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30)
2023(7470)
2022(6275)
2021(5557)
2020(4654)
2019(10232)
2018(9731)
2017(18096)
2016(10123)
2015(10759)
2014(10214)
2013(10153)
2012(9599)
2011(8546)
2010(8509)
2009(7730)
2008(7469)
2007(6705)
2006(5995)
2005(5242)
作者
(33965)
(28412)
(28246)
(26418)
(17966)
(13918)
(12406)
(11098)
(11063)
(10035)
(10000)
(9444)
(9391)
(9223)
(8977)
(8838)
(8740)
(8438)
(8342)
(8171)
(7451)
(7015)
(6811)
(6587)
(6567)
(6310)
(6176)
(6100)
(5872)
(5850)
学科
(37050)
经济(36999)
管理(28177)
(27401)
(20536)
企业(20536)
方法(16716)
数学(14985)
数学方法(14852)
(12193)
(11117)
(10315)
中国(9553)
(9327)
(8962)
贸易(8961)
(8755)
税收(8743)
农业(8718)
(8706)
业经(8449)
(6898)
技术(6579)
环境(6434)
(6247)
财务(6242)
财务管理(6229)
地方(6136)
企业财务(5922)
(5403)
机构
大学(145969)
学院(143906)
(56944)
研究(55898)
经济(55825)
管理(51934)
理学(45544)
理学院(44970)
管理学(44030)
管理学院(43826)
(40806)
中国(39966)
科学(39155)
农业(33357)
(31944)
业大(31456)
(31168)
研究所(28940)
(25939)
中心(24342)
农业大学(22121)
(22065)
财经(20658)
(20545)
(20060)
北京(19517)
(18997)
科学院(18554)
(17933)
(17566)
基金
项目(106159)
科学(81767)
基金(78356)
(74407)
国家(73850)
研究(65872)
科学基金(60572)
自然(43456)
自然科(42470)
自然科学(42451)
社会(42265)
自然科学基金(41737)
基金项目(41685)
(41094)
社会科(40130)
社会科学(40116)
(36449)
资助(31555)
教育(29047)
重点(24759)
计划(24117)
编号(23562)
(22865)
(22468)
(22330)
科技(21753)
科研(21571)
创新(21060)
(20757)
(18809)
期刊
(57902)
经济(57902)
研究(38888)
学报(37437)
(36084)
科学(29684)
中国(28748)
大学(25992)
农业(25257)
学学(25185)
(18550)
管理(17784)
(14046)
业大(11780)
(10531)
金融(10531)
经济研究(10297)
农业大学(10246)
财经(9752)
教育(9553)
技术(9473)
业经(9293)
(9213)
(8355)
问题(7944)
科技(7937)
资源(7739)
中国农业(7355)
国际(7295)
(6954)
共检索到209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莫钊文  潘圣刚  王在满  罗锡文  田华  段美洋  唐湘如  
以超级杂交稻培杂泰丰和超级常规稻玉香油占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精量穴直播水稻机械深施肥对水稻稻米品质、肥料(N、P、K)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深施缓释肥对稻米品质和水稻N、P、K总积累量的影响因施肥量和品种而异。在0~1 500 kg/hm2范围内,增施机械深施缓释肥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精米率、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降低垩白粒率。水稻N、P、K总积累量及每100 kg稻谷需N、P、K量与稻米碾磨品质、直链淀粉含量及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与垩白粒率呈负相关。N、P、K稻谷生产效率和干物质生产效率表现出相反趋势。机械深施缓释肥1 200 kg/hm2(F1)是获得较优的品质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圣刚  莫钊文  罗锡文  王在满  田华  段美洋  唐湘如  
以超级杂交稻培杂泰丰和超级常规稻玉香油占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机械同步深施肥不同施肥量对直播水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 500kg/hm2范围内,施肥可以显著增加培杂泰丰和玉香油占的收获产量、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实粒数;可以显著增加水稻株高和叶面积指数,提高叶片SPAD,增加干物质积累总量,从而明显改善水稻群体质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明岗  李冬初  李菊梅  秦道珠  八木一行  宝川靖和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南方双季稻地区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下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效应。【方法】在湖南双季稻区第四纪红土发育的稻田上进行连续6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比较不施氮肥(PK)、施用等量氮磷钾养分的有机肥(猪粪,M)、化肥(NPK,氮肥为尿素)及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NPKM,化肥有机肥氮各占一半)水稻地上部养分吸收量、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结果】化肥有机肥配施有利于水稻稳产高产,产量(12.2t·ha-1·a-1)最高,比不施氮肥对照的产量(7.3t·ha-1·a-1)增加68%;有机无机肥配施有利于水稻中后期干物质累积和养分吸收,提高单位面积总穗数和穗粒数。化肥有机肥配施的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姚单君  张爱华  杨爽  吴兴洪  张钦  王文华  王培官  刘文启  古应庭  李克仙  
【目的】研究不同新型氮肥对贵州水稻产量、生物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探讨其在水稻种植中的节肥增产效果,筛选适宜贵州山区水稻种植的高效新型氮肥。【方法】以水稻品种乐优58为试验材料,设置普通尿素和4种新型氮肥不同施肥方案的大田对比试验。【结果】相对于普通尿素处理,新型氮肥处理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增加水稻产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其中腐植酸尿素处理水稻增产率和籽粒生物量最高,分别为16.28%、84.44 g/穴;控失尿素、腐植酸尿素、控失尿素一次追肥和普通尿素+等量锌肥处理均能提高水稻地上部分氮、磷、钾积累量,且腐植酸尿素处理能使水稻养分更多的积累在籽粒当中;腐植酸尿素处理水稻的氮肥利用率、肥料偏生产力、养分收获指数、养分吸收效率及氮肥农学效率综合表现最好,促进了水稻对养分的吸收利用。【结论】在贵州稻区施用腐殖酸尿素的效果最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劲松  董二伟  武爱莲  白文斌  王媛  焦晓燕  
【目的】研究土壤肥力、施肥及其互作对高粱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的影响,为不同肥力条件下高粱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连续6年长期定位试验的不施肥、氮磷钾配施、氮磷钾结合有机肥和秸秆还田3个处理采集土壤,分别代表低肥力(LSF)、中肥力(MSF)和高肥力(HSF),每个肥力水平设不施肥(NF)和施肥(CF)2个处理,在温室进行盆栽试验。籽粒成熟后每盆单独收获测产,测定并计算地上部及籽粒的氮磷钾养分含量、土壤氮磷钾养分依存率及氮磷钾肥养分利用效率,分析各处理对籽粒中淀粉、单宁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土壤基础肥力显著影响高粱地上部生物量和籽粒产量,但施肥后LSF、MSF和HSF 3个处理具有相同的生物量和产量。土壤基础肥力对籽粒淀粉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不施肥时LSF、MSF及HSF籽粒淀粉含量为67.99%—69.33%;但施肥降低高粱籽粒淀粉含量,随土壤基础肥力的升高,影响更为明显,HSF的CF处理淀粉含量仅为60.75%,比NF处理降低了九个百分点;土壤基础肥力对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比值没有影响。不施肥时LSF籽粒单宁含量最高,达13.69 g·kg~(-1),MSF和HSF的籽粒单宁含量分别为10.67和10.78 g·kg~(-1);施肥降低了LSF和HSF处理籽粒单宁含量,降幅达30%;尽管随土壤基础肥力提升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但不施肥处理蛋白质含量较低,为50.98—68.54g·kg~(-1);施肥显著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含量,施肥后LSF、MSF和HSF处理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08.13、118.13和117.19 g·kg~(-1)。土壤基础肥力显著影响了土壤地力和肥料对籽粒产量贡献率,LSF、MSF和HSF肥力下施肥对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90.2%、51.7%和8.5%。不施肥时随土壤基础肥力提升,籽粒和秸秆中氮磷钾含量增加;与对应土壤基础肥力比较,施肥提高了籽粒和秸秆中氮磷钾养分吸收量,以HSF为例籽粒和秸秆中氮的吸收量分别由319.42和481.63 mg/盆增至597.11和924.92 mg/盆,造成了养分的奢侈吸收,降低了氮磷钾的收获指数,而在LSF和MSF情况下施肥提高了氮磷钾的收获指数。【结论】施肥能使低肥力土壤获得最大产量潜力;土壤基础肥力影响籽粒产量,但对籽粒淀粉、单宁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远远小于施肥;低肥力不施肥籽粒淀粉和单宁含量最高,高肥力施肥明显降低籽粒淀粉和单宁含量;施肥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远大于土壤肥力。施肥提高低土壤肥力植株氮磷钾收获指数,降低了高肥力养分收获指数,低肥力土壤合理施肥能实现籽粒高粱产量和品质的协同提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林林  沈明星  全坚宇  闻育琴  沈园  陶玥玥  施林林  陆长婴  
为探究基肥施入深度对化肥利用率和水稻生长及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设置不施肥(T1)、基肥施入深度0(T2)、5 cm(T3)、10 cm(T4)、15 cm(T5)5个处理,对比研究基肥施入深度对机直播水稻产量和化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施入深度对各生育期水稻叶生物量无明显影响,对成熟期茎生物量影响明显,基肥表施和深施5 cm时可显著增加水稻茎生物量,深施10,15 cm时,茎生物量明显低于基肥表施(P<0.05);不同生育期水稻叶的氮、磷、钾吸收量受基肥施入深度的影响不明显,但成熟期茎的氮、磷、钾吸收量因基肥施入深度差异显著(P<0.05);氮素和钾素收获指数受基肥施入深度影响显著(P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汤海涛  马国辉  罗锡文  曾山  许文燕  龙继锐  胡承伟  马付建  
本文以习惯全层施肥为对照,借助机械精量穴直播定位深施肥机具,研究了超级杂交早稻机械精量穴直播与缓释肥一次性定位深施技术配套对超级杂交早稻生长、产量和氮肥利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在精量穴直播条件下,缓释复合肥机械定位深施肥有利于保持水稻生长后期的养分稳定供应,缓释复合肥机械定位深施肥比习惯全层施肥(对照)处理增产630kg/hm2-924.75kg/hm2,增幅10.3%-16.5%,增产效果明显,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4.2 ̄7.9 kg/kg N,增幅29.0% ̄51.2%;氮素利用率绝对值提高17.3%,增幅42.6%;氮收获指数增加9.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新红  刘凯  徐国伟  王志琴  杨建昌  
 以粳稻武育粳3号为材料,研究了大田条件下不同氮素水平和土壤水分对水稻养分吸收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器官的N,P含量随氮素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水层灌溉下各器官的N,P含量较节水灌溉的高,节水灌溉下营养器官的转运率高,K含量在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氮素水平与节水灌溉对稻米的碾米品质无显著影响,垩白米率和垩白度随氮素和土壤水分的增加而提高;蛋白质含量与施氮水平呈正相关,在相同氮素水平下,节水灌溉的蛋白质含量较水层灌溉低,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化与蛋白质相反;在氮素水平为300和450kg/hm2时,节水灌溉与水层灌溉的产量间无显著差异;节水灌溉的结实率和收获指数均高于水层灌溉。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闻  王晶  叶正钱  费行海  孙圳  王国明  
为了解不同施肥水平对普陀樟Cinnamomum japonicum var.chenii苗木生长及养分吸收利用情况的影响,设置了3个水平的田间试验,即不施肥(ck),常规施肥(T50,50 g·m-2)和增量施肥(T100,100 g·m-2),于2012年6月至9月观测苗高和地径,定期采集分析土壤和植物样品。结果表明:普陀樟苗木的苗高、地径、根部和茎部生物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而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在6月时随施肥量增加而升高(P<0.05),到9月时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P<0.05)。苗木体内养分质量分数和单株养分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不同处理均以叶片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云春  李小坤  鲁剑巍  徐维明  杨运清  鲁君明  
采用多点大田试验,研究施用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养分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控释尿素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控释尿素处理减量25%氮时,与普通尿素一次性基施相比,增产5.3%~7.8%,与普通尿素分期施用相比,增产2.6%~2.9%;稻谷产量与控释尿素施用量呈二次函数关系,控释尿素处理稻谷产量增加主要由于其显著提高实粒数。养分含量和吸收量结果显示,控释尿素处理水稻地上部氮含量和吸氮量均显著增加;施用控释尿素显著提高了氮肥吸收利用率,增幅为17.1%~34.1%。当目标产量为8.35~8.41t/hm2时,控释尿素的适宜施用量为氮102~128kg/hm2。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鹏  熊洪  朱永川  张林  周兴兵  刘茂  郭晓艺  徐富贤  
以渝香糯1号为材料,设0、120、180 kg/hm~2 3个施氮水平(分别记为N_0、N_(120)、N_(180)),2种氮肥运筹模式(基肥与蘖肥的质量比为70%∶30%(A)和基肥、蘖肥与穗肥的质量比为50%∶20%∶30%(B)),于2014年在四川德阳进行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模式对糯稻养分吸收积累及氮肥利用率影响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处理对糯稻氮、磷、钾的吸收量影响显著;采用B种模式,糯稻的氮、磷、钾吸收量均较A种模式的小;与A种模式相比,采用B种模式每生产1 000 kg稻谷,氮、磷、钾需要量分别降低14.1%、10.2%、7.8%;随着施氮量增加,产量呈增加趋势,但氮肥利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静   丁树文   程益涵   万水霞   吴萍萍   廖斌  
为探讨砂姜黑土区养分资源高效管理和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采用田间定位试验,连续2 a研究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和秸秆对该区域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和土壤碳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1)不施肥(CK);(2)常规施肥(100%NPK);(3)化肥减量20%(80%NPK);(4)化肥减量20%+秸秆(80%NPK+S);(5)化肥减量20%+生物炭(80%NPK+B),测定并分析水稻籽粒产量、地上部生物量、植株氮、磷、钾养分含量、土壤总有机碳(TOC)和微生物量碳(MBC)。结果显示,化肥减量20%配施生物炭或秸秆均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且生物炭较秸秆的效果更为显著。化肥减量20%配施生物炭(80%NPK+B)处理的水稻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较100%NPK处理分别增加5.2%和4.7%,较80%NPK处理分别增加7.9%和7.2%;化肥减量20%配施秸秆(80%NPK+S)较100%NPK处理的水稻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分别增加3.4%和3.0%;80%NPK与100%NPK处理的籽粒和地上部生物量无显著差异;化肥减量20%配施生物炭显著提高了水稻地上部N、P2O5和K2O养分累积量,较100%NPK处理分别提高了10.4%、7.2%和20.0%;化肥减量20%配施秸秆可显著提高氮、钾养分累积量,但却同时显著降低了磷素累积量;化肥减量20%配施生物炭或者秸秆,均有利于改善土壤总有机碳的累积,并且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含量,其中生物炭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效果优于秸秆,而秸秆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效果优于生物炭。综合来看,在沿淮砂姜黑土区,化肥减量20%配施生物炭或者氮钾减量20%配施秸秆可增加或维持水稻产量,提高水稻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利于固碳培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建昌  
植物根系既是水分和养分吸收的主要器官,又是多种激素、有机酸和氨基酸合成的重要场所,其形态和生理特性与地上部的生长发育有密切联系。本文综述了水稻根系形态生理与产量形成及水分养分吸收利用的关系,介绍了根系化学信号(激素、有机酸等)对稻米品质形成的作用及根尖细胞超微结构与地上部生长发育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水稻根系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重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汤宏  张杨珠  龙怀玉  黄运湘  廖超林  李洪斌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白菜、甘蓝产量、养分吸收及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粪肥、菜饼肥及蔬菜专用肥分别与化肥配施处理的白菜和甘蓝的产量高于纯化肥处理.白菜以蔬菜专用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的产量最高,比纯化肥处理提高了25.30%;对N、P养分的利用率最高的处理分别是菜饼肥与化肥配施处理、蔬菜专用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白菜产量比纯化肥处理分别提高了21.65%、10.77%;甘蓝以菜饼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的产量较高,比纯化肥处理提高了9.90%,对N和P养分的利用率最高的处理均为菜饼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甘蓝产量较纯化肥处理分别提高了29.23%、14.9%.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沛义  段玉  妥德宝  李焕春  刘梅  靳存旺  李瑛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施肥对甜菜产量、干物质积累和吸肥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可以提高甜菜产量,制约甜菜产量的养分因子依次为N>P>K。干物质日积累规律为:苗期增长缓慢,叶和块根分别在出苗后80,125 d达到最大值,在60~80 d时,块根的日积累量超过叶。氮的吸收速率,全株表现为慢-快-慢的规律,叶片和块根分别在出苗后100,160 d达到最大值,氮的累积总量在叶中较多。磷的吸收速率,叶片表现为出苗后40~80 d最快,块根在40~120 d快速增加并达到最大值;磷在叶和根中的累积量分别在出苗后80,120 d达到最大,80d之后根的累积量超过叶。对于钾,叶在出苗后40~1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