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56)
2023(7326)
2022(6565)
2021(5966)
2020(5461)
2019(12521)
2018(12392)
2017(24017)
2016(13713)
2015(15444)
2014(15754)
2013(15779)
2012(15039)
2011(13626)
2010(13695)
2009(12777)
2008(13073)
2007(12061)
2006(10048)
2005(9147)
作者
(43506)
(36757)
(36687)
(35127)
(23411)
(17937)
(16836)
(14580)
(13736)
(13266)
(12627)
(12212)
(11841)
(11835)
(11774)
(11742)
(11515)
(10870)
(10700)
(10547)
(9404)
(9056)
(8983)
(8411)
(8369)
(8346)
(8206)
(8130)
(7733)
(7652)
学科
(54636)
经济(54583)
(36252)
管理(35424)
方法(28767)
(28321)
企业(28321)
数学(25624)
数学方法(25372)
(15663)
(15155)
(13678)
中国(13196)
(11316)
贸易(11316)
(11001)
(10527)
业经(10264)
地方(10242)
农业(10207)
(9696)
财务(9678)
财务管理(9652)
企业财务(9181)
(8855)
银行(8817)
(8430)
(8362)
金融(8359)
(8358)
机构
大学(203303)
学院(202031)
(79407)
经济(77591)
管理(72706)
研究(72287)
理学(62892)
理学院(62090)
管理学(60774)
管理学院(60407)
中国(52461)
科学(48677)
(47530)
(43504)
(40203)
农业(38609)
业大(37298)
研究所(36959)
(36413)
中心(33334)
(31007)
财经(29312)
北京(27008)
(26611)
(25969)
师范(25603)
农业大学(24837)
经济学(24768)
(24736)
(24499)
基金
项目(136641)
科学(104524)
基金(97738)
研究(92766)
(88849)
国家(88144)
科学基金(72130)
社会(56520)
(54481)
社会科(53504)
社会科学(53483)
基金项目(51887)
自然(49134)
自然科(47987)
自然科学(47968)
自然科学基金(47156)
(46775)
教育(43047)
资助(41046)
编号(36950)
重点(31865)
成果(30560)
(30385)
(29625)
计划(28397)
(27968)
科研(27240)
创新(26299)
课题(26080)
科技(25335)
期刊
(82581)
经济(82581)
研究(53709)
(43079)
学报(42629)
中国(37708)
科学(34458)
大学(30030)
农业(29545)
(29286)
学学(28664)
管理(23723)
教育(18783)
(17101)
金融(17101)
(16409)
技术(15977)
财经(14607)
经济研究(13416)
业经(13360)
(12477)
(12025)
业大(11865)
问题(11616)
农业大学(10219)
技术经济(10025)
统计(9680)
(9613)
科技(9395)
理论(9338)
共检索到289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雷东阳  谢放鸣  陈立云  
用IR75589-31S、IR60、IR70和90个籼粳成分不同的株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以获得的270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对杂交稻米外观品质遗传及性状间的相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垩白度、粒长、粒宽及粒长宽比间的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粒长、粒长宽比与垩白度呈显著负相关,粒宽与垩白度显著正相关;粒长、粒宽和粒长宽比对垩白度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1.9409、2.1738和2.7805。杂交稻外观品质性状主要受遗传控制且遗传效应均以加性效应为主。粒长、粒宽和粒长宽比以种子加性效应为主,母体效应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垩白度主要受到种子效应和母体效应控制,同时还受到细胞质的影响。粒长、粒宽和粒长宽比三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仕贵  黎汉云  周开达  马玉清  
本文用6个不育系和6个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的36个组合为材料,研究了稻米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稻米外观品质性状均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其中不育系的作用大于恢复系。千粒重、粒长和长宽比具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垩白率和垩白面积的遗传力较小。相关分析结果,长宽比与粒长以及垩白率与垩白面积和粒宽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长宽比与粒宽、垩白率与粒长呈极显著的负相关。通径分析结果与简单相关的趋势一致。只有千粒重对长宽比的影响主要通过粒长间接影响,直接作用较小。本文还分析讨论了优质高产组合的育种途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文凯  陈光辉  周清明  王建龙  
选用8个两用核不育系作母本,30个恢复系作父本,共配制两系杂交组合147个,分析了所有杂种一代植株上的F2种子10个品质性状的表现和相关性.结果表明:两系杂交水稻优质率低,10项指标同时达到三等优质稻米标准的组合有16个,占10.2%,同时达到二等优质稻米标准的组合有1个,占0.68%,没有1个组合10项指标同时达到一等优质稻米标准.各品质性状中,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两项指标达到优质标准比例最低,达到三等优质稻米标准的组合分别占21.09%和18.37%,达二等优质稻米标准组合比例仅为12.24%和12.24%,达一等优质稻米标准的组合仅为4.08%和4.76%.两系杂交水稻品质性状之间存在相关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伏明  周坤炉  阳和华  徐秋生  龙和平  
以具有广泛代表性的 7个不育系和 9个恢复系为材料 ,采用 NC 交配设计研究了 11个米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的表现规律 ,以期为优质杂交稻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结果表明 :1)无论是亲本的一般配合力 ,还是组合的特殊配合力 ,对杂种所有米质性状均有显著的影响 ,但在不同米质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作用大小不同 .整精米率、精米长、长宽比、垩白粒率、垩白大小、糊化温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以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 ,而糙米率、精米率、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等性状则以非加性效应更为重要 .2 ) 11个性状中 ,有 7个性状受母本影响比父本大得多 ,3个性状父、母本效应相当 ,仅 1个性状 (垩白粒...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陆贤军  
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研究了四川省农科院新选育的几个水稻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的配合力。结果表明: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性状主要受制于亲本的gca(一般配合力),而且多数性状以恢复系gca效应为主。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性状主要受加性基因的影响。综合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性状配合力效应来看,不育系522A略超过珍汕97A,恢复系多恢43略优于明恢63。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仕贵  马玉清  周开达  黎汉云  
用6个不育系与6个恢复系组成不完全双列杂交,对杂交水稻收获指数和源库性状进行了遗传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收获指数与源库性状均以基因加性效应起主导作用,其中收获指数、千粒重和穗粒数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力,而生物产量、籽粒源容和单株粒重的遗传力则较低。相关分析表明,收获指数与单株粒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生物产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收获指数、生物产量和籽粒源容对单株产量的通径系数分别为0.7621、0.5033和0.7188。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洪文  殷延勃  王昕  王坚  强爱玲  刘炜  史延丽  
为了给杂交粳稻稻米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利用489A、216A、552A、中作59A、16A、秋光A 6个不育系和94FR30、2002FR11、2002FR24、1229、FR7969、8FR2 6个恢复系配制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采用禾谷类作物胚乳品质性状的遗传模型及分析方法对杂交粳稻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研究。结果表明,糙米率、精米长宽比、精米长厚比主要受种子直接显性效应的控制,整精米率、透明度和垩白率主要受种子直接加性效应控制,垩白面积的遗传主要受种子直接加性效应和母体显性效应共同控制,糙米率、垩白率的细胞质效应也达极显著水平,环境因素、抽样误差等剩余效应对精米率、垩白率、透明度的影响达显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庆勇  张亚东  朱镇  赵凌  陈涛  周丽慧  姚姝  王才林  
以9个新育成的BT型粳稻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及按NCⅡ设计配制的45个组合为材料,研究杂交粳稻上部3片功能叶性状的遗传特征以及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杂交粳稻12个功能叶性状均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的影响,但以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其中倒二叶角和倒三叶角受环境等影响较大。各功能叶性状的狭义遗传率和广义遗传率均较大,在早世代选择效果较明显。相关分析表明,叶长、叶宽、叶角的遗传可能是相互独立的,彼此之间的相关性不大。3片功能叶叶长、叶面积及剑叶角与穗长、单株穗数、总粒数、单株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叶宽与总粒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叶长、叶角呈负相关,与叶宽呈正相关;结实率与功能叶的相...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小丽  苗利国  林红梅  林文雄  
利用由小穗小粒型水稻Milyang 46和大穗大粒型FJCD建立的一个包含130个家系F10的重组自交系,测定福建省武夷山和莆田环境下籽粒灌浆期功能叶性状,并进行QTL定位及环境互作分析.结果表明,2种环境下共检测到35个加性QTL,位于1、2、5、6、7、11、12号染色体上,表型变异贡献率为0.66%-56.75%;检测到12个位点存在显著的加性×环境互作效应,位于1、2、6、11号染色体上,表型变异贡献率为1.45%-12.05%;莆田环境下,检测到7对加加上位性QTL位点,表型变异贡献率为0-15.64%.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贵勇  袁平荣  杨天梅  邱崇力  李铮友  卢义宣  李本逊  杨从党  
以生产上广为应用的9个粳稻不育系和8个粳稻恢复系为亲本,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对其F1代8个碾磨品质性状和外观品质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精米率、整精米率、精米宽、垩白粒率、垩白度同时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影响,糙米率、精米长、长宽比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精米长、精米宽、长宽比、垩白粒率、垩白度受不育系影响较大。要选育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好的杂交组合,不育系的选择至关重要。品质性状的狭义遗传力由大到小依次为长宽比、粒长、垩白度、垩白粒率、粒宽、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变幅在74.9...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昌华  吴天华  张燕之  徐正进  郑文静  赵家铭  王辉  
以4个粳型不育系和4个优良恢复系为亲本,采用NCⅡ设计,配置16个杂交组合,对其主要品质指标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稻品质性状指标多数介于双亲之间,杂交粳稻品质多数指标总体上与常规水稻接近,但品质性状可以通过组合选配得到改善。恢复系C852、C224,不育系60A、14A是品质指标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较大的亲本,因此这些亲本在育种实践上有较大的利用价值。杂交粳稻品质性状均受亲本的影响,从影响程度看,多数品质指标受恢复系的影响大于不育系。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华康  张卫清  林强  
分析了福建省近几年来审定的籼型杂交水稻米质主要性状 ,认为目前杂交稻米质较差的主要原因是垩白率高、垩白度大、胶稠度低、直链淀粉含量高等 ,提出了稻米品质遗传改良的途径 .米质性状是遗传性状 ,杂交稻米质状况与亲本的米质状况密切相关 .利用米质性状的遗传规律 ,加强优质 A、R系的选育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杂交稻米质差的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会霞  田岗  王玉文  刘鑫  刘红  
【目的】探讨谷子杂交种与亲本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为筛选亲本材料、组配优异杂交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6个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和10个抗拿捕净除草剂恢复系组配60个组合,2017年种植60个杂交组合及其亲本,通过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初步鉴定和统计分析,从中筛选出用4个母本(谷3A、晋29A、51A和910A)、7个父本(K34、M22、K650、K154、K410、K391和K47)组配的7个优势组合。2018年种植7个优势组合及其亲本,测定其10个农艺和产量性状(分蘖数、株高、穗茎长、穗长、穗粗、穗重、粒重、千粒重、出苗至抽穗的天数和小区产量),对杂交种与亲本在相同性状上进行遗传相关分析,并对父母本各性状与杂交种产量性状(穗重、穗粒重)进行遗传相关分析。【结果】杂交种在穗茎长、抽穗期上有超亲优势,在穗长上超亲优势明显;杂交种与亲本的相关分析表明,杂交种与母本在株高、抽穗期、穗长等性状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据2018年分析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8841、0.9117和0.8263,前两项达极显著水平;杂交种与父本在分蘖数、株高、穗茎长、穗粗、千粒重等性状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据2018年分析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8267、0.9618、0.8234、0.7770和0.8404,其中在株高上达极显著水平;母本的分蘖数、株高、抽穗期与杂交种的单株穗重、穗粒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与单株穗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327、0.5439和0.4436,与单株穗粒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238、0.4642和0.3487,母本的穗长与杂交种的单株穗粒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698;父本的分蘖数、株高、抽穗期和穗粗与杂交种的单株穗重、穗粒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与单株穗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986、0.4598、0.3367和0.5348,与单株穗粒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68、0.4253、0.3659和0.4236,父本分蘖数与杂交种单株穗重、穗粒重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结论】父母本与杂交种在分蘖数、株高、穗茎长、穗粗、千粒重等性状上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可以通过对亲本这些性状的选择来间接选择杂交组合的优良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从而选育出优异高产杂交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黄众基   朱镕一   荆凤鸽   俞倩   赵光武  
【目的】种子活力的高低与作物出苗性能、群体质量、产量和品质潜力密切相关。通过研究不同类型水稻Oryza sativa品种稻米品质性状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揭示种子活力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并筛选出优质水稻品种,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方法】以12个常规粳稻和12个杂交籼稻品种为供试材料,测定不同发芽条件下的种子活力及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度、透明度、胶稠度、直链淀粉质量分数、蛋白质质量分数等品质指标,并分析其差异性与相关性,探究种子活力与品质性状间的关系。【结果】不同水稻类型和品种间的种子活力和稻米品质存在显著差异,品质优的品种在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度、透明度、胶稠度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中‘沈农702’‘沈农9816’‘两优0367’‘Y两优900’‘晶两优华占’的发芽指数为23.8~27.2,活力指数为2.8~3.7,糙米率为79.0%~82.7%,整精米率为54.4%~66.0%,与其他水稻品种相比,种子活力较高,品质较好。稻米品质与活力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其中整精米率与活力指数相关度在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中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水稻种子活力高的品种具有更好的稻米品质,综合各指标,‘沈农9816’‘沈农702’‘两优0367’‘晶两优华占’‘Y两优900’可推广种植和应用。表4参32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涂诗航  张水金  董瑞霞  杨东  谢鸿光  郑家团  
选用11个不育系和6个恢复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NCⅡ),对8个产量及其相关性状进行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1)这8个性状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株高、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等性状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有效穗、穗长、单株产量等性状则以基因的非加性效应为主;(2)多数性状受恢复系的影响要比受不育系的影响大;(3)不育系中EBC502、宜香A、天丰A、龙特甫A和内香2A以及恢复系中R527、N175和TR239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较好;(4)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不同性状间的狭义遗传力大小排列:千粒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