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58)
2023(7483)
2022(6249)
2021(5334)
2020(4334)
2019(9404)
2018(8729)
2017(15603)
2016(8864)
2015(9239)
2014(8868)
2013(8475)
2012(7667)
2011(6745)
2010(6514)
2009(5915)
2008(5631)
2007(4772)
2006(4051)
2005(3399)
作者
(28753)
(24068)
(24046)
(22461)
(15098)
(11799)
(10510)
(9455)
(9175)
(8332)
(8219)
(7890)
(7710)
(7670)
(7454)
(7401)
(7371)
(7224)
(7009)
(6964)
(6346)
(5815)
(5712)
(5426)
(5370)
(5296)
(5271)
(5223)
(4920)
(4807)
学科
(30581)
经济(30550)
管理(28619)
(25063)
(19536)
企业(19536)
方法(14503)
数学(12942)
数学方法(12832)
环境(10969)
(9735)
(9684)
(9655)
中国(8150)
(7777)
贸易(7770)
(7610)
(7379)
业经(7293)
农业(6874)
(6612)
财务(6606)
财务管理(6598)
企业财务(6346)
技术(6168)
地方(5644)
规划(5128)
环境规划(4982)
产业(4840)
(4823)
机构
学院(124827)
大学(124580)
(48136)
经济(47337)
管理(46598)
研究(44506)
理学(41791)
理学院(41321)
管理学(40556)
管理学院(40376)
(33127)
科学(32310)
中国(31673)
业大(27210)
农业(26871)
(25761)
(24068)
研究所(22761)
(19952)
中心(19822)
农业大学(18147)
(17669)
(16853)
财经(16822)
(15457)
北京(15389)
(15332)
(15159)
经济学(14699)
科学院(14487)
基金
项目(97437)
科学(75528)
基金(71874)
(67805)
国家(67296)
研究(61353)
科学基金(55958)
社会(40132)
自然(39561)
基金项目(38862)
自然科(38614)
自然科学(38597)
(38501)
社会科(38215)
社会科学(38203)
自然科学基金(37939)
(33381)
资助(27922)
教育(27207)
重点(23000)
计划(21608)
编号(21494)
(20865)
(20643)
(20399)
科研(20092)
科技(19634)
创新(19435)
(18971)
国家社会(17688)
期刊
(44012)
经济(44012)
学报(31797)
研究(28460)
(28245)
科学(25191)
大学(22461)
中国(22068)
学学(21956)
农业(19556)
(15055)
管理(14627)
(11039)
业大(9834)
教育(8337)
技术(8302)
农业大学(8199)
经济研究(8137)
业经(8056)
(8024)
财经(7788)
科技(7642)
(7288)
金融(7288)
林业(7255)
资源(6982)
(6613)
问题(6129)
商业(5826)
中国农业(5696)
共检索到166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晓娟  李春俭  
不合理的农田机械作业会造成土壤紧实度增加,这不仅会改变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而且会使作物生长以及土壤生物活动受到影响,并增加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土地退化、作物产量降低及全球气候变暖的因素之一。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在土壤机械压实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探讨减轻土壤紧实度的可能方法和措施,为中国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合理使用农业机械,减少土壤机械压实提供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晓燕  韦幂  王维赞  梁强  董文斌  李长宁  李毅杰  谢金兰  
【目的】探明机械车轮碾压引起的土壤压实对蔗田理化性状、微生物活性和甘蔗生长的影响,为保护蔗田土壤环境和甘蔗机械化收获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用甘蔗田间运输车对蔗田进行碾压处理,以未碾压的小区作为对照。在宿根蔗的不同生长期调查土壤容重、含水量、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量,以及甘蔗根系、农艺性状和产量等参数。【结果】机械压实后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含水量、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以及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有所提升,速效养分含量降低;土壤蔗糖酶的活性显著提高,土壤脲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变化;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总体上比CK高;甘蔗植株的根系干重显著下降,发株数显著减少,蔗茎减产7.43%。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脲酶活性与真菌数量呈正相关关系、与放线菌数量呈负相关关系;蔗糖酶活性与真菌数量呈正相关关系;磷酸酶活性与真菌数量呈负相关关系,与放线菌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机械压实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含水量、土壤基础肥力和土壤微生物活性,而土壤有效养分的供给能力有所下降;同时,压实可抑制甘蔗根系生长,进而影响甘蔗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汝莘  高焕文  王晓燕  
采用小四轮拖拉机、铁牛-650和JL-1065联合收获机在松软的春小麦种床上压地1遍,苗期测定基本苗、生物量和播深一致性,收获后测定产量等,与免压处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干旱的气象条件下,3种压实处理的春小麦产量分别比免压处理低6.28%,21.44%和23.37%;农业机械造成的土壤压实对春小麦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十分明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桂龙  韩烈保  张训忠  辜再元  
该文研究了不同沙土配比根系层在干湿状态下土壤机械阻力的变化规律,以及对草地早熟禾根系生长的影响。试验将沙土配比设为11个处理,即m(沙)∶m(沙+土)从0~100%,每10%为1个梯度。结果表明:处于湿润状态下的土壤机械阻力低于干燥状态下的,随含沙量的增加,两种状态下土壤机械阻力均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变化趋势,在含沙量为50%~60%(即沙粒含量70%~80%)时,土壤机械阻力达到最大值;随含沙量增加,根系生物量及根冠比先降后升,根系总长度、根系表面积及根尖数与沙粒含量均呈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表明含沙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对于根系分蘖、增加根系总量具有促进作用;根系平均直径随沙粒含量增加,呈现先增...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照丽  段玉琪  杨宇虹  晋艳  
采用盆栽土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类型外源添加不同浓度的镉(Cd,0,1.5,3.0,6.0 mg/kg)对烤烟生长发育以及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细菌、真菌、放线菌)及酶活性(脲酶、转化酶、酸性磷酸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的范围内,外源Cd对烤烟生长和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程度与土壤类型及添加Cd浓度有关。随着添加Cd浓度增加,烤烟的生长受到抑制,在添加Cd浓度为6.0 mg/kg时,各部位的干物质降低最多,特别是红壤中烤烟根系受抑制更明显。土类和添加Cd浓度对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顺序为放线菌>真菌>细菌。土类对酶活性的影响顺序为脲酶>转化酶>酸性磷酸酶,添加Cd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顺序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会芹  董林林  王倩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大蒜干样还田后,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及土壤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大蒜干样后,显著增加黄瓜植株的鲜重,且与添加量成正比;在黄瓜的整个生长期,增加了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当结果期大蒜的添加量为3.0%时,减少了真菌和镰刀菌的数量,并提高了土壤B/F(细菌+放线菌/真菌)值,优化了土壤微生物区系;而随着黄瓜的生长,促进黄瓜幼苗期根际土壤多酚氧化酶、蔗糖酶、尿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当结果期大蒜添加量大于2.0%时,对4种土壤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使土壤环境有利于黄瓜生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向昌国  宋林华  张平究  潘根兴  王静  
我国西南喀斯特生态环境在近50年中发生了巨大变化,森林覆盖率大幅度下降,土地质量退化,石漠化严重。近几年,我国西南已进行了有效的喀斯特生态环境治理,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石漠化严重发展的势头并没有受到明显抑制。云南省石林风景区乃古景区主要有自然灌丛、次生柏树、原生草地、次生草地和裸露红土地等5种不同植被覆盖生态系统样块地。在该地按不同土壤深度采样,分析了土壤含根量,土壤生物的群落构成,进行了土壤生物多样性指标计算。研究样块地共采集到土壤动物标本5门10纲28目(类)共935头,表明该区土壤动物生物量较同纬度森林生态系统小,并且以蜱螨目、弹尾目、线虫目、鞘翅目和后孔寡毛目为优势类群,线蚓目、蜘蛛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汝莘  高焕文  苏元升  
采用小四轮拖拉机在冬小麦种床上压地1遍,小麦播种后测定土壤的体积密度、含水率及温度,并与种床未经碾压的处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压实对20cm内耕层土壤的物理特性有一定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可以通过耕作来消除,但播前压实却会对作物的出苗或生长带来危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姚华开  刘岳飞  张传进  吴人敏  杨尚东  
【目的】比较并探究根际土壤生物学性状及细菌多样性能否作为筛选具有促生效果作物组合的生物学指标,为筛选促生的间套种作物组合及对土壤连作障碍的生态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选取葫芦科、豆科及旋花科作物根际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作物根际土壤生物学性状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同为葫芦科的根际土壤中涉及土壤碳、氮和磷循环相关的酶活性之间无显著差异水平,缺乏互补性;而葫芦科作物与豆科的豇豆和旋花科的红薯根际土壤相应的酶活性之间均呈现显著的差异水平,表现出良好的互补效果;细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葫芦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晶秋  王作尊  郭常莲  
通过对淤灌农田土壤生物活性的研究看到:各种植物残体、厩肥和垃圾肥对土壤的生物活性都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变化快捷短暂,15d左右出现峰值;土壤酶活性可以较长时间保留下来,一季作物后施厩肥土壤转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比原土增加36.6%、11.3%和65.8%。连续3年施用有机肥,土壤酶活性与无肥区差距不断加大,其中脲酶的累积效果明显。还田植物残体由于成分的差异对各种酶活性的影响也不一致。秸秆的酶促作用大于根茬,含热水溶物较多的高粱秸、玉米秸强烈促进了转化酶活性提高;豆秸对磷酸酶活性有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伍玉鹏  吕丽媛  毕艳孟  张一  孙振钧  
在施用牛粪的盐碱土中分别接种15和30条蚯蚓,以不接种蚯蚓为对照,进行了6个月的温室培养,旨在研究接种蚯蚓对盐碱土养分、土壤生物及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蚯蚓增加了土壤中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则显著降低。接种蚯蚓并未显著增加植被的生物量,但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碳、线虫丰富度及螨虫丰富度。接种蚯蚓改变了线虫各营养类群的相对丰富度和螨虫各亚目的相对丰富度,但未显著影响土壤中细菌、线虫及螨虫的多样性指数和均一度指数。在盐碱地中接种蚯蚓能够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及生物特性,是巩固盐碱地改良效果、促进盐碱地持续利用的有效方法之一。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传友  
关键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传友  
为了改善北京地区农田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升农田生产能力,增加作物产量,针对长期采取保护性耕作技术,造成土壤板结层加厚,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问题,采取单因素二水平试验方法,进行了免耕和深松2种技术模式对土壤理化属性及作物生长特性和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免耕相比深松后土壤容重在0~30cm耕层可降低0.08~0.123g·cm-3,;深松夏玉米产量达到7542kg·hm-2,增产13.60%。说明可以通过土壤深松作业来消除因多年免耕出现的土壤板结问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迟金和  郑青松  隆小华  刘兆普  
为掌握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连作年限对菊芋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程度,促进今后菊芋种植模式合理发展,在大田条件下,利用莱州湾南京农业大学山东莱州"863"中试基地长期菊芋连作定位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菊芋连作年限对菊芋生长、菊芋品质及菊芋种植地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菊芋生长受到抑制,菊芋块茎产量连作5年后开始下降,连作5 a比种植1 a降低8%,连作7 a降低27%;菊芋块茎蛋白质含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而增加,连作7 a蛋白质含量为17.15 mg.g-1,比种植1 a高102%,而还原糖与纤维素含量呈先增加而后降低的趋势;菊芋连作严重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媛媛  马慧媛  黄亚丽  邢慧珍  徐炳雪  贾振华  郑立伟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土壤酶活性、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多样性等指标的影响。以河北省辛集市马庄乡保高丰农场为试验地点,在增施生物有机肥的基础上,设置化肥减量10%,30%,50%,100%的施肥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T5)相比,生物有机肥处理+化肥减量30%处理(T3)、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10%处理(T2)、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50%处理(T4)的冬小麦产量分别为6 510.65,6 237.30,6 084.15 kg/hm~2,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T5)和仅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T1),其中生物有机肥处理+化肥减量30%处理T3产量最高,比常规施肥处理(T5)增产13.42%。从土壤酶活性变化看,与常规施肥处理(T5)相比,单施生物有机肥处理(T1)、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10%处理(T2)、生物有机肥处理+化肥减量30%处理(T3)、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50%处理(T4)的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4.33%,15.60%,14.08%,9.12%,脲酶活性分别提高了8.22%,7.22%,10.47%,5.41%,纤维素酶活性分别提高了63.89%,30.35%,66.45%,57.19%。分析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发现,增施生物有机肥所有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T5)相比,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的总量、细菌、真菌数量升高,但真菌占比降低。从土壤微生物的种群分析,增施生物有机肥的所有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增加,其中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30%处理(T3)的Shannon指数、Chao1指数、ACE指数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T5)提高了3.61%,19.74%,22.43%,土壤微生物菌群含量发生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