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24)
- 2023(8184)
- 2022(6825)
- 2021(6313)
- 2020(5302)
- 2019(11900)
- 2018(12274)
- 2017(22345)
- 2016(12394)
- 2015(13754)
- 2014(14040)
- 2013(13208)
- 2012(12183)
- 2011(10965)
- 2010(11270)
- 2009(10796)
- 2008(10817)
- 2007(9829)
- 2006(8895)
- 2005(8458)
- 学科
- 济(43137)
- 经济(43056)
- 管理(39526)
- 业(34281)
- 企(29779)
- 企业(29779)
- 制(17438)
- 财(14970)
- 中国(14576)
- 体(13475)
- 方法(13384)
- 农(12909)
- 业经(11828)
- 数学(10681)
- 银(10665)
- 银行(10646)
- 数学方法(10538)
- 体制(10502)
- 行(10257)
- 融(10183)
- 金融(10176)
- 学(9286)
- 技术(9192)
- 理论(8924)
- 地方(8309)
- 务(8220)
- 财务(8185)
- 财务管理(8160)
- 农业(7815)
- 企业财务(7726)
- 机构
- 大学(170030)
- 学院(169978)
- 济(70343)
- 经济(68678)
- 研究(64013)
- 管理(61276)
- 理学(50972)
- 理学院(50402)
- 管理学(49608)
- 中国(49442)
- 管理学院(49267)
- 京(37381)
- 财(37353)
- 科学(36551)
- 所(32718)
- 研究所(29011)
- 中心(28700)
- 江(28380)
- 农(28230)
- 财经(27434)
- 经(24704)
- 北京(23987)
- 院(23699)
- 业大(23468)
- 范(22365)
- 师范(22097)
- 农业(21787)
- 州(21668)
- 经济学(21250)
- 省(20507)
- 基金
- 项目(107826)
- 科学(84867)
- 研究(83221)
- 基金(76064)
- 家(66082)
- 国家(65522)
- 科学基金(55581)
- 社会(51977)
- 社会科(49138)
- 社会科学(49131)
- 省(43026)
- 基金项目(39333)
- 教育(38643)
- 划(35922)
- 编号(34077)
- 自然(33488)
- 自然科(32689)
- 自然科学(32678)
- 自然科学基金(32099)
- 资助(30345)
- 成果(30142)
- 制(26186)
- 课题(25379)
- 重点(24902)
- 部(24315)
- 发(23559)
- 创(23495)
- 创新(22103)
- 性(21998)
- 国家社会(21662)
共检索到282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唐仲文
一、机械工业面临的形势“七五”期间是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它面临着既可喜又严峻的形势。1、机械工业担负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的重要任务。为了适应“七五”期间国民收入与工农业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6.7%的需要,机械工业必须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特别是为能源、交通运输、原材料等基础工业提供大批性能优良、质量可靠的成套技术装各,并且要求超前供货和服务周到,以促进和推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和提高,为“七五”计划的实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秉充 ,施慧敏
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机械工业科技体制已经进行了探索性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到1984年止,机械工业部直属的62个科研院所中,有22个院所实行有偿合同制,其中大部分停发了科研事业费。北京机床研究所1984年科研成果商品化总值突破三千万元,比1983年增长一倍,1984年科研生产净收入达到440万元,完成计划的137.5%。当然,这些改革是局部的,初步的,还没有在总体上突破。机械工业科技体制还存在许多弊病,主要是科研单位缺乏面向经济建设的压力和活力,科研与生产结合得不够紧密,技术进步较慢;研究开发体系结构不尽合理,低水平重复的问题比较突出;科技管理在宏观上没有抓好重点,在微观上抓得过细;现有科技人员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不能合理流动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董丽筠 ,李觉晓
一、改革拨款制度以来,研究所的经济动态经费是科研工作的基础条件,是研究所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自1985年改革拨款制度,实行不同研究所经费的分类管理以来,技术开发型研究所的经济状况如何?经济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我们通过对机械工业52个直属所的调查,得到如下的基本情况。1、研究所的收入有大幅度增加。据统计,1985~1987年52个所的年均收入为3.66亿元,比1984年增长了68%。人均毛收入由1984年的0.6万元,增加到1987年的1.07万元,其中,取消事业费的试点所由0.65万元增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叶丹 ,李新男 ,高志前 ,刘仲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总目标,我国的经济发展与改革由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为了适应新形势,进一步明确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路、目标与任务,1992年12月,我们就科技改革的有关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被调查的有25个部委和23个省市主管科技工作的部省长、司局长、科委主任,以及全国人大和政协的部分专家委员,共计71人。现将调查结果及相关研究综合分析如下。一、科技体制改革的环境与形势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国家总体改革的组成部分,始终受到经济发展与改革以及社会技术进步需求状况的制约与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登义
改革科学技术体制,是当前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科技战线的首要任务。这项首要任务的进展情况如何,是大家共同关心的。应当看到,《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公布以来,经过半年多的贯彻执行,科技体制改革的形势发展是良好的,健康的,效果也是明显的。首先,广大科技人员和干部,通过学习中央的《决定》,对旧的科技体制的主要弊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改革的方向、目标和任务,新的体制的模式等等重要问题,都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有了这样一致的认识,才能端正改革的航向,使改革稳妥地发展下去。正如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初期所指出的那样:重要的是航道已经开通。中央领导同志也一再强调指出,关键在于拨正改革的方向。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王玉民 周文磊 赵作权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本文以科技主体目的、科技系统结构与社会环境三者相互关系为理论依据,阐述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实质、基本问题、原则及特征,并对深化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丽君
重点大学科技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处刘丽君我国现有高校一千零几十所。其中研究型和研究教学并重型的大学有一百多所,我国将此类大学称之为重点大学。其余多数高校是以教学为主。重点大学与科研院所一样是我国科研方面的主要力量,每年为国家产生出了数千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萍
本文在简要回顾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基本历程的基础上,从改革背景、改革目的、改革路径和特征、改革趋势等方面对30余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了比较,为进一步促进科技成为文化发展、创新、繁荣的重要引擎和支撑力,探索二者有机结合的体制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科技体制改革 文化体制改革 比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桦
机械、汽车工业作为两大支柱产业在"九五"期间不仅总量将会有一个较强的扩张,质量也将会有大的改善和提高。"九五"可能出现一个机械、汽车工业国内外两个市场接轨、融合的加速过程,最终实现国内市场国际化。围绕减缓冲击度和如何利用机遇,是机械工业"九五"发展中的一个很大的课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金挥
一、世界性科技竞争对苏联的挑战当前,世界性的科技竞争,正推动着世界经济的深刻变化。一国的科技优势,不仅为本国带来经济、贸易的优势,而且为本国在政治、外交、军事方面争得主动权。因此,许多发达国家都不惜一切代价争夺科学技术的制高点,形成了在电子、航天、超导、核技术等方面你追我赶的激烈竞争局面。据悉,美国在电子计算机的研究上已花去3000亿美元,现在每年的投入仍维持50亿美元左右。如此浩大的投资,甚至超出登月所花去的资金。这种世界性的科技竞争,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重光
为进一步落实“科教兴秦”战略,加速秦皇岛市现代化建设步伐,市委、市政府做出了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二次跨越的目标。为此,市科委认真贯彻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全面实施科教兴秦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了全市科技经济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顾焕章 夏恩君
运用供需平衡原理对目前中国农业科研单位及推广部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农业科技有效需求不足的现实进行了分析,指出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不仅仅是单方面的科技供给方──科研与推广部门自身的事情,而重要的是要根据科技需求方的实际来确定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模式,进而提出在中国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农业科技走向市场,另一方面农业科技有效需求不足,作为向社会提供公益性产品的农业科研与推广部门应主要依靠政府的支持.
关键词:
农业科技 体制改革 供给与需求 有效需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肖咪咪 卢芳妹 贾良定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A组织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的组织身份变革进行深入调查,探讨了宏观制度变迁下的组织身份变革方式、路径及实现机制。研究展现了A组织五十多年来,其社会身份(S)、关系身份(R)和个性身份(I)与宏观科技体制变迁的共演过程。研究发现,政府通过意义打破和意义赋予触发组织身份危机,推动组织身份变革,呈现涟漪效果;识别了A组织以关系身份为触发点呈现的"R_1→R_N"变革路径、以社会身份为触发点呈现的"S→R→I"变革路径以及以个性身份为触发点呈现的"I→R→S"变革路径。研究还归纳了组织实现身份变革的四种意义建构方式,包括接收式、选择式、反思式和前瞻式意义建构。本研究丰富了我们对组织身份变革的理解。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安仙
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送来了东风,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使近十年来献身于改革事业的同志们感到极大的鼓舞。近来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已成为科技界议论的热点,这里我也想就此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白永秀 范省伟
科技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基础和关键。但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科技体制改革滞后、科技的总体水平低、创新发展能力不足,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在分析目前西部科技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从科技创新主体、科技投融资体制、科技管理体制、科技创新成果法律保护等等方面提出了西部科技体制进行改革的具体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科技体制 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