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70)
2023(8863)
2022(7298)
2021(7056)
2020(5706)
2019(12496)
2018(12571)
2017(21426)
2016(12378)
2015(14388)
2014(13988)
2013(12463)
2012(11433)
2011(10242)
2010(10667)
2009(9435)
2008(9129)
2007(8561)
2006(7448)
2005(6440)
作者
(33028)
(27734)
(27321)
(25955)
(17471)
(13149)
(12516)
(10742)
(10553)
(10070)
(9347)
(9297)
(8995)
(8777)
(8597)
(8398)
(8332)
(8199)
(8174)
(7790)
(7088)
(6782)
(6691)
(6579)
(6374)
(6212)
(6198)
(5956)
(5811)
(5676)
学科
管理(36986)
(33712)
(30954)
经济(30903)
(30038)
企业(30038)
技术(16080)
中国(14248)
教育(13229)
理论(12802)
技术管理(11652)
教学(11267)
(10719)
方法(10045)
业经(9714)
(9710)
(9296)
(9032)
(7823)
(7733)
银行(7700)
(7423)
数学(7310)
地方(7218)
学法(7156)
教学法(7156)
数学方法(7077)
(6966)
金融(6959)
农业(6848)
机构
大学(155107)
学院(154920)
管理(54960)
研究(53798)
(50678)
经济(49129)
理学(46360)
理学院(45735)
管理学(44601)
管理学院(44286)
中国(37986)
(33825)
科学(33637)
(27293)
(26631)
(26406)
(25518)
师范(25205)
(25132)
中心(24483)
技术(24341)
研究所(24183)
业大(23099)
教育(21699)
北京(21587)
(21553)
(20654)
农业(20523)
师范大学(19677)
职业(19601)
基金
项目(104148)
研究(83282)
科学(81471)
基金(68448)
(59492)
国家(58811)
科学基金(50010)
社会(48328)
(46210)
社会科(45417)
社会科学(45404)
教育(43415)
(38183)
编号(36432)
基金项目(35603)
成果(31901)
自然(30330)
自然科(29699)
自然科学(29686)
自然科学基金(29159)
课题(28815)
(28006)
资助(26091)
创新(24962)
重点(24360)
(24138)
项目编号(22580)
(22529)
(21921)
大学(21526)
期刊
(60182)
经济(60182)
研究(50203)
中国(48625)
教育(46609)
学报(26353)
(24638)
管理(24245)
科学(22078)
大学(21093)
(20714)
技术(19095)
学学(17977)
农业(16802)
职业(14096)
(12875)
金融(12875)
图书(11473)
科技(11148)
业经(10960)
(10076)
论坛(10076)
(9766)
经济研究(9204)
财经(9071)
技术教育(8624)
职业技术(8624)
职业技术教育(8624)
书馆(8320)
图书馆(8320)
共检索到252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五新  李尧  杨俊杰  
针对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体系支撑的现状,文章提出构建"3训1赛2结合"的机械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指出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组织管理机构,制订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习惯,建设便于学生进行创新制造的活动场地,建立基于学生主体地位的指导模式等实施方略,介绍了实施这个培养体系所取得的成效。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周全  程国富  肖金华  伍晓雄  张翅  蒋思文  赵俊龙  
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生产类专业从国家战略、行业需求和学校发展出发,坚持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和产学研互促共进的办学理念,将科研强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动物生产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和实践: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机构;整合校内外科教资源,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整合课内外创新创业活动,构建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激励与保障机制。系统构建了组织领导体系、支撑体系、科研训练体系和管理保障体系等"四系一体"的动物生产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陆锦冲  
在高等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大众化背景下,大力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对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增强我国高校的国际竞争能力,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整合资源、完善平台、组织培训、加强评价,真正把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激发出来,亟待形成明晰的思路和可操作办法。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是运用系统化原理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在大学生科技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永利  史国栋  龚方红  
工科高校是培养实践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如何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时代课题。工科高校应正确分析现状,找出原因,从教育观念、教师素质、实践教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志勤  彭跃湘  杨安林  
本文探索了一种新的机械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模式,认为专业技术教学应与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创新培训相结合。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德君  段慧达  白晶  苏承慧  
针对如何培养电气信息类大学生创新能力问题,从创新能力培养实施基础、采取措施及做法入手,转变教学理念,构建了符合个性化发展CDIO+5S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辅之以学生创新教育的实践,推动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沈文青  孙锐  
在社会经济不断变化发展的今天,人才的标准有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但是作为应对社会挑战的基本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越发显得重要和突出。本文从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意义、培养原则和培养方法论述了其对当代大学生和高等教育的重大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新宇  
文章在阐述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对建设创新型高校意义和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高校创新创业教学内容进行了顶层设计,从大学生三个模式(Three-Patterns)、四个阶段(Six-Stages)、三个层次(Four-Levels)构成广谱式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体系模型,简称"PSL"模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耿艾莉  王岩松  
文章从影响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入手,从树立创新教育观念、课程设置注重学科交叉结合、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明全  田懿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对于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桑椹  
当前高职毕业生作为大学毕业生群体的一部分,就业压力巨大。创业能够带动就业,不但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个人价值,而且有利于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文章指出高职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对创业过程中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构建了政府、社会、高校、家庭及个人的多位一体培养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花广如  范孝良  
针对机械类专业学生实践环节中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普遍较弱等问题,华北电力大学机械工程系研究了作为重要实践环节的毕业设计(论文)常见问题,总结了多年毕业设计指导经验及不足,并从2015年开始在系内探索新的职教化培养方法,包括:长线导师制、毕业设计题目双向选择、毕业设计过程监控、加强指导教师责任心、健全毕业设计答辩环节、建立毕业设计评价和反馈机制等。该培养方法经过两年试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奠定了基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桥  谭小宏  
大学生创新对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却令人担忧。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大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存在诸多弊端。因此,应当重构大学生学业评价观,构建多元化的学业评价体系,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来推动学业评价的多元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孟昭学  
大学生科研能力是创新素质的直接体现,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高教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阐述了对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定位,同时结合教学与管理实际,从人才培养计划、实践教学改革、考试模式改革、学生科研保障机制的建立、科研氛围的营造等方面,分析了构建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曹慧东  杨颖  郑伦楚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当前高校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