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47)
- 2023(7280)
- 2022(5979)
- 2021(5430)
- 2020(4642)
- 2019(10044)
- 2018(9596)
- 2017(18691)
- 2016(9955)
- 2015(10471)
- 2014(9948)
- 2013(9793)
- 2012(8762)
- 2011(7826)
- 2010(7468)
- 2009(6971)
- 2008(7073)
- 2007(5958)
- 2006(5080)
- 2005(4542)
- 学科
- 济(37467)
- 经济(37415)
- 业(34802)
- 管理(31273)
- 企(27172)
- 企业(27172)
- 方法(20550)
- 数学(19106)
- 数学方法(19018)
- 财(14457)
- 中国(10996)
- 务(10829)
- 财务(10825)
- 财务管理(10813)
- 险(10792)
- 保险(10701)
- 企业财务(10464)
- 制(10140)
- 农(9601)
- 银(9408)
- 银行(9377)
- 行(8771)
- 贸(8609)
- 贸易(8608)
- 易(8444)
- 融(8273)
- 金融(8273)
- 业经(8052)
- 农业(6522)
- 技术(6181)
- 机构
- 大学(139526)
- 学院(137879)
- 济(59634)
- 经济(58659)
- 管理(57039)
- 理学(49954)
- 理学院(49494)
- 管理学(48773)
- 管理学院(48547)
- 研究(42780)
- 中国(37395)
- 财(30432)
- 农(27923)
- 京(27481)
- 科学(26103)
- 财经(24895)
- 业大(23729)
- 经(23014)
- 农业(22392)
- 所(21351)
- 中心(20891)
- 研究所(19571)
- 财经大学(19199)
- 经济学(19029)
- 江(18535)
- 经济学院(17635)
- 北京(16902)
- 商学(16635)
- 商学院(16488)
- 融(16086)
- 基金
- 项目(98769)
- 科学(78478)
- 基金(76258)
- 家(68838)
- 国家(68291)
- 研究(64473)
- 科学基金(59101)
- 社会(44697)
- 社会科(42578)
- 社会科学(42565)
- 基金项目(40980)
- 自然(40809)
- 自然科(40004)
- 自然科学(39989)
- 自然科学基金(39389)
- 省(36451)
- 划(31729)
- 资助(30849)
- 教育(28514)
- 编号(22935)
- 部(22089)
- 重点(21739)
- 创(21068)
- 科研(20180)
- 创新(19804)
- 国家社会(19634)
- 计划(19368)
- 发(19095)
- 教育部(19029)
- 业(18858)
共检索到191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腾 齐鲁光
机构调研在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稳定市场中能否发挥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选取2014—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机构调研对被调研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机构调研的次数越多、参与调研的机构家数越多,被调研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越小,表明机构调研能够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机构调研能够提高被调研公司的信息透明度,从而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本文拓展了机构调研经济后果的研究范围,在我国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背景下,对发挥机构投资者作用、稳定股价和促进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机构调研 股价崩盘风险 信息透明度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曹丰 鲁冰 李争光 徐凯
本文以2003-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增大了公司股价未来崩盘的风险。在考虑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和内生性等因素的影响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公司中,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强;公司所在地区的制度环境越完善,上述正相关关系越弱。渠道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影响一定程度上源于它加剧了信息不对称。本文拓展了股价崩盘风险影响因素研究,丰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对监管部门积极引导机构投资者、维护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晴
机构投资者在丰富和稳定金融市场、优化法人治理结构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基于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文章探讨了机构投资者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具体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增加会加剧企业股价崩盘风险;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和股票流动性在二者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褚剑 方军雄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15年我国股市的大幅波动凸显了股价崩盘风险的重大研究价值,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了股价崩盘风险的动因,而忽视了对其经济后果的直接检验。本文从审计费用角度研究股价崩盘风险的经济后果,旨在探讨审计师在审计决策时是否以及如何使用客户股价崩盘风险这一信息。研究发现,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越高,审计师收取的审计费用越高,这表明审计师在做出审计决策时的确考虑股价崩盘风险信息;并且,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与审计费用的正向关系在公司为国企、未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审计师规模较大以及公司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时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越高,审计师花费的审计时间越长,这表明公司股价崩盘导致增加的审计费用包含了对审计努力的价格补偿。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股价崩盘存在明显的溢出效应,会影响审计师的审计定价决策。这从审计师角度丰富了股价崩盘风险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
股价崩盘风险 审计费用 执业风险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褚剑 方军雄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15年我国股市的大幅波动凸显了股价崩盘风险的重大研究价值,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了股价崩盘风险的动因,而忽视了对其经济后果的直接检验。本文从审计费用角度研究股价崩盘风险的经济后果,旨在探讨审计师在审计决策时是否以及如何使用客户股价崩盘风险这一信息。研究发现,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越高,审计师收取的审计费用越高,这表明审计师在做出审计决策时的确考虑股价崩盘风险信息;并且,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与审计费用的正向关系在公司为国企、未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审计师规模较大以及公司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时更显著
关键词:
股价崩盘风险 审计费用 执业风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健 王百强 曹丰
本文考察公司战略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以2003—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发现,公司战略对股价崩盘风险存在正向影响,并且民营企业的上述影响显著强于国有企业。进一步地,本文对公司战略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探讨,发现公司战略通过融资需求和管理层股权激励这两条路径影响股价崩盘风险。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公司战略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同时,找到了新的股价崩盘风险影响因素,对公司管理层、投资者及监管层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蕊 宋玉
随着我国机构投资者规模的不断扩大,机构投资者持股和机构投资者类别对股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以我国2009~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企业层面实证研究我国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越大;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价崩盘风险影响不同,基金、保险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及社保基金持股比例越高,公司股价崩盘可能性越大,尤其是基金对股价崩盘风险影响最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董永琦 宋光辉 丘彦强 许林
基金公司实地调研是否会遏制上市公司的负面信息隐藏行为,降低上市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为回答这一问题,本文在负面信息隐藏理论的框架下,检验基金公司实地调研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深证A股2013~2016年相关数据的检验,发现:(1)基金公司实地调研有助于降低上市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2)在熊市状态下,基金公司实地调研的尽责程度和谨慎性更高,降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效果更佳;(3)基金公司集体实地调研有助于基金公司之间信息的交流,能更加显著地降低上市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这说明基金公司实地调研可以降低上市公司的负面信息隐藏程度。通过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基金公司实地调研影响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中介渠道有信息渠道和公司治理渠道,但主要渠道是信息渠道。本文研究为认识基金公司实地调研带来的影响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也为推动基金公司实地调研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会芳
近几年国内股票市场频繁出现暴涨暴跌的现象,股价崩盘风险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另外,机构投资者能否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人们所预期的外部监管者角色,也是公司金融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以2008-2016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机构持股稳定性与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背后的影响机制,以及公司产权异质性对该效应是否会产生影响。结果表明:(1)机构投资者持股稳定性与崩盘风险呈负向关系;(2)机构持股稳定性影响崩盘风险的重要渠道在于"机构投资者持股稳定性——盈余管理——崩盘风险",机构投资者能通过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削弱其盈余管理行为;(3)机构持股的稳定性对于崩盘风险的负向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宝华 罗宏 周微 杨行
本文以我国2000-2014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地区社会信任水平和股价崩盘风险的内在联系,以及正式制度如何影响这种内在联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所在地区社会信任水平越高,公司股价在未来崩盘的风险越小。这说明社会信任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抑制了管理层隐藏坏消息的机会主义行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信任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仅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和法律环境较好的地区存在。本研究不仅从学理上揭示了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如何影响股价崩盘风险,而且为监管部门如何通过制度建设促进金融市场稳定提供了决策参考。
关键词:
股价崩盘风险 社会信任 隐藏信息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黄金波 陈伶茜 周先波
企业投放广告的初衷是增加产品知名度并提高企业价值,然而近期频繁爆发的广告费过高引致上市企业的股票价格异常波动,使得学术界将广告投入与股价崩盘风险联系起来。理论上适度广告投入可提高产品竞争力从而有利于股价稳定,而过度广告投入则可能是企业管理层寻求短期利益或掩饰经营不善的自利工具,从而加剧股价崩盘风险。本文基于我国A股市场所有上市公司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首次从实证角度研究广告投入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当年广告投入的增加会加剧次年股价崩盘风险的发生,说明广告投入不仅影响产品市场,还对金融市场具有溢出效应;广告投入对股票价格的这种溢出效应在信息透明度低、企业规模大和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广告投入增加会通过提高媒体报道数量和分析师跟踪数量来加剧股价崩盘风险;在变更回归样本和核心变量测度指标后,广告投入的溢出效应依然稳健。
关键词:
崩盘风险 广告投入 股票价格 自利工具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许年行 于上尧 伊志宏
机构投资者究竟是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还是起到稳定资本市场的作用,是近年来财务学研究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2005~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数据为研究样本,从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视角考察其对公司层面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1)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提高了公司股价未来崩盘的风险;(2)在区分羊群行为的不同方向后发现,上述正向关系在"卖方"羊群行为的样本中更为明显;(3)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存在并不能减弱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同样提高了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并且QFII的存在会加剧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邱育涛 张欣琦 李宇轩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不少市场投资者会根据机构投资者的行为来判断股票可能的投资机会或风险。因此,机构投资者的持仓和交易可能会影响到市场投资者的情绪,从而对股价崩盘风险产生影响。本文采用隔夜收益率作为市场对个股情绪的衡量,基于2015—2020年我国A股市场的机构投资者的相关数据对机构投资者的持仓和交易行为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的持仓和交易行为会影响到股价崩盘风险,而市场情绪在其中起到中介效应的作用;机构投资者的数量指标和规模指标对市场情绪和股价崩盘风险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对市场情绪和股价崩盘风险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也不一致。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市场情绪 股价崩盘风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肖飞
笔者以2007-2015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资产误定价与未来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以及机构投资者对此的影响。结果发现:资产误定价是导致未来股价崩盘风险的重要因素,而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抑制资产误定价对股价崩盘风险正的影响,尤其是在资产误定价程度较高时,这种抑制作用更强。这说明机构投资者在防范股价崩盘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对规范机构投资者发展等方面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资产误定价 机构投资者 股价崩盘风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晓晖 郭晓冬 乔政
自2008年全球股市崩盘乃至2015年下半年中国发生股灾以来,股价崩盘机制及其防范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从社会网络算法出发,研究网络中机构投资者抱团行为如何影响股价崩盘风险。本文运用Louvain算法从机构投资者网络中提取出机构投资者团体,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抱团持股比例及持股比重与股价崩盘风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对于其他企业,在非国有、代理成本较高以及处在投资者保护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中,机构投资者抱团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加剧作用更为显著。为控制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2004年保险资金被批准直接入市的政策变化作为外部冲击构造工具变量和自然实验等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通过信息、公司治理、交易等多个角度去检验潜在影响机制。与投资者独立同质的假设不同,本文创新性地探索了中国机构投资者在网络中的交互行为,拓展和深化了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股价崩盘风险影响的研究,并对网络关系和金融研究的交叉融合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证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