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50)
2023(2061)
2022(1673)
2021(1639)
2020(1451)
2019(3135)
2018(2992)
2017(4667)
2016(3088)
2015(3444)
2014(3237)
2013(3384)
2012(3284)
2011(2977)
2010(3066)
2009(2608)
2008(2730)
2007(2499)
2006(2160)
2005(1902)
作者
(13985)
(11749)
(11723)
(11005)
(7557)
(5777)
(5147)
(4707)
(4634)
(4273)
(4236)
(4132)
(4071)
(4010)
(3932)
(3868)
(3544)
(3518)
(3388)
(3372)
(3358)
(3084)
(3004)
(2848)
(2654)
(2633)
(2620)
(2586)
(2536)
(2529)
学科
(6463)
(5445)
经济(5437)
管理(5430)
(4873)
教育(4472)
(3988)
研究(3861)
(3755)
企业(3755)
研究生(3501)
(2961)
(2872)
(2470)
植物(2435)
(2269)
(2247)
制度(2242)
(2238)
(2238)
方法(2161)
(2156)
医疗(2150)
服务(2139)
及其(2098)
(1996)
生物(1911)
虫害(1897)
水产(1892)
中国(1777)
机构
大学(48380)
学院(45709)
研究(23625)
(21187)
科学(19964)
农业(17169)
业大(15090)
(14640)
研究所(13809)
中国(13801)
(11711)
(11405)
农业大学(11215)
(11032)
管理(10870)
实验(10518)
实验室(10086)
(9977)
重点(9540)
理学(9440)
经济(9412)
(9346)
(9202)
理学院(9150)
中心(8875)
管理学(8611)
管理学院(8560)
技术(8338)
(8244)
科学院(7710)
基金
项目(36354)
(25264)
科学(25091)
国家(25064)
基金(23935)
科学基金(18462)
研究(18109)
(15979)
自然(15746)
自然科(15350)
自然科学(15333)
自然科学基金(15064)
(14146)
基金项目(12645)
科技(11790)
计划(11075)
资助(10319)
重点(9605)
教育(9195)
专项(8708)
(8446)
社会(8282)
科研(8040)
(7905)
(7809)
(7657)
社会科(7616)
社会科学(7615)
创新(7275)
技术(6632)
期刊
学报(21248)
(18910)
科学(14687)
大学(14585)
学学(14172)
中国(13646)
农业(12935)
(12699)
经济(12699)
研究(12271)
教育(8032)
业大(7585)
(7224)
(6539)
农业大学(6159)
林业(5907)
(4911)
自然(4411)
科技(4244)
自然科(4023)
自然科学(4023)
管理(3767)
中国农业(3684)
农林(3513)
(3513)
(3403)
卫生(3403)
科技大(3316)
科技大学(3316)
研究生(3136)
共检索到69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会娜  刘万学  万方浩  
【目的】通过盆栽控制试验,验证外来植物紫茎泽兰改变的土壤真菌在其入侵过程中的作用,揭示紫茎泽兰入侵的土壤微生物学机制。【方法】通过施加杀真菌剂控制土壤真菌,研究土壤真菌对紫茎泽兰和2种伴生植物的生长,以及对紫茎泽兰与伴生植物竞争互作的影响。【结果】未施加杀真菌剂处理,紫茎泽兰生物量在入侵过的土壤中是当地植物土壤中的1.85倍,而伴生植物在紫茎泽兰入侵过的土壤中生长明显受到了抑制。在入侵土壤中紫茎泽兰与燕麦草共生时,紫茎泽兰的生物量是其单独生长时的1.29倍。施加杀真菌剂的处理,紫茎泽兰和伴生植物单独生长的生物量都比未施加杀真菌剂处理有所增加;紫茎泽兰与伴生植物共生时,杀真菌剂处理明显降低了紫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曹慕岚  王亚男  李洁  罗通  马丹炜  
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了麻风树叶片通过淋溶、挥发和腐解等途径释放的化感物质对紫茎泽兰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麻风树叶水浸提液、叶挥发性物质水溶液和叶腐解液对紫茎泽兰幼苗具有化感效应。与对照相比,紫茎泽兰幼苗的苗高增加,根长减小,淋溶途径和挥发途径释放的化感物质对紫茎泽兰幼苗生物量的积累总体表现为抑制效应,而腐解途径对紫茎泽兰幼苗生物量的积累则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效应。在麻风树化感作用下,紫茎泽兰幼苗出现补偿性生长,将光合产物向地下部分转移,地下部分的生物量增加,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减少,导致根冠比明显大于对照。在3条途径中,化感效应强弱依次是叶挥发性物质水溶液、叶腐解液和叶水浸提液。利用麻...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霞霞  张钦弟  朱珣之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是我国危害最为严重的入侵植物,对农业、畜牧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本文从紫茎泽兰的生物学特性、入侵机制、入侵的生态学效应、防治与利用等方面总结了近十年紫茎泽兰的研究成果;概述了紫茎泽兰生殖和物候特征等有利于入侵的生物学特性,阐明了有利于其扩张的生理因素;总结了紫茎泽兰入侵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和化学机制,紫茎泽兰入侵对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和土壤生化性质的影响;介绍了紫茎泽兰防除、替代控制和利用方面的进展;指出应加强化感物质的降解和影响机制、化感物质与微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琪  王进军  赵志模  张伟  
在四川省德昌县弃耕荒地紫茎泽兰入侵区,开展植物群落的结构、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调查,并与紫茎泽兰种群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紫茎泽兰轻度发生区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年际变化不大,介于0.550 1~0.683 3之间;中度发生区多样性指数年际变化最大,介于0.333 5~0.639 3之间;重度发生区已经形成紫茎泽兰单优群落;轻度发生区紫茎泽兰的生长扩散速度较慢,种群多为零星丛状分布,1 a后密度从3株/m2增至8株/m2,盖度从5%扩大到10%;中度发生区紫茎泽兰密度从32株/m2增至次年的103株/m2,盖度从35%扩散至90%以上;重度发生区域的紫茎泽兰的盖度、密度以及株高等均已达到最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璐璐  雷妮娅  
植物-土壤反馈作用影响植物定植与生长,明确植物-土壤反馈关系对筛选及控制外来植物的引进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通过设计不同的植物-土壤反馈体系,比较不同径级(<0.05),即表现为成年树种下土壤抑制其同种幼苗生长;而复叶槭成年树种下土壤处理生物量较异种树下土壤处理高102.2%(P<0.05),即表现为成年树种下土壤促进其同种幼苗生长。不同来源土壤显著影响美国白蜡菌根侵染率,而对复叶槭菌根侵染无显著影响。(3)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的土壤处理影响供试种菌根结构与其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其中,泡囊结构是一个相对比较敏感的指标。2种植物在不同来源土壤中的反馈响应差异较大,美国白蜡树林下土壤抑制其幼苗生长的反馈模式有利于森林群落规避同种内部代际竞争,而复叶槭植物-土壤反馈模式则提示其具有较强的入侵潜能。图6表2参3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靖梓  柏新富  侯玉平  董周焱  卜庆梅  
【目的】探索美洲商陆入侵的生理生态机制以及与其伴生种在能量、水分、氮素等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存在的优势,为美洲商陆的风险评价和综合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TPS-1光合系统测定林缘高光照和林下低光照环境下生长的美洲商陆及其伴生种紫穗槐的光合性能参数,并根据相关参数计算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率。采用Handy-PEa植物效率仪测定其荧光参数;Vario Micro cubE元素分析仪测定叶片全氮含量;c2000氧弹热量计测定干质量热值,并由此计算叶片光合氮利用效率和建成成本。【结果】在林缘高光照和林下低光照环境下,美洲商陆的表观光量子效率、最大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光系统ii最大光化学效率(F_V...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欢  陈焘  夏超  
植物–土壤反馈是指植物的生长可以改变土壤的生物和非生物特性;反过来,土壤特性的改变可以影响植物的生长,进而改变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禾草内生真菌对植物–土壤反馈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总结了Epichlo?属禾草内生真菌对宿主植物根际土壤化学性质、根际微生物、植物竞争力以及对生态适应机制的影响。研究发现,禾草内生真菌的侵染会对土壤营养元素产生影响,致使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含量发生改变。禾草内生真菌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群落产生作用,致使革氏兰阴性细菌、菌根真菌和球囊霉素等产生不同地变化。禾草内生真菌参与宿主植物的生活史,影响宿主植物的种内种间竞争,对生物群落结构和物种丰富度产生影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汤军  岳春雷  金水虎  
银缕梅Shaniodendron subaequale是中国特有的濒危植物,其分布区极其狭窄。为了弄清银缕梅濒危的机制,2006年,在安吉龙王山自然保护区,测定了银缕梅及其伴生树种的光合日进程、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叶绿素质量分数。研究结果表明,银缕梅和伴生植物光合作用日进程均为典型的双峰曲线类型,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银缕梅的光合能力仅比伴生植物化香Platycarya strobilacea高,处于中下水平。银缕梅和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随着叶片的发育和叶绿素质量分数的变化而有规律变化。与伴生树种相比,银缕梅光补偿点较高,光饱和点较低,对光适应的生态幅度较窄。银缕梅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艺伟  仇模升  孙彩丽  
【目的】从植物-土壤反馈角度,研究草本、灌木和乔木阶段优势植物种植对优势灌木植物(火棘)群落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及计量比特征的影响,以明晰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中土壤养分的循环过程。【方法】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集火棘根区土壤,以白茅、马桑和光皮桦为供试植物,构建模拟植物-土壤反馈的盆栽实验,并测定了β-1,4-葡萄糖苷酶(BG)、β-1,4-木糖苷酶(BX)、纤维素二糖水解酶(CBH)、β-1,4-N-乙酰葡萄糖苷酶(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酸性磷酸酶(AP)6种酶活性及土壤养分指标。【结果】与HH(火棘根区土壤种植火棘)处理相比,HB(火棘根区土壤种植白茅)处理根际土壤有机碳(SOC)和速效磷(SAP)含量显著提高,但全氮(TN)、全磷(TP)、硝态氮(NN)和铵态氮(AN)含量显著降低,C︰N、C︰P显著升高,而N︰P显著降低;此外,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表现为HM(火棘根区土壤种植马桑)处理的BG、BX、NAG和LAP酶活性,HG(火棘根区土壤种植光皮桦)处理的BG、CBH、LAP和AP酶活性显著高于HH处理,但HB处理的BG活性显著低于HH处理。除空白对照外,其他处理酶化学计量特征差异不显著。植物生长引起火棘根区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主要与SOC、C︰P、C︰N、SAP和NN的变化有关。【结论】白茅、马桑和光皮桦在火棘根区土壤中的生长会引起该土壤养分含量及比例变化从而引起胞外酶活性的变化,其中白茅因生物量大会引起火棘根区土壤养分快速消耗,而马桑和光皮桦有利于提高火棘土壤酶活性,因此,从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化学计量特征的角度来看,马桑和光皮桦有利于改善火棘群落土壤贫瘠状况。该研究结果为明确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变化特征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涛  
【目的】三蕊兰(Neuwiedia singapureana)为兰科拟兰亚科(Apostasioideae)三蕊兰属(Neuwiedia)植物,是兰科中最原始的类群之一。开展三蕊兰可培养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促生潜能研究,可为发掘海南地区三蕊兰内生真菌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分布于海南吊罗山自然保护区野生三蕊兰为材料,通过分离培养,结合ITS测序及分析开展三蕊兰根内可培养真菌分离鉴定,并对其溶磷能力进行检测。将分离获得的内生真菌与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和多花脆兰(Acampe rigida)原球茎进行共培养,检测其对2种兰科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在光学显微镜下可明显观察到三蕊兰根细胞内分布的真菌菌丝。共获得三蕊兰根内生真菌24个OTUs,分属于9科14属,木霉属(Trichoderma)真菌分离概率最高;Nectriaceae科5个属(如Cylindrocarpon和Gliocephalotrichum等)真菌分离率次之。其中5株内生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溶磷能力,为Apiotrichum sp.(Neu242),Cylindrocarpon spp.(Neu83和Neu154),Gliocladiopsis sp.(Neu245),和Mucor sp.(Neu123)属真菌。菌株Mucor sp. Neu123和Apiotrichum sp. Neu242对铁皮石斛和多花脆兰幼苗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结论】三蕊兰根内具有丰富的可培养内生真菌,筛选鉴定出具溶磷能力的兰科促生真菌,可为兰科植物的人工繁育提供促生菌株资源,也为兰科菌根共生磷营养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于亮  桂富荣  李隽  李正跃  万方浩  许来春  
紫茎泽兰是一种世界性恶性入侵杂草,严重威胁入侵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为了明确不同入侵程度紫茎泽兰群落的根系分布特征,本文对紫茎泽兰轻度、中度和重度入侵群落根系进行了系统调查和比较,结果显示:紫茎泽兰的平均根长密度(RLD)值随入侵程度的增加而增大,轻度入侵区域的紫茎泽兰根系主要集中在0~10 cm土壤中,约占总根量的75.9%,其根系系统发达程度显著低于中度和重度入侵区域,轻度入侵区域的平均根长密度值显著小于中度和重度入侵群落(P<0.01)。3种入侵区域的紫茎泽兰根长密度在水平分布上均由内到外逐渐变小,不同根系范围间的根系含量差异显著(P<0.01)。在根系的垂直分布上,紫茎泽兰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许贤  王贵启  樊翠芹  李秉华  
研究黄顶菊生长特性及光合特性,为黄顶菊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在非耕地上人工播种黄顶菊,对其出苗率、株高增长、叶片增长及单位面积黄顶菊鲜质量变化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同时对黄顶菊出苗率与土壤温湿度关系进行了调查。采用丙酮直接浸提法测定了黄顶菊苗期、生长期、开花初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利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黄顶菊叶片不同生长时期的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同时测定了黄顶菊光合-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黄顶菊出苗高峰期发生在播种后8周,出苗率为74.67%,黄顶菊开始出苗温度为土壤日平均温度≥10℃,最佳出苗温度为土壤日平均温度达25℃,土壤湿度为25%~30%对黄顶菊出苗影响不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芝娜  李杰  张银杰  
【目的】对30株中国兰属植物菌根真菌进行分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进一步探讨中国兰属植物与其菌根真菌的专一性。【方法】以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扩增分离自云南6种兰属植物的30株菌根真菌的rD-NA ITS序列,再与GenBank中的菌株rDNA ITS序列进行Blast比对,并采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rDNA ITS序列Blast比对结果显示,分离的30株菌根真菌分别隶属于镰刀菌属、毛壳菌属、柱孢霉属和瘤菌根菌属,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菌根真菌ITS1-5.8S-ITS2序列总长429~563bp,GC含量为41.67%~58.06%,其中ITS1长92...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陶  李潞滨  杨凯  唐征  刘振静  庄彩云  彭镇华  
为进一步区分11个分离自不同地理分布的5种中国兰属植物的共生菌根真菌菌株,该文结合各菌株的传统形态学特征,对菌丝隔膜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并将其鉴定为无性态的瘤菌根菌属真菌。鉴定结果表明,瘤菌根菌是可与中国兰属植物形成菌根结构的最普遍的菌根真菌种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济红  祁翔  周云  刘燕  
为了解梵净山野生黄连种质资源现状,采用民族植物学田野调查法和典型样地调查法,对梵净山野生鸡爪黄连主要栖息地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梵净山鸡爪黄连主要分布在海拔1300~1700 m的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下水青冈—箭竹林中,主要伴生种子植物有31科50属54种,蕨类植物3科3属3种;乔木层优势种为亮叶水青冈、枫香、黄肉楠、木姜子等,林冠参差不齐,郁闭度0.2~0.4;灌木层优势种为箭竹、茶树、悬钩子、紫楠、黄肉楠等,盖度30%~60%;草本层优势种类有莎草、冷水花、鸡爪黄连、苦苣苔和毛叶蕨等,地被植物盖度在35%~80%以上。从区系组成的地理成分看,热带、亚热带分布的属占48.0%,温带属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