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92)
2023(9739)
2022(8639)
2021(8168)
2020(6775)
2019(15679)
2018(15622)
2017(30402)
2016(16538)
2015(18559)
2014(18376)
2013(18234)
2012(16525)
2011(14822)
2010(14460)
2009(13001)
2008(12423)
2007(10542)
2006(8970)
2005(7537)
作者
(47977)
(39841)
(39502)
(37587)
(25470)
(19267)
(17752)
(15791)
(15136)
(14260)
(13726)
(13358)
(12602)
(12465)
(12258)
(12146)
(11962)
(11842)
(11402)
(11238)
(9963)
(9572)
(9545)
(9009)
(8924)
(8821)
(8726)
(8666)
(8042)
(7988)
学科
(64117)
经济(64049)
管理(47050)
(44548)
(37385)
企业(37385)
方法(32452)
数学(28275)
数学方法(27976)
(16469)
中国(15455)
(15371)
(14523)
业经(14216)
地方(13117)
(11666)
贸易(11662)
(11317)
农业(11112)
理论(10896)
技术(10804)
环境(10645)
(10622)
(10009)
财务(9952)
财务管理(9937)
(9743)
企业财务(9423)
(9262)
教育(8748)
机构
大学(232657)
学院(230531)
管理(96100)
(88170)
经济(86231)
理学(84808)
理学院(83914)
管理学(82474)
管理学院(82080)
研究(74930)
中国(52093)
(48980)
科学(48871)
(38996)
(38325)
业大(38023)
(37655)
研究所(34940)
中心(33376)
财经(32078)
(31647)
农业(31112)
北京(30256)
(29790)
师范(29514)
(29319)
(27198)
(25961)
经济学(25820)
商学(24687)
基金
项目(169270)
科学(132545)
基金(123014)
研究(121619)
(107933)
国家(107069)
科学基金(91941)
社会(75458)
社会科(71536)
社会科学(71518)
基金项目(66635)
(66594)
自然(61595)
自然科(60185)
自然科学(60174)
自然科学基金(59081)
(56039)
教育(55296)
资助(50311)
编号(49431)
成果(38783)
重点(37472)
(37003)
(35462)
(35422)
课题(33241)
创新(32962)
科研(32649)
教育部(31505)
大学(31223)
期刊
(89433)
经济(89433)
研究(64555)
学报(40186)
中国(37330)
科学(35403)
(35225)
管理(33290)
大学(29690)
学学(28083)
(26795)
农业(25900)
教育(24081)
技术(19151)
(15283)
金融(15283)
业经(15217)
财经(14570)
经济研究(14243)
图书(13202)
(12722)
(12257)
理论(12138)
科技(12136)
问题(11785)
实践(11411)
(11411)
业大(11277)
技术经济(11028)
(10618)
共检索到314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建丰  陈立云  陈光辉  刘利群  孟秋成  李春庚  
以配制的22个具有高产潜力的杂交稻组合和对照汕优63,两优培九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试验小区单株粒重和产量性状边际效应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单株粒重边际效应变幅范围为(37.9±17.6)%,变异系数为46.4%;单株穗数边际效应是影响单株粒重边际效应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每穗实粒数和每穗总粒数;探讨了水稻试验小区边际效应的估测及从育种和栽培角度利用边际效应的相关问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玉屏  朱德峰  林贤青  陈惠哲  
比较分析了高产杂交稻协优9308、两优培九和II优7954的边行和中间行植株株高、物质生产量和产量及其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协优9308边行比中间行单丛增产93.8%,丛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分别提高57.1%,19.2%和3.5%。II优7954丛穗数和穗总粒数分别提高64.4%和14.1%。两优培九丛穗数和穗总粒数分别提高53.9%和11.9%。在边行增产中,协优9308增穗增产贡献68%,增粒增产贡献32%。两优培九增穗增产贡献率达68.7%~82.3%,穗粒数增产贡献率达17.7%~31.3%。协优9308边行植株株高低于中间行植株约8.2%,而单株干物质生产量增加20.9%,穗重增加3...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陶龙兴  王熹  章善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忠炬  方志辉  杨耀松  陈毅丹  
为在巴基斯坦开发杂交水稻 ,筛选出 1~ 2个适宜在巴基斯坦种植的杂交水稻组合 ,对中国 5个杂交水稻组合引种到巴基斯坦的表现进行了观察分析 .结果表明 ,引种的杂交水稻品种组合生育期比当地品种组合缩短 5~10 d,在产量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表现为每穗实粒数多 30~ 98粒 ,千粒重增加 0 .7~ 3.5 g,单穗重增加 9.78%~6 9.5 6 % ,平均增产 30 %以上 ,且米质、食味优于当地品种 .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向卫兵  谢方平  刘桂明  吴彬  汤楚宙  
为了使杂交水稻软盘育秧和大田直播达到每穴 2粒的精密播种要求 ,选用椭圆锥型孔排种器设计了气吹式播种试验装置 ,验证了椭圆锥型孔播种杂交水稻的优越性 ;通过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试验 ,得出了评价指标 (总离差平方和 S2 ) 与气体流量及排种轮转速的数学模型 ,经理论分析和播种试验 ,发现当气体流量为 7.82× 10 - 4 m3/s,排种轮转速为 72 r/m in时 ,椭圆锥型孔播种杂交水稻威优 6 4的效果很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方志辉  
用湖南农科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水稻组合,在孟加拉开展品种比较试验、品种区域试验、高产示范栽培和GNY50试制种研究取得成功。GNY50通过了孟加拉国家品种审定,并已开始在孟加拉生产上大面积应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曲衍进  余显权  赵福胜  李书钦  阳标仁  叶飞  
应用6个同核异质不育系与7个不同的恢复系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配制42个杂交组合,对42个组合的单株产量等9个主要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6个不育系对有效穗、千粒重、穗粒数、着粒密度、单株产量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显著;6个不育细胞质之间有差异,表现为细胞质效应差异或质核互作效应差异;对参试的组合在单株产量、穗长、结实率三个性状上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大于加性效应;同一组合在不同性状或不同组合在同一性状上的加性遗传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均不同。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慧廉  
按照国家"九五"科技攻关96-004-03-06专题(赣中红壤丘陵综合开发模式建设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计划,1997年~1998年在江西省泰和县中科院千烟洲实验站、冠朝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瑞芝  方水娇  陈桂秋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硅对杂交水稻的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产量构成等的影响 .结果表明 ,适量施硅能降低杂交水稻体内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 ,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 ,能增强杂交水稻的抗逆性 ,从而增加其产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行  石瑜敏  宋智萍  韦善富  谢丽萍  韦仕邦  毛昌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立云  雷东阳  唐文帮  邓化冰  肖应辉  张桂莲  
推广杂交水稻是增加粮食产量的最有效途径;杂交水稻育种是发展杂交水稻的技术核心;杂交水稻育种方法是决定其选育成效的关键。笔者近年在杂交水稻育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为了总结经验,便于交流,就杂交水稻育种所采用的方法进行回顾。探讨杂交水稻育种方向的确定方法和育种目标确定的原则,认为杂交水稻育种必须符合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必须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需求,必须符合企业盈利需求,必须符合未来发展需求;提出杂交水稻育种性状选择要做到"全优、中庸、和谐",即双亲遗传距离适当,绝大部分性状的选择只选中间类型的,且所选性状要求达到与人和谐、与环境和谐以及性状之间相互和谐;高度重视亲本优良性状选择和杂交种性状全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应斌  
对中国籼型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生理、生态适应性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指出现已育成的籼型超级杂交稻在我国南方多种生态区域作一季稻种植产量达到12t.hm2,表现出根系旺盛、分蘖力强、足穗大穗、源库协调、耐肥抗倒、以及前期能早发和后期抗早衰的潜在高产优势。有关栽培生理、生态适应性和栽培技术的研究结果显示,超级杂交稻在保持较高经济系数的同时,通过增加生物产量是超高产栽培的主要途径。进一步研究超级杂交稻的产量稳定性、产量形成机理、适宜种植区域,群体诊断指标、优质与高产相协调的关键栽培的技术等,对于建立超级杂交稻的栽培理论与技术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启侠  杨威  朱建强  王曾桢  叶浩  
湖北平原地区夏季强降水频发,稻田易受洪涝灾害。为探明淹水胁迫对杂交中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排涝指标,在杂交中稻(丰两优香1号)分蘖期、孕穗期分别设计了淹水深度和淹水时间交互试验。结果表明:淹水处理后,水稻株高、第3、4节间均表现出伸长生长,且与淹水深度和持续时间的累积值(SD)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但收获时遭受淹水的各处理其株高均矮于对照,且淹水程度越重,收获时株高越矮。淹水造成水稻减产,且淹水时间越长,淹水深度越深,减产越严重,若以产量受害指标为评价标准,孕穗期对淹水胁迫较分蘖期更敏感。就产量构成要素来看,分蘖期淹水胁迫导致水稻减产主要是有效穗下降、其次是结实率降低;孕穗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成志  黄文章  严明建  胡景涛  吕直文  雷树凡  冉彦秀  
为选育适宜中海拔地区生产的水稻新品种,本试验以有效穗14万/667m2、结实率80%、千粒重27 g、穗平实粒数160粒作为统计的分界点,对223个参试组合的有效穗、穗平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一个性状达到分界值以上的组合中,增产组合所占比例均在65%以下;两个性状达到分界值以上,则增产的几率都达到72.7%以上,其影响力为:结实率>有效穗>实粒数>千粒重。只有满足有效穗14万穗/667m2、结实率80%、千粒重27 g、穗平实粒数160粒中的多个性状指标,才会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书化  温圣贤  李泽炳  万经猛  田亚雯  刘灿辉  
选用 6个不同来源的籼型核不育系与 7个优良恢复系按 6× 7不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配制 4 2个组合 ,估算了单株产量等 1 2个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 :①籼型两系杂交稻组合的产量和其他性状 ,同时受恢复系、不育系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的作用 ;②不育系和恢复系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比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