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13)
2023(11071)
2022(8889)
2021(8291)
2020(7021)
2019(15614)
2018(15445)
2017(29241)
2016(15459)
2015(17431)
2014(17176)
2013(17463)
2012(16154)
2011(14642)
2010(14814)
2009(14137)
2008(14218)
2007(12937)
2006(11556)
2005(10605)
作者
(45018)
(38313)
(37925)
(35777)
(24257)
(18218)
(16897)
(14994)
(14507)
(13698)
(13240)
(12671)
(12471)
(12109)
(11925)
(11448)
(11192)
(11022)
(11008)
(10807)
(9566)
(9461)
(9321)
(8860)
(8531)
(8510)
(8481)
(8455)
(7909)
(7738)
学科
(84884)
(75893)
经济(75807)
(67999)
企业(67999)
管理(57969)
(45352)
方法(32021)
农业(30057)
业经(28655)
数学(24305)
数学方法(24218)
(22513)
中国(21086)
技术(20768)
(16617)
财务(16607)
财务管理(16596)
(16139)
(15701)
企业财务(15695)
贸易(15692)
(15623)
(15427)
(13781)
(13272)
(13259)
技术管理(12942)
理论(11448)
(10903)
机构
学院(238560)
大学(231432)
(113888)
经济(112288)
管理(99297)
理学(85444)
理学院(84746)
管理学(84000)
管理学院(83559)
研究(80250)
中国(65451)
(54715)
(48281)
(47426)
科学(44690)
农业(42101)
(40584)
业大(38674)
财经(38164)
中心(36663)
研究所(36615)
(36324)
(34869)
经济学(34486)
经济学院(31281)
经济管理(30079)
北京(29904)
财经大学(27686)
(27683)
商学(27373)
基金
项目(154872)
科学(124862)
研究(116608)
基金(116224)
(100696)
国家(99718)
科学基金(86799)
社会(79507)
社会科(75313)
社会科学(75296)
基金项目(61503)
(60130)
自然(52970)
自然科(51869)
自然科学(51857)
自然科学基金(51052)
教育(50091)
(48563)
编号(46675)
资助(45738)
(38179)
(36229)
(36160)
成果(35964)
(34834)
国家社会(34455)
重点(33887)
创新(33135)
(31657)
教育部(31058)
期刊
(133178)
经济(133178)
研究(69063)
(58795)
中国(47493)
农业(40778)
管理(38527)
(37678)
科学(34872)
学报(33356)
业经(27464)
大学(26534)
学学(25648)
(23837)
金融(23837)
技术(23345)
(21605)
经济研究(20050)
财经(19529)
问题(18000)
(17025)
技术经济(16576)
世界(16261)
教育(15212)
(14290)
农村(13892)
(13892)
农业经济(13689)
经济问题(12367)
国际(12272)
共检索到362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夏如冰  王思明  刘世家  
本文从理论与技术、种质资源、科技人员的中外交流等方面,分析和总结了中外农业交流与合作对杂交稻发展的重要影响。以此证明科技发展离不开各国间的广泛交流与合作。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叶泽方  
农业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何实现农业技术进步又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关键。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技术上的成就不仅为中国粮食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而且也为中国农业技术进步提供了一个成功模式。袁隆平杂交水稻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政府供给主导特征 ,在方向上而不是过程上可以用连—拉模式进行解释。通过对袁隆平杂交水稻技术进步的分析可以发现 ,农业技术进步模式不仅要按技术类型选择 ,还要按技术进步的过程选择。中国农业技术进步模式可以分为两种 :机械技术进步以农户需求主导型为主 ,生化技术进步则应以政府供给主导为主和为先 ,技术成功后以农户需求主导进行推广应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靖飞  王密引  杨梅梅  
本文基于2003—2010年杂交水稻主导品种推广数据,界定了跨省份技术转移标准,从总体水平、相对水平和相互关系3个方面对中国杂交水稻品种跨区域转移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杂交水稻品种跨省份技术转移比较活跃,四川、湖南、浙江、江苏和广东是主要的跨省份技术输出地区,按照地理区域形成了西南、长江中下游和华南三大最活跃的杂交水稻品种跨省份技术转移区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陶龙兴  王熹  章善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光强  谭江林  刘冰  
本文概述了中国杂交水稻在亚、非、美洲等国家推广的情况与对粮食安全的贡献;分析了杂交水稻国际推广的技术出口、种子引进、人才培养、推广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从国际交流与合作、新品种培养、消除技术出口壁垒、专业人才培训和国际推广体系方面,提出了促进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国外推广的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白朴  
生态高效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本文论述了杂交水稻生态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成果,将其概括为:在优化种植模式和选用优良组合的基础上,采用培育壮秧、适龄早栽、壮秆健身栽培、科学水肥管理和协调库源矛盾实现高产;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积极推广水稻专用肥和改进施肥措施实现减量精确施肥;运用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辅之以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农药污染。2005—2008年在浙江省温州市推广应用该项技术174500hm2,产量增加745.5—873.5kg/hm2,累计增产稻谷143700t,增加效益3.36亿元;同时较大幅度减少了稻作过程对环境的面源污染,实现生态高效栽培的目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邹应斌  周上游  唐起源  
综述了近年有关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的栽培特性和生态适应性的研究结果.指出目前已育成的超级杂交水稻在中国南方多种生态区域作—季稻栽培,产量可达12t/hm2,生育期130~150d,颖花量5.5~6.0万/m2,叶面积指数9~10,株高100~110cm,分蘖力偏强,表现出足穗大穗、源库协调、耐肥抗倒的潜在高产优势.通过对超级杂交水稻的生长发育、光合生产及其分配、分蘖及其成穗、根系生长及其活力、适宜种植区域及其栽培期、超高产途径与技术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初步明确了单本稀植、增施氮肥条件下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栽培环境和农艺调控技术.为了充分发挥超级杂交水稻的高产潜力,有必要对其足穗大穗与高结实率相互协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方志辉  
用湖南农科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水稻组合,在孟加拉开展品种比较试验、品种区域试验、高产示范栽培和GNY50试制种研究取得成功。GNY50通过了孟加拉国家品种审定,并已开始在孟加拉生产上大面积应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瑞芝  方水娇  陈桂秋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硅对杂交水稻的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产量构成等的影响 .结果表明 ,适量施硅能降低杂交水稻体内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 ,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 ,能增强杂交水稻的抗逆性 ,从而增加其产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行  石瑜敏  宋智萍  韦善富  谢丽萍  韦仕邦  毛昌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立云  雷东阳  唐文帮  邓化冰  肖应辉  张桂莲  
推广杂交水稻是增加粮食产量的最有效途径;杂交水稻育种是发展杂交水稻的技术核心;杂交水稻育种方法是决定其选育成效的关键。笔者近年在杂交水稻育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为了总结经验,便于交流,就杂交水稻育种所采用的方法进行回顾。探讨杂交水稻育种方向的确定方法和育种目标确定的原则,认为杂交水稻育种必须符合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必须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需求,必须符合企业盈利需求,必须符合未来发展需求;提出杂交水稻育种性状选择要做到"全优、中庸、和谐",即双亲遗传距离适当,绝大部分性状的选择只选中间类型的,且所选性状要求达到与人和谐、与环境和谐以及性状之间相互和谐;高度重视亲本优良性状选择和杂交种性状全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华丽  陈晓阳  黄建中  鄂志国  龚俊义  舒庆尧  
【目的】鉴定中国生产上应用的两系不育系所携带的光温敏核不育基因,揭示两系杂交稻光温敏核不育基因的演变过程。【方法】收集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水稻材料共90份,包括农垦58S、安农S-1和株1S等衍生系。采用改良CTAB法从水稻叶片中提取基因组DNA,根据光敏不育基因所含突变设计1个功能性CAPS标记,用引物NK-F(5′-ATCCCACAAATCCTTTAGCA-3′)和NK-R(5′-CCGTTATAGATAGACCCGAGA-3′)扩增包含该突变位点的片段,用内切酶RsaⅠ酶切并检测,可清晰区分纯合光敏不育系(lnc Rm)(329 bp)、纯合野生型(lnc Rwt)材料(414 bp)和杂合...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青先国  黄大金  艾治勇  
发展杂交水稻产业经济是进一步扩大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增加杂交水稻生产效益、确保杂交水稻高产高效的有效途径.概述了杂交水稻产业经济的基本内涵和中国发展杂交水稻产业经济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了中国发展杂交水稻产业经济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杂交水稻产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战略和政策性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