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8)
- 2023(1520)
- 2022(1470)
- 2021(1327)
- 2020(1259)
- 2019(2763)
- 2018(2707)
- 2017(4988)
- 2016(3181)
- 2015(3438)
- 2014(3561)
- 2013(3607)
- 2012(3390)
- 2011(3062)
- 2010(3071)
- 2009(2935)
- 2008(2961)
- 2007(2634)
- 2006(2177)
- 2005(1836)
- 学科
- 济(10679)
- 经济(10659)
- 业(8805)
- 管理(8331)
- 企(7660)
- 企业(7660)
- 方法(6259)
- 数学(5459)
- 数学方法(5423)
- 学(4355)
- 财(3722)
- 农(2740)
- 务(2716)
- 财务(2716)
- 财务管理(2711)
- 企业财务(2606)
- 中国(2303)
- 贸(2240)
- 贸易(2240)
- 易(2138)
- 稻(2131)
- 地方(1930)
- 害(1862)
- 业经(1755)
- 制(1745)
- 虫(1715)
- 关系(1673)
- 技术(1609)
- 农业(1608)
- 生物(1598)
- 机构
- 大学(46798)
- 学院(46451)
- 研究(19028)
- 农(18549)
- 科学(15998)
- 农业(15343)
- 管理(13869)
- 济(13709)
- 业大(13496)
- 经济(13350)
- 所(12551)
- 理学(12350)
- 中国(12296)
- 理学院(12080)
- 研究所(11623)
- 管理学(11604)
- 管理学院(11562)
- 京(10337)
- 农业大学(10121)
- 省(9243)
- 业(8621)
- 室(8435)
- 实验(8082)
- 江(7843)
- 实验室(7774)
- 中心(7706)
- 重点(7374)
- 科学院(7094)
- 技术(6731)
- 财(6411)
共检索到66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宽 戴良英 廖晓兰 黎定军
为了解杂交水稻种子带菌情况及保活剂处理后贮存 2年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收集了湖南长沙、沅江、常德、临澧等地的杂交水稻种子 ,保活剂处理前后通过组织分离了解种子带菌情况 ,同时测定了种子水分含量与发芽率 .结果表明 :不同来源杂交稻种子携带的真菌主要为曲霉、毛锥孢、链格孢与镰刀菌 .不同地区不同组合携带的真菌种类有很大的差异 .1999年收获的杂交稻种用保活剂处理后保存 2年 ,携带真菌数量减少 ,发芽率比对照高 1.8%~ 15 .9% ;2 0 0 0年用保活剂处理的杂交稻种保存 1年后 ,发芽率比对照高 0 .3%~ 11% .
关键词:
杂交稻 种子 病菌 生活力 保活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晓兰 罗宽 黎定军 戴良英
为延长杂交稻种子的寿命,自行研制了杂交稻种子保活剂,将其处理威优46,威优56和培两优288等杂交稻种子,并对种子保活剂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号配方B浓度种子保活剂可作为杂交稻种子维持其活力、杀灭病菌和促进发芽的优选配方.经此配方处理的杂交稻种子贮存一年半后,其电导率,呼吸强度,MDA含量均低于未处理种子,SOD酶活性高于未处理种子.
关键词:
杂交稻种子 种子活力 种子保活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龚庆维 刘雪源 蒋宏华
为了探讨种衣剂“适乐时”对杂交稻生产的应用效果,2000年以2.5%悬浮剂按1∶150,1∶250,1∶350,1∶500药种比对三系杂交稻金优402,两系杂交稻香两优68和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进行了种子包衣,并储存10,30,90,180,360和540d,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包衣对90d内种子发芽率影响不大,180至540d较对照显著提高,储存540d后,3品种对照发芽率分别降至0,14%,17.5%,而适乐时包衣处理后,发芽率最高仍然可达81.5%,96.9%和84.2%;(2)各处理区与对照区比,秧苗株高、鲜重、茎基粗等有一定的差异,但多数情况下不显著;(3)适乐时包衣和浸种都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庞嘉 张海清 刘爱民 贺记外 刘烨 刘俊龙 张艺馨 刘虹
2017年,以2015、2016年生产的N两优华占、望两优6号种子以及2014、2016年生产的Y两优9918种子为试材,对杂交水稻种子进行电晕场处理、介电分选及电晕场+介电分选处理,通过测定种子的活力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以筛选适宜的电晕场与介电分选处理。结果表明:当场强200 k V/m,处理时间4 min时,种子活力显著提高,其中Y两优9918种子(2014年产)发芽势和发芽率比对照分别提高47.22%和23.53%;电晕场处理使种子的电导率及幼苗的丙二醛(MDA)含量均降低,脯氨酸含量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升高,根系活力增强,且电导率与对照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当滚筒转速为30 r/min,介电分选电压为4 500 V时,分选效果较好,各级种子活力差异显著;电晕场优化处理结合介电分选优化电压处理,分选的各级种子活力均比单独介电分选明显提高,其中望两优6号(2016年产)组合处理比单独介电分选出的Ⅰ级、Ⅱ级和Ⅲ级种子发芽势分别提高14.28%、18.42%和15.52%,发芽率分别提高7.78%、9.64%和14.71%。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电晕场处理 介电分选 种子活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汤楚宙 张桂花 谢方平 李明
以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为发芽特性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杂交水稻种子分别进行静电、磁、电磁处理.结果表明,3种处理都能提高种子活力.最佳的处理为:静电处理中选电压100 V,频率2,处理45 min,放置6 h播种;磁处理中,磁化3次,放置6 h播种;电磁处理中,选电压220 V,处理15 min,频率为3,磁化4次,放置4 h后播种.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电磁处理 发芽率 发芽指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年伟 张体刚 徐昌能 余敖 林琦 肖华
以本地正季鉴定为对照,比较了5个杂交稻种子SSR分子标记和海南田间种植纯度鉴定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鉴定方法结果一致,无显著差异。SSR分子标记纯度鉴定结果准确、可靠、快速,可应用于杂交稻种子纯度检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农荣 钟旭华 王丰 郑海波
【目的】研究超级杂交稻及其亲本在结实期的根系活力与籽粒灌浆特性关系。【方法】以两系超级杂交稻粤杂122、粤杂889和粤杂922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在田间常规栽培条件下比较不同超级杂交稻及其亲本在结实期的根系活力与籽粒灌浆特性。【结果】(1)各供试材料根系伤流强度最大值出现的时期各不相同。它们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始穗期、抽穗后第5天和抽穗后第10天。除母本GD-1S外,其它供试材料的伤流强度均迅速下降,抽穗后第15天是下降的拐点。(2)超级杂交稻与其父母本的受精颖花根活量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利用根系活力强的亲本组配可望获得根系活力强的超级杂交稻组合。(3)超级杂交稻及其父本均有不同程度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广东 周素平 吴震 谢海燕 李式军
用GA3(赤霉素 ) ,硫脲 ,KNO3,H2 O2 不同浓度或不同时间浸泡处理菠菜、茼蒿、芫荽劣变种子 ,结果表明 ,GA3对 3种种子的萌发没有明显促进作用 ,且过高的浓度会抑制种子萌发 ;0 2 %的硫脲对菠菜、芫荽种子萌发效果较好 ,发芽率分别比对照提高 2 3%和 30 % ,茼蒿以 0 5%的浓度为适宜 ,发芽率比对照提高 31% ;KNO3处理 3种种子均以 0 2 %效果最好 ,菠菜、茼蒿、芫荽的发芽率分别比对照提高 2 4 % ,12 % ,14 % ;H2 O2 处理只对菠菜种子有效 ,浸泡 5,10min ,发芽率分别提高 18% ,2 0 %。发芽势也有所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西莉 李健强 朱春雨 张国珍 张龙 罗军 李小林 朱建军 房双龙
采用平皿测定方法分别对黑龙江、云南、湖北和湖南等水稻主产区的 13个当地主栽水稻品种进行了种子带菌检测和分离鉴定 ,研究了 5种不同杀菌剂和 2种水稻专用种衣剂对种子带菌的消毒处理效果。结果表明 ,水稻种子表面携带的优势菌群主要为 F usarium,Penicillium,Rhizopus,Cladosporium,Aspergillus;种子内部寄藏的真菌主要有 Fusarium,Alternaria,Cladosporium,其他分离频率较高的寄藏真菌还有 Penicillium,Aspergillus和 Rhizop us等 ;不同水稻品种之间种子表面携带真菌种类有较大差异 ,种子内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学军 孙林静
从控制携带恢复基因的花粉源入手,模拟繁殖中杂交稻对不育系生物学混杂后的回交和自交过程,探讨了恢复基因的迁移和传递与不育系自交结实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稻的恢复基因迁移至不育系以后,经过一代到二代的回交与自交,其后代的外观性状迅速向回交亲本靠近,出现外形趋同于不育系、结实率有高有低的“同质同形恢”,从而产生不育系自交结实现象。回复突变以及环境的影响,不是导致不育系自交结实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杂交稻,恢复基因,不育系,自交结实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何连华 陈多 张驰 田青兰 吴振元 李秋萍 钟晓媛 邓飞 胡剑锋 凌俊英 任万军
【目的】探讨日产量作为中籼杂交稻机插栽培品种筛选指标的可行性,系统研究中籼杂交稻品种株型特征及与日产量的关系,筛选出适宜四川地区机插栽培的高产品种,以期为中籼杂交稻机插高产栽培和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34个中籼杂交稻品种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田间试验收集数据,通过聚类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机插栽培下中籼杂交稻品种的株型特征及日产量进行研究。【结果】(1)机插栽培不同水稻品种全生育期、日产量及产量差异较大,以2017年为例,供试品种全生育期为141—168 d,以154—164 d的品种为主,占供试品种的82.4%;产量变幅为10 261.05—13 099.34 kg·hm~(-2),天优华占产量最高,宜香3728最低,产量在11 110.90—12 827.15 kg·hm~(-2)范围内的品种占供试品种的76.5%;供试品种的日产量主要分布在67—80 kg·hm~(-2)·d~(-1),占供试品种的82.4%,天优华占、繁优609和晶两优534日产量较高,均超过80 kg·hm~(-2)·d~(-1),但仅占供试品种的8.8%。(2)聚类分析显示,高日产量类型品种占总数的29.4%;中日产量类型占总数的38.2%;低日产量类型占总数的32.4%。(3)与低日产量类型品种相比,高日产量类型品种具有较高的每穗粒数和群体颖花量,且有效穗充足,结实率较高,故其产量较高。(4)不同类型品种株型特征差异较大,相关分析表明株高、秆长、N3节间长、N4节间长、穗长与日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着粒密度与日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日产量可以作为中籼杂交稻机插栽培品种筛选的重要指标之一,日产量较高的品种,其机插适应性较强。株高、秆长适宜,第三、四节间长较短,着粒密度高是高日产量品种的重要株型特征。此外,适宜四川地区机插的中籼杂交稻品种还具有全生育期适中、穗足粒多、群体颖花量和结实率高的基本特征。综合来看,天优华占、繁优609、晶两优534、Y两优1号、C两优华占及F优498是适宜在四川地区机插种植的品种。
关键词:
水稻 机插 日产量 株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颜庆夫 刘建丰 张善华 彭耀光
为了探明水稻杂种一代与其亲本千粒重的遗传关系,为大粒型杂交组合选育提供参考依据,选用粒重有明显差异的三系不育系和恢复系进行杂交配组,对15个杂交组合的杂种一代与其亲本千粒重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所有组合的杂种一代千粒重普遍超过其双亲平均值,均亲优势率2.0%~5.7%,除2个组合的超亲优势率是负值,其余组合都表现一定程度的正向超亲优势;2)父母本的千粒重与杂种一代的千粒重相关达极显著水平;3)父母本与杂种一代千粒重的标准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426和0.624,母本千粒重对杂种一代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
三系杂交稻 千粒重 线性回归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永春 刘利 任万军
以川香9838为对照,研究了杂交稻新组合Ⅱ优498种子萌发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Ⅱ优498的呼吸强度,过氧化物酶活性和α-淀粉酶活性均高于对照,但是根系活力、根冠比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均较低。去壳和裂颖加速了萌发进程,但是萌发后秧苗素质差,对Ⅱ优498的影响更为明显。
关键词:
杂交稻 种子 萌发 Ⅱ优498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桂莲 屠乃美 张顺堂
为了筛选再生力强、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的杂交稻优良组合 ,对 6个不同熟期的杂交水稻组合在同一栽培条件下比较其再生特性 ,结果表明 ,生育期较长 ,头季后期干物质生产量高 ,可溶性糖含量高的组合再生力强 ;各组合头季稻产量间差异不显著 ;由于各组合再生力不同 ,腋芽萌发有很大差异 ,再生季产量差异显著 ,培矮 6 4S/ E32 ,培两优 5 0 0再生季产量分别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 2 6 .19% ,2 3.81% ,达极显著差异水平 .因而培矮 6 4S/ E32 ,培两优5 0 0可作为湖南地区蓄留再生稻品种 .
关键词:
杂交稻 再生稻 特性 产量 腋芽萌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