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01)
2023(10134)
2022(8586)
2021(7782)
2020(6315)
2019(14375)
2018(14033)
2017(26643)
2016(14769)
2015(16552)
2014(16442)
2013(16284)
2012(16047)
2011(14833)
2010(15458)
2009(14266)
2008(13962)
2007(12787)
2006(11847)
2005(11161)
作者
(46227)
(38472)
(38395)
(36551)
(25047)
(18698)
(17308)
(14972)
(14958)
(14303)
(13404)
(12873)
(12826)
(12769)
(12707)
(12014)
(11525)
(11462)
(11392)
(11352)
(9907)
(9903)
(9558)
(9100)
(8910)
(8865)
(8825)
(8468)
(8131)
(7976)
学科
(62235)
经济(62165)
管理(37269)
(37024)
(27383)
企业(27383)
中国(22143)
(20141)
地方(20047)
方法(17860)
业经(14857)
数学(14726)
数学方法(14478)
(14141)
贸易(14128)
(13896)
(13687)
(13651)
金融(13649)
(13520)
农业(13517)
(12995)
银行(12963)
(12733)
(12704)
(11531)
(11295)
地方经济(10889)
环境(10147)
技术(9577)
机构
学院(213010)
大学(210869)
(88673)
研究(87863)
经济(86550)
管理(73354)
中国(66857)
理学(60475)
理学院(59660)
管理学(58547)
管理学院(58155)
科学(53918)
(48092)
(47881)
(45606)
研究所(43143)
(42105)
中心(38736)
(36300)
农业(36152)
业大(33420)
(31475)
北京(31388)
财经(30900)
(30220)
(29885)
师范(29833)
(28792)
(27957)
科学院(27023)
基金
项目(132774)
科学(102373)
研究(96904)
基金(92260)
(82879)
国家(82126)
科学基金(67077)
社会(58594)
社会科(55443)
社会科学(55432)
(53573)
基金项目(46606)
(46119)
教育(43859)
自然(43032)
自然科(41992)
自然科学(41977)
自然科学基金(41224)
资助(39505)
编号(39427)
(35448)
成果(34341)
重点(31214)
课题(30237)
(28724)
发展(28032)
(27542)
(27453)
创新(25705)
计划(25458)
期刊
(111974)
经济(111974)
研究(71778)
中国(53757)
(44134)
学报(37583)
科学(33044)
农业(30816)
管理(30322)
(29764)
教育(29362)
(28148)
金融(28148)
大学(27470)
学学(25728)
业经(18919)
技术(18261)
经济研究(17922)
(16403)
财经(14972)
国际(14567)
问题(14346)
(13969)
(12998)
世界(12255)
(10473)
论坛(10473)
图书(10446)
业大(10149)
(10004)
共检索到360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武小金  张克明  
杂交水稻发展的现状与前景武小金,张克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长沙410125)自从1926年Jones首先报道水稻杂种优势以后,日本、印度、美国和国际水稻研究所的一些科学家也建议利用水稻杂种优势,并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1966年日本学者新城长有用印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常耕  
在简要介绍了我国杨树资源并回顾了40年来的杂交育种成就后,把我国杨树杂交育种过程划分成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解决了北方杨树栽培的品种化问题,第二个时期在一定程序上用自己选育的无性系改变了黄河以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直接用引入无性系造林的现状。但由于两个时期都是一个世代的短期育种活动,方法和程序上缺少改进,都把由种间杂种F1中选择无性系作为重点,加之基因资源有限,都存在推广无性系亲缘相近潜育的危险性。缺乏长、中、短期改良结合计划,对基因资源的研究不足,阻滞着育种的进展。为此提出了从一个地区自然条件和材种需要出发制定长期改良计划伽强国内外杨树资源引入和研究;把以个体速生性为育种重点转变到全方位多性状育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行  石瑜敏  宋智萍  韦善富  谢丽萍  韦仕邦  毛昌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戚海成  施蕴心  
在全球经济步入缓慢复苏和呈现出波动反复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各国进出口贸易发展依旧面临较大压力,新兴市场国家就业压力加大,传统发达国家面临巨大的市场竞争,以新贸易保护主义为标志的国际贸易摩擦日趋频繁。本文分析了我国面对的贸易保护主义冲击现状,论证了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特点,并提出在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的应对措施。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周晓晨  金彧昉  
经过漫长的争议和尝试,"公允价值"终于获得了多个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承认,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等都颁布了一系列与公允价值相关的会计准则。公允价值已跨越了"要不要用"的争论阶段,步入"如何使用"的探索阶段。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才林  
江苏省杂交粳稻的研究始于19世纪70年代末。1982和1983年,先后参加华东地区和南方稻区杂交粳稻协作攻关,选育出盐优57V、徐优3-2、六优1号、六优3-2等首批杂交粳稻组合,但由于没有建立健全的种子生产体系,这些组合未能在生产上发挥应有的作用。1996年以后,杂交中粳和杂交晚粳的选育,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杂交中粳走出低谷,打破了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杂交晚粳的品质改良取得重大突破;杂交粳稻繁殖制种技术取得较大进展。但目前江苏的杂交粳稻仍然存在增产优势不突出、抗性较差;不育系育性不稳定、杂种纯度差;制种产量低、种子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今后江苏杂交粳稻研究应主攻高异交率不育系和强恢复系选育、加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邹应斌  周上游  唐起源  
综述了近年有关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的栽培特性和生态适应性的研究结果.指出目前已育成的超级杂交水稻在中国南方多种生态区域作—季稻栽培,产量可达12t/hm2,生育期130~150d,颖花量5.5~6.0万/m2,叶面积指数9~10,株高100~110cm,分蘖力偏强,表现出足穗大穗、源库协调、耐肥抗倒的潜在高产优势.通过对超级杂交水稻的生长发育、光合生产及其分配、分蘖及其成穗、根系生长及其活力、适宜种植区域及其栽培期、超高产途径与技术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初步明确了单本稀植、增施氮肥条件下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栽培环境和农艺调控技术.为了充分发挥超级杂交水稻的高产潜力,有必要对其足穗大穗与高结实率相互协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勇奇  
综述了我国引种加勒比松的情况及其杂种的生长表现,并探讨了未来发展的对策。加勒比松杂交育种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广东湛江进行的古巴加勒比松×湿地松的杂交育种试验结果表明,杂种15年生的材积是亲本材积的1.66 2.88倍,杂种的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介于两个亲本之间。20世纪90年代初在福建、广东、广西和湖南等省建立了更多的杂种对比试验林,在试验中用作对照的澳大利亚杂种松生长最快,但易受风害。杂交组合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和古巴加勒比松×巴哈马加勒比松的杂种比组合湿地松×古巴加勒比松和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古巴加勒比松的杂种生长迅速,杂种种子的发芽率很低(<30%),而且家系之间变异很大。广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龙彭年  
两系法杂交稻是我国独创的以光温敏核不育性的利用为主要内容的高技术,是继三系法杂交稻之后水稻遗传育种上的又一重大科技创新。与三系法相比,两系法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不育系与恢复系配组自由,选配优良组合几率大;不育系可一系两用,种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陶龙兴  王熹  章善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顾德兴  胡金良  王德明  
对宁波地区汕优63杂交水稻的产种群体、恢复系和保持系的结实和穗芽发生进行了群体性状比较.同时,将小穗的胚或胚乳置于不同的干湿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穗芽发生既有遗传原因,又有环境原因;穗芽发生多在中、上部枝梗,在同一枝梗中多在中、上部小穗,穗芽发生与小穗下垂程度有关.在选育新品种时,选枝梗和小枝梗挺拔的性状,可减少穗芽的发生.再是,3种群体的枝梗数大致相似,结实高峰部位也相似.因此,抓住结实高峰部位开花的有利时机,对不育系进行辅助授粉,有利提高结实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仕贵  马玉清  周开达  黎汉云  
用6个不育系与6个恢复系组成不完全双列杂交,对杂交水稻收获指数和源库性状进行了遗传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收获指数与源库性状均以基因加性效应起主导作用,其中收获指数、千粒重和穗粒数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力,而生物产量、籽粒源容和单株粒重的遗传力则较低。相关分析表明,收获指数与单株粒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生物产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收获指数、生物产量和籽粒源容对单株产量的通径系数分别为0.7621、0.5033和0.718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