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5)
- 2023(1157)
- 2022(1013)
- 2021(920)
- 2020(826)
- 2019(1837)
- 2018(1701)
- 2017(3064)
- 2016(1902)
- 2015(2157)
- 2014(2075)
- 2013(2116)
- 2012(2057)
- 2011(1951)
- 2010(1902)
- 2009(1796)
- 2008(1799)
- 2007(1555)
- 2006(1535)
- 2005(1320)
- 学科
- 税(7339)
- 税收(6918)
- 收(6892)
- 济(5162)
- 经济(5151)
- 业(4094)
- 财(3979)
- 管理(3790)
- 收入(3286)
- 企(2896)
- 企业(2896)
- 学(2222)
- 农(2127)
- 方法(2040)
- 数学(1820)
- 数学方法(1771)
- 国民(1708)
- 国民收入(1648)
- 财政(1600)
- 富(1506)
- 财富(1506)
- 农业(1502)
- 中国(1478)
- 政(1450)
- 出(1275)
- 分配(1173)
- 和(1130)
- 贸(1123)
- 贸易(1123)
- 易(1106)
- 机构
- 大学(27627)
- 学院(27302)
- 研究(12415)
- 济(9717)
- 经济(9494)
- 农(9246)
- 科学(9187)
- 中国(8309)
- 所(7748)
- 管理(7744)
- 农业(7577)
- 研究所(7093)
- 财(6860)
- 业大(6655)
- 京(6482)
- 理学(6447)
- 理学院(6370)
- 管理学(6127)
- 管理学院(6098)
- 省(5850)
- 中心(4810)
- 农业大学(4776)
- 财经(4704)
- 江(4575)
- 业(4383)
- 科学院(4376)
- 室(4335)
- 经(4291)
- 院(4275)
- 北京(4268)
共检索到45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涛 褚贵新 魏亦农 梁永超 李志博
【目的】研究杂交棉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吸收及分配特点,为结合棉花生育特性制定高产施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杂交棉标杂A1、新陆早43号为试验材料,常规棉新陆早13号为对照,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大田试验,结合室内常规分析方法测定植株干物质和氮、磷、钾含量。【结果】标杂A1和新陆早43号在整个生育期内植株干物质积累量较对照品种新陆早13号高20.6%、15.5%,吸氮量高16.1%、10.5%,吸磷量高16.4%、11.4%,吸钾量高21.0%、18.5%;蕾、花、铃的干物质积累量较对照高20.7%、15.4%,吸氮量高16.9%、10.7%,吸磷量高18.1%、11.5%,吸钾量高20.7%、1...
关键词:
杂交棉 干物质 氮 磷 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丽英 张彦才 李若楠 武雪萍 翟彩霞 陈丽莉 吴会军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日光温室膜下沟灌模式下,不同水氮供应对冬春茬黄瓜不同生育时期及各个器官干物质积累量、氮磷钾吸收及分配规律、水氮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春茬黄瓜干物质积累与氮磷钾养分吸收规律一致,均呈"S"曲线,结瓜期是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的关键时期。不同水氮供应对根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影响差异不显著,主要影响叶片、茎和果实的积累。结瓜期优化水氮处理降低黄瓜根冠比,提高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分配比例,特别是促进果实积累。黄瓜对氮磷钾养分吸收量的大小为:钾>氮>磷,形成150~200 t/hm2商品产量的黄瓜,氮磷钾吸收量分别为N 396~490 kg/hm2,P 93~127 ...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房闵 唐亮 徐海 王嘉宇 徐正进
为了分析北方杂交粳稻高生物量,而产量优势不突出的原因,以140份恢复系材料与不育系辽99A杂交组配而成的140个杂交粳稻组合为试材,研究北方杂交粳稻物质生产和分配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粳稻生物产量大,叶片和叶鞘在齐穗期后干物质输出率低,而引起结实率和千粒重低,是制约杂交粳稻产量优势不突出的主要因素。产量与齐穗期后干物质的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齐穗期后叶片干物质转换率、叶鞘干物质转换率和输出率与产量和经济系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总体在巩固杂交粳稻生物量大这个优势的基础上保证大穗,提高齐穗期后干物质生产的同时提高叶片和叶鞘干物质的转换率有利于高产杂交粳稻的形成。
关键词:
杂交粳稻 产量 干物质积累转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璐 曹卫东 白金顺 曾闹华 高嵩涓 常单娜 志水胜好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翻压二月兰作绿肥对玉米生长、养分吸收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试验设CK(不施肥)、不同翻压量绿肥(50%G、G)、单施全量化肥(F)和绿肥与化肥配施(G+F)5个处理。结果表明,绿肥有一定的养分供应能力,翻压绿肥后玉米生物量、籽粒产量、养分吸收量显著提高,并随绿肥翻压量增加而增加。单翻压绿肥能满足玉米拔节期以前的生长需求,50%G和G处理玉米在拔节期的生物量、氮磷钾吸收量均与F及G+F处理相似。绿肥化肥配施可进一步促进玉米养分吸收,提高玉米产量,G+F处理成熟期玉米整株氮、磷、钾吸收量比F处理分别增加了10.8%,28.1%,45.8%,籽粒产量提高了9.1%。绿肥有促进玉米根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纪洪亭 冯跃华 何腾兵 潘剑 范乐乐 李云 武彪 肖铭 梁显林
【目的】定量描述超级杂交稻干物质与养分积累的动态变化,为进一步提高超级杂交稻干物质积累的潜力以及肥料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方法】于2011年在大田条件下,以超级杂交稻准两优527、Q优6号和对照品种Ⅱ优838为供试材料,通过连续测定干物质和氮磷钾含量,并对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量及生长时间进行归一化处理,建立超级杂交稻相对干物质和相对氮磷钾积累动态模型,进而分析超级杂交稻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的动态特征。【结果】Gompertz方程对超级杂交稻干物质和养分的动态模拟效果较好。利用2009年和2011年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干物质积累模型模拟的NRMSE较小,R2值均达到0.9820以上,模拟的准确度...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英华 屠乃美 关广晟 朱列书 王中美
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镁浓度(0,0.5,1,2,4,8,16 mmol/L)下烤烟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动态变化的特点.结果表明,不同镁浓度下烤烟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动态可用Logistic方程描述.镁浓度为4 mmol/L时,烤烟的干物质积累、养分的最大积累量和最大增长速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缺镁或镁浓度过高(>4 mmol/L)都不利于烤烟的生长发育、干物质和养分的积累.缺镁和高镁都会使养分最大吸收速率日期提前,从而抑制烟株对养分的吸收.高镁虽然能增加烟株镁的积累,但过量的镁(>4 mmol/L)不利于烤烟干物质的积累.
关键词:
镁 烤烟 干物质积累 养分吸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金欣欣 王瑾 宋亚辉 程增书 李玉荣 苏俏
为了解高油酸花生的养分吸收和利用规律,以高油酸花生品种和普通花生品种为研究对象,在整个生育期内取样,测定花生各部位干物质量和养分含量、计算各生育时期氮、磷、钾养分积累量,明确高油酸花生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规律,为指导花生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高油酸花生的整个植株及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变化规律与普通花生基本一致,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但高油酸花生根系干物质量高于普通花生,而茎叶则相反,总干物质量显著低于普通花生约6.86%。高油酸花生与普通花生氮、磷、钾的吸收积累趋势一致,氮、磷二者的积累自出苗至荚果成熟期呈直线上升,最终收获时稍有下降;而钾至花期(播后69 d)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平缓。不同器官氮、磷、钾积累趋势也大致相同,但高油酸花生根系的氮、磷、钾积累量显著高于普通花生。花生全生育期氮、磷、钾的需求量表现为氮>钾>磷。播后39 d,氮磷钾平均需求量分别为54.57,12.43,52.99 kg/hm~2。播后39~69 d,氮磷钾养分的需求量分别为87.18,22.62,99.10 kg/hm~2。播后69~109 d,钾需求量很少,氮磷养分的需求量分别为88.48,33.49 kg/hm~2。根、茎、叶中的部分养分在花期后会转移到荚果,氮、磷、钾养分的转移量均表现为叶>茎>根。花生荚果中来自营养器官转移的氮量比例为33.31%,而磷仅为17.43%,钾却高达87.84%。总之,花生营养生长期较大的生物量是生殖生长期荚果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在花生实际生产中,应根据不同花生品种养分的需求及积累分配特点,适时合理施肥,以达到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和花生高产的目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欢 张萌 刘海 肖厚军 秦松 崔宏浩 郑常祥 祝云芳
【目的】为筛选出适合贵州黄壤区玉米轻简化栽培模式的新型肥料品种,【方法】以玉米品种黔单24为试验对象,采用大田试验探索不同养分释放原理的新型肥料(稳定性长效缓释肥、沃夫特缓释肥、千里马缓控释肥和长效氮肥)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一次性施入新型肥料和传统多次追肥模式与不施肥相比,均能显著提高玉米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总量,其中沃夫特缓释肥的干物质积累总量显著高于传统施肥,其他3种新型肥料则与传统施肥无显著差异。不同新型肥料的养分释放时期和释放速率存在差异,造成玉米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情
关键词:
新型肥料 玉米 养分吸收 氮素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菲 李建明 吴普特 张大龙 赵志华 李俊
【目的】揭示亚低温条件下水分对番茄幼苗氮钾营养元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为冬季温室番茄水肥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番茄为材料,在温室内采用盆栽的方式,以适温(18—30℃)环境为对照,研究亚低温(4—20℃)条件下,灌溉补充蒸腾蒸发量(ET)分别为60%、80%、100%和120%的水分对温室番茄幼苗干物质积累分配及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与适温相比,亚低温下番茄幼苗根、茎、叶干物质的积累量随着补充水分的减少逐渐降低,且处理时间越长降低得越多;干物质向叶片分配的比例减少,向根茎中的分配比例增大;亚低温下番茄幼苗植株中N、K的总含量降低,N总量随着补充水分的减少而减少,K总量在补充100%E...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波浪 吴海华 罗佳 郝丽娜 盛建东 齐晓晨 赵库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肥料组合下立架露地栽培甜瓜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的变化,揭示施肥对甜瓜的影响,试验采用Logistic生长函数模拟。结果表明,拟合效果均成"s"型曲线,立架甜瓜干物质积累速率最快时刻在出苗后69~78 d,快速积累期为26~28 d,最大积累量平均为307.53 kg/d。氮、磷、钾养分吸收速率最快时刻分别在出苗后55~67、66~75、61~77 d,快速积累期分别为20~30、24~37、24~31 d,最大积累量分别为5.58、0.62、9.78 kg/d。当地化肥对甜瓜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的贡献顺序为氮肥>磷肥>钾肥。施肥对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的强度影响较大。NPk...
关键词:
全立架露地栽培 甜瓜 干物质 养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建芹 浦惠明 陈新军 张洁夫 蒋小平 包月红
测定宁杂 1号三系亲本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可知 :在生物学产量上 ,不育系宁A6和保持系宁B6的单株及各器官在各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接近 ,同一生育期恢复系宁R1的干物质积累量远小于另外两亲本 ;在经济产量上 ,不育系宁A6角果多 ,每角粒数少 ,单株生产力低 ,产量低 ,保持系宁B6角果多 ,每角粒数多 ,单株生产力高 ,产量高 ,恢复系角果最少 ,每角粒数最多 ,单株生产力较高 ,产量较高 ;角果发育期以保持系宁B6的粒壳比最大 ,角果成熟时 ,宁B6的单株及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均为三系亲本中最大
关键词:
油菜 三系亲本 干物质积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小娟 郑敏娜 郭凤琴
为了探讨山西北部地区推广种植的春玉米品种整株干物质与氮、磷养分积累分配特点,制定适宜该地高产栽培管理措施。2014-2015年在大田条件下以垦沃2号(KW2)、KWS9384(KWS9384)和晋单32号(JD3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春玉米干物质与氮、磷养分积累分配特点。结果表明,KW2在生育期内每株干物质、氮、磷积累量分别为432.95,4.90,5.21 g,均明显高于KWS9384和JD32。其中,较KWS9384分别高15.11%,11.36%和10.15%,较JD32分别高17.55%,27.94%和28.96%;KW2的籽粒产量、整株干物质及氮、磷养分积累量在整个生育期内均明显高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晓伟 鲁剑巍 李小坤 卜容燕 刘波 次旦
【目的】了解高产直播冬油菜的养分吸收和利用规律。【方法】高产栽培条件下,在冬油菜整个生育期内定期取样,测定油菜各部位干物质量和养分含量,计算各生育时期氮、磷、钾养分积累量,明确甘蓝型冬油菜在4 500 kg.hm-2产量条件下的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规律。【结果】直播冬油菜总干物质积累呈"S"形曲线,表现为薹花期>苗期>角果成熟期。根、茎、绿叶、落叶的干物质量分别在播种后185、200、130、230d达最大值,干物质量分别为2 286、5 450、2 306、2 162 kg.hm-2。各器官氮含量(籽粒除外)随生育时期的推进逐渐降低,苗期变化平缓,蕾薹期后降幅较大。茎、绿叶中磷...
关键词:
轻简化 直播 甘蓝型冬油菜 养分积累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欢 芶久兰 何佳芳 赵伦学 赵平英 肖厚军 王正银 李振轮
为贵州马铃薯高产栽培的钾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钾肥不同施用量(0、60、120、240、360 kg/hm2)马铃薯的干物质积累、钾素吸收及钾肥利用率。结果表明:1马铃薯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和钾素积累量随马铃薯生长发育而增加,变化动态可以用Logistic方程拟合。2出苗60 d时,施钾120、240、360 kg/hm2处理较不施钾处理显著提高马铃薯干物质积累量和钾素积累量;70 d时,施钾处理马铃薯干物质积累量和钾素积累量开始降低,但均高于不施钾的处理。3施用钾肥延缓了马铃薯干物质最大积累率和钾素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施钾量越高延缓时间越长。4施钾量为120 kg/hm2时马铃薯增产效果最佳...
关键词:
钾肥 马铃薯 利用效率 贵州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艳 张杨珠 龙怀玉 周卫军 廖超林 侯金权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在冲积性菜园土不同施肥条件下小白菜生育期的物质积累及其对N、P、K养分吸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白菜物质积累主要集中在移栽后30~45d,占全生育期的50%以上;每棵小白菜全生育期平均吸氮、吸磷、吸钾818.6、87.1、713.3g,各处理小白菜吸收N、P2O5、K2O的质量比为1∶0.23∶1.06;小白菜植株的氮素吸收总量与产量显著相关(r=0.935*),磷素吸收总量与产量极显著相关(r=0.970**),钾素吸收量与产量的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关键词:
小白菜 物质积累 养分吸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