲤致病性病原的确定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彤 何剑斌 李鹏 龙淼 张燚 郑伟萍 姜丽莹 杨淑华
为获得鹿源肠道菌群中的芽孢杆菌并研究其益生作用,对梅花鹿肠道分泌物85℃水浴处理15min以筛选芽孢杆菌。根据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结果进行鉴定,通过抑菌试验、耐酸、耐胆盐试验及产纤维素酶试验等方法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共分离出4株芽孢杆菌,分别编号为XF-1、XF-2、XF-3、XF-4,对其中的两株进行鉴定,最终确定XF-1为地衣芽孢杆菌,XF-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采用牛津杯法研究两株芽孢杆菌对4种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发现XF-1对大肠杆菌、链球菌、沙门氏菌都具有良好的抑制作
关键词:
芽孢杆菌 鹿源 分离鉴定 生物学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战勤 裴洁 薛云 汤细彪 吴斌 何华 周学利 程相朝 何启盖 陈焕春
【目的】探讨2003~2006年间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Bb)在中国湖北等十余省市猪群中的流行病学分布和协同感染特性并对部分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采用病原菌的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和PCR鉴定,从2 057份有肺炎或萎缩性鼻炎症状猪的肺脏等病料组织中分离出190株Bb和不同数量的其它共感染菌。经生化鉴定,药敏试验、血凝试验及动物试验等方法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在中国湖北等十余省市的猪群中,不同省份Bb的总分离率介于7.3%~14.1%之间;不同年份Bb的总分离率介于7.3%~11.8%之间;2003~2006年间的Bb总分离率为9.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孔庆辉 李家奎 索朗斯珠 徐业芬 商振达 谭占坤 刘锁珠
[目的]对藏猪粪便中乳酸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采集不同生长阶段藏猪(仔猪、保育猪、母猪)粪便,通过MRS选择性培养基培养、形态学观察、产酸性能测定、细菌生化鉴定及16S rDNA基因测序技术等方法从中分离、鉴定乳酸杆菌,检测藏猪源乳酸杆菌的生长曲线、耐酸耐胆盐特性、溶血活性、体外抑菌效果、益生基因,并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从藏猪粪便中分离出48株乳酸杆菌,经16S rDNA基因测序和生物学特性分析,最终得到1株藏猪源唾液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该菌株具有较好的产酸性能,产酸量可达(0.070±0.005) mol/L;对高质量浓度胆盐和低pH具有良好的耐受能力;该菌株中检测到肠菌素P2基因(Ent P2),无溶血活性;体外抑菌结果显示,藏猪源唾液乳酸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 26003)和大肠杆菌(CMCC44102)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15 d小鼠灌胃试验结果显示,小鼠的体质量变化和脏器指数与生理盐水组无显著性差异,未观察到菌血症和细菌移位现象。[结论]筛选得到1株安全无毒副作用的藏猪源唾液乳酸杆菌,该菌具有较好的生物学特性,可作为发酵饲料和防治细菌性肠道疾病的潜在益生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孔庆辉 李家奎 索朗斯珠 徐业芬 商振达 谭占坤 刘锁珠
[目的]对藏猪粪便中乳酸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采集不同生长阶段藏猪(仔猪、保育猪、母猪)粪便,通过MRS选择性培养基培养、形态学观察、产酸性能测定、细菌生化鉴定及16S rDNA基因测序技术等方法从中分离、鉴定乳酸杆菌,检测藏猪源乳酸杆菌的生长曲线、耐酸耐胆盐特性、溶血活性、体外抑菌效果、益生基因,并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从藏猪粪便中分离出48株乳酸杆菌,经16S rDNA基因测序和生物学特性分析,最终得到1株藏猪源唾液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该菌株具有较好的产酸性能,产酸量可达(0.070±0.005) mol/L;对高质量浓度胆盐和低pH具有良好的耐受能力;该菌株中检测到肠菌素P2基因(Ent P2),无溶血活性;体外抑菌结果显示,藏猪源唾液乳酸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 26003)和大肠杆菌(CMCC44102)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15 d小鼠灌胃试验结果显示,小鼠的体质量变化和脏器指数与生理盐水组无显著性差异,未观察到菌血症和细菌移位现象。[结论]筛选得到1株安全无毒副作用的藏猪源唾液乳酸杆菌,该菌具有较好的生物学特性,可作为发酵饲料和防治细菌性肠道疾病的潜在益生菌。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孙佩芳 蔡完其
中华鳖温和气单胞菌病是集约化温室养鳖的主要疾病之一。1994—1997年间先后从垂死病鳖的血液和肝脏分离到94—10—28、95—3—20、96—2—1、96—3—A和97—6—13五菌株。经细菌学鉴定均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sobria)。任选其中二菌株进行人工感染,均使鳖100%患病。发病鳖的症状与自然病鳖的症状一致,再分离菌株的各种特性与原分离菌株相同。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比较了八种药物对上述二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5号药的抑菌效果最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谷志静 陈锡时 韩士杰 刘灵芝
从大连金州区海湾养虾池底分离获得光合细菌Rx菌株的初筛菌株,并对其纯培养物进行了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DNA中G+C摩尔百分比等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Rx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大小为(0.5~0.7)μm×(1.0~1.2)μm,单极生鞭毛,光合内膜为泡囊状,繁殖方式为二分分裂生殖;Rx菌株的纯培养物含细菌叶绿素a和球状素型类胡萝卜素,光照厌氧和黑暗好氧条件均能生长;Rx菌株生长盐度为5~100g/kg,生长pH为5.8~8.4;Rx菌株不能利用硫化物为电子供体,其生长受高浓度硫化物的抑制;能利用谷氨酸而不能利用柠檬酸钠、酒石酸为有机碳源或电子供体;盐酸硫胺素(t)、生物素(...
关键词:
海洋光合细菌 分离鉴定 生物学特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晓君 阎斌伦 邴旭文 毕可然 秦蕾 秦国民
从患病鲤(Cyprinus carpio L.)体内分离到一株优势生长菌,人工感染试验证明该菌对鲤有较强的致病性。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生物学性状检验;测定了分离菌的16S rRNA和gyrB基因的部分序列,并与相关细菌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后,构建了基于两种基因的系统发生树。结果显示:分离菌所扩增的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鳗利斯顿氏菌的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相似性均在97%以上,其16S rRNA基因序列长度为1449 bp(GenBank登录号:FJ824662),gyrB基因序列长度为1202 bp(Gen-B...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移斌 董靖 胥宁 刘永涛 杨秋红 艾晓辉
从患病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体内分离到一株致病菌株Db01,对该菌株进行人工感染、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 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人工感染黄鳝出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症状,表明菌株Db01为发病黄鳝的病原菌。菌株Db01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芽孢和荚膜,在兔血平板上能形成明显的β-溶血。序列分析显示,菌株Db01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同源性达9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株Db01对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及氟苯尼考等抗生素高度敏感,五倍子、黄柏、地榆及乌梅等中草药对菌株Db01抑菌作用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袁金玲 顾小平 岳晋军 马乃训 陈益泰
为发掘利用孝顺竹在耐寒性和纤维品质方面的优良遗传基因,开展孝顺竹开花生物学特性和杂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孝顺竹花期较长,柱头可授性好,花粉生活力高,非常适宜作为杂交的亲本。孝顺竹×麻竹杂交后,以母本自交苗为对照,筛选出10株表型杂种,4个月龄时10株表型杂种的叶长、叶宽、叶长/宽、地径、发笋数、叶片形状、叶脉数、叶鞘高度、叶鞘繸毛、叶耳、叶舌等性状均介于母本自交子代与父本自交子代之间。AFLP标记分析表明:10株子代引入的父本特异位点占21.97%~28.10%,聚类分析显示10株杂种首先聚在一起,然后分别与父本和母本相聚。多数杂交子代在苗期表现出旺盛的生长势,15个月龄时杂种个体间秆箨刺毛性...
关键词:
孝顺竹 开花生物学 杂交 麻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