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99)
- 2023(9166)
- 2022(7698)
- 2021(7229)
- 2020(6121)
- 2019(13824)
- 2018(13457)
- 2017(26141)
- 2016(13519)
- 2015(15004)
- 2014(14531)
- 2013(13950)
- 2012(12218)
- 2011(10216)
- 2010(10113)
- 2009(9029)
- 2008(7891)
- 2007(6180)
- 2006(4829)
- 2005(3751)
- 学科
- 济(50479)
- 经济(50435)
- 管理(41664)
- 业(39275)
- 企(33838)
- 企业(33838)
- 方法(28349)
- 数学(25043)
- 数学方法(24705)
- 财(17006)
- 中国(13062)
- 农(12723)
- 审计(12164)
- 务(12128)
- 财务(12091)
- 财务管理(12024)
- 企业财务(11533)
- 业经(11032)
- 制(9432)
- 技术(9131)
- 农业(8629)
- 贸(8560)
- 贸易(8549)
- 地方(8527)
- 易(8352)
- 理论(7789)
- 学(7746)
- 环境(7542)
- 和(7416)
- 银(7398)
- 机构
- 学院(171899)
- 大学(171670)
- 管理(74103)
- 济(71174)
- 经济(69861)
- 理学(65740)
- 理学院(65182)
- 管理学(64147)
- 管理学院(63817)
- 研究(47106)
- 中国(37192)
- 财(34213)
- 京(33889)
- 财经(28487)
- 科学(26430)
- 经(26288)
- 中心(25119)
- 业大(23431)
- 江(23316)
- 经济学(22561)
- 财经大学(21822)
- 农(21586)
- 经济学院(20639)
- 商学(20340)
- 范(20316)
- 商学院(20137)
- 师范(20114)
- 所(20056)
- 经济管理(19486)
- 北京(19282)
- 基金
- 项目(129045)
- 科学(104748)
- 基金(97437)
- 研究(96208)
- 家(83704)
- 国家(83031)
- 科学基金(74359)
- 社会(63962)
- 社会科(60921)
- 社会科学(60904)
- 基金项目(52368)
- 省(49636)
- 自然(48004)
- 自然科(46964)
- 自然科学(46954)
- 自然科学基金(46103)
- 教育(45148)
- 划(41504)
- 编号(38401)
- 资助(38062)
- 部(29698)
- 成果(29256)
- 重点(28830)
- 创(28157)
- 国家社会(27382)
- 发(26728)
- 教育部(26659)
- 人文(26378)
- 创新(26278)
- 制(25831)
共检索到232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梅丹
内部审计的组织地位、工作性质和活动内容等,使得内审部门与被审部门之间持续普遍存在着冲突。基于组织冲突理论分析内部审计跨部门冲突的成因,预期改变机构设置及强化沟通,可以缓解冲突并促进内审职能实现。选取内部审计信息披露相对完备的深市公司2010年~2015年数据实证检验发现,内审机构设置在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或管理层下,更有利于监督或咨询职能的实现。而以内审信息沟通和CEO沟通能力特征衡量的内审双方的沟通,任何情形下都能直接或间接缓解冲突,有助内部审计监督和咨询职能的实现。
关键词:
内部审计 冲突 监督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陶琼
根据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协会发布的《实务公告》第2420-1号,对沟通标准质量规定,审计沟通必须客观、清楚、简明扼要、及时和富有建设性。笔者认为,审计人员为实现审计效果,可从审计工作开展不同阶段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沟通技能: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周庆西
一、PAC理论综述1.何谓PAC理论。PAC理论又称相互作用分析理论,是由加拿大著名心理学家柏恩于1964年在其《人们玩的游戏》一书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的个性是由三种心理状态构成的,即:父母心理状态(Parent)、成人心理状态(Adult)、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素宁 谭玉林
一、英美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与运行英美国家资本市场比较发达,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股东投资,所以公司规模宏大,但资金来源分散,股权分散。这就决定了英美国家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程度较高。英美国家上市公司最高的权利机构是董事会,董事会下设专业委员会,其中之一便是审计委员会,而内部审计一般由审计委员会领导。审计委员会的成员主要由公司外部的独立董事组成,以保证它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刘宝友
随着内部审计工作的日益发展,内部审计工作量的日益增加,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与管理不能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为了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各企业应尽早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完善内部审计管理。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李书保
沟通是内部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良好的审计沟通方式是内部审计工作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审计双方积极有效的沟通,对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现场审计在整个审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现场审计沟通在项目审计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笔者结合审计工作实践,总结了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丽花
沟通是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有效的沟通对于获取相关信息、项目有序开展和成果运用转化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对此,作为内部审计人员,应努力掌握审计沟通的"勤"、"善"、"巧"。一、"勤"。一是与领导层的勤沟通,及时捕捉领导关注的焦点,紧盯经营的热点,促进审计工作紧跟业务发展需求;将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和审计工作的疑难问题向领导层勤汇报,以取得充分的信任和支持。二是与职能部门的勤沟通,一方面可助推审计发现的违规操作、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海兵 曹博微
沟通是内部审计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贯穿于审计全过程。本文构建了内部审计沟通度模型,从时间、空间、人际、综合四个层面,涵盖内部审计沟通的频度、速度等13个维度,对指导内部审计沟通实践、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内部审计 沟通度模型 审计质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林
内部审计机构基于在组织中的特殊地位,为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组织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最终实现组织价值增值。内部审计机构应围绕终极目标开展内审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进行审计沟通,通过审计沟通使组织内部有关部门和单位增进对内审工作的认识,改变传统对审计抵触情绪,并形成对内审的新认识——服务理念。本文通过对内部审计沟通的作用与目的、内审沟通的方式、内审沟通的内容、内审沟通的技巧等相关内容进行研究,以期为内审沟通规范化提供些许建议。
关键词:
内部审计 沟通方式 沟通内容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玉兰 简燕玲
将内部审计机构作为内部控制监督机构是国际内部审计发展的趋势,通过对沪市上市公司2010年报中披露的有关公司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命名、职责定位、履职情况、隶属关系等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沪市公司在机构设置、职责定位、隶属关系方面合规率较高,但存在机构名称多元化、实际履职与职责定位不吻合等问题,主要原因是我国内部审计法律基础薄弱、政策依据缺乏统一性和刚性、政策理念滞后等。基于此,提出了应从完善审计法规、统一内部审计模式等方面予以改进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内部审计 信息披露 数据分析 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发亭 毛宁
目前基层央行内部机构设置难以适应新的职能要求人民银行保康支行李发亭,毛宁基层央行职能转换后,内部机构已难以适应新的职能要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现行的内部机构与新的职能要求不适应。基层央行职能转换后,工作重心应落在监管与服务两大体系上,而内部机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秦丽娜 刘烨 刘柏青
人际冲突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 ,几乎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之中 ,其最重要的起因是沟通不足或沟通不当。为了阐明沟通与人际冲突关系 ,必须从人际冲突的原因、沟通障碍及人际冲突管理中的沟通策略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与介绍。
关键词:
沟通 沟通障碍 人际冲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和秀星 曹严礼
政府审计机关履行审计职能的权力可分解为审计立项权、审计取证权、审计报告权及处理处罚权等。然而受制于审计机关内部机构设置的现状,当前多种审计权力的行使主要集中于业务部门。由于分权制衡的有效性不足,机会主义行为很有可能发生,审计机关内部机构设置方式已成为当前影响政府审计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因此,通过机构改革与创新,形成审计权力的相对分离与制约机制,增加审计透明度和审计权力监督效果,减少审计合谋与过滤行为,对保障审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职能机构 分权制衡 机会主义 审计质量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旭辉 时现 魏瑾
内部审计置身于组织内部,其本质是监督,由此决定了其与组织内相关利益方产生潜在冲突的可能性,如与高管层、与董事会、被审计部门的冲突等。可以说,内部审计潜在冲突是内部审计职业之必然,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内部审计部门与被审计部门之间的潜在冲突。能否解决好这类冲突,直接关系到内部审计能否发挥建设性的作用。过去学者们多从内部审计师个人层面着眼研究化解内部审计冲突的方法,本文以罗宾斯冲突理论中的"潜在对立阶段三要素"为理论依据,结合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内部审计实务经验,从组织层面研究如何化解内部审计潜在冲突。
关键词:
内部审计 潜在冲突 案例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陆晓晖
内部审计以组织内部的受托责任为基础,在企业内部存在多级委托代理关系的情况下,是管理层进行内部控制和董事会进行公司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内部审计具有确认和咨询的职能,因而在服务对象上和服务职能上存在着潜在的冲突。本文认为,必须建立内部审计与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的良好关系、正确认识内部审计的客观性等,来化解这些潜在冲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