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06)
2023(7968)
2022(5966)
2021(5135)
2020(4265)
2019(9239)
2018(9100)
2017(17269)
2016(9436)
2015(10653)
2014(10774)
2013(10351)
2012(9306)
2011(8149)
2010(8215)
2009(7579)
2008(7280)
2007(6817)
2006(6093)
2005(5842)
作者
(30942)
(26023)
(25845)
(24691)
(16548)
(12377)
(11733)
(10098)
(9912)
(9203)
(9006)
(8623)
(8527)
(8465)
(8324)
(8070)
(7807)
(7803)
(7513)
(7503)
(6738)
(6688)
(6568)
(5964)
(5922)
(5834)
(5782)
(5782)
(5480)
(5273)
学科
(44703)
经济(44672)
(28873)
管理(26002)
(21772)
企业(21772)
方法(18067)
数学(16157)
数学方法(15995)
中国(13873)
(13024)
技术(12877)
业经(10649)
地方(10445)
(10059)
农业(9665)
(8651)
(7371)
(7371)
技术管理(6980)
产业(6789)
(6732)
贸易(6725)
(6511)
(6096)
银行(6064)
(6049)
金融(6047)
发展(5996)
(5988)
机构
学院(140416)
大学(140049)
(57956)
经济(56842)
研究(52679)
管理(47945)
理学(41177)
理学院(40659)
管理学(39709)
管理学院(39469)
中国(37428)
科学(35543)
(32144)
(30446)
(28332)
研究所(25981)
业大(25731)
农业(25572)
(24798)
中心(23441)
(22366)
财经(19673)
技术(19161)
(19038)
经济学(18943)
北京(18424)
(18168)
(17879)
(17621)
师范(17313)
基金
项目(98749)
科学(76918)
基金(71140)
研究(66578)
(64925)
国家(64472)
科学基金(54028)
社会(42847)
社会科(40845)
社会科学(40836)
(40643)
基金项目(37033)
自然(35386)
自然科(34656)
自然科学(34639)
自然科学基金(33980)
(33340)
教育(30377)
资助(28595)
编号(25084)
重点(23430)
(22821)
(21104)
(20576)
创新(20037)
计划(19992)
成果(19649)
国家社会(19175)
科研(18754)
课题(18649)
期刊
(62724)
经济(62724)
研究(39772)
学报(31156)
(30601)
中国(30553)
科学(25592)
大学(22766)
学学(21764)
农业(21043)
管理(19636)
(19024)
技术(15652)
教育(13906)
经济研究(11179)
(11174)
(10741)
金融(10741)
财经(9967)
业经(9806)
业大(9309)
科技(9143)
技术经济(9009)
(8763)
问题(8709)
(8283)
农业大学(8021)
统计(7885)
(7550)
(6636)
共检索到212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谷庆花  李铭远  司鑫鑫  高嵩  
本研究根据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的铁载受体(fst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一种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 RPA)与侧向流试纸条(lateral flow strips, LFS)相结合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杀鲑气单胞菌的方法。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基于RPA-LFS的杀鲑气单胞菌检测方法在37℃孵育25 min即可完成,特异性良好,与其他致病菌无交叉反应;灵敏度实验结果显示,该菌的纯培养物和人工污染的鲤鱼组织中的最低检测限均为单次反应1 CFU(colony forming unit)。本研究建立的基于RPA-LFS的杀鲑气单胞菌检测方法具有特异、灵敏、快速等优点,检测结果可通过肉眼直接观察,操作简单,不依赖昂贵的仪器设备,适用于养殖业中杀鲑气单胞菌的现场检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植爱萍   柳勤海   赵紫馨   肖轩仪   张洋   陈莉   冯明峰   朱敏   陶小荣  
[目的]新德里番茄曲叶病毒(tomatoleafcurlNewDelhivirus,ToLCNDV)严重威胁我国茄科和葫芦科作物的生产,本研究旨在建立针对该病毒的快速检测方法,为病害的监测和防控奠定基础。[方法]针对ToLCNDV基因组A的保守区域设计了两对特异性引物,经过筛选后选用其中一对引物建立了针对ToLCNDV的重组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 RPA)检测方法。[结果]该方法可在42℃恒温条件下,仅用30 min完成对ToLCNDV的指数级扩增,扩增产物既可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观察,又能通过测流层析试纸条实现检测结果的快速可视化。经特异性检测发现,本研究所建立的RPA技术可特异性地检出ToLCNDV,而检测不到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番茄金色花叶病毒(tomato golden mosaic virus, TGMV)、云南番茄曲叶病毒(tomato leaf curl Yunnan virus, TLCYnV)和中国南瓜曲叶病毒(squash leaf curl China virus, SLCCNV)等侵染茄科和葫芦科作物的其它DNA病毒。另外,在测试灵敏度时发现,当模板DNA浓度稀释到5×10-7 ng时RPA仍能检测为阳性结果,而常规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检测的最低模板含量仅为0.05 ng,说明RPA检测ToLCNDV的灵敏度显著高于常规PCR。[结论]本研究所研发的ToLCNDV快速检测方法为建立该病毒的早期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奠定了基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潘莹   杨家辉   彭发永   黄友华   秦启伟   黄晓红  
为建立一种快速灵敏、可视化的适用于临床样品检测新加坡石斑鱼虹彩病毒(Singapore grouper iridovirus,SGIV)的方法,本研究针对SGIV特异基因ORF014L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建立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技术及结合侧流层析试纸条(lateral flow dipstick,LFD)(RPA-LFD)的SGIV检测技术。RPA反应使用10μmol/L的引物浓度,在40.1°C恒温反应20 min即可完成特异性病毒的检测,最低检测限为10~2个/μL标准质粒。RPA-LFD反应在42°C恒温反应8 min可将检测结果通过试纸条可视化呈现,最低检测限为10~1个/μL标准质粒,且不与其他常见水生动物病原发生交叉反应,临床样品检测结果也与PCR检测结果一致。RPA、RPA-LFD均能特异性检测SGIV,两者的检测限均比常规PCR灵敏。RPA-LFD法具有快捷简单、结果可视化的特点,在临床应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帅  王荻  卢彤岩  曹永生  杨晨  朱国建  李绍戊  
为实现杀鲑气单胞菌早期快速准确定量检测,研究旨在建立杀鲑气单胞菌的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杀鲑气单胞菌毒力阵列蛋白基因(vapA)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对其特异性、灵敏度、可重复性和应用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研究设计的引物具有良好的种间特异性,仅对杀鲑气单胞菌及其亚种有阳性扩增,与其他细菌不发生交叉反应。构建的Real-time PCR标准曲线质粒拷贝数与循环阈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扩增所得标准曲线分别为y=–4.83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刘宗晓  刘荭  史秀杰  高隆英  岳志芹  吕建强  何俊强  江育林  谢从新  
选取杀鲑气单胞菌A层A蛋白(VapA)保守序列,利用Primer Express 2.0软件设计引物和探针。以ATCC标准株10倍系列稀释,通过血球计数板计数后进行实时定量PCR,制作标准曲线。通过SDS软件获得细菌数量(X)与Ct值的关系为:Ct=-3.1574lgX+43.6841(相关系数R2=0.992)。实时定量PCR的检测限为6个细菌。建立的方法对杀鲑气单胞菌典型株和非典型株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与其他细菌没有交叉反应。杀鲑气单胞菌实时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对于快速口岸检疫、临床诊断和疫病监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静静  李贵阳  晋怀远  高晔  王会林  李杰  
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是一种重要的鱼类致病菌,可以感染多种海淡水鱼类。杀鲑气单胞菌包括5个亚种,目前常用的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很难实现亚种的快速精确区分。为实现杀鲑气单胞菌亚种的快速鉴定和检测,针对我国常见的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A.salmonicida subsp. salmonicida)和杀日本鲑亚种(A.salmonicida subsp. masoucida),本研究开发了其特异性的PCR检测方法。根据Gene Bank已公布的杀鲑气单胞菌基因组信息,选择杀鲑亚种phoB基因和杀日本鲑亚种LOC111476736基因作为目标基因,根据其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一步对PCR反应的退火温度、引物浓度、dNTPs浓度、Mg~(2+)浓度和酶浓度5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并测试了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应用效果。结果显示,2对引物分别可以扩增出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522 bp的phoB特异性基因片段和杀日本鲑亚种515 bp的LOC111476736特异性基因片段。杀鲑亚种特异性引物最适退火温度为64℃,10μmol/L引物、2 mmol/L dNTPs、25 mmol/L MgSO_4和1 U/μL KOD酶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1.5、2、1.5和0.5μL。杀日本鲑亚种特异性引物最适退火温度为64℃,10μmol/L引物、2 mmol/L dNTPs、25 mmol/L MgSO_4和1 U/μL KOD酶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0.75、1、1.5和0.5μL。以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e)、杀鱼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piscicida)、杀鲑气单胞菌其他亚种等14种其他水产病原菌或常见环境菌为模板进行PCR检测,均无特异性条带。该方法对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的检测灵敏度为12.8 CFU/反应(菌体)或17.6 fg/反应(DNA),对杀鲑气单胞菌杀日本鲑亚种的检测灵敏度为23.8 CFU/反应(菌体)或27.2 fg/反应(DNA)。利用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和杀日本鲑亚种分别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进行人工感染实验,感染后取病鱼组织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本方法可以从感染后的大菱鲆中分别检测到相应病原。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了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和杀日本鲑亚种的特异性PCR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为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和杀日本鲑亚种的流行病调查和快速诊断提供了支撑。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柴下  陆宏达  刘俊杰  岳蒙蒙  卢德刚  
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建立了一种检测异育银鲫武汉单极虫(Thelohanellus wuhanensis)基因组DNA的方法,提取的DNA作为模板进行两次扩增,第一次扩增用单极虫18S rRNA序列通用引物:5'-CTGCGGACGGCTCAG TAAATCAGT-3'和5'-CCAGGACATCTTAGGGCATCACAGA-3',扩增长度为1 584 bp;第二次依据第一次扩增产物中武汉单极虫特有的高度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5'-ACCCACTTCTGTGGC CTTTC-3'和5'-AATCCGACCTACAACGCTGG-3',扩增长度为853 bp。结果表明,通...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高文辉  白昌明  蔡生力  王崇明  
为了建立适用于Os HV-1不同变异株的检测方法,在牡蛎疱疹病毒(Os HV-1)3个变异株全基因组序列比对的基础上,筛选到牡蛎疱疹病毒基因组中高度保守的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基因,据此设计巢式pCr引物,优化pCr反应体系和条件,建立了基于Os HV-1 DNA聚合酶基因的巢氏pCr检测方法(p-N pCr检测方法),利用p-N pCr与CN pCr检测方法对不同年份和宿主来源的Os HV-1疑似感染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N pCr检测方法能稳定地检出100拷贝/μl的病毒DNA;p-N pCr较C-N pCr检测方法具有更强的特异性和更高的检出率。研究表明,本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镇希  李文婷  黄家权  郑正  许美容  邓晓玲  
【背景】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是由候选韧皮部杆菌亚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Las)侵染引起的一种柑橘病害。对于该病害的防治主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实施检疫、种植无病苗木、及时挖除病树和集中大面积联防联控柑橘木虱等。前3种方法都需要依靠准确的柑橘黄龙病诊断技术。【目的】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结合膜吸附法DNA快速提取和Gelgreen荧光染料可视化,建立黄龙病田间核酸快速检测方法。【方法】以黄龙病菌β-操纵子与原噬菌体DNA聚合酶基因为模板设计LAMP特异性引物,包括外引物F3/B3、内引物FIP/BIP、环引物LoopF/LoopB和茎引物StemF/StemB。通过对环引物和茎引物设定不同的用量组合,对LAMP引物体系进行优化,确定合适的引物浓度。用优化后的LAMP引物体系对188份田间柑橘叶片进行检测,并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实时荧光LAMP(qLAMP)在CLas检测上的准确性。对qLAMP预混反应液进行两步的常温干燥,分别设定不同的存放条件,评估LAMP常温干燥试剂的稳定性。用本研究建立的CLas可视化LAMP快速检测方法,对田间71个柑橘叶片样品和35个柑橘果实样品进行检测,与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比较两者的符合率。【结果】在LAMP体系中加入环引物、茎引物或增加其浓度都能促进反应速率的提升,并且同时加入终浓度均为1.6μmol·L-1的环引物和茎引物能进一步提高LAMP反应速率。LAMP预混液通过两步法干燥在不同温度存放1—4周均能保持反应活性基本不变,表明制备的两步法干燥LAMP试剂检测性能较好,在低温和常温环境下的稳定性尚可,仅35℃高温存放会略微增加LAMP试剂的反应时间。使用孔径0.1μm尼龙膜代替纤维素滤纸作为核酸吸附材料能提升CLas快速诊断技术的灵敏度。结合DNA快速提取和可视化LAMP建立的CLas快速核酸诊断方法最低能检测到浓度为102 copies/μL的重组质粒样品,总体准确率高。经配对卡方检验,该方法的诊断结果与qPCR无显著差异。可视化LAMP快速检测相较常规检测有着更低的成本和耗时,而且可视化LAMP快速检测无需离心机和PCR仪等昂贵的仪器,仅需一台65℃恒温设备即可。【结论】建立的CLas快速核酸检测方法成本低,30 min即可观察到检测结果,操作简便,准确性高,可替代qPCR在田间进行黄龙病的快速鉴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艳萍  Chander Subhash  杨小红  周俊青  李建生  严建兵  
SNP是具有广泛利用潜力的第3代分子标记,本文旨在开发一种利用PCR技术快速检测SNP的方法。设计思路是:根据已知SNP位点设计2条特异正向引物,其最后一个碱基分别与已知SNP的2个碱基相同,同时在1条引物的5′端添加1段20 bp左右的其他物种的特异序列(如细菌DNA序列),然后选择1条合适的反向引物;最后同时加入3条引物,通过梯度PCR选择合适的退火温度进行PCR反应。利用这一方法成功将玉米的ZDS基因定位在玉米第7染色体短臂7.02 Bin。这种检测SNP的方法设计简单,费用低廉,尤其适合SNP标记的分子标记连锁图构建或者基因定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山  郭福生  涂小林  陆承平  吴时友  
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证明,某虾场发病的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感染无包埋体对虾病毒(NOSV),或称中国对虾类杆状病毒(PcBLV);野生脊尾白虾(Esopalaemoncarainicauda)也感染NOSV,并可能经卵垂直传播;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亦可感染该病毒而发病。经PCR扩增纯化的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症杆状病毒(HHNBV)与NOSV的核酸结果表明,两者为同一种病毒。选取经PCR检测的9份样品,重新编号后用ELISA法进行检测,两种方法判定的结果完全相同。将PCR和ELISA双阳性的样品制备超薄切片,观察到NOSV感染的典型细胞病变。...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战文斌  邢婧  王远红  铃木信一  福田颖穗  
对虾WSSV病是亚洲对虾养殖业中的一个棘手问题。本研究采用Kimura引物 ,用PCR技术对不同生长期的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进行了WSSV的检测 ,同时也检测了对虾发病时养殖池中多见的野生厚蟹 (Helicesp .)和矛尾刺虎鱼 (Acanthogobiushasta)。检测结果表明 :分别在检测的 5尾亲虾中的 1尾 ,6尾仔虾中的 1尾 ,5尾稚虾中的 3尾及所检测的 5尾病虾和 2只厚蟹中获得到 982bp的PCR扩增产物 ,说明为WSSV感染阳性。在检测的 2尾矛尾刺虎鱼中均未获得PCR扩增产物 ,说明为WSSV感染阴性。在亲虾、虾苗以及虾池内的野生厚蟹...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军  王铁辉  周立冉  易咏兰  刘汉勤  陆仁后  陈宏溪  
人工感染GCHV-861后,对处于潜伏期、发病期和恢复期等不同时期的草鱼内脏组织匀浆上清液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除恢复期的1条草鱼外,其余样品均得到特异扩增带,而对照组都没有,预示着RT-RCR技术对于草鱼出血病的早期诊断、防治及抗病有种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对于显症出血病草鱼的肝、肾、脾、鳃、肌肉和肠道等组织器官进行检测,结果都为阳性,首次证实了GCHV存在于肝脏中,并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艳  仇华吉  王秀荣  张守发  朱庆虎  李娜  李国新  童光志  
【目的】建立一种能区分猪瘟病毒(classicalswinefever,CSFV)强毒和弱毒的反转录-复合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n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现有CSFV基因组全序列,选择高度保守区设计了一对CSFV通用引物,并在该对引物跨越区域的内部设计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和强毒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能区分猪瘟强毒和弱毒的RT-nPCR鉴别诊断方法。【结果】应用该方法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和石门强毒株基因组中扩增出了大小分别为447和343bp的一条特异性片段,从两种病毒基因组混合物中扩增出了大小为447和343bp的两条特异性片段,但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和其它常见猪源病...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施少华  陈红梅  程龙飞  傅光华  万春和  黄瑜  
以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C48-1为研究对象,利用LAMP方法对Pm进行快速检测.结果表明:LAMP方法在恒温65℃下,1 h内就可以检测到Pm;LAMP方法最低可检测100 pg.μL-1Pm基因组DNA.该方法不需要精密的温度循环装置,有恒温加热设备就可以满足检测条件,适合基层临床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