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95)
- 2023(18899)
- 2022(15855)
- 2021(14532)
- 2020(12673)
- 2019(28408)
- 2018(28056)
- 2017(53723)
- 2016(29232)
- 2015(32280)
- 2014(31546)
- 2013(31108)
- 2012(28432)
- 2011(25187)
- 2010(25019)
- 2009(23437)
- 2008(23350)
- 2007(20966)
- 2006(17793)
- 2005(15937)
- 学科
- 济(119433)
- 经济(119302)
- 业(104965)
- 管理(95365)
- 企(93416)
- 企业(93416)
- 方法(56250)
- 数学(46450)
- 数学方法(45894)
- 财(36838)
- 农(35449)
- 业经(34384)
- 中国(29002)
- 务(26500)
- 财务(26454)
- 财务管理(26411)
- 企业财务(25104)
- 农业(24760)
- 技术(23635)
- 制(23533)
- 学(23304)
- 贸(22204)
- 贸易(22193)
- 易(21603)
- 理论(21036)
- 地方(20315)
- 和(19694)
- 划(19014)
- 银(18458)
- 银行(18396)
- 机构
- 学院(412833)
- 大学(408611)
- 济(168276)
- 经济(165033)
- 管理(162824)
- 理学(140999)
- 理学院(139540)
- 管理学(137158)
- 管理学院(136410)
- 研究(133026)
- 中国(102265)
- 京(84341)
- 科学(84044)
- 财(77806)
- 农(77628)
- 所(67288)
- 业大(65838)
- 中心(62430)
- 财经(62426)
- 江(61943)
- 农业(61683)
- 研究所(61375)
- 经(56831)
- 北京(51795)
- 经济学(51210)
- 范(49254)
- 州(48848)
- 师范(48592)
- 院(47912)
- 经济学院(46491)
- 基金
- 项目(280733)
- 科学(221807)
- 基金(205697)
- 研究(198005)
- 家(181720)
- 国家(180165)
- 科学基金(155190)
- 社会(127106)
- 社会科(120591)
- 社会科学(120560)
- 省(111429)
- 基金项目(109351)
- 自然(103444)
- 自然科(101194)
- 自然科学(101158)
- 自然科学基金(99455)
- 划(93251)
- 教育(91082)
- 资助(83142)
- 编号(77650)
- 重点(63342)
- 创(62753)
- 部(61341)
- 成果(61036)
- 发(59772)
- 创新(58064)
- 业(54964)
- 科研(54884)
- 课题(53380)
- 国家社会(52957)
- 期刊
- 济(180450)
- 经济(180450)
- 研究(111583)
- 中国(76081)
- 农(70445)
- 学报(69441)
- 财(64623)
- 管理(63734)
- 科学(63089)
- 大学(52175)
- 学学(49996)
- 农业(47729)
- 教育(37250)
- 技术(36901)
- 融(36531)
- 金融(36531)
- 业经(31390)
- 财经(31329)
- 经济研究(29195)
- 业(28520)
- 经(27010)
- 问题(23915)
- 技术经济(22289)
- 版(21414)
- 科技(20534)
- 商业(19458)
- 统计(19422)
- 财会(19288)
- 贸(18913)
- 现代(18882)
共检索到595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伊敏 周默涵 魏旭 周羿
当前国际环境动荡,外部冲击不断,中国在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面临较多挑战和较大不确定性。本文构建了一个引入创新能力异质性的企业决策模型,并内生化企业研发投入和生产率。在此基础上,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面、长期和短期两个视角,考察了宏观冲击对企业研发及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供应链上游成本上升时,短期看,高创新能力的企业会增加研发投入和提高生产率,而低创新能力的企业会减少研发投入和降低生产率,且所有企业的利润均下降;长期看,成本冲击会导致低效率企业退出、高效率企业市场份额扩大,最终让高效率企业在增加企业研发及生产率的同时,实现利润增长,且整个行业的平均生产率会有所提升。这意味着,长期看,成本上升的压力可能会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当总需求下降时,短期看,所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生产率均受到负面影响;长期看,总需求下降不会对企业造成影响,也不会改变行业结构,但会使行业规模缩小。本文从微观视角为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中推动企业创新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
创新 上游成本冲击 企业异质性 产业升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伊敏 周默涵 魏旭 周羿
当前国际环境动荡,外部冲击不断,中国在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面临较多挑战和较大不确定性。本文构建了一个引入创新能力异质性的企业决策模型,并内生化企业研发投入和生产率。在此基础上,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面、长期和短期两个视角,考察了宏观冲击对企业研发及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供应链上游成本上升时,短期看,高创新能力的企业会增加研发投入和提高生产率,而低创新能力的企业会减少研发投入和降低生产率,且所有企业的利润均下降;长期看,成本冲击会导致低效率企业退出、高效率企业市场份额扩大,最终让高效率企业在增加企业研发及生产率的同时,实现利润增长,且整个行业的平均生产率会有所提升。这意味着,长期看,成本上升的压力可能会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当总需求下降时,短期看,所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生产率均受到负面影响;长期看,总需求下降不会对企业造成影响,也不会改变行业结构,但会使行业规模缩小。本文从微观视角为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中推动企业创新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
创新 上游成本冲击 企业异质性 产业升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黎文靖 郑曼妮
本文采用2001—201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专利数据,分析中国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内部机理。研究发现,受产业政策激励的公司,专利申请显著增加,但只是非发明专利显著增加,追求"数量"而忽略"质量";当公司预期将获得更多的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时,其专利申请、特别是非发明专利申请显著增加,选择性产业政策的财税手段使企业为"寻扶持"而创新。进一步对企业分组分析发现,上述现象只在国企组、非高新技术行业组中显著。这说明选择性产业政策只激励企业策略性创新,企业为"寻扶持"而增加创新"数量",创新"质量"并没有显著提高。发明专利申请的增加才能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推动技术进步和获取竞争优势的实质性创...
关键词:
产业政策 企业创新 政府补贴 税收优惠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白俊 王婉婉
从微观企业投资的视角,研究宏观经济受到冲击时国有股权的作用。研究发现,受到经济波动冲击时,上市公司资本投资规模下降;组间系数差异检验发现,宏观经济波动冲击对国有股权组的影响显著小于无国有股权组;将国有股权样本按国有股权比例分组后发现,只有在比例较低组投资规模显著下降,而在比例较高的两组不显著,说明国有股权能够稳定企业资本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股权通过担保和政府补助获得经济波动期间的投资稳定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车德欣 吴传清 任晓怡 吴非
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大背景下,本文利用2007—2017年中国上市企业及宏观数据集,构建实证模型研究财政科技支出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本文不仅考虑"财政科技支出—企业技术创新"间的关系,还将地方政府激励结构引入上述框架。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支出是驱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在区分企业属性差异、地区差异的条件下,财政科技支出有着明显的异质性创新驱动效果。想要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动能,要考虑财政科技支出传导机制是否通畅,更应该在调整政府激励结构上倾注努力,以增强财政科技支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鑫鑫 米松华 梁巧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这两个领域一度界限分明,但是近年来两个子学科已经逐渐融合,从微观层面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出发来解释宏观经济现象的研究屡见不鲜。考察宏观经济环境变迁所产生的微观主体行为的变化是实证研究中关于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联系的另一类典型,而CGE模型是有效连接两个领域的重要手段。国外相关研究在21世纪开始盛行。本文将梳理和总结现有宏观—微观模型结合分析的相关方法并通过一个例子来解释该类方法的具体实践。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华夏 马树才 韩云虹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通过线性和非线性双重视角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如何影响实体企业信贷融资。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对实体企业信贷融资形成挤出效应,且挤出效应具有企业规模异质性和所有制异质性。线性影响检验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对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挤出效应大于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加入二次项和面板门槛模型的非线性影响检验结果再次验证了上述结论,其中与大型企业信贷融资的挤出效应具有门槛效应不同,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为线性挤出,无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大小均产生挤出效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甄红线 梁超 史永东
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两方面研究宏观冲击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选择和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行为的影响。构建的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模型表明,作为外生宏观冲击,信贷市场和权益市场的数量性和成本性指标的变动,对企业选择负债还是权益融资以及由此形成的资本结构具有重要影响;经验研究结果表明,经济环境与宏观政策的波动通过改变企业面临的信贷融资环境和权益融资环境进而影响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这种影响对不同资产规模的企业存在差异。大企业的信贷获得能力强,向目标资本结构调整的速度快,但对信贷成本的关注度相对较低。相反,小企业信贷获得的竞争力较弱,对成本指标的变动更为敏感。股权融资方面,权益市场扩张使得企业通过上市首发、增发、配股等途...
关键词:
宏观冲击 资本结构 银行信贷 股权融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志雄 赵晓亮
本文以财政分权改革影响地方政府行为的宏观视角作为切入点,利用2007-2013年沪深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索财政分权程度、地方政府财政补贴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厘清宏观政策到微观行为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1)首先利用人均指标衡量财政分权度,财政分权水平会正向促进财政补贴数额增加,进而导致企业过度投资;(2)另一方面财政分权的扩大同时增加了地方政府对社会建设的投入,有效改善了企业投资环境降低企业过度投资效应。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政府补助 企业过度投资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章韬
企业间的生产活动并非彼此孤立地存在于市场,空间外部性、企业水平集聚外部性对要素配置效率和企业生产决策有着不同的影响,这对相关产业政策制定有着重大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城市、地区统计数据,估计城市间经济联系、城市内企业组织方式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空间关联—组织形态—企业生产选择效应的共同作用下,企业生产率随城市市场规模递增,但同一产业集聚政策可能对城市—企业产生不同甚至相反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范从来 姜国华 陈冬华 徐巍 姚振晔
2019年11月2日,第八届"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交叉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商学院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杂志社、北京大学财务分析与投资理财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商学院、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重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六方联合主办。本次研讨会共收到148篇投稿,经过匿名评审和专家委员会评审,最终确定30篇论文作为报告论文。在论文汇报环节,每篇报告论文由两名专家进行现场点评。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600多名专家学者、青年教师、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丹青 于津平
本文利用2001-2007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在对企业出口贸易增加值测算的基础上,从动态角度分析了外资进入对我国企业出口贸易增加值率产生的作用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外资存在显著促进了我国企业出口贸易增加值率的提升,而外资进入速度和规律性则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发达国家外资是提升我国企业出口贸易增加值率的主要推动力,港澳台地区外资的作用并不显著;行业技术水平显著调节外资存在对企业出口贸易增加值率的促进作用,但调节作用因外资来源不同而存在差异。我国应继续发挥外资进入的溢出效应,实施有选择的引资政策,创造公平市场环境,提高企业生产率、人力资本水平及研发投入,这是提升企业出口贸易增加值、推进我国由...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曹润民 陈海龙 李阳 张景艳
基于微观与宏观结合视角,选取2010—2021年A股上市企业作为样本数据,研究企业双元创新对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突破式创新赋予生产要素高质量属性以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而企业渐进式创新对其影响效果不显著;突破式创新会优先促进新质生产力技术和产业创新,在生产要素创新的作用效果层面存在时滞性;在高科技企业、大型企业和高管持股比例较高的企业中,突破式创新赋予新质生产力高科技和持续性发展动能属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秀梅
选取2008-2014年的上市公司数据,从人力异质性视角分析了技术资本、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的作用。研究发现:技术资本、同质性人力、异质性人力都能促进价值的提升;技术与同质性人力具有显著的替代性,而与异质性人力的互补性仅在高技术企业明显,整体来看替代性更为突出;伴随技术水平的上升,异质性人力的贡献及对技术的互补性逐步增强,而同质性人力的贡献及对技术的替代性逐渐减弱。因此,企业要注重提升人力的异质性能,加大技术与异质性人力配置的力度。
关键词:
技术资本 人力资本 企业价值 异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小微企业进口对企业创新的异质性影响
多维冲击视阈下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驱动机制研究——基于附加粘性机制的异质性部门NK-DSGE模型
金融错配对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存在异质性冲击吗?——基于规模效应与效率效应的维度
疫情冲击下数字普惠金融的挑战与机遇
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
金融危机是否对企业出口存在异质性冲击——基于融资约束视角的分析
基于DSGE模型的外生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数字金融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异质性特征、微观机制与宏观调节作用
利率市场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效应研究——异质性特征、微观机理与政府激励解构
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效率影响研究——基于创新投资异质性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