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54)
2023(7004)
2022(5910)
2021(5485)
2020(4602)
2019(10689)
2018(10313)
2017(20688)
2016(11083)
2015(12047)
2014(11971)
2013(12043)
2012(11316)
2011(10260)
2010(10129)
2009(9444)
2008(9550)
2007(8825)
2006(7725)
2005(7334)
作者
(34555)
(28823)
(28777)
(27359)
(18541)
(14059)
(13001)
(11091)
(11027)
(10484)
(9952)
(9802)
(9595)
(9344)
(9256)
(9069)
(8717)
(8475)
(8453)
(8305)
(7214)
(7130)
(6996)
(6755)
(6715)
(6502)
(6341)
(6121)
(6001)
(5789)
学科
(47135)
经济(47067)
管理(33693)
(33633)
(28504)
企业(28504)
方法(24074)
数学(21374)
数学方法(21197)
(14175)
中国(11012)
(10657)
(10473)
(10428)
(10055)
财务(10045)
财务管理(10028)
企业财务(9807)
(9676)
金融(9676)
(9230)
银行(9197)
(8818)
(8510)
贸易(8504)
业经(8478)
(8266)
理论(6915)
(6683)
技术(6582)
机构
大学(167662)
学院(162731)
(70715)
经济(69370)
管理(62463)
研究(58531)
理学(53981)
理学院(53404)
管理学(52432)
管理学院(52154)
中国(46691)
(35193)
科学(35054)
(34607)
(31968)
(30825)
财经(27898)
研究所(27818)
中心(26876)
业大(25704)
(25630)
农业(25608)
(24396)
经济学(22456)
北京(22198)
财经大学(21354)
(20796)
经济学院(20208)
(19050)
商学(18414)
基金
项目(108485)
科学(86179)
基金(83343)
(75462)
国家(74895)
研究(71918)
科学基金(63684)
社会(47376)
社会科(45080)
社会科学(45061)
自然(44616)
自然科(43738)
自然科学(43720)
基金项目(43486)
自然科学基金(43037)
(39218)
资助(35820)
(34936)
教育(33490)
编号(26168)
(25345)
重点(24324)
(22175)
教育部(21725)
科研(21712)
(21216)
成果(21181)
创新(20838)
计划(20811)
国家社会(20406)
期刊
(75836)
经济(75836)
研究(48920)
中国(33828)
学报(31295)
科学(27597)
(27522)
(27137)
管理(25310)
大学(23369)
学学(22493)
(21354)
金融(21354)
农业(17921)
财经(15541)
(13317)
经济研究(13158)
教育(12248)
技术(11448)
业经(10292)
(10092)
问题(9799)
(9341)
国际(9129)
理论(8370)
(8171)
技术经济(8156)
业大(8111)
世界(7825)
统计(7418)
共检索到249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亮  
本文从分析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中的地位入手,探讨机构投资者行为对资本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讨论机构投资者行为与市场有效性之间的关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建徽  陈习定  张芳芳  谢家智  
本文以2003—2011年沪深A股为样本,考察机构投资者对股市波动性及股票收益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加剧了股票的波动,但股票波动加剧并不会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2)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提高会增加当期股票收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净增加会显著提高下期股票收益率;(3)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资产组合当期夏普比率较高,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资产组合下期夏普比率较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练  刘艺欣  麻彦春  
通过建立理论模型,用典型投资者和典型投机者分别代表投资和投机行为,分析在不同收益率条件下的机会成本比较及其可能的交易决策。对2005年至2016年上证综指、深证成指、沪深300的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上述市场一直被投机者群体主导,理由是资本利得收益率长期高于股息收益率和银行存贷款利率。较高的资本利得收益率受到市场最大历史波动率的影响和决定。真正以股息回报为投资策略的价值型投资者相对较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岳意定  周可峰  
本文在完整的市场结构数据基础上,研究了市场波动性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研究数据方面,我们采用了深度、高频的Topview数据,既避免了前人在研究数据方面的以偏概全,也让我们可以采用更为先进、稳健的实证方法。我们设定了恰当的波动性度量指标,运用了稳健的因果推断方法。并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细腻刻画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的主要结论是:机构投资者持股比率的波动对上证指数波动有显著的影响,是导致上证指数波动最为主要的原因,法人投资者和个人大户投资者持股比率的变动对上证指数的波动几乎没有影响,机构投资者持股比率波动还会向法人投资者、个人大户投资者持股比率溢出,这些表明在上海证券市场上机构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祁斌  黄明  陈卓思  
本文在Sias(1996)和Faugere and Shawky(2003)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利用2001年至2004年期间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每日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流通市值和复权价格数据,对中国资本市场中机构投资者与股市波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公司规模的前提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股票波动性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更深入的研究比较了从1999-2001年到2002-2004两个时间段之间,高机构持股和低机构持股的股票波动率的下降程度。结果表明,高机构持股的股票波动性在两个阶段之间有明显的下降,而低机构股票的波动性下降不够显著。本文的实证结果支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梁立俊  
本文认为:在完全信息的制度环境中,信息政策干预有效,"噪音"政策干预无效,两者既不会引发投资者的羊群行为,也不会引发股票市场的过度波动。在不完全信息的制度环境中,信息政策退化为噪音干预,短期内无效,长期内有效;"噪音"政策干预一度达到目标,但总体上无效。两者都会导致羊群行为和股票市场过度波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日清  
本文探讨了投资者过度自信假说能否解释我国A股市场波动性与个股波动性。结果显示:(1)投资者过度自信行为所产生的市场超额交易量能够解释市场波动性;(2)大部分个股其超额交易量能够由投资者过度自信行为解释,其中又有38.2%的个股其波动性可由投资者过度自信行为解释,并且这些个股具有小市值、低换手率、低机构持股比特征;(3)过度自信投资者承担了过多的风险,但是与理性投资者一样充分理解了市场上公开的财务信息。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宋冬林  毕子男  沈正阳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2004年第2季度到2006年第3季度为考查周期,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度对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A股市场中,在市场整体下降或盘整时期,机构持股比例越高、市场波动率越低;而在市场快速拉升时期,则机构持股比例越高、市场波动率也相应提高。从较长周期来看,机构投资者与市场波动性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也不能得出现阶段机构投资者加剧或减轻A股市场波动的结论。因此,不应单纯寄希望于大规模发展机构投资者来降低市场波动性,而应当着眼于提高市场信息效率和政策透明度等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市场的稳定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陶可  
本文采用Topview沪市机构持股日数据与上证A股日数据,通过建立BEKK-MGARCH模型考察了两者波动率之间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机构持股比例变动与股市收益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相比股市收益对机构持股比例变动的影响,机构持股比例变动对股市收益的影响更为显著,分牛熊期间估计以及对机构、法人、散户持股比例变动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验证了如上结论的稳健性。这表明机构的持股行为具有一定的主动性,机构在暴涨暴跌中追涨杀跌,尚不能稳定市场。目前提高机构投资者比例是当务之急,养老保险基金入市将是稳定股市的重要举措。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奕均  胡奕明  
通过2005~200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了机构整体持股对于股价波动的影响;在考虑了变量内生性的问题之后,采用2SLS方法检验了机构稳定市场假说。研究同时发现,机构的交易行为和持股机构的数量加剧了市场波动;在对于机构分类的实证研究中发现,保险、社保、信托和一般法人持股的机构显著地稳定了市场波动,而券商持股显著加剧了市场波动,其它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于股价波动的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班耀波  齐春宇  
国际上对于机构投资者能否稳定市场,理论和经验研究均没有形成确切的结论。在中国由于股市开始时以散户为主体,经历了多次大起大落,使研究者和管理层认为引进资金量大的机构投资者,就可以稳定住股市。但中国股市二级市场10年走势显示,每一波机构入市都带动股指泡沫性上扬,同时作为主力机构的证券公司往往违规操作,基金坐庄操纵行为亦普遍存在,证明中国股市的机构投资者并未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其原因在于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公有”性质及证券管理层监管不力。因此,应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治理结构,同时还应该对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战略进行反思。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慧莲  
本文对机构投资者如何引起和加剧金融市场波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这些原因既有机构投资者自身的投资行为方面的,也有委托-代理问题所引起的,还有由投资者推动的,以及由监管和制度设计方面的缺陷所造成的问题。本文还对国际机构投资者投资新兴市场所引起的金融动荡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引导机构投资者向有利于金融市场稳定的方向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光  张志勇  
通过从上海期货交易所获取数据,使用向量自回归检验了两种类型投资者的行为和价格波动性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不同期货品种市场上的投机行为都会加剧价格波动性,而不同价格波动率度量方法下,套期保值行为对价格波动所产生的Granger显著影响只出现在某些期货品种市场上;(2)市场价格波动对套期保值行为没有显著的影响,而市场价格波动对投机者行为的影响则随着波动率的度量方法不同而不同。研究结论对于指导我国期货市场改善投资者结构、促进期货市场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胜利  
研究我国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行为和证券市场波动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正确认识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及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政策取向具有重要意义。证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证券市场的波动,成长型基金对股市波动的影响较大,而平衡型基金具有降低股市波动的作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姚君  殷开睿  李琪  
按照宏观基本面和微观主体两个角度来梳理股市波动性的主要来源,一是按照技术、政策、商业周期与股市波动性三大视角总结了现有研究文献中的主要观点,二是从参与股市的微观主体角度,以机构投资者行为与股市波动性的正负相关性两方面归纳现有文献的观点,三是从实证角度列举了股市波动性和机构投资者行为的衡量指标、模型和检验方法,最后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