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7)
2023(1311)
2022(1116)
2021(1022)
2020(833)
2019(1845)
2018(1830)
2017(2694)
2016(1811)
2015(2016)
2014(1928)
2013(2017)
2012(1908)
2011(1759)
2010(1745)
2009(1736)
2008(1660)
2007(1557)
2006(1305)
2005(1264)
作者
(8175)
(6767)
(6652)
(6458)
(4526)
(3474)
(2990)
(2759)
(2718)
(2478)
(2411)
(2405)
(2370)
(2361)
(2347)
(2270)
(2164)
(2057)
(1969)
(1964)
(1897)
(1836)
(1811)
(1687)
(1604)
(1570)
(1552)
(1539)
(1536)
(1520)
学科
(4927)
经济(4923)
(3781)
管理(3586)
(3538)
(3199)
企业(3199)
方法(2292)
(2125)
(1893)
数学(1719)
数学方法(1701)
虫害(1685)
(1668)
贸易(1664)
(1636)
生物(1594)
病虫(1566)
病虫害(1566)
中国(1477)
(1477)
环境(1470)
及其(1432)
业经(1417)
防治(1401)
(1396)
(1314)
(1257)
地方(1246)
(1206)
机构
学院(28782)
大学(28222)
(13048)
研究(12937)
科学(11742)
农业(10686)
业大(8899)
(8548)
中国(8178)
研究所(8101)
(7463)
管理(7315)
经济(7268)
农业大学(6899)
理学(6511)
(6447)
(6395)
理学院(6320)
实验(6171)
(6135)
管理学(6021)
(5991)
管理学院(5988)
实验室(5986)
重点(5581)
技术(5421)
中心(5175)
科学院(5083)
(4947)
(4583)
基金
项目(22338)
科学(15916)
(15252)
国家(15139)
基金(15030)
科学基金(11594)
研究(11381)
(10346)
自然(9470)
自然科(9264)
自然科学(9251)
自然科学基金(9083)
(8794)
基金项目(7810)
科技(6858)
计划(6621)
资助(6584)
社会(5636)
重点(5636)
教育(5396)
社会科(5306)
社会科学(5306)
专项(5142)
(5141)
(5000)
(4991)
科研(4750)
(4666)
创新(4384)
技术(3930)
期刊
学报(12906)
(12162)
科学(8635)
大学(8620)
学学(8505)
农业(8498)
(7698)
经济(7698)
中国(6474)
研究(5248)
业大(4731)
(4528)
农业大学(4287)
管理(3371)
(3237)
自然(3018)
自然科(2749)
自然科学(2749)
中国农业(2472)
科技(2451)
教育(2404)
林业(2224)
农林(2128)
(2128)
技术(2074)
(1937)
科技大(1792)
科技大学(1792)
西南(1644)
(1585)
共检索到41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温志强  王玉霞  边广  谢宝贵  
选择14种常见的杀菌剂分别对菌盖疣孢霉菌丝、分生孢子和双孢蘑菇菌丝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杀菌剂对菌盖疣孢霉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以及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不同杀菌剂对菌盖疣孢霉菌和双孢蘑菇菌丝的毒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表现最好的杀菌剂为特克多,对菌盖疣孢霉菌具有较高的活性,而对双孢蘑菇菌丝的毒性相对较低.其次是甲基托布津、断灰、适乐时、施保功、施保克、多菌灵6种杀菌剂,它们对菌盖疣孢霉菌的毒力比对双孢蘑菇菌丝毒力相对较高.世高、富力库、爱苗、腈菌唑、福星、扑海因、代森猛锌等7种药剂对疣孢霉菌和蘑菇菌丝的毒性差异不明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古丽皮艳  韩青梅  王兰  穆沙·伊明  黄丽丽  
以分生孢子萌发法和生长速率抑制法比较了5种杀菌剂对玉米弯孢叶斑病菌(Curvularialunata(Boed)Wakker)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杀菌剂、同种杀菌剂不同系列浓度之间存在差异,且同种杀菌剂对分生孢子与菌丝毒力作用不同。分生孢子萌发试验中,百菌清、退菌特、多菌灵、粉锈宁和代森锰锌的EC50分别为0.171,0.064,0.241,0.193和0.591mg/mL;生长速率抑制试验中,百菌清、退菌特、多菌灵、粉锈宁和代森锰锌的EC50分别为0.094,0.039,0.026,0.284和0.159mg/mL。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龙其  张丽  袁庆华  王瑜  苗丽宏  马甲强  
为筛选高效防治紫花苜蓿根腐病的药剂,选用不同杀菌剂对拟枝孢镰刀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盆栽药效试验和紫花苜蓿根腐病的大田防治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抑菌效果较好的分别是98%咯菌腈和98%戊唑醇,质量浓度为1.25μg/mL时,它们的抑菌率分别为90.11%和83.68%,抑菌效果较差的分别是98%嘧菌酯和97%恶霉灵。盆栽试验结果表明:98%咯菌腈的EC50值最小,为2.060 3μg/mL,对紫花苜蓿拟枝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最大。15个复配组合除组合4、8、9和10表现为相加作用外,其余组合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大田试验结果表明:50%咯菌腈和43%戊唑醇以有效剂量250g/hm2的防效较好,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石磊  刘君昂  赵莹  路宗岩  
油茶为我国南方主要的油料作物,近年来油茶病害发生越来越严重,而且由于油茶病害发病时期不同以及各种病原菌抗病性的不同,无形中增加了杀菌剂的喷洒次数,并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有必要从市面常见的杀菌剂中筛选出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菌剂来更好的防治油茶病害。本文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来测定所选择的6种杀菌剂对3种油茶病害的室内毒力效果,结果显示苯甲咪鲜胺对3种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对3种病原菌的EC50分别为炭疽病菌1.86 mg/L、叶枯病菌1.98 mg/L、软腐病菌0.41 mg/L,EC50值均为6种杀菌剂最低。课题的研究可能为防治油茶病害提供了用药参考,具有潜在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阮柳  马占鸿  刘振宇  秦丰  王海光  
为了解河北苜蓿根腐病病原种类,以便有目的地加以防治,对从河北采集的苜蓿根腐病样品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以及致病性和室内毒力测定。根据形态学和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4和ITS5、延伸因子EF-1H和EF-2T序列作为引物鉴定,分离出的71株致病菌株均为镰孢菌属(FuSarIum),其中,木贼镰孢(F.EquISETI)55株,尖孢镰孢(F.oxySporum)7株,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6株,变红镰孢(F.IncarnaTum)2株,茄镰孢(F.SolanI)1株。尖孢镰孢菌株D19-2、层出镰孢菌株S45和茄镰孢菌株q1的致病性最强。通过含毒介质法测定,结果表明,40%腈菌唑...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高鹏  刘琳  刘昀鑫  魏江铭  李瑶  赵祥  
禾谷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ereale)引致的炭疽病是山西晋北地区燕麦(Avena sativa)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但目前尚未开展化学杀菌剂防治燕麦炭疽病的研究。为明确不同作用机制杀菌剂对燕麦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本研究选取6类10种杀菌剂,使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液滴法对其抑菌效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丙环唑25%乳油、嘧菌酯25%悬浮剂和吡唑醚菌酯25%悬浮剂对禾谷炭疽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强,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092 1、0.877 4、0.118 0和0.002 9 mg·L~(-1);百菌清75%可湿性粉剂、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嘧菌酯25%悬浮剂和吡唑醚菌酯25%悬浮剂对禾谷炭疽菌孢子萌发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百菌清75%可湿性粉剂浓度≥0.80 mg·L~(-1)时,孢子萌发抑制率均为100%,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嘧菌酯25%悬浮剂和吡唑醚菌酯25%悬浮剂的EC50分别为0.112 4、0.118 4和0.005 9 mg·L~(-1)。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建议百菌清75%可湿性粉剂在炭疽病发生前作为保护性杀菌剂使用,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嘧菌酯25%悬浮剂和吡唑醚菌酯25%悬浮剂作为保护和治疗性杀菌剂使用。此外,生产者应及时轮换采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化学杀菌剂防控病害,同时改善种植条件,引进和选育抗病品种,保证燕麦的可持续生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静文  岳朝阳  焦淑萍  刘爱华  
关键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志祥  陈圆  肖敏  肖彤斌  陈绵才  
薯蓣茎腐病是薯蓣科作物常见的一种土传病害。近年来,在海南海口、临高等地大规模爆发,给海南山药的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筛选有效的化学药剂用于茎腐病的防治,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对多菌灵等10种化学杀菌剂进行了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咪酰胺、多菌灵、戊唑醇和丙环唑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明显,其EC50分别为0.15、0.33、0.14和0.16μg/mL;嘧菌酯、百菌清和异菌脲的抑制效果次之,EC50值分别为10.53、18.17和5.05μg/mL;代森锰锌、甲霜灵和甲基托布津对茎腐病无明显的抑制作用,终浓度为10 mg/mL时,抑菌率接近于0。在生产实践中,应采用咪酰胺、多菌灵、戊唑醇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敬辉  陈宏州  肖婷  吴祥  吉沐祥  庄义庆  
为探明草莓炭疽病病原及不同杀菌剂对草莓炭疽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对分离自江苏省句容市的一株草莓炭疽病病原进行形态特征观察、致病性测定和分子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2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该病原为围小丛壳菌(Glomerella cinGulata);咪鲜胺、氟硅唑、丙环唑、氟环唑、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烯唑醇、吡唑醚菌酯、己唑醇、腈菌唑、多菌灵和啶酰菌胺对草莓炭疽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0.0544、0.4220、0.6831、0.7112、0.8083、1.2652、1.3560、1.9176、2.2559、7.5834、14.3522和16.8140μG·m l-1。...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苟一丹  陈泰祥  齐杨菊  王莉花  李春杰  
病害严重影响了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的产量和品质,为明确荞麦主要病害的防治药剂,本研究以甘肃省荞麦的6种靶标病原菌和7种高效低毒的杀菌剂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对链格孢叶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葡萄孢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葡萄孢斑点病(Botrytis polygoni)、离蠕孢叶枯病(Bipolaris zeae)、轮斑病菌(Didymella rhei)和匍柄霉褐斑病(Stemphylium vesicarium)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强的杀菌剂分别为80%代森锰锌(EC_(50):0.030 4 mg·L~(-1))、80%多菌灵(EC_(50):0.049 0 mg·L~(-1))、80%代森锰锌(EC_(50):0.052 5 mg·L~(-1))、20%苯甲·咪鲜胺(EC_(50):0.041 8 mg·L~(-1))、 40%嘧霉胺(EC_(50):0.068 4 mg·L~(-1))和80%代森锰锌(EC_(50):0.010 5 mg·L~(-1))。80%代森锰锌对其中5种病原菌(链格孢叶斑病菌、灰霉病菌、葡萄孢斑点病菌、轮斑病菌和匍柄霉褐斑病菌)都表现出了较强的抑制作用。本研究筛选了甘肃荞麦病害的防治药剂,为荞麦病害的绿色防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健冰  刘志恒  安心  唐爽爽  郑川  郭英伟  
针对辽宁省新病害豇豆轮纹病病症进行描述,并对其病原菌进行鉴定。采用柯赫氏法则证病试验,经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并与基因库中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比对,相似性达99%,鉴定豇豆轮纹病的致病菌为多主棒孢霉菌[C.cassiicola(Berk.&Curt.)Wei];利用生长速率法,对生产中常用的8种杀菌剂进行室内抑菌测定,结果表明:多主棒孢霉菌对50%的多菌灵药剂的敏感性最强,其EC50值仅为0.1055mg·L-1;其次为70%甲基硫菌灵(WP)、400g·L-1氟硅唑(EC)、70%代森锰锌(WP),EC50值分别0.1055,4.4689...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春明  韩青梅  黄丽丽  康振生  
采用分生孢子萌发率和菌落直径比较了3种杀菌剂对小麦黑胚病主要致病菌小麦根腐离蠕孢(B ip olaris sorok injana)和链格孢霉(A lternaria a lterna ta)的毒力作用,并在温室盆载和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进行了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杀菌剂、同种杀菌剂不同浓度之间存在明显毒力差异。从分生孢子萌发率看,敌力脱浓度为0.250μL/mL时对小麦黑胚病2种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率高达99%以上,代森锰锌浓度为350μg/mL时的抑制率达94.5%以上,而多菌灵浓度为500μg/mL时的抑制率不到40%,远远低于以上两种药剂。从菌落直径看,敌力脱的致死中浓度(EC5...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健  曹伟平  杜立新  王刚  王容燕  王金耀  冯书亮  
采用不同的生测方法测定了球孢白僵菌HFW-05油悬剂对四种捕食性天敌和一种寄生性天敌各虫态的毒力。结果表明:该油悬剂在常规用药浓度107孢子/mL时,对四种捕食性天敌卵的孵化基本无毒力,对各龄期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也均在17%以下,基本不会对种群数量造成较大影响,因此白僵菌油悬剂在常规用药剂量下和捕食性天敌是可以搭配使用的。相比之下,白僵菌油悬剂对寄生性天敌丽蚜小蜂的毒力却比较大。当油悬剂浓度达到5×106孢子/mL时,对丽蚜小蜂蛹羽化和成蜂存活的影响却非常大,蜂蛹羽化率降至零,成蜂校正死亡率累计达到53.6%,因此,白僵菌油悬剂在使用时需与寄生蜂的释放错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双  张鑫  罗晶  段军娜  安德荣  
【目的】比较不同杀菌剂对烟草白粉病的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以筛选出适合于治疗烟草白粉病的杀菌剂。【方法】分别采用孢子萌发法和田间防效试验,研究30%醚菌酯悬浮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25%乙嘧酚悬浮剂和对照药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对烟草白粉病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醚菌酯悬浮剂对烟草白粉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为2.29mg/L,其3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可达84.29%;25%乙嘧酚悬浮剂对烟草白粉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为2.88mg/L,其1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可达81.57%;...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丽丽  曹传旺  薛绪亭  王志英  杜春艳  
以棘孢木霉分生孢子粉、发酵液冻干粉为有效成分制备混配杀菌剂。在测定助剂对棘孢木霉生物活性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法测定助剂对制剂性能的影响,进一步确定助剂种类和含量;通过机械粉碎法将棘孢木霉分生孢子粉、发酵液冻干粉与助剂混合配比加工成可湿性粉剂。室内离体试验法测定棘孢木霉分生孢子粉和发酵液冻干粉不同配比的制剂对油菜菌核病菌抑菌活性,获得最佳比例,并将其加工成可湿性粉剂。结果表明:棘孢木霉孢子粉和发酵液冻干粉可湿性粉剂最佳配比(质量比)为1∶1,润湿分散剂为1%Morwet EFW、5%TERWET1010、5%Morwet D425、7%木质素磺酸钙;紫外保护剂为0.3%纳米氧化锌,以硅藻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