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22)
2023(8958)
2022(7748)
2021(7283)
2020(6276)
2019(14432)
2018(14054)
2017(27938)
2016(14151)
2015(15575)
2014(15048)
2013(14475)
2012(12728)
2011(10978)
2010(10303)
2009(9134)
2008(8485)
2007(6809)
2006(5379)
2005(4363)
作者
(35226)
(29825)
(29477)
(28072)
(18702)
(14079)
(13544)
(11602)
(11216)
(10105)
(10065)
(9804)
(9130)
(8977)
(8918)
(8800)
(8776)
(8624)
(8527)
(8458)
(7047)
(6868)
(6839)
(6804)
(6593)
(6554)
(6270)
(6149)
(5859)
(5746)
学科
(56745)
经济(56686)
管理(45696)
(43225)
(37494)
企业(37494)
方法(31928)
数学(28620)
数学方法(28273)
(16659)
(13297)
业经(12199)
(12074)
财务(12039)
财务管理(12022)
中国(11763)
企业财务(11551)
(10338)
贸易(10335)
(10104)
技术(9452)
(9093)
农业(9010)
环境(8791)
理论(8788)
(8465)
地方(8390)
(8289)
(8210)
(7838)
机构
大学(189819)
学院(188019)
管理(84415)
(80731)
经济(79373)
理学(75323)
理学院(74689)
管理学(73539)
管理学院(73174)
研究(51151)
中国(39013)
(36123)
(36025)
财经(30749)
科学(28513)
(28368)
中心(26661)
业大(25319)
经济学(25236)
(24205)
财经大学(23567)
商学(23099)
经济学院(23081)
商学院(22890)
(22788)
(22061)
经济管理(21979)
师范(21843)
(21367)
北京(21073)
基金
项目(140652)
科学(115298)
基金(108461)
研究(102942)
(92869)
国家(92147)
科学基金(83314)
社会(69646)
社会科(66316)
社会科学(66299)
基金项目(58582)
自然(54830)
自然科(53763)
自然科学(53752)
(52846)
自然科学基金(52817)
教育(48335)
(44496)
资助(42872)
编号(40593)
(32746)
(30630)
重点(30474)
成果(30207)
国家社会(29846)
教育部(29522)
人文(29302)
创新(28523)
(28333)
科研(27753)
期刊
(75132)
经济(75132)
研究(46662)
管理(30153)
(28540)
中国(27237)
科学(23734)
学报(23616)
大学(19733)
学学(18827)
(18396)
技术(16962)
财经(14845)
(14836)
金融(14836)
教育(14634)
业经(12907)
农业(12757)
(12701)
经济研究(12574)
问题(10048)
技术经济(9343)
理论(9155)
财会(8971)
商业(8955)
统计(8508)
实践(8391)
(8391)
(8363)
图书(8278)
共检索到245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肖欣荣  刘健  赵海健  
本文通过投资者网络模型量化分析了机构投资者行为的传染以及资产价格的"异象"。本文利用2005~2010年公募基金季报数据,构建了一个以重仓股票为"链接"的基金之间相互关联的网络模型,揭示了基金羊群行为的内在形成机制,检验了基金网络结构对重仓股票动量或反转效应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首先,在熊市和震荡市,基金重仓股票仓位的变化与其基金网络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在牛市,两者之间关系不显著。其次,作为基金网络结构统计特征的一个描述方法,基金重仓股票的网络密度对股票的动量或反转没有显著影响。模型的建立及其分析,不仅为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和股票价格的动量效应提供了新的理解视角和实证支持,而且也有助于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肖欣荣  刘健  
本文对近年来基于网络理论的金融传染和投资者行为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评论。在梳理信息、投资者行为与资产价格关系的基础上,概述了信息扩散、社会传染、社会学习与社会互动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动态,并从不同视角分析了网络的形成机制。通过梳理发现社交网络正在重塑人类活动方式和信息传播途径。基于网络理论的金融传染与投资者行为的研究,将推进在新的信息社会背景下对投资者认知规律、决策过程和群体行为的研究,深化对资产价格形成的认识,并有助于对投资者、监管者、市场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范小云  
最近的阿根廷货币危机没有表现出1990年代以来的其他新兴市场货币危机那样明显的传染效应。本文对机构投资者行为变化因素在新兴市场货币危机传染中的作用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并从这一角度解释阿根廷危机呈现出的新特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潘敏  郭厦  
早期的危机传染理论强调了宏观经济基本面关联对危机传染的影响,但却无法解释金融危机在宏观经济基本面联系薄弱的国家间的传染。基于投资者行为的金融危机传染理论从危机冲击对投资者理性预期和资产组合调整影响的角度,对金融危机在宏观经济基本面关联薄弱的国家间的传染途径和渠道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提出了投资者羊群效应、财富效应、资产分散下的投资者自我实现和注意力配置效应等四个危机传染渠道。本文对四个传染渠道的代表性理论模型进行了综述,并对该理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照龙  王学武  
本文应用投资者剩余的福利分析指标,通过博弈的方法对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的行为决策进行福利分析,分析的结论是:在讲真话机制下,单寡头垄断比双垄断能带来更多的投资者剩余。在不能确定是否讲真话的情况下,双垄断好于单寡头垄断,因为它能通过竞争增加评级机构说真话的机率,并带来更多的投资者剩余。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彭丁  郑蓉  
文章基于委托代理的视角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可能性。研究结论表明:从作用机理分析,基于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上市公司之间所形成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机构投资者有动力参与到公司治理之中;进一步的博弈证据证明,双重委托代理所形成的契约关系能够促使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发挥治理作用以改善公司的治理绩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彭丁  郑蓉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的代理问题从机构投资者的视角探究了其在公司治理中的行为。研究发现: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形下,机构投资者通过补位的行为能够降低公司债权人与管理层、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冲突;当公司股权集中且存在控股股东的背景下,机构投资者采取股权制衡的行为能够缓解公司控股股东与中小投资者之间的代理冲突。研究结论表明,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能够积极有效地发挥治理作用以解决公司的代理问题并改善公司的治理状况。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彭晓洁  王丹丹  王安华  
本文通过对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调研,进行数据统计与现象分析,总结出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差异。本文发现机构投资者对于股票的选择主要考虑公司基本面,而个人投资者一般考虑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国家政策指向。本文旨在通过对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差异分析选定划分长期投资者的标准,以更好地理解长期投资者的特征和投资偏好,为利用多属性决策分析方法划分长短期投资者提供实践依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煊  黄俐  
本文将资本市场视为由投资者及其耦合关联关系构成的复杂系统,利用2008-2012年公募基金季报的数据建立了基金投资网络,揭示了投资网络中近邻群体与投资者行为趋同性的内在作用机制。首先,投资者在持有和交易行为决策时,均显著受到近邻群体影响从而产生了行为趋同现象,并发现"近邻效应"并不完全等同于羊群效应。其次,基金面临的近邻群体性压力、近邻规模,是近邻效应形成的重要因素。相较而言,前者的作用强度更大。最后,本文发现近邻效应提升了交易活跃度,交易量和流动性均显著增加,市场定价效率得到改善。本研究为了解机构投资者的决策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沈维涛  朱冠东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英文缩写QFII)自2003年引入中国以来,其投资风格便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不少中小投资者更是将QFII的投资行为奉为圭臬。但由于QFII信息披露的稀缺性和滞后性,使得QFII和中小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十分严重,这有意无意中误导了中小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本文利用我国A股市场2007~2009年连续10个季度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QFII在我国A股市场的超额收益率。本文静态研究设置全样本组和QFII持股组,研究结果表明,QFII持股上市公司无法产生正的超额收益;动态研究设置全样本组、QFII增仓组和QFII减仓组,研究结果表明,QFII增仓上市公司产生显著...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俊英  
在我国机构投资者迅猛发展的同时,其投资行为也在发生异化,与政府和市场的最初预期产生明显的偏差。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异化典型地表现为:短视行为、羊群行为、处置效应和违法违规行为。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异化严重扰乱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加剧了市场风险的累积。中国证券市场的非理性波动其实并非由非理性的个人投资者所引起,而正是由行为相对更为"理性"的机构投资者(他们构成了庄家的大部分)所引起。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邵翠丽  何瑛  
文章基于信息流转的“治理效应”和资本获取的“资源效应”视角,探讨机构投资者网络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网络密度越大,对企业非效率投资抑制作用越强。机构投资者网络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安排,通过信息互动监督和社会资本输入两条路径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的逻辑推演。从传统公司治理主体经济人属性到多因素网络治理社会属性展开研究,形成了兼顾正式制度安排和非正式制度补充的完整治理逻辑,为机构投资者网络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供新的理论解释和新兴资本市场实践证据,为监管部门加强引导和监督提供新思路。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晓冬  王攀  吴晓晖  
本文从合谋视角探讨机构投资者网络团体如何影响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网络团体持股比例越大,公司非效率投资现象越严重。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此外,机构投资者网络团体拥有足够的动机和能力与管理层和大股东合谋,对他们侵占资金和谋取私利的行为视而不见,致使企业代理成本增加,公司非效率投资现象更加严重。较好的信息和法律环境有助于缓解机构投资者网络团体对公司非效率投资的负面影响。本文结论对深入研究机构投资者网络团体的经济后果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日清  
本文首先基于我国A股市场机构股票持有数据,构建了不同的投资组合来区分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然后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与SUR估计,探讨了我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是否具有过度自信行为,结果表明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在不同市场状态下都存在交易过多的过度自信认知偏差。并且我国证券市场上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的过度自信程度在不同的市场状态下并无明显差异。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兰俊美  郝旭光  卢苏  
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非理性程度直接影响着市场的健康稳定。本文基于有情境元素的问卷调查,构建包含投资者类别为自变量,年龄和性别为控制变量,16种常见非理性行为为因变量的分析框架,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差异。结果表明,中国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都存在严重的非理性行为;相比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非理性程度更为严重;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在偏好逆转、证实性偏差、沉没成本、模糊厌恶、处置效应和损失厌恶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为投资者防范非理性行为提供建议,为市场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