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25)
- 2023(4527)
- 2022(3852)
- 2021(3600)
- 2020(3012)
- 2019(6601)
- 2018(6849)
- 2017(11524)
- 2016(7097)
- 2015(8224)
- 2014(8877)
- 2013(8045)
- 2012(7571)
- 2011(6852)
- 2010(6998)
- 2009(6371)
- 2008(6352)
- 2007(6068)
- 2006(5215)
- 2005(4734)
- 学科
- 管理(18110)
- 济(18078)
- 经济(18040)
- 业(14202)
- 企(11721)
- 企业(11721)
- 学(7876)
- 制(7213)
- 农(7185)
- 中国(7146)
- 理论(6704)
- 财(6524)
- 体(6048)
- 教育(5760)
- 教学(5231)
- 业经(4960)
- 银(4951)
- 银行(4917)
- 方法(4847)
- 行(4702)
- 地方(4689)
- 农业(4348)
- 融(4284)
- 金融(4276)
- 和(3904)
- 务(3881)
- 财务(3853)
- 财务管理(3830)
- 体制(3671)
- 企业财务(3536)
- 机构
- 学院(96611)
- 大学(93398)
- 研究(36253)
- 管理(28298)
- 济(27608)
- 中国(26980)
- 经济(26515)
- 科学(25922)
- 农(25124)
- 理学(22657)
- 理学院(22300)
- 京(21862)
- 管理学(21581)
- 管理学院(21418)
- 所(21170)
- 农业(20259)
- 研究所(19042)
- 江(18839)
- 业大(18695)
- 中心(16461)
- 技术(16443)
- 省(16222)
- 财(15978)
- 州(14691)
- 范(14060)
- 师范(13789)
- 北京(13468)
- 院(13367)
- 农业大学(12756)
- 职业(11890)
- 基金
- 项目(60268)
- 科学(43574)
- 研究(43535)
- 基金(38064)
- 家(35577)
- 国家(35217)
- 科学基金(27238)
- 省(27173)
- 划(22318)
- 社会(22200)
- 教育(21312)
- 社会科(20623)
- 社会科学(20620)
- 编号(19974)
- 基金项目(19451)
- 自然(18450)
- 自然科(17985)
- 自然科学(17974)
- 自然科学基金(17620)
- 成果(17600)
- 资助(15977)
- 课题(15721)
- 重点(14475)
- 发(13201)
- 计划(12982)
- 年(12947)
- 科技(12508)
- 创(12304)
- 体(11891)
- 项目编号(11672)
共检索到160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世湖 杨伟 柳玉标
用恢复系明恢63经连续二轮离体培养-再生后的第一代植株与不育系珍汕97A 测交,以探测其体细胞无性系配合力变异状况。结果表明,各单株产生的雄配子发生了明显的配合力变异,测交杂种主要经济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大超过对照原杂交稻汕优63。体细胞无性系配合力变异与其它性状类似,总体呈负向变异,即大部分雄配子系配合力下降类型;但在较小群体情况下已检出超高配合力雄配子,超高组合内超高单株率为10%,以全部参测植株计算为5%。因而,有可能成为杂交稻改良的又一新途径。笔者认为,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很大程度上是原来细胞分化状态的后效应的结果。对于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运用于自花授粉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中配合力改良的机理,本文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旭东 赵菊 严钦泉 周清明 彭灵佳 肖敏 曾晓定 彭国栋
选用6种不同细胞质类型的10个不育系和10个恢复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100个组合,按细胞质类型分类,对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的单株有效穗、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等5个性状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单株产量和千粒重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影响,基因加性效应的作用大于非加性效应,结实率主要受基因非加性效应的影响.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6个性状主要受不同细胞质类型一般配合力的影响,单株有效穗和单株产量主要受恢复系一般配合力的影响.单株有效穗、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产量7个性状的狭义遗传...
关键词:
杂交稻 细胞质类型 产量 配合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严钦泉 阳菊华 伏军
为了提高两系杂交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预见性 ,以籼粳程度不同的 4个两用核不育系和 11个优良父本品系为材料 ,研究和分析了亲本籼粳程度与配合力效应及杂种优势的关系 .结果发现 ,亲本籼粳程度与杂种超亲优势和特殊配合力效应三者之间两两相关显著 ,而亲本籼粳程度、杂种超亲优势与双亲一般配合力总效应相关不显著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籼粳程度 配合力 杂种优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光辉 官春云 陈立云
选用 4个光温敏核不育系和 8个广亲和品种 ,采用 p× q不完全双列杂交法进行配合力研究 .结果表明 ,32个两系籼粳亚种间杂种 F1 的籽粒充实度间差异显著 ;其父、母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都达到了显著差异 ;亚种间杂种 F1 籽粒充实度的表现中 ,父、母本的一般配合力作用大于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作用 ,一般配合力方差占总基因型方差的 78.2 0 % ,特殊配合力方差占 2 1 .80 % .在双亲的一般配合力作用中 ,父本即粳型广亲和品种的作用 (基因型方差为 4.86 )大于母本即籼型光温敏核不育两用系的作用 (基因型方差为 2 .34 )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的籽粒充实...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亚种间 籽粒充实度 配合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应江 游书梅 郑家奎 蒋开锋 张涛 杨莉 杨乾华 万先齐 罗婧 李昭祥 高磊
利用高配合力水稻三系恢复系泸恢8258与扬恢34杂交的F2,通过单粒传法获得1个由140个系组成的F8重组自交系群体,采用NCⅡ设计,每个系及2个亲本(共142个系)分别与3种不同胞质的不育系冈46A(冈型)、泸98A(K型)、Ⅱ–32A(印尼水田谷型)杂交,构建的双列杂交群体分别在四川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德阳基地(简称"德阳基地")和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基地(简称"遂宁基地")进行田间试验,分析单株产量、单株有效穗、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5个产量构成要素的配合力及遗传效应。结果表明: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除千粒重外,其余4个性状在2个基地的...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重组自交系 产量性状 配合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戎 杨正林 刘成元 李永洪 桑贤春 何光华
系统研究了2个播期条件下24个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及其1个供体亲本主要农艺性状播期响应指数(RITSD)的变异特点,主要结论如下:①株高、着粒密度、每穗实粒数、每穗着粒数及单株粒重5个性状的RITSD均值相对较大(大于1),对播期反应较敏感,其性状值随播期推迟而增大;而播始天数、单株穗数、穗长、结实率及千粒重RITSD均值相对较小。②体细胞无性系各性状RITSD均发生了遗传变异,但不同性状间RITSD的变异频率及变异方向有较大差异:始播天数和株高的RITSD变异频率较高,而穗长的RITSD变异的机率较低;株高及千粒重的RITSD值变小,而单株穗数、穗长、着粒密度、每穗实粒数、每穗着粒数及结实率的R...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小龙 邓启云 吴丹 刘英 吴俊 庄文 李诚 李莺歌
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以生产上广泛应用的超级杂交稻骨干亲本Y58S、培矮64S等4个不育系,与远恢2号、9311等8个恢复系材料配制32个组合,考查F1株高、有效穗数等10个主要农艺性状,分析亲本一般配合力、组合特殊配合力和F1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力。结果表明:①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除空秕粒数、结实率、单株产量外,其他7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贡献率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贡献率,说明一般配合力比特殊配合力对杂种产量潜力的贡献更重要。②杂种F1株高、秆长、穗长、空秕粒数、结实率、单株产量受不育系影响较大,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受恢复系影响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毓君
研究了经组织培养筛选出的小麦体细胞无性系抗赤霉病突变体各世代(R_1~R_8)的抗性平均表现、突变体的配合力及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组织培养能诱导抗病突变体,突变体能稳定遗传。利用突变体作亲本,其抗性具有较好的配合力,从其后代中能选出32%~38%的抗性单株,遗传力较高,可作抗源利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金波 宋兆强 王宝祥 李健 杨波 周振玲 樊继伟 方兆伟 卢百关 刘艳 迟铭 秦德荣 徐大勇
了解杂交水稻亲本配合力和遗传率,为杂交水稻的亲本选育及强优组合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以4个不育系和7个恢复系为亲本,采用4×7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模式对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9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除有效穗、株高和单株产量等性状主要受组合特殊配合力的影响外,其余性状主要受亲本一般配合力的制约;父本一般配合力的作用明显大于母本一般配合力的作用;不育系广仔占S、连籼1A和恢复系RH-1、RH-2和RH-6等亲本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较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籼型杂交水稻 农艺性状:配合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学军 孙林静
从控制携带恢复基因的花粉源入手,模拟繁殖中杂交稻对不育系生物学混杂后的回交和自交过程,探讨了恢复基因的迁移和传递与不育系自交结实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稻的恢复基因迁移至不育系以后,经过一代到二代的回交与自交,其后代的外观性状迅速向回交亲本靠近,出现外形趋同于不育系、结实率有高有低的“同质同形恢”,从而产生不育系自交结实现象。回复突变以及环境的影响,不是导致不育系自交结实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杂交稻,恢复基因,不育系,自交结实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书化 温圣贤 李泽炳 万经猛 田亚雯 刘灿辉
选用 6个不同来源的籼型核不育系与 7个优良恢复系按 6× 7不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配制 4 2个组合 ,估算了单株产量等 1 2个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 :①籼型两系杂交稻组合的产量和其他性状 ,同时受恢复系、不育系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的作用 ;②不育系和恢复系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比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 配合力 杂种优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光辉 王建龙 周清明 陈立云
选用8个籼型光温敏不育系作母本,30个恢复系品种作父本,共配制两系杂交水稻组合74个,进行两系杂交水稻糙米率配合力遗传研究.结果表明:1)两系法杂交水稻杂种F1谷粒的糙米率与父本(恢复系)和双亲平均的谷粒糙米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123和0.3068;与母本(不育系)谷粒糙米率相关不显著,相关系数为0.1031.2)6×6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两系杂交水稻糙米率性状的表现在组合间差异极显著;父、母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差异显著;父、母本的一般配合力作用大于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作用,一般配合力方差占总个基因型方差的65.02%,特殊配合力方差占34.98%...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光辉 杨华 周清明 王建龙
选用6个籼型光温敏不育系作母本,6个恢复系作父本,配制两系杂交水稻组合36个,进行两系杂交水稻整精米率性状配合力遗传研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系杂交水稻杂种F1谷粒整精米率与父本(恢复系)和母本(不育系)的谷粒整精米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33 2和0.264 1。6×6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两系杂交水稻F1谷粒组合间整精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父、母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父、母本的一般配合力作用大于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作用,一般配合力方差占总基因型方差的65%,特殊配合力方差占35%,一般配合力作用中,父本的作用(基因型方差为63.7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予卿 戚华雄 王长义
用4个来源不同的粳型光敏核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组成4×5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了抽穗日数、株高、单株有效穗数、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着粒密度、千粒重和单株粒重10个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以及F_1优势表现。结果表明:杂种性状同时受不育系、恢复系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共同作用。配合力总效应、一般配合力总效应与杂交水稻单株粒重及其农艺性状间关系密切,可用来预测杂种优势。4个不育系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在不同性状上各有特点,恢复系R183-1和R187一般配合力较高。4个优良组合为31301s/R183-1,7001s/R187、N5088s/R183-1和N5088s/R187...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恩让 程智慧 周新民
5个大蒜品种经愈伤组织途径诱导再生植株形成体细胞无性系,对该无性系细胞进行染色体检查结果表明,通过愈伤组织培养诱导再分化形成的再生植株,其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5个品种的体细胞无性系二倍体率分别为52%,64%,58%,54%和62%,其余为多倍体、超倍体和亚倍体细胞。用苍山蒜和改良蒜的蒜基、蒜瓣和蒜叶分别作外植体培养形成的体细胞无性系二倍体率在46%~60%。检查还发现了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关键词:
大蒜 体细胞无性系 染色体变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