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52)
- 2023(13696)
- 2022(12033)
- 2021(11152)
- 2020(9537)
- 2019(22214)
- 2018(21955)
- 2017(42250)
- 2016(23162)
- 2015(25788)
- 2014(25640)
- 2013(25411)
- 2012(23251)
- 2011(21046)
- 2010(20988)
- 2009(19494)
- 2008(19037)
- 2007(16769)
- 2006(14805)
- 2005(13300)
- 学科
- 济(87416)
- 经济(87287)
- 管理(68223)
- 业(62057)
- 企(53146)
- 企业(53146)
- 方法(38739)
- 数学(32974)
- 数学方法(32518)
- 财(24640)
- 中国(23053)
- 农(22618)
- 学(21652)
- 制(20341)
- 业经(19891)
- 地方(17012)
- 理论(15506)
- 贸(15316)
- 贸易(15308)
- 务(15130)
- 财务(15055)
- 财务管理(15020)
- 易(14858)
- 农业(14714)
- 和(14311)
- 企业财务(14247)
- 体(14146)
- 环境(13986)
- 银(13905)
- 银行(13842)
- 机构
- 大学(328308)
- 学院(323007)
- 管理(125002)
- 济(124242)
- 经济(121413)
- 研究(113463)
- 理学(108031)
- 理学院(106776)
- 管理学(104694)
- 管理学院(104121)
- 中国(82646)
- 科学(72429)
- 京(71434)
- 财(59650)
- 所(58599)
- 农(58198)
- 研究所(53391)
- 业大(52146)
- 中心(49962)
- 江(48162)
- 财经(46821)
- 农业(45934)
- 北京(45244)
- 经(42507)
- 范(42165)
- 师范(41654)
- 院(41310)
- 州(38549)
- 经济学(36853)
- 技术(35006)
- 基金
- 项目(223628)
- 科学(174133)
- 基金(161762)
- 研究(160040)
- 家(143016)
- 国家(141867)
- 科学基金(120143)
- 社会(98760)
- 社会科(93396)
- 社会科学(93370)
- 省(87552)
- 基金项目(85509)
- 自然(80138)
- 自然科(78222)
- 自然科学(78197)
- 自然科学基金(76780)
- 划(74393)
- 教育(73154)
- 资助(67184)
- 编号(64311)
- 成果(53420)
- 重点(50611)
- 部(48792)
- 发(46985)
- 创(46382)
- 课题(45256)
- 创新(43356)
- 科研(43244)
- 制(42062)
- 计划(41691)
- 期刊
- 济(138508)
- 经济(138508)
- 研究(97649)
- 中国(66275)
- 学报(59158)
- 农(53200)
- 科学(51849)
- 管理(47910)
- 财(46167)
- 大学(43937)
- 学学(41224)
- 教育(37589)
- 农业(36461)
- 技术(27123)
- 融(26828)
- 金融(26828)
- 财经(23105)
- 经济研究(21816)
- 业经(21441)
- 经(19622)
- 业(18917)
- 问题(17668)
- 图书(17554)
- 科技(16559)
- 版(16478)
- 理论(15975)
- 业大(15727)
- 技术经济(14801)
- 实践(14640)
- 践(14640)
共检索到482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耿军义 张香云 崔瑞敏 王兆晓 闫芳教
对冀棉18号F1和F2花铃期的SOD和POD活性及生理生化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冀棉18号F1和F2花铃期的同化量明显高于对照种中棉12,并且光合产物主要运输到蕾铃等生殖器官上;F1和F2的SOD活性差异不明显,并与亲本和对照相近;F1的POD活性略高于F2,二者均明显高于对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聂以春 刘金兰
利用具有棉属野生种和半野生种族系血统的种质系与陆地棉品种杂交的5个组合F_1和6个组合F_2为材料,分析了F_1和F_2的皮棉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纤维品质的竞争优势,F_1和F_2性状表型值的相关和F_2的优势降低率。结果表明:F_1和F_2的皮棉产量竞争优势分别为12.4%和5.2%。在产量构成因素中,增加单株结铃数对产量影响最大,衣分次之,有些组合中增加铃重有重要作用。F_1和F_2的纤维品质差异不明显。因组合不同,F_1和F_2的增产潜力差异较大,少数组合F_2仍具有一定利用价值;F_1和F_2性状表型值具有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其中以衣分、衣指、绒长和僵瓣率的相关性较高,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关键词:
杂种优势 相关分析 棉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沈文云 侯锋 吕淑珍 张庆栋
对四个黄瓜亲本及其杂交一代(F1)的生理特性试验研究表明,F1的相对电导值与双亲的相对电导值呈正相关关系。MDA含量在低温处理48h后上升,72h后下降,较耐低温亲本的F1的MDA含量低于双亲平均值,不耐低温亲本的F1的MDA含量高于双亲的平均值;低温处理72h后CAT酶活性下降,POD酶活性上升;POD酶同工酶分析表明,低温处理后酶带数增加,耐低温的F1酶带增加较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志忠 王兆晓 崔瑞敏
采用棉属种间杂交和染色体加倍技术,进行了(石短 5号×瑟伯氏棉)及(邢台 6871×武安中棉)的杂交,获得了“石瑟”和“中陆”两种类型的新种质,对杂种及其后代主要经济性状的变异规律和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选用多个丰产性好、适应性广及优异特性互补的栽培品种作母本与其回交,然后,将回交后代复交,经连续定向选择,育成高产稳产、优质抗病的种间杂交新品种冀棉25号。1994~1995年通过河北省区试及生产试验,霜前皮棉分别比对照中12增产23.3%和19.5%,均居第1位。1995~1997年通过全国黄河流域区试及生产试验,霜前皮棉分别比对照中12增产7.9%和8.5%,分别居第3位和第2位。枯萎病指1...
关键词:
棉花 种间杂交 冀棉25号 品种 选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显 王校栓 万艳霞 赵俊莉 史立强
选用具有丰富遗传基础的海、陆、野姊妹系杂交后代 596为母本 ,早熟丰产品系 79- 366为父本 ,通过杂交输入远缘种质 ,改变遗传背景结合南繁加代 ,连年自交于 1990年选育出了具有早熟、高产、稳产、优质、多抗 (抗病、抗旱、抗棉铃虫、烂铃轻 )易管理诸优良性状在较高的水平上协调统一融为一体的优系 4 92 ,该系 1992~ 1993年参加了河北省区域试验和省区试生产试验。霜前皮棉每hm2 产量分别较对照中棉 12号增产 1 76%和 1 0 9%均居首位 ,为我国第一个通过海、陆、野种间杂交育成的新品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一鸿 刘书槐 姜孝成 肖辉海
以广亲和品种轮回422,02428与籼、粳稻配组及籼粳交、粳籼交、粳粳交配组,其中配组包括轮回422×浙湖139,轮回422×金陵玉籼,轮回422×1126,宁恢3号×轮回422,02428×金陵玉籼,02428×测49,40316×测49,40316×1126,M-201×86A4,城特232×1126,余红一号×86-3587-2以及M-201×日本优,测定亲本和籼粳杂交稻杂种一代F1的生化指标,以探讨各组合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及与育性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广亲和品种与籼、粳稻配组及粳粳交F1的POD活性在开花盛期可达到分蘖盛期的水平,孕穗期后,这些组合F1的游离氨基酸均呈下降趋势;从分蘖盛...
关键词:
籼粳杂交水稻 杂种一代 生化特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瑞莲 陈金湘 刘爱玉
对杂交棉F2代的产量、品质、抗虫性等方面的利用进行了综述F2代的产量优势在10%~15%,增产的主要原因是铃数的增加;F2代与F1代相比,纤维品质基本相同,无显著差异;杂交抗虫棉F2代虽然存在抗性分离,但采取一些防治措施可避免棉铃虫的为害.由于F2代在产量、品质和抗虫性方面与其亲本比较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可以考虑利用.
关键词:
棉花 杂种F_2代 杂种优势利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甘四明 施季森 白嘉雨 吴坤明 吴菊英
以 1个尾叶桉×细叶桉全同胞家系的 2个亲本和 2 12个子代为材料 ,利用 RAPD分子标记技术进行了 RAPD标记在桉树中的分离方式研究。结果表明 :7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 4 0个标记 ,标记在 F1代的分离方式可以分为两类 :符合孟德尔方式和偏离孟德尔方式。符合孟德尔方式的标记包括 :亲本均有而在子代中不分离的 9个 (在这类位点上代表的杂交组合为 AA× AA、AA× Aa或 Aa× AA) ,亲本间呈多态性而在子代中不分离的 7个 (aa× AA或 AA× aa) ,亲本间均有而在子代中 3∶ 1分离的 2个 (Aa× Aa) ,亲本间呈多态性且在子代中 1∶ 1分离的 9个 (Aa...
关键词:
RAPD标记 桉树属 分离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细华
运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红鲫(♀)×湘江野鲤(♂)杂交一代卵黄发生的机理。结果表明,在卵黄发生过程中,有卵母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一部分线粒体也可直接转化为卵黄颗粒;同时,卵母细胞通过微胞饮作用积累大量卵黄物质。
关键词:
鲫鲤杂交一代 卵黄发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丽芬 李增书 赵国忠 李爱国
冀创棉一是利用双价转基因抗虫棉SGK321与抗病材料5013杂交育成,突出表现为抗棉铃虫、高产、抗病、优质。在河北省区域试验中2年皮棉总产分别比对照新棉33B和DP99B增产21.5%和19.2%,2006年通过河北省审定。该品种适宜冀中南棉区和同类生态区域种植。
关键词:
冀创棉1号 杂交抗虫棉 新品种 选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海军 董志强 黄国存 崔四平 潘学标
对杂交棉杂29一代、杂29二代及其亲本86—56系((?))、711—22((?))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29一代、二代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具有超亲优势,气孔导度在杂29一代为超亲优势,在杂29二代为中亲正优势。在杂29一代,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为超亲优势,过氧化物酶活性为中亲正优势,丙二醛含量为中亲负优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丹维 赵凯歌 陈龙清
以2株花部观赏形态差别较大的蜡梅‘素心’单株H4和‘红心’H29作为亲本,杂交获得64个子代个体。利用AFLP和ISSR技术对F1代群体的分离方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2对AFLP引物组合和9条ISSR引物扩增获得的838条谱带在F1代呈3种分离方式:孟德尔分离、偏孟德尔分离和异常分离,分别为634(75.66%)、144(17.18%)、85(10.14%)条;在符合孟德尔分离的标记中,可用于图谱构建的分离比符合1:1和3:1的条带共有166条。研究结果表明,"双假测交模型"适用于蜡梅这种木本观花灌木,此F1代群体可用于蜡梅遗传图谱的构建。
关键词:
双假测交 遗传图谱 分离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孙际佳 何建国 刘丽 王海芳 卢薛 胥鹏 李桂峰
对翘嘴鳜♀×斑鳜♂(Siniperca chuatSi♀×S.Scherzeri♂)杂交子一代和翘嘴鳜在0.3月龄、2月龄、7月龄和11月龄时的体重、体长和体高进行测量,从变异系数、杂种优势率、相对/绝对生长率、体重与体长的幂函数曲线以及肥满度5方面,对杂交子一代和母本翘嘴鳜的生长速度和杂种优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7月龄时杂交子一代的体重(300.4 g±118.2 g)与翘嘴鳜(305.2 g±82.5 g)差异不显著,且在7月龄时体重、体长和体高的月相对生长率(280.13%,25.30%和27.55%)比翘嘴鳜显著增高(89.62%,15.90%和12.72%);在0.3月龄和11月...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建中 盛炳成 徐惠瑛 戴文浩 陶建敏
以丰艳×嗄啦、丰艳×早捷和早捷×嗄啦的杂交种胚为材料进行早熟苹果的胚培养。1/2MS培养基作为基本培养基有利于早熟苹果胚的生根、抽枝,表现为苗高,根长而粗;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GA3、天然植物浸提物水解乳蛋白(LH)和活性碳有利于胚的萌发、生根;经0.5mg/L6-BA处理的种胚抽枝慢,苗过于粗矮,根过于粗短,而用1mg/LIBA处理基本上不能使种胚萌发。果实低温处理后再接种比接种后低温处理进行胚培养效果略佳。本文还对早熟苹果胚培苗适宜的生根技术及移栽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早熟苹果 杂种 胚 离体培养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石耀华 王嫣 曲艳波 叶翚 顾志峰 王爱民
杂色鲍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分别自交和杂交产生野生鲍自繁F1代(WW)、养殖鲍自繁子代(CC)、正交子一代(W♀×C♂,简称WC)和反交子一代(C♀×W♂,简称CW)4个群体,采用RAPD分析4个群体遗传特性。就多态位点比例、Nei基因多样性值和Shannon信息指数而言,WW群体比CC群体高;杂交群体WC的值分别为88.76%、0.3246和0.4811,比其余群体都要高,与群体WW最接近;另一杂交子代群体CW除多态位点比例比群体CC高外,其余参数均为最低。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分析表明,WW与各群体的遗传距离都较大,其中与CC群体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0849,与两个杂交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泥鳅属和副泥鳅属鱼类自交及杂交子一代生长性能及丙二醛含量的比较
栉孔扇贝♀×虾夷扇贝♂杂交子一代与其双亲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氮肥对桂牧一号杂交象草叶绿素、含氮物含量和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红麻品种间杂交杂种一代优势及其与亲本的关系
马氏珠母贝不同地理种群内自繁和种群间杂交子一代主要性状的比较
中国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与韩国刺参杂交子一代生长和抗病力比较
三疣梭子蟹自交与杂交家系子一代生长和存活的比较
斑点胡子鲶和革胡子鲶杂交子一代的染色体组型
中国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与韩国刺参杂交子一代生长和抗病力比较
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中国群体与韩国群体杂交子一代的生长和存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