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71)
- 2023(8915)
- 2022(7460)
- 2021(7282)
- 2020(6085)
- 2019(13942)
- 2018(13947)
- 2017(25329)
- 2016(14242)
- 2015(16581)
- 2014(16443)
- 2013(15089)
- 2012(13455)
- 2011(12061)
- 2010(12579)
- 2009(10945)
- 2008(10711)
- 2007(9890)
- 2006(8523)
- 2005(7498)
- 学科
- 济(46093)
- 经济(46052)
- 管理(43188)
- 业(41525)
- 企(37186)
- 企业(37186)
- 方法(22395)
- 数学(19154)
- 数学方法(18497)
- 技术(18022)
- 理论(15067)
- 教学(14736)
- 中国(14515)
- 农(12553)
- 技术管理(12033)
- 业经(11833)
- 财(11205)
- 教育(10887)
- 学法(9431)
- 教学法(9431)
- 制(9222)
- 学(8863)
- 农业(8205)
- 地方(8160)
- 银(8027)
- 银行(8007)
- 和(7704)
- 行(7573)
- 划(7485)
- 贸(7438)
- 机构
- 学院(189353)
- 大学(180768)
- 管理(71299)
- 济(65122)
- 经济(63335)
- 理学(60919)
- 理学院(60276)
- 管理学(58626)
- 管理学院(58290)
- 研究(54559)
- 中国(40740)
- 京(38251)
- 科学(34023)
- 江(31438)
- 财(30703)
- 技术(29825)
- 范(27262)
- 师范(26963)
- 职业(26810)
- 所(26761)
- 中心(25986)
- 州(25701)
- 业大(25333)
- 农(24873)
- 北京(24252)
- 研究所(23951)
- 财经(23859)
- 经(21475)
- 师范大学(20782)
- 院(20170)
- 基金
- 项目(121527)
- 科学(95765)
- 研究(95651)
- 基金(81718)
- 家(69592)
- 国家(68906)
- 科学基金(60618)
- 社会(55363)
- 省(53841)
- 社会科(52288)
- 社会科学(52275)
- 教育(50418)
- 划(43319)
- 编号(42786)
- 基金项目(42408)
- 自然(38962)
- 自然科(38194)
- 自然科学(38189)
- 自然科学基金(37492)
- 成果(34563)
- 资助(34011)
- 课题(32069)
- 创(31189)
- 重点(28132)
- 创新(27983)
- 年(27225)
- 项目编号(25842)
- 发(25676)
- 部(25530)
- 规划(24836)
- 期刊
- 济(73483)
- 经济(73483)
- 研究(53919)
- 中国(48253)
- 教育(45332)
- 管理(30794)
- 技术(26740)
- 财(25685)
- 学报(25004)
- 科学(23284)
- 农(22440)
- 大学(19907)
- 学学(17816)
- 职业(17090)
- 农业(15422)
- 融(14565)
- 金融(14565)
- 业经(13391)
- 图书(11810)
- 坛(11612)
- 论坛(11612)
- 财经(11372)
- 经济研究(11339)
- 科技(11157)
- 技术教育(10998)
- 职业技术(10998)
- 职业技术教育(10998)
- 技术经济(10499)
- 策(10352)
- 统计(9945)
共检索到287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志勤 彭跃湘 杨安林
本文探索了一种新的机械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模式,认为专业技术教学应与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创新培训相结合。
关键词:
机械高职 创新能力 培养 教学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伟 朱昱
机械类"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对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概述了我国机械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现状,针对机械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改革三方面入手,守正创新,从而提高机械类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培养模式 守正创新 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五新 李尧 杨俊杰
针对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体系支撑的现状,文章提出构建"3训1赛2结合"的机械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指出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组织管理机构,制订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习惯,建设便于学生进行创新制造的活动场地,建立基于学生主体地位的指导模式等实施方略,介绍了实施这个培养体系所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
机械类大学生 创新能力 “312”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兵 杨婷
2019年,"双高计划"明确指出,要培养一批地方认可、行业认同、国际可交流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把高职院校打造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高地。目前,"双高计划"建设院校机械类人才培养依然存在学校治理水平与企业管理有差距、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不相符、教学环节与企业生产环节不适应、国内外人才培养对接不紧密等问题。建立市场导向下"多元培养、三维融合、协同育人"的高职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机械类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均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
“双高计划”建设 高职机械类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钰莹 王辉 李友良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前各高等学校教学改革讨论的热点话题。文章从实践教学管理的角度,探讨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对策,以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 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飞铭 舒良荣
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专业探索采用"项目导入+专利驱动+专创融合+实习实践"培养模式,即以第一、第二课堂培养创新创业素质,以专利发明驱动创新实践,以创新创业大赛检验创新创业能力,以毕业实习平台对接产业创新创业人才需求,构建起"全闭环四步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该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培育出具备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团队管理、运营服务等综合能力的机械复合型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昊昱 陈小祥 蒋涛 张启蒙
采用"3T"模式,即以"TRIZ"为教学载体、"Triplelevels"(三层次)为教学策略、"ThreeMerges"(三融合)为教学途径来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解决了高职院校学生是否需要培养创新能力、培养什么样的创新能力,以及如何培养创新能力等热点难题,破解了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载体、方法、途径和模式等系列瓶颈问题,走出了一条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路。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技术创新能力 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颜惠庚 李玮 李耀中 刘书凯 姜淑华 裴忠贵 蒋涛 邱国仙 朱宝生 王彩霞 赵明 李弘 杜存臣 赵昊昱 李英利 孙菊妹 邵顺增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率先开展以TRIZ为载体,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创新方法、提升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创新教育,构建了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特点的"3T"创新教育模式(TRIZ—教学载体,TRIple levels—三层次教学体系,ThRee MeRges—三融合教学途径)。确立了"人人能创新、时时能创新、处处能创新"的创新能力培养理念;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其内容按照教学规律进行整合,开发了适合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大纲、教材、课件、试题库等教学资源;培养了一支既能胜任创新教育,又能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教师团队;建立了创新能力培养保障制度和管理机制;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新
文章针对地方院校如何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办出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的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以地方行业为背景,通过校企合作、校企全程互动的方式,搭建校企合作框架平台;同时进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计划的建设实施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问题的探讨。
关键词:
机械专业 卓越工程师 校企合作 培养模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蒋晓蒲 张婧
经济转型环境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已经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描述。当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人才培养目标欠缺层次性、师资队伍建设偏重技能性、校企合作流于形式、质量评价方式亟需完善的问题。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应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评价体系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沙洪成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目标,高等学校应当通过加快课程改革、强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和改进基础课教学、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改革教学管理制度等有效措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梁
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实践。地方院校土建学科的人才培养要结合自身特点,依托各种基地,推进综合平台建设,从而实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地方院校 创新创业 能力培养 综合平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培华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必然选择,更是满足企业对创新型技能人才迫切需求的措施。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积极改革创新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完善学生创新实践体系,搭建学生创新平台,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和服务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姚宝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需要大量的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在深化教育改革,在高职教学改革过程中,进行素质教育改革,突出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素质,深入探索培养高素质高职创新人才的方法和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
创新 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