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81)
- 2023(10740)
- 2022(8996)
- 2021(8100)
- 2020(6517)
- 2019(14564)
- 2018(14182)
- 2017(26505)
- 2016(14675)
- 2015(15658)
- 2014(15290)
- 2013(15098)
- 2012(14401)
- 2011(13093)
- 2010(13092)
- 2009(11896)
- 2008(11550)
- 2007(10267)
- 2006(9200)
- 2005(8499)
- 学科
- 济(63885)
- 经济(63828)
- 业(38505)
- 管理(36386)
- 企(28434)
- 企业(28434)
- 方法(21164)
- 中国(20733)
- 地方(20167)
- 农(19443)
- 数学(18552)
- 数学方法(18411)
- 业经(15336)
- 学(14816)
- 财(13612)
- 农业(13572)
- 贸(13016)
- 贸易(13005)
- 易(12576)
- 制(11674)
- 地方经济(11495)
- 银(11204)
- 融(11192)
- 金融(11190)
- 银行(11157)
- 行(10835)
- 环境(10825)
- 发(10767)
- 产业(10471)
- 技术(10184)
- 机构
- 学院(208714)
- 大学(206582)
- 济(85699)
- 经济(84105)
- 研究(81503)
- 管理(73292)
- 理学(63143)
- 理学院(62264)
- 管理学(61055)
- 管理学院(60693)
- 中国(59970)
- 科学(54583)
- 农(50319)
- 京(45267)
- 所(44289)
- 研究所(40757)
- 农业(39793)
- 业大(39617)
- 财(36618)
- 中心(35497)
- 江(32415)
- 院(29885)
- 财经(28923)
- 北京(28533)
- 省(28169)
- 范(27506)
- 师范(27008)
- 经(26359)
- 经济学(26351)
- 州(25652)
- 基金
- 项目(145006)
- 科学(112232)
- 基金(103897)
- 研究(97034)
- 家(95327)
- 国家(94500)
- 科学基金(78413)
- 社会(62209)
- 社会科(59077)
- 社会科学(59065)
- 省(58942)
- 基金项目(55521)
- 自然(52633)
- 自然科(51422)
- 自然科学(51396)
- 自然科学基金(50520)
- 划(49615)
- 教育(43095)
- 资助(41733)
- 发(37594)
- 编号(36425)
- 重点(33746)
- 创(30586)
- 部(30159)
- 计划(29826)
- 创新(28775)
- 发展(28763)
- 科研(28409)
- 展(28298)
- 成果(28220)
共检索到317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修清 王倩 王亚萍 冯欣 孙建华 孟庆恒
Sr18真菌是一株自主分离获得的具有广谱杀线虫活性的生防菌。为探明该菌的杀线虫作用机理,以松材线虫为靶标,借助场发射高分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对1/2浓度的Sr18发酵液小分子活性组分处理后的线虫及未处理的正常线虫进行了超微观察。高分辨率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小分子物质对松材线虫头部、体壁和尾部均有损伤,并观察到内容物外溢的现象。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线虫表皮和体腔分离,细胞核受损严重,形状不规则,粗面内质网核糖体聚集,线粒体空泡样变,肌纤维受损。这些现象从形态结构角度证实了该发酵液小分子活性成分对线虫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明 宋晓斌 张星耀 王振朝 梁军
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枯萎病,是由病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引起的一种毁灭性森林病害。随着国际贸易日益频繁,松材线虫随木包装以及木材的进出口,反复传播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张星耀等,2003),而传统的熏蒸、热处理和杀线虫剂处理效率低、易造成环境污染(陈劲松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灿 张路平
该文用透射电镜观察比较松材线虫南黑株系、拟松材线虫杭九株系幼虫期和成虫期食道腺和分泌物颗粒的形态以及在生活史中的变化.结果表明二者的食道腺的结构以及在不同时期活性的变化是一致的:幼虫期亚腹食道腺发达,内有大量的分泌颗粒;成虫期背食道腺发达,内有大量的分泌颗粒.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食道腺分泌颗粒可分为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分泌颗粒在体积和电子密度上都存在差异.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株系间的分泌颗粒在体积上存在差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建华 宇克莉 陈宏 彭德良
利用Sr18真菌的代谢物在保护地 (大棚 )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施药后 2 8d取样调查 ,植株高度较对照增加 14 5 % ,证实该菌代谢物对番茄植株无毒害作用 ;可明显降低土壤中根结线虫二龄侵染幼虫的数量 ,线虫减退率为 6 8 2 %。收获末期调查 ,Sr18菌液处理的病情指数较对照降低 4 6~ 5 5个百分点 ,防治效果非常显著 ,并可显著增加番茄产量 ,增产率为 6 1 72 %。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建华 齐军山 冯欣 路福平 杜连祥
利用生防菌株Sr18研制的生物杀线虫剂,于2003~2004年在山东省济南的日光节能温室内进行了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发酵工程及生化分离手段制得的生物杀线剂1,2,3号均有显著的抗线虫活性,其中以2号浓缩水剂效果最为显著,可明显降低土壤内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数量,虫口减退率94.68%,收获期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效高达80.27%,显著高于对照化学药剂益舒丰(65.84%)和生物药剂灭虫灵(52.44%)。另外,该制剂还具有促进植株生长和提高产量的效果,杀线剂2号处理区的平均株高和单株鲜重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分别增长16.32%和20.43%;杀线剂2号的黄瓜增产率为28.2...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立杰 刘彬 段玉玺 张国栋
采用稀释分离法和组织分离法,获得白僵菌105株,初步筛选出20株有效菌株,测定其发酵液对4种靶标线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20株被测菌株中有9株对不同种类线虫表现出较高的生物活性。其中菌株B703147发酵液处理南方根结线虫和大豆胞囊线虫二龄幼虫24h校正死亡率均为92%以上,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其次菌株B23对南方根结线虫和大豆胞囊线虫致死率也均为85%以上;供试菌株中B703148对水稻干尖线虫活性最高,处理48h致死率为66.15%,而大部分菌株对小杆线虫致死率均达到80%以上。研究表明不同白僵菌菌株的发酵液对同一种类线虫生物活性存在差异,对不同种类线虫存在选择性毒力差异。
关键词:
白僵菌 发酵液 线虫 生物活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方治 彭德良 李建洪
利用3个真菌菌株ZB-4、ZW-3、XX-8的发酵液对蕃茄根结线虫2龄幼虫进行室内离体活性测定和温室盆栽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3个菌株不同稀释倍数的发酵液在处理后24、48和72 h对番茄根结线虫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3个菌株的2倍发酵液在处理后72 h对番茄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校正抑制率分别为95.27%、91.27%、86.58%;4倍发酵液在处理后72 h对番茄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校正抑制率分别为68.52%、84.05%、60.33%。在温室盆栽试验中,用3个菌株的2倍发酵液处理番茄苗,与对照相比,处理后45 d番茄根结线虫的减退率分别达到46.7%、43.3%、36.7%,防治效果...
关键词:
蕃茄根结线虫 生物防治 真菌发酵液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茅裕婷 马涛 蓝来娇 温秀军
松材线虫病对森林生态健康有显著影响,可以导致松林大面积死亡,有效预防松材线虫病是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伊氏线虫菌是一种松材线虫的内寄生真菌,具有作为松材线虫病生物防治的天敌的潜力。近几年,对于这种鲜为人知的真菌的研究增多。本文从该菌的发现、形态学、培养、侵染机制、分子层面研究和生物防治应用等方面较系统全面地介绍该菌。伊氏线虫菌共有6个菌株,能产生月形孢子和杆状孢子2种类型的孢子,月形孢子能黏附到松材线虫体表并寄生于体内将其杀死。伊氏线虫菌能在松树和松树分泌的树脂中存活,通过产生宿主松树的香味而引诱松材线虫。培养条件对伊氏线虫菌生长、产孢、孢子侵染活力的影响较大,可以在培养基中添加甘氨酸等增强其对环境的抗性。伊氏线虫菌基因组已被完整测序,还克隆出1个对松材线虫具有强毒力的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同时在菌株细胞内发现内生细菌的存在,可以通过分子方法检测该菌。在温室和野外采用树干注射、树冠喷洒和伤口接种等不同方法施用含有该真菌的生防菌,均显示其能降低松材线虫对松树的侵染。目前对于该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验室,对于林间防治应用也有研究,但还是较少。关于该菌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几方面开展:1)分子层面弄清其侵染机制;2)商品化生物制剂; 3)野外防治方案; 4)松褐天牛与伊氏线虫菌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伊氏线虫菌 松材线虫 生物防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贤 王永宏 刘霞 李骞 冯俊涛 张兴
对分别采自陕西杨凌、汉中、渭南、太白4地区的315份土样进行了昆虫病原线虫筛选及其共生菌分离,得到2种昆虫病原线虫及1株Ⅰ型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Ⅰ型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经初步鉴定为致病杆菌属(X enorhabdus)的嗜线虫致病杆菌种(X enorhabdus nem a toph ilus)内的一个变种;对其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Ⅰ型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发酵液对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小麦纹枯病菌与辣椒疫霉病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番茄灰霉病菌孢子萌发有延缓作用。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 共生菌 分离鉴定 抑菌活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峰 赵博光
该研究采用从中国松材线虫病发生的6个疫区、2种主要寄主马尾松和黑松的不同发病期采集病木,从病木上直接分离并鉴定了松材线虫携带的18株属于假单胞属、泛菌属以及其他属的细菌菌株.用双氧水处理松材线虫卵得到无菌卵,在无菌条件下,研究松材线虫携带的细菌对其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假单胞菌属的细菌菌株能够显著促进松材线虫的繁殖,其他细菌菌株均抑制松材线虫的繁殖.该试验证明了假单胞菌属的细菌在松材线虫病发病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这一发现为松材线虫病的线虫与细菌复合致病假说提供了进一步的实验证据.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假单胞属 复合侵染 繁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博光
研究了苦豆草中苦豆碱对松材线虫的杀线活性,讨论了苦豆草生物碱在研究防治松材线虫病中的意义。使用含苦豆碱的培养基培养灰葡萄抱菌菌丝的生物测定方法,测定了苦豆碱对松材线虫的杀线活性,5天后培养基中苦豆碱的LC50=2.63×10-5g/ml,当浓度为1×10-4g/ml和2.63×10-5g/ml时,15天后苦豆碱的杀线率分别为99.9%和94.3%。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恩杰 李娜 王青华 张永安 王玉珠 曲良建
[目的]探究伊氏杀线真菌与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对松材线虫的联合毒力。[方法]使用Esteya vermicola孢子悬浮液与Bt发酵液处理松材线虫,通过线虫的形态变化、死亡率及死亡速度3个方面测定E.vermicola与Bt联合对松材线虫的影响。[结果]经过E.vermicola孢子悬浮液处理过的线虫会出现内容物渗漏,体腔收缩、弯曲、断裂的现象;高浓度的E.vermicola孢子悬浮液与Bt发酵液联合处理松材线虫可以明显地提高线虫的死亡率,最高可以达到100%;联合处理的线虫死亡速度较快,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死亡率会一直呈上升的趋势。[结论]应用这两种生防微生物在合适的浓度下混配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松材线虫的死亡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凡勇 骆有庆 吕全 梁军 郝俊 张星耀
44 isolates of fungi were isolated from the xylem of the Pinus thunbergii samples(healthy stem,weak stem and withered stem)infected by the pine wilt disease caused by pine wood nematode,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from infected trees at Zhoushan and Pinghu of Zhejiang Province in China,and these isol...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松材线虫 黑松 内栖真菌区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旻嘉 叶建仁 涂煜昇 杜方平
【目的】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筛选能在有效降解松材线虫病疫木的同时,还能够抑制松材线虫在疫木内生活移动的木腐真菌,为研发松材线虫病疫木高效环保除治新途径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选择培养基从腐朽松木样本中初筛出19个木腐真菌。在不同种类木腐真菌平板上接入2 000条松材线虫共培养,从中筛选出能抑制松材线虫生长繁殖的菌株。通过测定受木腐菌侵染的黑松试样的失重率,判定木腐真菌对松木的腐解能力。选择能有效抑制松材线虫繁殖且降解松木能力强的菌株进行田间试验。采用液体摇瓶培养菌丝接种田间疫木,处理4个月后均匀钻孔取样,分析整段疫木内松材线虫数量变化。5—6月,收集天牛蛹室周围木样(0.5~1 cm),分析蛹室周围木样内松材线虫数量,同期在钢丝网罩中定期捕捉羽化的天牛,分析羽化天牛携带线虫的数量。【结果】室内筛选出7株能抑制松材线虫繁殖且降解木材能力强的木腐真菌,其中在菌株J5-2的平板上培养8天后,每皿仅分离出(18±10)条线虫,在硫磺菌和糙皮侧耳的平板上则完全分离不到松材线虫。在供试菌株中,硫磺菌对松木的降解能力最强,侵染黑松木材4个月后,试样失重率达到22.82%,其次是菌株S4,造成木块重质损失了21.68%。田间试验表明,7种木腐真菌接种4个月后,均能使疫木内松材线虫种群数量减少,其中菌株J5-2、硫磺菌、S4可使蛹室线虫数量减少65%以上,天牛携带线虫数量低于每头200条。菌株J5-2除害效果最佳,使疫木蛹室线虫数量减少72%,每只天牛携带松材线虫仅(15±4)条,最高携带量仅为60条。经鉴定菌株J5-2为Ceriporia sp.。【结论】菌株J5-2、硫磺菌和糙皮侧耳等木腐菌对松材线虫的抑制作用明显,硫磺菌和菌株S4降解木材的能力强,菌株J5-2、硫磺菌、S4在田间处理疫木的效果最好,可使疫木中线虫数量减低65%以上。利用木腐真菌就地处理松材线虫病疫木是一种高效环保新方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永宏 张强 张兴
【目的】研究嗜线虫致病杆菌X.nematophilaYL001(YL001菌株)和伯氏致病杆菌X.bovieniiYL002(YL002菌株)发酵物的杀虫活性,为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生物农药的开发和抗虫基因工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注射法、浸液法及小叶碟添加法,分别测定了YL001和YL002菌株发酵无菌滤液,对大蜡螟、粘虫、小菜蛾及棉铃虫的血腔毒性及毒杀、生长抑制和拒食活性,并对其特性进行了初步检测。【结果】YL001和YL002菌株无菌滤液对大蜡螟和粘虫5龄幼虫均具有较高的血腔毒性,用其不同培养时间的无菌滤液处理大蜡螟和粘虫,48 h后大蜡螟的死亡率均为100%,粘虫的死亡率随共生菌...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 共生菌 发酵物 杀虫活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