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83)
2023(10613)
2022(8895)
2021(8366)
2020(7347)
2019(16937)
2018(16493)
2017(32647)
2016(16578)
2015(18235)
2014(17507)
2013(17104)
2012(15205)
2011(13199)
2010(12712)
2009(11633)
2008(11302)
2007(9465)
2006(8053)
2005(7084)
作者
(42155)
(35572)
(35099)
(33558)
(22649)
(16842)
(16285)
(13736)
(13512)
(12564)
(12074)
(11795)
(11003)
(10940)
(10825)
(10553)
(10534)
(10363)
(10327)
(10168)
(8463)
(8414)
(8290)
(8131)
(8033)
(7757)
(7721)
(7419)
(6883)
(6881)
学科
(69018)
经济(68940)
管理(57824)
(55652)
(49704)
企业(49704)
方法(37171)
数学(32963)
数学方法(32546)
(24622)
(19037)
财务(18988)
财务管理(18960)
企业财务(18344)
业经(15609)
中国(14831)
(14704)
(12220)
(10999)
贸易(10993)
理论(10871)
技术(10737)
(10724)
农业(10075)
(10028)
(9762)
(9720)
金融(9719)
地方(9533)
(9409)
机构
大学(226899)
学院(221844)
管理(99660)
(94869)
经济(93281)
理学(87333)
理学院(86618)
管理学(85312)
管理学院(84870)
研究(62586)
中国(50444)
(46521)
(44904)
财经(38167)
(35079)
科学(33714)
中心(32318)
(29993)
经济学(29136)
财经大学(29045)
业大(28646)
商学(27442)
(27219)
北京(27210)
商学院(27209)
经济学院(26509)
(26327)
(25362)
经济管理(25231)
师范(25119)
基金
项目(157312)
科学(127987)
基金(121078)
研究(115775)
(103568)
国家(102761)
科学基金(92506)
社会(77370)
社会科(73745)
社会科学(73728)
基金项目(64434)
自然(60455)
自然科(59277)
自然科学(59265)
自然科学基金(58268)
(57792)
教育(53706)
(48938)
资助(48753)
编号(46798)
成果(36840)
(36301)
重点(33874)
(33384)
国家社会(33364)
教育部(32736)
人文(32387)
项目编号(31181)
创新(31095)
大学(30938)
期刊
(91282)
经济(91282)
研究(59040)
(40231)
管理(37118)
中国(36593)
学报(29039)
科学(27269)
大学(23744)
学学(22017)
(20806)
(20301)
金融(20301)
技术(20054)
财经(19201)
教育(17271)
(16341)
经济研究(15422)
图书(15091)
农业(14066)
业经(13880)
财会(13137)
理论(12309)
问题(11714)
情报(11640)
会计(11594)
实践(11261)
(11261)
技术经济(11134)
统计(10993)
共检索到313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杨墨  岳思诗  董大勇  
随着中国股市快速发展,基金公司作为机构投资者的重要组成部分,规模得到迅速扩展。以2010—2020年在中国注册的基金公司旗下基金为样本,从所获取调研信息文本切入,分析参与调研的机构投资者能否做到"知行合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以基金公司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参与调研后能达到"知行合一"的行为状态,治理水平、所管理投资组合涨幅、所有权性质、所处区域文化氛围以及基金经理个人特征是影响"知行合一"行为状态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冯旭南  
用Baidu指数作为投资者"信息获取行为"的代理变量,以2007-2011年间的A股上市公司管理层业绩预告事件为样本,本文重点探讨中国投资者是否具有信息获取能力这一基本问题。结果表明,在"业绩预告"公布之前的四个交易日内,投资者的信息获取力度日益增加,并在预告公布当日达到顶峰,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McNichols and Trueman(1994)关于"公开信息披露刺激投资者私有信息获取行为"的理论推断。本文接下来进一步探讨投资者的信息搜集活动是否影响到股价对业绩预告的反应。结果表明,随着"业绩预告"前投资者信息获取力度的增强,股价对"业绩预告"的即时反应却较弱。这说明,投资者的信息获取行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昊洋  程小可  姚立杰  
本文采用2013-2015年深圳交易所上市公司数据,基于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直接沟通的经济后果,对机构投资者调研与公司避税水平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考查公司信息披露水平在其间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调研通过提升公司信息披露水平抑制公司避税行为,并且这种关系主要存在于无绝对控股股东的样本中,以上结论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买方机构,卖方机构调研对公司避税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强。本文基于动态视角提供了机构投资者如何抑制公司避税行为的经验证据,拓宽了机构投资者治理作用的研究范围,同时对如何降低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也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黄方亮  孙莉  陈静  吴超鹏  
在IPO市场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从微观层面看,投资者事前信息获取和事后权益维护的行为如何选择?基于成熟度较高的投资者进行的问卷及辅助访谈调研结果的分析发现,异质投资者的信息获取与利用行为存在差异;投资者对招股说明书等"一手"信息的关注不足;个人对媒体等"二手"信息过于依赖,而机构则更多地通过实地调研获取更多信息。在遭遇信息欺诈时,仅约1/3的投资者有意愿寻求司法救济,个人明显更少,原因是成本高、举证难。投资者事前阅读招股书的程度与事后寻求司法救济的程度正相关;招股书阅读与实地调研的交互项对寻求司法救济的影响不显著。与不了解行政诉求渠道的投资者相比,了解者选择"不寻求司法救济"的概率更低。由问卷分析得到的结论有利于为投资者知情权、求偿权的制度完善及注册制改革提供依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海燕  韦德洪  孙健  
本文以2006-2009年深圳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总体以及各类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降低了财务报告可靠性,但能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分类来看,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和QFII等持股不影响财务报告可靠性,但能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一般法人持股降低了财务报告可靠性,特别是加大了公司向下盈余管理程度,但不影响信息披露透明度;信托公司持股既不会影响财务报告可靠性,也不会影响信息披露透明度。结果表明,不仅机构投资者总体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渠道不同,而且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渠道也存在差异。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周勤业   卢宗辉   金瑛  
本文分别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成本效益和投资者信息获取的成本效益网上问卷调查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的费用呈逐年上升态势 ;投资者为获取公开信息所负担的费用较多 ,总体呈上升趋势 ;投资者普遍认为对投资决策极重要的公开信息项目有年度报告、利润分配及转增股本实施公告、首次发行或二次发行招股说明书及发行公告等。投资者认为最重要的定期报告项目是主要财务指标 (中报 )和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 (年报 )、股本变动和 (主要 )股东 (持股 )情况以及财务报告。对机构投资者而言 ,其在作出投资决策时最关注的财务指标依次是上市公司成长性指标、盈利数量指标、盈利质量指标。而对偿债能力指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冯素玲  曹家和  冯莉莉  
证券产品是一种信息决定产品,其交易价值几乎完全取决于交易双方对各种信息的掌握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作出的判断。投资者作为证券信息的需求主体,由于在信息获取中存在着各种障碍,导致了投资者的信息获取动力、信息获取数量和信息使用效果都不理想,必须通过加强信息监管、提高投资者素质、发展证券信息服务业等途径加以改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玉宝  沈杰  
我们利用公开的股票资金净流入数据检验了A股市场上投资者过度交易行为,并就过度交易的的投资效率和原因进行了探讨。通过实证发现,对于不同的持有期间,散户和机构投资者买进股票后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收益低于卖出的股票在相同时间内的平均收益,投资者表现出过度交易行为。实证结果进一步表明散户投资者表现出比机构投资者更严重的投资失误,对于不同流通市值规模和换手率水平,结论均成立。通过比较散户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买卖收益差值,我们发现自信水平更高的散户投资者收益表现更差,间接验证了过度自信是过度交易行为产生的重要诱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钟芳  
以2013—2018年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探讨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能够显著地缓解企业非效率投资。具体来看,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投资不足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对企业投资过度未有显著影响,但持股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投资过度具有抑制作用;融资约束在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投资不足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来缓解企业投资不足;当证券分析师和买方机构投资者进行联合调研时,更有利于缓解企业投资不足。本文拓展了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关注了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类型的异质性,对于改善我国普遍存在的投资不足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玉  陈岑  
实地调研是机构投资者、证券分析师等亲自前往上市公司所在地,与其管理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参观公司产品线、了解公司发展战略等一系列实地调查研究行为。文章基于手工搜集的2012-2013年深市主板上市公司投资者调研信息,以信息不对称程度衡量上市公司的信息环境,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信息的披露形式、行业分布、频率和时间分布等特征以及信息不对称指标对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内外部信息环境均会影响机构投资者的实地调研行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前期有机构投资者跟随时,机构投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玉  陈岑  
实地调研是机构投资者、证券分析师等亲自前往上市公司所在地,与其管理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参观公司产品线、了解公司发展战略等一系列实地调查研究行为。文章基于手工搜集的2012-2013年深市主板上市公司投资者调研信息,以信息不对称程度衡量上市公司的信息环境,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信息的披露形式、行业分布、频率和时间分布等特征以及信息不对称指标对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内外部信息环境均会影响机构投资者的实地调研行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前期有机构投资者跟随时,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进行实地调研的概率越大、调研的次数越多;公司不确定性仅对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的概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左大勇  陆蓉  
理性程度不同的投资者,其投资行为很可能不同。在市场中,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代表了不同的理性程度,两类投资者的行为差异可能是导致很多金融市场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由于用基金市场研究投资者行为具有天然优势,本文对开放式基金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个人投资者往往只看中历史业绩,不能分辨风险,个人对基金当期业绩存在"赎回异象",选择的基金不能取得超额收益;而机构投资者看重基金剔除风险因素的超额收益。另外,本文还发现了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会被基金管理者所了解和利用的证据,理性人采取的一些营销策略(如大比例分红)吸引的是个人投资者的资金,而这些策略对于机构投资者无效。本文为市场异象和投资者行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唐松莲  胡奕明  
机构投资者一直以具有较好的选股能力立足于资本市场。本文利用2004-2007年深交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信息透明度角度检验机构投资者的选股能力。实证研究发现:与预期一样,在信息透明度评级较高的公司,机构持股比例会较高和持股机构数目会较多,短线机构持股比例会较高;在信息透明度评级上升的公司,机构会调高持股比例和增加机构数目,短线机构会调高持股比例,长线机构投资者并不会基于信息透明度评级的变化调节其持股比例;与预期相反,在信息透明度评级较高的公司长线机构持股比例会较高。因此,提高公司持股机构化的同时拓宽机构投资者信息获取通道是当务之急。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光国  杨金凤  
本文针对机构投资者如何影响会计信息可比性以及产生影响的渠道和路径展开研究。研究发现:首先,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提升会计信息可比性,对投资者保护有积极作用。其次,将机构投资者细分为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和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前者对会计信息可比性有显著影响,而后者的影响并不显著,表明机构投资者主要通过发挥信息中介效应影响可比性。最后,在控制盈余管理的因素后,机构投资者持股仍对会计信息可比性有直接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光国  杨金凤  
本文针对机构投资者如何影响会计信息可比性以及产生影响的渠道和路径展开研究。研究发现:首先,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提升会计信息可比性,对投资者保护有积极作用。其次,将机构投资者细分为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和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前者对会计信息可比性有显著影响,而后者的影响并不显著,表明机构投资者主要通过发挥信息中介效应影响可比性。最后,在控制盈余管理的因素后,机构投资者持股仍对会计信息可比性有直接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